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南望王师又一年在线阅读 - 第八章 连角起

第八章 连角起

    帅帐之中,看着眼前的眼前年轻人,坐在座位上面的范仲淹起身走到包拯身前。

    “包拯啊,怎么这次是你被派到了前线?”范仲淹问道,“难道在端州不好吗?我听说那里现在倒是被你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次到前线,有没有给我带了一块品质比较好的端砚呢?”

    “知我者,范大人也,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会在深夜来访你这延州大营,反而向下官索要起了一块砚台。”包拯恭敬朝着范仲淹说道。

    “深夜造访延州大营必定为传密旨与我,你身为钦差大人,明天一定还有着一道圣旨正式的下达。”范仲淹说道。

    “范大人莫非已经知道在下所要传达的旨意了吗?”包拯问道。

    “包大人真的是说笑了,我怎么可能知道圣旨的内容呢?”范仲淹回答道,“吕相,晏相,夏尚书他们对于我等边线战略有何高见?”

    “那日早朝,皇上以下达圣意,荡平逆党,贺兰山下刻碑勒功。”包拯说道。

    “韩琦呢?”范仲淹再一次问道。

    “韩大人已经率领十万禁军从东京汴梁出发了,最多还有十天的路程,便能够赶到我们的延州。”包拯说道。

    “京城之中还有何等事情。”范仲淹问道。

    “欧阳修和晏相各让我转交一封书信于范帅。现在朝中主张攻打西夏的人比较多。”包拯回答道,“这是他们的书信。”包拯从怀中掏出三封书信。将两封小的书信交给了范仲淹。剩下的那一封书信,表面上绘有龙凤,不用直说,这就是那一封今天晚上得交给范仲淹的密旨了。

    “大人,这道御旨,是陛下御笔,陛下说了,这天下只有你一人可以阅。”包拯说着,便将密旨交与范仲淹的手中。

    “此为密旨,臣定当遵旨。”范仲淹接过密旨,包拯则出帐回避。

    范仲淹转身放下皇上的密旨,拿起一旁欧阳修写给自己的书信,看着书信上的信息,范仲淹不得大喜一番,还好朝中的风向还是可以控制的。

    包拯出了帅帐,只见的诺大的帅帐周围,竟然早已空无一人,他明白这是由于今晚在此处的缘故。目光在整个大营的四周游荡,一抹目光的停留,看着在哪风中的狄青,此时包拯心中亦有多了一丝丝感慨。见到包拯已经出了营帐,狄青从一旁走了过来。

    “包大人何故独自一人立于帅帐之前啊?”狄青一旁走来。

    “早听说狄将军是属猫的,每天夜晚都不睡觉,不知道狄将军为何会如此呢?”包拯问道。

    “大人的这个玩笑令下官不知所措啊。”狄青说道。

    “皇上在去年把西北边军中的延州前线部队统统改编整训为康定军,范仲淹大人为统帅,狄将军在这过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啊。现在狄将军的威名已经是名扬天下了。”包拯说道。

    “大人赞誉了,相较于为官清廉,狄某与大人相比还是自愧弗如啊。”狄青竟与包拯展开了那种商业互吹。

    “别互相吹捧了,你可以与我聊聊西夏。”包拯说道。

    “不知大人可否记得我们在从凤翔府到延州途中就下的那个妇女吗?”狄青说道。

    “我记得当时将军纵马一跃,直刺那敌将的胸膛,不过仍然可以看出,那名西夏骑兵绝非泛泛之辈。”包拯说道。

    “这到确是是这样的情况,因为我们遇见的是西夏皇室的宗族部队——平夏铁鹞子。”狄青说道。

    “狄将军,何为宗族部队?”包拯问道。

    “那是西夏皇室宗亲之人。就是我最后手刃的那个敌将。他佩戴的刀,就是证明他身份的标志。大人也许知道,现在的西夏头领李元昊原名应该是要叫做拓跋元昊的,他的现在姓是大唐的僖宗皇帝赐姓于他的先祖拓跋思恭的,因此从拓跋思恭那一代起,他家就一直掌控整个西北,直至现在终于酿成大祸。搞的整个朝廷都是束手无策。那宗族部队就是与李元昊同姓之人——拓跋。”狄青向包拯说着。

