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西周王朝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九回 晋穆侯伐千亩姜戎

第二百六十九回 晋穆侯伐千亩姜戎

    话说周宣王求雨得成,千里王幾之地的旱情得到解救,而北部黄土高原地区的旱情依然如故,百姓不得生存,尤其是太原地区,汾水流域,汾水神也没有显灵,无雨无水,无法拯救旱灾,淢父想出的南水北调,少说要十年二十年的工期,远水难救近火,火一般的天气,让人窒息,远水解不了近渴,北方人民没有吃喝,只能出来抢。

    抢谁?

    彘(zhi)人,就是汾王之时的汾王王庙之民,汾王王庙周围,北有姜人邬氏,兹氏,皋狼,祁人,白狄肥氏,盂国仇犹等诸侯国,南有霍国,赵国,杨国,晋国,霸国等国,这次闹事的是千亩地区的姜人邬氏,他们本是汾王时期的王田所在地,属于周王朝直属王田,属于井田制的原始助田,井田九百亩,其中一百亩公田,八家助耕中间公田,现在这些公田私田都是颗粒无收,而且三年大旱,仓无斗粮,百姓们饿死很多,朝廷也是无奈,不管朝廷怎么无奈,活着的人总想法活着,羌人组织抢了汾王王庙的粮仓,抢粮的过程中,和守卫粮仓的士兵发生械斗,双方死伤惨重,汾王庙也被破坏,这让宣王很是火大,如果不抢,走救济申请途径,朝廷也会救济百姓,只不过这个流程走下来也要一个月,朝廷不是不管百姓,而是流程图太长,百姓等不及,如果等到朝廷的赈灾粮到了,可能已经饿死更多人,饥荒年代,抢就变成常态,但是你不能抢王家的粮库,不能破坏汾王王庙,那是当朝宣王父王的大庙,怎好破坏?不理智的行为,加上有组织行动,就构成暴乱,暴乱就要平定,就要平息,保持地区安定,这是朝廷首要大事。

    千亩地区,就是太岳山北麓西北地区,方圆三十里,居住着五万姜人,酋长邬氏,是个中年男人,好战凶猛,武力盖世,也是族人引以为豪的大英雄。

    千亩本是汾王在此十四年的食邑之地,因为厉王在此长居十四年之久,并在此执政,宣王平反汾王之后,称此地为中都。周王朝宗都镐京,东都洛邑,西都槐里,中都彘城,中都,源自冀州中心之意,也是表明厉王在此建都之意。

    中都地区,共有十几个城邑,这些城邑,也是朝廷直属田地,千亩邑,中都邑,兹氏邑,瓜氏邑,交口邑等小城邑,有君王居住的城市,叫都,没有君王居住的城市,叫邑。中都是汾王时期扩建,这里也有王朝下派来的官员,千亩地区官员已经遭到杀害殉国。

    宣王容不得天下动乱,号称宣王中兴才十年,宣王还在满腔热情的统御阶段,宣王令晋穆侯出兵平定千亩地区的姜人暴乱。

    晋穆侯得王令伐千亩之姜戎,于是,连夜备战,发兵北上,晋穆侯这次如果平定千亩姜戎,又是大功一件,坐稳黄河之东的北方老大的位置,还是可能的。

    晋穆侯率三万大军,穿过杨国、赵国,到达霍国的太岳山西麓,驻军灵空山山脚,随军粮草辎重,也囤积于此。

    在晋穆侯的心里,这次战役不算大,千亩之地的人口总共就五万多人,而晋军兵力就来了三万人马,屠族的能力可能都有。晋穆侯大意了,战争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轻敌,兵家,诡异也,世间兵家高手如云,一个军师可以抵挡三万大军,这在特定的情况下,绝不是吹嘘,轻敌,兵家大忌。

