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开办实业
郑庆义听陈士中说培养人得需要时间,他深有同感,叹口气说:“说的是,没一定的时间,是练不出人的。看来我得改改我的认识问题了。在义和顺绝大多数都是从家乡招来的。对他们的信任度高。特别是从小培养他们,会实心实意在义和顺干。义和厚则不同,两铺子在买与卖上是两路子。而我对于这摊子是外行。可全靠领东掌柜的您了。” 陈士中很服气地说:“东家,不!寒山。你头脑转的太快。让我们有点跟不上趟,叫你一声寒山,表明我对你这个东家认可,这个认可是朋友间的认可。” “不是我头脑转的快。是形势变的太快。早先办杂货铺子为的是把日货卖出去。后来,觉得干脆就办杂货铺子。长胜魁,富盛泉都有杂货铺。也赚营钱粮业。混合经营还是有补充的。可想扩大或开办铺子,得有人啊。比如我选了你。你说我在义和顺如何能培养得了懂杂货的人才来。就得外请。” 陈士中:“人没有三天力巴。特别是东家你。真服你能学的劲儿。” 郑庆义兴奋地说:“你很讲有本图利。对行市摸的透。着人购进的都是快货。头两天我来看帐上还有,再来时,帐上不见了。就是不积压货。在这方面真配服你。这和义和顺不同,义和顺就得储存粮谷,还得大量的存存少了还不行。粮谷只分好坏等级,不分贵贱。义和厚有些贵重商品,买卖是有讲究的。我看你不多买。以前我寻思象金丝绒、绉缎,进价高卖价也较高,是不是多进才好。哪知你不多进,而是将花色品种进全喽。任人挑选。随进随卖。现在,我的义和厚上至绫罗绸缎下至百货用品样样全支儿赫的呢。” 陈士中笑道:“你琢磨的真挺透啊。我就想每个人都有发财梦,可成了的终是少数。这少数中能长久发展自己事业,做强做大的就更少。你是其中之一。” 郑庆义:“有命发大财,无命勤着来。不总是天天那么有命,故而需要勤着来。这勤涵盖着学和干,不学干不来,不干学了没用。” “真是的,这话我信。想起一个事儿。最近,长盛魁进了不少日货,想是跟咱膘上劲了。” 郑庆义:“那才好呢。长盛魁是咱这疙瘩最大的杂货铺。记得刚来五站时,人都说‘来五站不到长盛魁,不算到五站。它跟咱膘劲有膘头。不过,要我说,它进日货,咱进国货。当然日货也得进。想办法自己从日本进。瞄准长胜魁,提高咱自己。” 陈士中加重语气说:“不过听说他们是从朝鲜银行货款进货,很便宜呀。” 陈士中的意思郑庆义非常明白,多次提到能不能增加贷款进货,都被郑庆义婉言谢绝。郑庆义做法明确:我有多少资本,就做多大的买卖,不借贷,增资靠自己赚的钱。这种想法好,可就是来的慢。但从另一角度讲,虽然慢却非常稳当。于是,郑庆义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哦,便宜进货,咱得学着点,不过,贷款我可不赞成。现在钱法太乱,奉大洋票到手马上换成大洋,没大洋换金票也行。只要奉大洋票不留在手里到时候的时候,咱不害怕。” “放心吧,早就按你说的,货款每天都存到钱铺。” 钱铺也就是帅哥王贵当掌柜的钱庄,所有铺子的收入进来的奉票,都由钱庄统一换成现大洋,或者日本货币。以免贬值影响到手货币的价值。郑庆义的对钱法的注意,使他避免了一次又一次奉奉票贬值带来的影响。 郑庆义自从和陈士中研究办加工厂的事后,说了就开始做,从义和厚销量较大的商品找投资机会,他先建靴鞋铺。义和厚各种男女鞋年销两三万双。他知道站内和中国街鞋店有十几家,象大兴鞋店、荣立生鞋店制做皮鞋和布鞋,这在站内是成立较早的。但档次不高,皮鞋没几个能做的。后来,有山东威海人毕洪生办的洪利皮鞋店、苗华廷办的华君皮鞋店。较大的有正发祥、同茂福。比较出名的是日本人办的田中皮鞋店,这个店大有把中国人办的店挤出之势。鞋业竞争很激烈,特别是多家日本制鞋店的出现,使本来销路很好的中国鞋店出现了危机。有的被迫关了门。 郑庆义在分析站内制鞋业的情况后,他认为这些鞋店样式不吸引人,特别是缺乏高档女鞋。所以,决定在这一行业搏一搏。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要想挤入制鞋业,没有点真东西那可不行,而郑庆义对此可是一窍不通。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穿的皮鞋,一个办鞋店的路子在头脑里产生了:他决定到天津聘请能人,包括购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