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书迷正在阅读:杀神技选登、首富之学渣穿越传、巫师:我能抽取万物、我,齐天大圣孙悟空、当刘禅穿越成赵构、挣扎者亦是平庸者、斗破:我一人就能创造斗帝家族!、光和光的影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妄想山海榜一穿越志
李校在听从双方的阐述后,也认为就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按照既有的原则去办即可。 年轻女教师心中不忿,并没有听进去,此时李校接到通知去开会,便结束谈话让他们回去。 年轻女教师并没有服从李校的安排,回到办公室后给热血小青年说明谈话经过,且去请假,大校长也没有批准,故俩人晚上并没有踏上回家的路。 刘淼在第二天上午了解到事情并没有解决,他负责本组的评分工作,且在中午前必须完成,年轻女教师和热血小青年与老教师的矛盾进一步升级,谁也不想退让。 刘淼心中单纯的想早点结束工作,回家,开始人生中的第一个带薪暑假。 一人手中一套试卷,在把这三套试卷完成评分后。最后一套试卷,在年轻女教师的手中。热血小青年给的建议是不要动,不能多干。上午上班后,二人就跑到李校的办公室去诉苦。 刘淼也来到了李校的办公室,了解最新的情况。 在旁边听后,翻来覆去的就是不是属于我的工作,而强加给我。热血小青年在一旁不断的帮腔。李校几次要求他离开,还不知所谓,站在那里说话。 刘淼见状,内心中已有一些火气,事情就坏在你小子身上,小小的一件事情,你在背后煽风点火,即使是情侣,也不能这样。两人在学校中的风评极差,刘淼也有所耳闻,平时没有交集,故并没有往心里去,现在经历这件事后,心中对二人的评价不高。 李校最后总结:“还剩最后一套试卷,既然你认为自己受尽委屈,那你自己先选,是选择题还是大题。” 年轻女教师听后并没有直接回答,站在那里扭扭捏捏,支支吾吾。 热血小青年接了一句:“这不是选不选的问题,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工作。” 刘淼听后,不想继续在纠缠下去,心知在这里继续争论下去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对李校说:“李校,试卷我们拿回去解决,希望下一次不要再安排在同一组。” 说罢,拿着试卷,转身离开。。。。。。 会议上的刘淼思绪翻飞,暂时想不出还有别的事件。 视线再次回到新生入学。 刘淼有一个特点是,若有想不明白的事情,就暂时去遗忘,不要再去想。 罗翔老师说过,接受自己的不平凡,生活中有很多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超出能力外,若去强求,除了带来无尽的烦恼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刘淼见到曾经的学生,内心中还是有很多不舍得。 他们是刘淼从事教师职业来,带的第一届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倾注了很多的心血。见证了他们一年的成长。 人啊,对于第一次总是有一些特别的情感。 既然已经发生了,无力改变,那就默默接受吧。 收拾好心情,将视线放到新的班级。 本学年负责初二1.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对于班级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源于去年的办公室就在他们的班级旁,每天都要从他们的门口经过,那一张张熟悉的脸。陌生的是基本上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还需要重新与他们去磨合。 既来之,则安之。 一年的工作经验,刘淼深深感受到单位与企业,乡村与都市不同。 在乡村工作生活真心没有过多的压力,更多的是工资与原来的落差比较大,与原来的工资水平可以用腰斩来说明,可随之带来的是消费水平的降低。 刘淼虽然也属于乡村,可他在初中就进了县城,高中就进了城读书,随后的大学去了本省的省会,后来参加工作,近10年的学习与工作生活,早已适应的城市节奏。 乡村学校中处处透着一种安逸。一是,乡村学生学习状态跟都市中的学生学习状态不一样,随遇而安,并不想给自己施加更多的压力。二是,教师工作主要就是日常教学,都市中中小学的两天一小调研,三天一大调研。通俗的来说,城市中教师的工作被各种调研与接待工作占据着。合理的解释是,乡村就是乡村,离城远,领导不愿来啊。
刘淼初来时,及其的不适应,犹如本身是在高速上快速行驶的汽车,来到乡村道路上,发动机时刻想爆发强大动力,可路况根本不允许。 改变一个人必须的两个条件,一是时间,二是时间。一年,刘淼也已完全适应到环境中。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自己就是属于这里的,原来的经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本质上与其他教师还是有区别的。刘淼从一开始接受的职业信念是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是ISO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之一,即强调经营、管理和工作的结果(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态度均要符合结果的要求。 站在结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是实施一系列行动之后产生的影响,它是客观事实,既可能是达到预期的,也可能是超出预期或甚至与预期相差甚远的;它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在结果导向中,结果完全代表了过程,结果出现后,过程不再有实际的意义。 毕竟在企业中,老板不会听你过多的解释,他只会注意最终的结果。 结果导向,与现在学校工作最契合的是考试成绩。客观来讲,现在主流教育是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考试成绩更多的是体现的应试教育。矛盾冲突的是,在升学考试时,还是考试成绩,无法去评价一个人品行去决定是否入学。且现在高中也借鉴大学,采用的是报志愿的形式,分数过线就能报,分数不过线就没有办法。 刘淼对于这点还是非常认可的,与他的结果导向的职业信念息息相关。 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他也时刻践行这一点,在日常中,采取了一些偏过激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