    晋军刚到千亩边缘地带驻扎,千亩姜氏族长邬氏对族人说:“小子们,晋人送粮食来了,粮食就在灵空山脚下,晋军虽然声势浩大,可是现在炎日的仲夏,他们身穿铠甲,哪里能受得了,我等光着身子,前去和他交战,我们的目的,就是钱粮,粮食抢到之后,迅速向汾水河西岸撤退,汾水河虽然没有什么水了,但是,我们将上游水位拦截,下游就一滴水也没有了,这样在两天之内,晋军靠挖井吃水,晋军恢复不了元气,干上一票在说。”邬氏酋长这是土匪做法,不过他说的一点没错,夏天,正规军是不可能脱去铠甲作战的,姜人不是正规军,也就无所谓了,炎热火烤的夏日,又是正午时风,这个仗,晋军必败。

    晋军没想到姜戎正午主动来战,于是出师迎战姜戎。

    这个夏天,酷暑的温度,地表最少四十度,铠甲最少四十五度,晋军将士出阵不到半刻,已经受不了,两万大军,站在哪里,身如炙烤,汗流浃背,满脸通红,哪里还能打仗。

    羌戎很简单,每人身穿一件薄衣,手拿兵器,就这么简单上阵,博弈开始。

    姜戎邬氏头领和晋军统帅对侍,半个时辰之后,双方开战,姜戎轻装上阵,如入无人之境,狂奔乱砍一阵,一个时辰之后,姜人人寡不敌,还是大败而逃,晋军也没有力气追赶,个个身体脱水,几乎昏厥,不支,多为中暑,虚脱。

    羌戎目的不是要战胜晋军,而是拖住晋军,他的另一支姜人,正在伏击晋军粮草,一支五千姜人,还是轻装上阵,突袭晋军粮库,晋军粮库三千守卫,奋力拼杀,不敌姜戎,几乎被杀光,姜人将粮食夺走,因为人手不够,粮食太多,无法全部运走,待晋军援军赶到之时,姜人已经逃走,晋军粮食损失惨重。

    有人问,为何羌人不将乘余粮食烧掉,让晋军绝粮。

    姜人知道,大旱之难,荒灾无粮,此时烧粮,必遭天谴,而且,性质变了。

    晋穆侯得报粮库被姜人夺去大半,很是恼火,粮草官清点物资,还够十日之用。晋穆侯下令,十日平定千亩,同时下令前去霍国求援借粮。

    这就是用简单打败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晋军此战,虽胜也败。

    晋军军师建议,夜战姜人,这么热的天,不打仗都受不了,还能拼杀吗?只有夜战,深夜夜战,更佳,深夜天气也要凉爽的多。

    晋军参军建议说:深夜作战,让士兵去掉铠甲,和姜人一样,单衣轻装上阵,铠甲太重,夏天会造成反作用效果,成为将士的包袱。

    晋穆侯接受建议,下令卸下铠甲,单衣上阵。

    晋穆侯也不是吃素的,他下令,将晋军两万多人,分成五个编队,每对五千人,分段扫荡姜氏之人,不分民众老幼,全部集中管制,反抗者,格杀勿论。

    三十方里的地盘,被划分成五个区域进军,一个区域也就六方里,各个击破,分而治之。

    两天之后,三十方里境内,晋军已经全部拿下。姜人的武力部队五千人马,逃出千亩之地,到了千亩西北临边兹氏地区去了。

    战争一点也不复杂,看上去没有费多大力气。

    十日后,晋军粮草补给到了,晋穆侯打算上报朝廷,千亩地区已经平服,恢复平静,都在晋军管控之中。

    晋军全面管控千亩之民,千亩之民觉得倒好了,成为俘虏,总要管吃吧,总不能眼看姜人活活饿死。

    宣王得报晋军得胜,下令晋穆侯,将姜人全部汇集迁往太岳山北麓千庄之地,千庄,顾名思义,千家千户之意,宣王同时下令,让晋穆侯留下足够千庄人民生活到明年开春的粮食。

    晋穆侯得令,依令行事,将千亩姜人全部迁徙至千庄之地,平均分发每个人两百斤粮食到每个人,姜人虽然离开家园,但是得到救济的粮食,可以度过灾荒的年成,也就没有什么怨言可说。

    逃走的姜人武将士兵们,不是这么认为,他们内心对家园的眷念和依恋,还是埋在在心中,他们发誓,迟早有一天他们要打回来,夺回自己的家园。

    宣王为何要迁徙姜人?千亩之地,他有何计划?

