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海风云在线阅读 - 81 最穷帝皇

81 最穷帝皇

    其实,朱福隆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这洪朝官府里的大臣们,日常开销生活或许算得上优荣,但实际上像春风苑这样的奢侈产业,他们还真没那个参一脚的能力。

    洪朝官府可是有着专业的反腐败机构,那检察厅下属的各个分支机构,每天里就把一双双炯炯有神的双眸,盯着朝廷上下的一众官员,以便累积功绩好升迁。

    而李天养推崇“高薪养廉”的制度,给予官府基层工作人员工资,也跟一般富户人家相当,加上政府逢年过节的福利假期,一份工作养活一家人不但没有问题,而且还能过得极是自在。

    当然,政府工资固然不错,可像春风苑这类一看就是给士绅豪族准备的小区,他们那点积蓄,哪里可能买得起呢!

    所以,这春风苑揭幕开售,对于洪朝官府的人来说,除非是来看看热闹,然后被监察厅的人盯上查办,狗儿没有哪个脑子进水会来凑这个热闹。

    那么,能站在宝塔之上的人影,必然是不会担心被监察厅給盯上的存在了。

    “大家看得也差不多了,是不是觉得我钟秀勇所言无一虚假?”

    带着大家里里外外参观了一番后,最后重新回到坊门广场口的钟秀勇正式敲响了出售房产的惊堂木:“那么,我现在宣布,春风苑房产,现在开始出售拉!”

    “有兴趣的各位贵人们,可以找咱们的销售员,在沙盘上指出你们想要购买房产的位置!”

    “这房产好的位置,那是早选早得啊,各位贵人!”

    “…………”

    “这栋、这栋还有这栋房院,我朱氏买下来了!”

    朱福隆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当即招来一位跟随身后的伙计,在沙盘上一一指点出四五处位置极好的房院,豪气地帮钟秀勇他们开了第一单:“具体售价几何,給我算一算,我这就让任隔空你们准备银钱!”

    “好嘞!”

    专门负责招呼朱福隆的伙计整张脸笑得跟朵花儿一样,每一幢房院经他手卖出去就有一块银元的提成,这五幢房院真要卖出去了,那他这提成可就相当于一月薪俸了呢。

    “哈哈哈,朱兄如此豪气,那我也不能让你小瞧了!来来来,伙计,帮我把这幢、这幢、还有这几幢幢标记起来,我买下来了。”

    得了朱福隆提醒的袁升稚也没有耽搁,紧随其后一笔买下同样五处房产,并让伙计开始核算总价。

    虽然他们两家族中房产多的是,可是既然当今陛下正在高塔上看着底下的买卖,他们此时不表现表现岂不是有辱他们的智慧了?

    再说了,这些房产也确实物有所值,北京城内城本就一直是达官显贵们居住之地,没有点身份还真别想在其中插足。而德胜门这一片由于与无定河相贯通,风景又比内城其他坊区漂亮一筹,便是留给自家人住怕也是有人抢着住吧。

    尤其像今日这般,大家伙儿几乎都是一个阶层的,彼此之间若是同住一坊,日后交流接触下来,岂不是多了几条后路吗?

    有朱袁两家开了个好头,其他心有所动的人家自然也不再犹豫纷纷叫过伙计,在各自早已挑选好的房产沙盘上做下标记,并准备当场付账了。

    为了这一房产项目,钟秀勇他们还提前知会了北京市房产局的工作人员,让其在今日派了人过来办公,只要有人交钱购房,那么便可当场获得该房产的地契,一点都不耽误。

    不多时,这春风苑里五百多套房产,就被抢购一空,哪怕因为李天养的到来,将这春风苑房产价格一下子涨了十余倍,可是也没能阻拦住大家购买此地房产的热情。

    以平均每幢房产售价一万五千银元左右计算,这春风苑共计五百五十六套房产的总销售额便达到了八百四十余万银元,除去各项开支成本以及售后服务不过两百万银元左右,这一项由李天养一手建立起来的房产项目,便获得了超过六百万银元的纯利。

    当然,最大的成本支出李天养他们并没有算在其中,那就是土地成本,数十亩坐落于内城的黄金地盘由于是缴获自前朝,李天养他们其实相当于是白捡。

    最终,这些赚到的银钱,还是经过华夏中央钱庄,流入到财政部的户头中,让长官蔡振华大权的甘大彪整个人眼都红了,再也不觉得李天养一天那么多大事不做,去搞房产这等琐碎事情。

    春风苑之后,有了经验的钟秀勇他们又接连开始规划出六七个项目来,当然这些后来的项目就没有李天养这位陛下顶缸打广告了,而是由着钟秀勇他们自己去开发建设了。

    反正,内城坊市之内,前朝达官显贵们遗留下来的房产实在不少,放在那里实在浪费,不如开发出来以后出售给有需要的人。

    而随着洪朝科举即将到来,钟秀勇他们的房产也有了其他的出售对象,那便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试学子们。

    毕竟,真正没有钱也能读书的学子,在明朝时期都算得上是极少数对存在,如今洪朝虽然开始推广教育,但是想要有所见效,也至少得等到数年以后了。

    这天南地北进京赶考的学子,大多背后都有一份不错的家业,想要在京城有个居所的想法,也算不得错吧。

    哪怕此次科举没能中士,其实大家也可以不必回去,大可以六灶京城里读书温习,静待下一次的科举。

    数千来自洪朝各省的士子们,算得上是各省读书苗子当中的顶尖人物了,在他们在初试入选之时,便已有工作人员向其发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各省大学的录取通知,让其有了进修渠道。