    “这拓跋氏,自五胡乱华之后一直盘踞于华夏,南北朝时期更是能够左右天下大局的望族,皇族。隋唐两代亦能屹立于天下而不倒,到了现在,终于爆发出了他们以五百年的野心。”包拯感慨道。

    “纵他有震古烁今的野心,也难逃我的七尺长枪。”狄青在一旁说道。

    “西北边军是我大宋阻挡西夏扩张的盾牌,狄大人,你们才是真正的辛苦了。”包拯说道。

    “大人真是谬赞了,等日后范大人的康定军形成真正的战斗力,那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大败西夏的时候。”狄青说道。

    “难道西夏骑步兵与我大宋士兵的差距真的有着这么的大吗?”包拯问道。

    “就拿我大宋最精锐的禁军来说,也与整个的西夏骑兵有着完完全全的不可比拟性,我军勇武之性完全比不上这些蛮夷戎狄。”狄青说道。

    “这就是范大人新编西北边军的原因吗?”包拯问道。

    “当然,范大人已经看到了我们以后没有看到的东西了,也许可以看见日后十年,二十年的东西了。”狄青说道。

    包拯此时亦沉默不语。

    狄青说到:“大人,在外面冷,要不你到这营帐里坐一坐吧!”

    “哦,我到是不怎样。在这里等着吧。待会儿范大人应该还有是要对我讲吧。”包拯说道。

    两人在寒风中矗立,寒风吹吹不痛的脸庞。

    另一旁在整个营帐里,范仲淹打开欧阳修写给自己的信函,眉头一皱,心中暗自大惊?

    接着范仲淹打开了晏殊写给自己的信件,看了信件上面的内容,在思索一番之后,还是拿起了一把精美的匕首,将那封密旨拿过,撬起了封在接口的蜡印。

    打开整个信封,里面有着一封黄色书纸丹色笔墨书写的一封密旨。只见得敕令在前,焚毁收尾。字字句句无不像那颜色一般的醒人眼目,更加深入人心。就在范仲淹看完皇上的密旨之后,整个人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言语,思索片刻之后,还是如释重负的决定按照皇上的旨意去办。

    “你们两个进来吧。”范仲淹向着帷帐外面的包拯和狄青喊道。

    二人进入帅帐,看着一脸凝重的范仲淹,二人此时也是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皇上让我们主动出击西夏,争取在今年彻底解决这个隐患,二位大人有何高见?”范仲淹说道。

    “皇上已经驳回了大人关于坚守防线的建议,所以我们这次别无退路。”包拯说道。

    “大人,我西北边军一定可以击退敌军,请大人放心,我一定带领康定军拿下兴庆府,马踏贺兰山。”狄青则在一旁请愿。

    “马踏贺兰山?我准备再次上书皇上,等到我西北防御体系形成了在进攻,到那时也不迟的。”范仲淹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范大人,已经来不及了,韩琦经略使已经带领十万禁军出征,此次我们主动的是从燕云十六州对峙辽国的精锐之师,王师此定西北,沙场征夫不悔。”包拯说道,“况且,明天还有着圣旨要宣读。”

    “大人,请三思。”狄青也在一旁劝谏着。

    ——

    同样是在黑夜,灯火通明的大殿之内,与那昏暗的帅帐之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元昊一身长袍披于身上,一旁的大臣野利仁荣,杨守素,野利遇乞,野利刚浪棱等文臣武将均站在了李元昊的身旁。

    “刚刚接到潜伏在大宋内部斥候的密报,赵祯已经命令韩琦率领十万大军丛东京汴梁出发,大约还有十二天的时间就会到达延州,到时候,宋庭的禁军与边军合兵一处,我们将要足足面对十五万的宋军,此次我们要想抵御如此多的大军,我们必须倾尽全国的兵力。”杨守素在一旁分析道。

    “杨大人,此次我要御驾亲征,就不用做出任何的战略部署了。”李元昊在一旁打断了杨守素的发言。

    “老臣还望陛下三思,你毕竟为堂堂的一国之君,要是在战场上遭遇什么的不测,那么我等一众臣子,就是真正的万死莫辞了。”野利仁荣说道。

    “大人不必多言,此次赵祯是要用我的脑袋给辽国人看的,如果我将自己的脑袋拱手送人的话,那才是真正的伤心至极。我等御驾亲征,众位卿家随我君臣同心定能一举大败宋军。”李元昊说道。