    宣王早就想好,这里是父王厉王的大庙之地,宣王要保护这里,这里是怀念厉王之所,他要在这里继续实现厉王当年的梦想,废置井田制,新建井牧制,革典税法,助法税赋改为彻税税法,按照人头划分土地,实现均平田地,承认私田的合法性,达到十而一的绝对公平税率,这是厉王当年力推的革典,虽然王幾千里之地已近实施,但是天下诸侯还是没有推行,南申方伯也是无奈之下,才被硬性推行的,让南申方伯成为南方诸侯国的土地税赋的标杆,示范区,也是意在进一步深化土地税赋改革,除此之外,也就宋国积极响应厉王土地革典新法,推行井牧制。现在,宣王将在千亩之地,实现北方土地改革的实验区,标杆示范区,这是宣王内心早就由此想法的大计,只不过忙于各种突发事务,没有一个时间切点来完成这项计划,现在,千亩地区动乱已经平息,宣王借机实现土地改革,税法改革的示范区,真是大好时机。

    为何这个土地改革和税赋改革如此的艰难?厉王改革,遭到以召公,周公,凡伯等等大臣诸侯的极力反对,现在宣王这次同样改革,是否会有阻力?

    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当朝最大官僚,太师虢文公,就是带头反对这个土地改革的典型代表,因为这种土地改革,税赋改革,都会大大的消弱各地诸侯国的利益和权力,土地和税赋形式,直接影响他们的地方统治阶级的权限,说到底,这个人人均田制度,土地私有化确权制度,税赋彻税十而一的税率统一,也就是中央集权的一种形式,追根到底,就是中央要彻底统一地方的一种政治的斗争,一场革命,诸侯反对,也就是地方抵制朝廷中央集权的反抗。

    一个朝廷的统治,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而不能让土地,税赋,军队统一,那么这个朝代的统一,也是名义上的统一,周王朝从周穆王开始就对中央集权的改革,进行初步的筹划,经过共王的部分土地私有化确权之后,又经过懿王,孝王,夷王,厉王的几代执政者的延续革典,到了宣王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执政者,为了实现中央绝对化集权,付出绝对化的努力,尽管最惨的厉王被驱逐出了王幾之地,到了宣王恢复王朝统治的大势之后,宣王仍然要沿着这一条路线走下去,他要实现周王朝的中央集权,是实际的中央集权,而不是散散的,分割各地而治的诸侯割据的局面。

    这也是历代诸侯最为伤透脑筋的事情,根源在于,如果不改变这种诸侯割据的局面,不取缔地方诸侯拥军的政体,他们各自拥有军队,那么,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全面取缔地方军队的设立权,才能让天下真正的安定,实现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权,革典,这是唯一选择,为了达到这个中央绝对统治地方的目的,只能从统一耕田的方法来着手实现,因为,诸侯大臣官僚们,永远都不会赞成,不会支持这项革典,平均耕地,这等于革了他们的命,革了他们的权限,革了他们的利益,革了他们反抗的武器。既然诸侯大臣贵族,永远得不到他们的赞许和支持,那么,唯有能够争取到的就是人民,人民又是这场土地改革斗争的直接受益者,私有土地者,成了地主阶级,平民也将成了土地革典中有权土地使用者,而且是平均地权,人人平等,故此,朝廷从土地均权出发,从税赋统一出发,来先消弱地方诸侯的经济实力,减少他们对土地的绝对拥有权,减少他们对土地拥有者的直接剥削,这也是朝廷第一步能做得,也是极力去做的,更是历代王者要实现的中央集权的目标,尽管这项革典艰巨而又道远,但是他们还是要做的。

    诸侯说:“除非朝廷灭了我们,否则我们抗争到底。”这是所有诸侯君的心声。

    不管诸侯如何反对,朝廷还是要去努力去实现这项伟大的历史使命。这是杜绝内乱,杜绝战争,杜绝各自为政的地方剥削。

    实现这个伟大目标,难啊!