    比起各省自办的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都师资力量都要强上不少,接下来三年之后的科举便可以直接在北京城参加考试,既方便大家复习又能感受京城风貌,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故而,当这次的科举尚未开始之时,钟秀勇他们便在李天养的建议下,推出了期房的政策:大家先交一半对定金,等到房屋正式建造完成交付之时,在交付剩下银元。

    一时间,这新开发出来只有地基存在的几处项目,一经推出之后,便获得无数人的踊跃预定,不但足以保障这几处房产项目接下来的原料采购,同时又向财政部上缴数百万银元的利润。

    同时,在推出房地产项目的同时,还多出来许多工作机会,以及新兴职业出来。

    其中自春风苑后开始实行起来的物业管理制度,让这些在春风苑购买了房屋的业主们,感受到了一回,什么叫做上帝般的待遇。

    每日里专人打理春风苑中众多绿化植物的园丁花匠,让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绽放,给人平添一种舒心之感。

    春风苑的前后左右四方门庭处,有专门的保护人员,一天二十四小时巡逻治安,不使外间的小偷强盗一流,进入苑中作案。

    还有那一直在苑区里扫地、擦拭户外休息桌椅的保洁,让整个苑区的各个角落皆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

    当然,这些服务都是需要业主们花钱的,每家每户按照面积每月缴纳一定份额的物业费用,对于这些财大气粗的业主们来说,着实算不得什么,却能收获更好的居住环境,这怎能不让大家满意呢。

    有鉴于此,钟秀勇继续在其他几处尚未开发完成的产业中,也准备引入这物业的制度来,却是给北京城里的不少普通百姓们,找到了一份工作。

    现在生活在北京城里的百姓们,能在城里拥有一份工作的机会并不大,虽然随着洪朝统治之后,在外城区开办了几个大型加工厂,却也安置不了太多的岗位。

    故而实际上,生活在这种大城市里的百姓,有些人未必就不看郊区那些种地为生的百姓日子就好过多少。

    而李天养开始推广房地产项目,一可以让很多城内壮劳动力,在工地上找到一份活计,二来在项目完成之后,又能多出不少的工作机会,給城中那些妇女、老人们。

    “陛下,没想到您这经商都本领依旧高强啊,只是随便搞出几处房产,便让我财政部多出近千万银元收入,不如您再搞点其他项目出来,再多赚一点银钱补充一下咱们的财政?”

    甘大彪如今可是高兴了,之前身上背了数千万银元债务的财政部,如今有了这一笔巨款之后,他甘大彪倒也多多少少松了口气,再不用像之前那般斤斤计较、精打细算了。

    “你久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李天养没好气地瞪了甘大彪一眼:“真要说起来,这项目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这房产也多半算是我的产业,我一点没有截留全都交给你财政部,已经算是对得起你了好吗!”

    李天养这话说得,让甘大彪脸上多少有些屾然。

    人家历朝历代的皇室,都有自己的内库,可是到了洪朝立国之后,齐心堂、南洋商会等行当里本来还有李天养几成股份,最后都被甘大彪他们强硬找李天养隔空讨要了过来,落入到了财政部和商业部的手中。

    到头来,洪朝李天养这位帝皇,怕真的是历朝以来最穷的皇帝了,甚至于他的内库里结余的银钱,都还是这些年李天养与陈玉墨他们两口子从各处产业当中的利益分成。

    “好了好了!!”

    “诸位大人先消消气,听听吴部长作何解释可好?”

    在李天养的示意下,年老持重的洪承畴站了出来,打着圆场说道。

    “…………”

    甘大彪、章宇彦等人虽然不甘心,可是抬头看看李天养皱起来都眉头,便不再多说什么,轻哼一下之后便转头一边,似乎仍在气头上。

    “启奏陛下,我国防部新兵征召工作已然完成,第一批十五万新兵训练工作也已经完成大半,战场战术基本配合、枪支武器使用和战场急救等训练圆满完成训练,接下来的任务于战场征战而言影响不大,可在前线战场慢慢教授。”

    吴杰花了半天时间,让参机部临时赶制出来的计划虽然在内行人眼里,还稍显粗糙了些,可是拿来对付甘大彪他们这些一知半解的家伙,倒也派的上用场了。

    “第三军将士新败,兵力损失惨重,为拱卫北京城安危,便是没有我国防部的提议,各位大人接下来对商议中,对第三军对增援也是必然之事。”

    “既如此,那我国防部只需将增援第三军之规模扩大一些,需多准备些物资弹药,便可完成掀起反攻的大半工作了,不是吗?”

    山东省作为拱卫北京城的门户,只要不是脑子有病的人都能看出,它的存在不容有失,故而此时吴杰所言却是让在场的各部成员们无人能够反驳,有那想得深远些的更是细细思索起来。

    “明朝军队能与我洪朝军队对峙的基础,在于他们的军队数量,江南人口繁盛,补充兵源比我北方之地容易太多,故而明朝三路大军规模皆远大于我军。”

    “但是随着这些年来对明朝军队的无数次胜利,明朝人兵源补充问题,也逐渐有所乏力了。”

    “我外卫厅搜集到的情报显示,此番明朝军队加大了对前线兵源的补充,然其补充规模却是不足二十万之数。”

    “按照对方行军动向判断,其中十万兵力补充襄阳孙传庭一部,剩余十万则充实东线张煌言所部。”。

    “第三军孔有德上报战果中,我军兵力虽然折损超过五万,但是明朝张煌言一部折损却是我军三倍之数,达到了十六万规模,加上其无法估算之溃逃将士,外卫厅预估对方兵力折损至少二十万。”

    “也就是说,此时东线自长江以北的明朝军队数量,便是加上还有一个月行军方可抵达与张煌言汇合之十万人马,对方总兵力应该不超过二十万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