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真是皇帝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 谢恩

第三十章 谢恩

    霍府,哦,现在应该是平阳王府,老管家正在伺候霍政更衣,黑底红边的王袍上,金丝钩织出的五爪蛟龙威风凛凛,显示着主人尊贵的地位,霍政双臂平伸,任管家将衽口系紧,再配上极品玉佩。

    霍逸才将紫金王冠捧过来笑道:“父王穿上这身王袍就是比一品官袍好看!”霍政睁开双眼“叫了几十年父亲,这才几日,就改口父王?”

    “您现在是王爷,身份不一样了,这称呼自然要换一下。”霍逸才将王冠递给老管家随口回道。

    “为父一生秉持中庸之道,这次受封郡王也是受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从今往后,你要严加约束府中人等,不要因为身份变了,就忘了夹尾巴做人的道理!”

    霍逸才对父亲的话有些不以为意,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世间人都想成为人上人,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能比别人高一截吗?

    以前霍政是国公,地位虽然尊崇,但这金陵的国公也不止他一个,说话做事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现在不一样了,霍政封王,霍府是王府,在这金陵城里,独此一号,就是见到皇帝也不用行跪礼,理所当然要压其他人一头。

    心里虽然不置可否,但父亲的话他可不敢违背,只好点头应道:“父王请放心,孩儿心中有数。”

    “嗯”霍政点点头,着衣完毕,他拿过管家递来的玉笏,准备上朝,出门时,霍政对霍逸才说道:“去铺子里挑件上好的玉器,下了朝你亲自给宣威候府送过去。”

    “宣威候?一个仗着祖先荣光走大运的小娃娃,让仆役给送过去不就行了吗,这金陵的大族们恐怕也没人会真把他放在眼里”霍逸才嗤笑道。

    霍政叹了口气,的确,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皇帝借先帝罪己诏之名,封赏了许多早已没落家族的子弟,又让蒙雄做靠山,意图很明显,就是想扶持他们平衡朝局势力。

    不过那些没了根基的后生,皇帝再怎么扶持,在他们这些把持朝局几十年的老人眼里,还是稚嫩的很,没有多少人会将其放在眼里。

    霍逸才能有这种想法倒也正常,可是,霍政是什么人,辅佐三代皇帝,经历无数风雨,依然屹立于大渝朝堂而不倒的常青树,他的眼光可不像其他人那样狭隘。

    有多少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就是败在那些他们瞧不上的小人物手里的?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更重要的是,毕生阅人无数的他,却始终无法看透那个端坐于高位上的少年皇帝——年轻轻轻就虚怀若谷,手段老辣,再成长几年,还有谁会是他的对手?

    “你知道为父能有今日,依靠的是什么吗?那是因为为父懂得留有余地,给对手留有余地,也给自己留有余地。”霍政意味深长道。

    霍逸才躬身应是“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这就去挑选最好的玉器给宣威候送过去。”

    老管家在一旁插话道:“前些日子,商队从西域带回一块品相绝佳的和田玉璧,用来当贺礼是最合适不过了,只可惜昨晚被宫里的人给买走了。”

    霍政眉毛一挑“宫里的人?是谁?”

    “听手下人说,好像是位年轻的公公!”老管家不确定道。

    听闻此言,霍政瞪了霍逸才一眼,有些不满道:“这么大的事,你竟不知?”霍逸才有些尴尬地看了管家一眼,眼神有些埋怨。

    家中的商铺那么多,他一般都是月末才会去查验一下账本,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哪里顾得上?

    他这个儿子什么德行,霍政心里是再清楚不过的,他也懒得再去置气,语气严肃道:“把‘兰台序’拿出来,用最好的檀木盒子包装,等老夫下了朝亲自去宣威候府!”

    霍逸才大惊“父亲,那可是书圣亲笔,天下就这么一卷啊。”

    “你懂什么?还不快去办?”霍逸才见父亲动怒,心中不由一惊,十几年了,他好像还是第一次见父亲发火,他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让管家去准备,自己给父亲认错。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透过宣政殿的大门洒在大殿的正中央。刘邦正襟危坐于御座之上,目光如炬,神态威严。

    今日的朝会与往日有很大的不同。

    地方换了,人不同了,这心态也自然而然发生了改变,厚重悠扬的钟声响起,朝会正式开始,百官给皇帝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在宽敞的大殿内回响,久久不绝,殿中,满头华发,但威严不改的建安王,也就是如今的秦王坐于御案之下,文官以霍政为首,分班站在右边,武官以蒙雄为首站在左边。在京的几个王爷,如赵王,齐王者,站在百官的前面。

    整个殿堂内,除了刘邦与秦王是坐着的之外,其余人都捧着笏板站立,这是刘邦刻意安排的,

    文武百官过的太安逸,给他们座位容易睡着,所以刘邦就命人将蒲座全都给撤了,这也算是一种心理暗示“从今以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

