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锦衣卫千户
李川回到馆舍没多久,就有一个小太监领着个老汉过来。 “李……咳,那个!” 小太监干咳一声,有点不知道怎么称呼李川,干脆就免了称呼,道:“这个杨老汉种地是一把好手,陛下命你将那土豆的耕种之法授予杨老汉!” “见过大人!” 杨老汉老实巴交,连忙行礼。 “老丈少礼!” 李川笑道:“我也是个平头百姓,没有官身。” 杨老汉不知道怎么接话,就干笑一声。 李川拉着他坐下,仔细给他讲如何种植土豆。 杨老汉种地确实很拿手,经验相当丰富,只听了几句,就尽数了然于胸,正所谓一窍通百窍,对于真正的农民来说,种植土豆不是难事,而且土种种植也确实不难。 杨老汉甚至还举一反三,提出了几个李川忽略的细节。 送走杨老汉,小太监也跟着走了。 李川却有些郁闷,也不知道皇帝是啥意思,既不放自己走,也没有什么指令,就这么住在馆舍,实在有点闷的慌,等了一天,实在憋不住了,就带着家丁出门逛街。 而这个时候,工部尚书刘遵宪也坐蜡了。 “此物果真无法仿制?” 刘遵宪脸色难看地问,像是吃个死孩子。 “大人,真的没法仿制啊!” 禀报的官员道:“若是懂得原理,下官自信能仿造出来,可那个会跑的东西,下官根本就不知道是根据什么原理造出来的,就算想要仿制也不知从何入手。” 刘遵宪脸色更难看了:“宫里说那东西是西洋人制造的,西洋人已将其放大百倍用于输送物资,若是仿制不出来,本官如何跟陛下交待?” 官员苦着脸,快恨死进献那东西的商人了。 刘遵宪又道:“京城也有洋人,何不找几个洋人问问此物如何制作?” “是,下官这就去问。” 官员苦着脸领命,去找洋人了。 …… 和金陵相比,北平少了几分江南的柔美精致,却多了几分大气磅礴,天然就有着一种北方的粗犷,只是天灾人祸不断,即使是京城百姓,也大多面有菜色,神情麻木不堪,比之江南百姓多有不如,大街上也不及金陵热闹,透着难掩的萧条。 “少爷,北方的百姓太苦了!” 赵铁柱这个鲁汉子都发起了感慨,以前还觉得江南百姓日子过的苦,可这一趟跟着少爷进京,涨了不少见识,才知道北方的百姓有多苦。 “所以啊,知足尝乐吧!” 李川管不了太多,只能独善其身。 至于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一句屁话。 在其位谋其政,你让一个平头百姓cao心天下兴亡,那不是扯蛋么! 除了李川这种异数,又有谁能看到历史轨迹。 明月楼。 靠窗的位置,几个读书人正在忧国忧民。 “听到没有,鞑子又来打草谷了。” 一个书生叹气道:“兵祸不断,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内有贼寇虐肆,灭之不绝,外有鞑子连年扣关,跑到我大明来劫掠钱粮人口,长此以往国势危矣。” 另一个书生道:“也不知道边关那些将领干什么吃的,自从袁公之后,我大明的兵将越来赵无能,上万大军竟然被几百个鞑子杀的屁滚尿流,朝廷的钱粮白花了。” 啪! 一个书生抖开折扇,摇了两下道:“听说鞑子又要出兵了,不过此次领兵的是多罗武英王阿济格,贼酋皇太极并未亲自领兵,也不知道我大明兵将是否能将之击退。” 一个书生说道:“既非皇太极亲自领军,击退鞑子应当不难吧?” “不好说!” 第一个说话的书生道:“那阿济格也非是善于之辈,崇祯五年曾领军劫掠过大同、宣府一带,乃鞑子有数的悍将,且此次鞑子出兵十万,恐不好挡。” 一个书人一脸悲愤道:“若是袁公尚在,鞑子何以如此嚣张……” “嘘,周兄慎言!” 几个书生脸色变了变,连忙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