    “启奏陛下,我等兄弟二人奉命已经从西昌回纥,吐蕃等地征召当地的士兵足足三万余人,并且新训练的三万党项步兵已经形成了战斗力,现在我军有骑兵三万,步兵九万,步跋子一万余人,铁鹞子七千余人。当有与之和宋军的一战之力。况且宋军缺少骑兵,根本与我军完完全全没有任何的可比之性。”野利遇乞在一旁说道。

    “照这么说来,我军的确与宋军的差距不是很大,况且宋军的统帅范仲淹是一个及其保守而且不敢冒险的人,他一定会将宋军分散开来,像现在这样,恶狠狠的定住我们的前线,让我们举步维艰。陛下,我建议在国内留下三万军队分别驻守于关键城池,其余的部队全部出征,在延州前方设立伏兵,此次定能全歼所有的宋军。”野利刚浪棱在一旁说道。

    “不,此次国内我只留一万精锐用于抵挡来自于辽国的威胁,通知其余的城池,让他们用好城里的捕快衙役维持好秩序就可以了。”李元昊说道,“对了,兴庆府可以留下两千的宫廷禁军。”

    “皇上圣明。”众臣一齐向着李元昊下跪朝拜。

    “你们有没有发现,范仲淹现在仅凭不到六万的厢军就抵挡住我十万大军的前进步伐,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此人。另外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当年我家祖上的姓乃是大唐僖宗皇帝所赐,现在就去拿回属于我李氏的天下吧。”李元昊笑着离开了大殿,群臣皆大为震惊。皇上不是已经改名了吗?怎么又会姓起了李

    哎!姓什么重要吗?毕竟他想要拥有的东西是天下。

    一群大臣也随之退出了那皇宫大殿。

    ——

    在延州大营之内,范仲淹静静地看着书案上的欧阳修的那一封书信,他很清楚,要是这次战争的失败会给整个大宋带来什么。

    “你们二位也别站着了,赶快来坐吧,我这里不是中书省,不用那么的拘谨。”范仲淹则是示意包拯和狄青坐下。

    “二位大人年纪相差十岁,我又与包拯的年龄相差十岁,这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啊。”范仲淹说道,“在我刚刚入仕的时候,我遇见了我的恩师,寇准寇大人,寇公大人当时刚刚与辽国完成了澶渊之盟。寇大人因为在当时力挺真宗皇帝主战,这与王钦若,丁渭等大人的政见不和,在澶渊之盟后,寇大人被罢免了宰相。然就在此时,我遇见了寇大人,他对我说,为天下苍生计,为社稷黎明计,为乾坤日月计。”

    “大人觉着此时与西夏开战不妥?”包拯问道。

    “就在半年之前,我刚刚上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那个时候,李元昊手里不过只是拥有一支七万人的部队,现在根据各方的情报综合来看,西夏的主力军队不会小于十二万,并且还有一部分回纥人,吐蕃人组成的军队。这还只是我们所知道的,最令我感到害怕的还是那西夏的骑兵,这些骑兵与辽国的骑兵相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两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铁鹞子部队,可就已经令我束手无策。”范仲淹皱着眉头说道。

    “大人,我们骑兵已经组织起了八千余人。”狄青说道。

    “大人,在韩帅率领的十万大军之中,仅有两千骑兵。”包拯说道。

    “我大宋少马,骑兵根本训练不出多少。”范仲淹则是说道。

    “在此次征战,若能成功,我大宋五十年之内不会有任何的战事,要是此次还是失败,那么我回朝就要动一动这国之根本了。”范仲淹则是这样说道。

    听到这里,包拯心平气和地端起桌边的那杯茶喝了起来,狄青则是一脸震惊。

    “难道大人?还望大人三思。”狄青说道。

    “当年本官权知开封府,吕夷简吕相,皇后,公卿大臣,士族豪阀,王公权贵谁我都斗过一斗,要是还这样下去,我大宋山河易负,天下危咦。”范仲淹说道。

    “富弼富大人,韩琦韩大人,尹洙尹大人,王质王大人在下官出发前托我为大人说一句话,山河不负,乾坤正形。”包拯对范仲淹说道。

    ——

    此时在京城通往延州的官道上,一条足足有着十五里长的人群结队,整齐划一的向着前方行军,即使现在已经到了深夜。旌旗十万凌风扬,背负枪弩男儿郎。

    领头的校尉接到了主帅的命令,全体就地宿营,吃的还是干粮。显然一支都已经在深夜还在行军的部队,根本想不了那么多的问题了。

    一人身披银甲,手握尚方宝剑,眉宇间透露着许许多多的秀气,在而立之年就以统兵十万,本是那太极殿上笔试榜眼,与那状元只是一丝相隔,此时却弃下手中半尺毫,拎起了皇上所赐的宝剑。