    行完礼,中书舍人开始报数,除去几个生病请假的,其余官员都按时到场,刘邦点点头,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议题——谢恩。

    那些受封的官员一个一个出列向刘邦表达最真诚的谢意,并表示一定更加努力为朝廷效忠,话说的是极慷慨的,用词也是极为讲究,优美的,至于是不是真心实意,那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刘邦表情平静,上来一个发表完获奖感言,他就摆摆手,让人给发名册还有印绶,直到魏鞅等人出来的时候,刘邦才开口说话。

    “汝祖父魏无忌,赤胆忠心,戍边为民,为我大渝立下了不朽功勋,希望你也能继承汝先祖的遗志,克己勤勉,再续汝先祖的事业。”

    “臣定不负陛下之所望!”

    “嗯”一摆手,蒙雄出列给魏鞅亲自颁发印绶,明白的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明白的人看到这一幕也看出来了——魏鞅是太傅罩的。

    这让那些原本就想找个靠山的官员心动不已,以前无人可依靠,现在太傅来了,隐约和宰相有分庭抗礼之势,不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大腿吗?

    他们彼此使了个眼色,统一了意见,魏鞅的请柬他们也收到了,今天的宴会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霍政出来后,刘邦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本来是他自己去给霍政颁发印绶,但看着他那张死人脸,刘邦实在是懒得动弹,上朝之前,他就拜托秦王去干这件事了。

    谢恩完毕,朝会进入第二个议题。

    “吏部尚书,关于这次官员分流的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

    刘婉出班道:“回陛下,臣已将人事调动诸事项全都录于奏折之上,请陛下过目!”

    刘邦从内侍端来的盘子上取过奏折,仔细看着,刘婉解释道:“此次人员调动,共分为三批,分三月执行,这第一批人选,共有三百二十七人,随时可以出发去职。”

    “哦?三百二十七个,有多少世族出身啊?”刘邦有意无意问道。

    刘婉表情一僵“呃,世族子弟共有三十有五!”

    “才三十五个?”刘邦虽然很清楚,这份名单上,大多数都是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但听到这个数字还是不由有些心凉。

    “难道你们没有把朝廷的政策讲清楚吗?放着好好的封侯拜相的机会不要,非要赖在这里混吃等死?”

    刘婉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刘邦心烦的将奏折合上,扔到内侍捧着的盘子里道:“也罢,既然他们想混吃等死,也由他们,毕竟,心怀大志,建功立业这种事不是谁都会想的。

    既然方案做出来了,就去执行吧。等他们出发上任的时候,告诉朕一声,朕要亲自去送送他们。”

    “是!”刘婉躬身退下。

    刘邦抬起头,扫视群臣,心里的无名火无处宣泄,整个人很是烦躁,他刚才都这么挖苦了,可他却没从底下这群人脸上看到半分‘惭愧’的表情,一个都没有!

    吃着百姓的rou,喝着百姓的血,当百姓真正需要他们做点事的时候,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亏他们还好意思整天将‘为国为民’这四个字挂在嘴上。

    一群不知廉耻的王八蛋!

    深呼了几口气,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刘邦沉声问道:“还有事要奏吗?”河西郡守赵华德出班拜道:“启禀陛下,臣有奏。”

    “何事?”

    “原翰林学士,太子少师杨玄明因得罪太后娘娘,被贬河西,现如今任期已到,他请求调回金陵。”

    杨玄明?刘邦这才想起他的存在,他打着教皇帝读书的名义,推销自己的私货,把太后,皇帝,当猴耍,刘邦是喜欢聪明人没错,但他可不喜欢滑头。

    眼看风雨将至,自己抛下学生一个人溜的远远的,风雨过了,这才想起他还有皇帝这么一个学生了?

    倒霉的事一件不沾,便宜尽让他占,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刘邦想都没想便道:“不许!朕记得,当时他被贬,太后只说让他去河西为官,没说任期是多久吧?

    这才三个月,任期就满了?朕可从没有听说过,有哪个被贬的官员三个月就能恢复原职的,他现在在何处任职?”

    赵华德答道:“回陛下,杨大人现任安平县县令。”

    “县令?好!你河西郡不是缺官吗?他就挺合适的,这个县令先让他当着,等什么时候把安平县治理好了,朕再派人查验,考虑调他回来。”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都不由失笑出声,堂堂的太子少师,翰林学士,如今只能在穷乡僻壤当一个县令,这事谁听了,都会被笑掉大牙。

    “陛下”赵华德还想替他求情,刘邦不耐烦地打断道:“刘婉,你现在就替朕拟一道旨意,就刚才朕说的那些话,一字不动全都写上去,等赵卿回去的时候交给他。”

    刘婉躬身称诺,赵华德见状不由暗叹一声“杨老弟,不是哥哥不帮你,而是实在没办法啊。”

    仅代表作者黑色水晶01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http://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谢谢大家!

    :,,gegegeng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