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郑庆义安慰好玉花,就买了火车票,带胡勒根去郑家屯。火车起动后,胡勒根问:“东家,这一阵子你来回奔波,图稀啥呀。整明白好了,整不明白不是搭进去了吗?” 郑庆义叹口气说:“你俩来这儿也有日子了。我这小铺还没起色,有点对不起。再说,我自个也急。玉花等我赎她,一刻一刻的。不赚足了钱,我咋赎她?” “头两天,我听黄老三跟吴老善说:‘不能可这一棵树吊死人了。这一天天的也没大赚头。呆这儿有啥劲。’吴老善说:‘你想出号啊。这人,进是你出也是你,都多大岁数了,折腾啥呀。’黄老三说:‘你没见赵老翰再搞啥猫腻,都背着咱。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见我在屋,黄老三不好意思笑笑说:‘出号也是难事,我也就叨咕叨咕。’我说:‘东家就想赚钱,有啥背人不背人的。’黄老三哼一声就出去了。” 郑庆义生气地说:“我就是背着他们。提点啥事,不问青红皂白,就是打破头楔。” 胡勒根没有答话,看着窗外说:“快到八面城了。东家,其实到八面城收粮也够咱收的呀。” “八面城以前我来过,心里有数。咋也得想远点。要是买卖大了,哪点玩意儿是不足性的。” “哎,我听说你和张掌柜是在八面城拜的把子?” “是的,没有旺庭兄,也就没有我今天。” “奇怪了哈,你俩咋在八面城遇着的,就拜了把子?” “这真是我俩的缘份。你要不怕烦,我就慢慢跟你讲。” “离郑家屯早的呢。别卖乖子,快讲吧。” 郑庆义就给胡勒根讲起巧遇盟兄的事: 郑庆义来八面城,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还在四平街人和成粮栈,方明瑞让他到八面城考察粮谷收购情况。到了八面城后,郑庆义住进一家大车店。大车店里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的最里头有一趟二十几间平房,东西是两侧都是马棚,各色的马匹,差不多把马棚都占满了。院子偏东有一眼大井,有人正在井边打水饮马。几十辆大车停放在院子里,有空车,也有装满货的。 一进大车店院门,店家就上前热情打招呼,引导郑庆义进入柜房。交上五文钱,店家就把郑庆义领到睡觉的地方。这儿是十多间全通的筒子房,屋里南北相对着两个连沿大炕。中间过道不足两米。来住的人还不少,大炕上行李铺得满满的,有卷着没动的,有打开铺着的,看样子能有百十号人。一进屋,赵正义就让满屋子“蛤蟆头”旱烟味呛得咳嗽起来。店家给腾出一个空铺,然后说:“今个人多,委屈点吧。” 郑庆义到是没挑:“没事,老哥,我能对付。” 店家讨好地问:“你是直隶人?” “嗯哪。” “这疙瘩老奤儿可不少。对了你要是不想早睡,就到对过那屋听听书,挺逗的。” 郑庆义把自己的行李卷往炕里一扔,就躺在那休息。在郑庆义附近有几个人躺在那呼呼睡着了。还有两人正围着油灯喝酒。其中一人看郑庆义躺下了,就打招呼说:“来了兄弟,整点不?” 郑庆义摇摇头说:“谢谢。” “嘿,是个老奤啊,来没关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整两口就熟了。” 另一个人忙拦道。“行了,行了,别胡扯了,来再猜两拳。”说着两人各自捏着小酒壶,在吆三喝四地划起拳来。 郑庆义本想睡一觉在去吃口饭,可是旁边的人,四仰八叉地枕着一块木头疙瘩,不住地打着呼噜。这比那个两个猜拳行令的更烦人。不得已郑庆义起来,夹起钱褡子到街里遛遛。街上的人已稀少了,商铺都关了门。只有饭馆的幌子还在迎风招展。郑庆义感觉真有点饿了,于是进了饭馆,要了一碗高粱米饭,一盘rou炒干豆腐吃了起来。 店家见郑庆义光顾吃,就主动拉话说:“小老弟,来卖粮啊。” 看着店家笑眯眯等着自己答话就说:“不是,到这儿看看。这时候也有卖粮的?” “有,现在还能卖个好价钱,再过一阵子,新粮一下来,就该落价了。” “收粮的铺子可不少。” “那到是,不过买粮的更多。这几年关里来的人越来越多,大草原都种了地。听口音小老弟是乐亭人?刚过来的?” “有几年了,在四平街住地方。” “哎呀,四平街那儿有个五站通火车了?把俺们这儿最大铺子都引到那儿去了。留这里的铺子都收粮往那儿送。” “是吗?叫啥号。” “街里门脸最显眼的那个就是,玉成合你没听说过?在五站开的铺子叫玉成隆,大股东有王化行、石荣恩,还有一个叫赵廷珠。” 郑庆义说:“四平街离五站那疙瘩还有十多里地,我没去过那儿。” “城里大小商号不少都去了那儿,我正想着找机会到那开个小馆子。” 店家提起了五站,还说想去那儿开饭馆,这让郑庆义不能不往心里去。郑庆义脱口就问:“五站那有啥好的。我看这儿比四平街强多了,还用得着上五站。” “那到是,别看城小,也有年限子了。就说老字号吧,那也不少,新开的铺子也响当当。刚才说的那玉成合,道光年间就开了的,买卖各地有分号,这不都开到五站去了。不过小老弟,别看五站现在啥也不是,到时候怕是都赶不上它。” 郑庆义楞一下神,马上问道:“这话是咋说呢?” 店家笑道:“小老弟,你想想,有火车了,比那大车快多了。原先这疙瘩,来的老客老鼻子了,现在虽说不少,那可跟以前没法比。” 此刻,郑庆义还没想到四平街火车站即五站的优势,还是顺着他来的目的想事,于问道:“都到五站了,是不是有空房子租的,买也行,地场好点的?” 店家很热心地说:“附近是没有了,都挤到这儿,很难抢上槽的。不过我到听说有一家,从这往西走三四百弓,那家门口有一碾子。房子挺好,就是稍偏了点。不过偏点也没啥事,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