    一身银甲托不出此人身上的一丝勇武,那随风飘逸的垂发,从此人身上尽显出儒雅和高贵,当年的榜眼,带领十万大军远征西北,亦是流传万古的一段佳话。

    “大人,距离延州仅剩十天的路程了,我们紧赶慢赶,会比原计划提前两天到达延州。”副官在一旁报告到。

    “通知下去,就按照这个速度行军。务必在十天以内,赶到延州。”那人说道。

    ——

    天微微出亮,太阳从远方升起,那红色的旭日,即使使用眼睛看上去也丝毫不会觉着有着任何的耀眼,此时的延州大营已经集结了三万大军,在击了三通鼓之后,只见得数十名将领一齐走进了那帅帐之中。

    “诸位,今日朝廷的钦差将到达我们的大营,还望所有的同仁齐心协力,以后共同进退。”副将在一旁说道。

    “报,大人。钦差大人已经到了大营之外。”传令兵一声传令,让在站的诸位将军立马提起了精神。

    “诸位大人,准备接旨吧。”范仲淹对着在站的所有将军说道。

    在大营之外,包拯骑着一匹棕色大马,一旁的狄青骑着一匹黑色巨马,勇武威猛的两匹战马之上,只见得包拯看着在大营中集结的三万大军,心中也颇为震撼,如此威风凛凛的军队在整个天下可是不可多见的。

    包拯随着狄青走进帅帐,身后的文官手捧圣旨。包拯接过圣旨,“众将听宣。”

    范仲淹此时亦站在众将的身前。

    “门下,朕绍膺骏命,御命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范公希文,西北边军诸将,康定军诸将。自本朝元宝元年起自关河不宁,西北暗涌。逆党多攻城略地,纵使之然。缘幸得范使君安抚招讨有方,承上苍之缘。念其西北苦寒,多年征伐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上苍有好生之德,不愿看到征伐杀戮,遂欲停战征伐,使民有所养。钦此。”包拯念完圣旨。

    “臣等接旨谢恩,圣恭安。”范仲淹起身接旨。

    “上差,请至后帐歇息。”范仲淹起身将包拯迎到了后面的帐篷之中。

    剩余的诸将立马炸开了锅,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候,明明都已经完成了各项的备战,现在却要停止进攻。况且不少的军队都已经完成了各项的准备,只差一个命令就可以直捣黄龙,以摧枯拉朽之势,大破敌军。

    “怎会如此?不是说好了要进攻的嘛?现在怎么又要防守了,我们能守得住吗?”

    “莫非前次范大人的意见,被朝廷采纳了吗?”

    “我等现在要为上次的战败一雪前耻。现在停战,不是自取灭亡吗?”

    各种各样的议论此起披伏,不绝于耳。

    ——

    范仲淹和包拯走进了后面的帐篷便呵斥所有的官兵以及仆从退下。

    “范帅,此次作战成功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够使得李元昊知道我大宋的确是要固守自保,根本没有意图进攻他们。”包拯说道,“等到韩帅到的时候,他应该会将兵力分散,最后集结部分军队,直取兴庆府。”

    “出奇制胜,兵者诡道,这的确是兵家的法门,但是韩琦的十万人马不是一个小的数量,西夏一定会侦查到的,到时候我们如何办?”范仲淹反问到。

    “在大军出发以前皇上就已经想好对策了,现在我们已经派出六扇门的高手,去到了辽国的境内大肆破坏,并且已经在京城散布谣言,我们将借道陕西路,北上出大草原,向东直击幽州,以绕开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的防线。”包拯说道。

    “但愿能够瞒天过海吧”范仲淹对于这样的计策显然还是十分的不削,因为他明白这样根本骗不了李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