    正的难啊,诸侯太多,几千个。

    (直到秦始皇才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彻底消灭了诸侯的存在,实现中央集权,实现郡县制,达到正真意义上的统一天下,而非天下分封联邦共主体制。)

    再难也要做,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宣王对千亩之地,要推行平均地权的均田制度,实现统一税赋的彻税。

    没想到,虢文公第一个反对,就和当年召穆公反对厉王一样反对宣王。当然,虢文公没有直截了当的和宣王角斗,而是变相的找个合适的理由,来反对。

    虢文公对宣王进谏说:“千亩之地,乃先王厉王的食邑之地,如果在哪里推行先王的法政,那么很容易让人想起厉王驱逐事件,大家都会认为陛下又要沿着厉王的老路子走了,大臣们又要担心国人暴乱了,陛下千万不可籍田,不籍田亩,方为正道,望陛下三思。”

    宣王说道:“厉王已经平反,他的政治道路是对的,你看,天下地主阶级,哪一个不拥护厉王,天下百姓那个不爱戴厉王,国人暴乱,那是受jian人党的利用,何况现在已经取消国、野之分,已经没有了国人遂人的不平等的歧视,天下人民一家亲,人人平等,解放天下奴隶,也将成为现实,只要平均地权,人人有其田,那么也就不存在奴隶一说,因为天下税收一致,按人头分地,按人头均地收税,就是奴隶,也是如此,哪里还有奴隶可言,诸侯国以后也是如此,就算你拥有奴隶,朝廷还是按照人头封地,人头收税,所以要普查人口,按照人口实现分田封地,人人均等的田地,人头等于土地,所以只要知道有多少人,就知道有多少土地,有多少人,就收多少税,简单之法。天下大同,天下公平公正,无私也,合理也,谁特殊,对谁专政这也是先贤们追求的最高理想。”

    虢文公说道:“陛下还是不可,不改变先祖定制的井田制,才是正道,不修籍井田,变革为人头簿籍田亩,臣实在担心群臣造反啊,臣不愿意看到厉王的事件再次发生。”

    宣王说道:“按照簿籍人头来封田亩,这是几代王者的一贯革典方针,朕怎好违背先祖的意愿,成为不忠不孝子孙,难道爱卿有这个胆子吗?敢做不孝之事?不修籍井田制,而改成井牧制,朕已经决定了。”宣王没有办法,只好搬出祖训出来。

    这个决定,群臣反应强烈,就连樊山甫这样的太宰大臣,也是坚持反对意见,樊山甫和宣王之间的裂隙,开始产生。

    樊山甫本是改革派,激进派,自从受封樊国之后,他的思想就变了,越来越站到宣王的对立面了,因为他也想保持旧法,有利于樊国的发展。人都有私心杂念,无一例外。公心何在?何为圣贤?直叫人哈哈两声去矣。

    宣王决意已定,群臣反对无效,只好作罢。宣王下令晋穆侯回朝受赏,两万晋军驻守千亩,待千亩田地的移民到了之后,均分田亩之后,再撤军。

    晋穆侯得令,凯旋。

    就在晋穆侯凯旋的路上,晋穆侯的夫人齐国姜氏生的一子,晋穆侯开心不已,取名成师。

    师服感到惊讶,对朋友说:“名字,随同人一生,名同命运,名不正言不顺,名正言顺,今少子名成师,成师乃大号大名大命,成者成事,将来一定成大事也,而世子名仇,仇者,恨也,兄弟相逆也,晋国其后毋能不乱乎?”

    当然,这是后人马后炮的说法,如果他有先天之明,早就投靠少子成师了。难道一个名字就能知道兄弟相残?就是周文王在世,也是没有这个本事的,姓名学的发展没有这么快吧?这也表明晋国从此将要内乱,晋国内乱从成师开始。

    话说晋穆侯到了京城,接受宣王嘉奖,宣王并不吝啬,大赏晋穆侯,晋穆侯再一次立功受奖,这让晋国的地位在诸侯中大显荣光,成为北方方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