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董卓轻敌败苍松,李远大破勾镶兵(上)
且说董卓尚不知李护已取令居城,与李远对峙苍松,李远坚守不出,倚仗姑臧囤粮运输便捷,日日犒赏兵卒;而董卓见军粮运输不便,只得暂且坚守,静候段颎大军,合力破敌。 然董卓军中粮草已不足两日之用,董卓忧心不已,连番派人前往令居城催粮,皆是了无回信,一去不返,董卓疑心骤起,召来诸将帐中议事。 待一众将校肃立帐中,董卓开口说道:“诸位,如今军中粮草不足两日之需,我几番派人前往令居催粮,却未有回信,犹如石沉大海,粮草不济,恐军心有变,该当如何?” 尹端疑惑道:“苍松距令居路途较远,或许军粮正于押运途中,又或是传令军士途中遇险?” “绝无可能”,郭汜闻言怒起,毫不犹豫,打断尹端,沉声说道:“传令军士皆出自我飞熊军精锐,令行禁止,骑射俱精,路上三两个蟊贼绝非对手,断不会遇险。” 李傕附和道:“将军已然派出数拨传令兵,若是遇险,也不可能全部遭到不测。” “郭、李二人所言有理,绝非传令兵过失,定是令居城有变”,董卓呢喃半晌,忽而说道:“若是令居城有变,我军粮草断绝,又陷于前后夹击险境,着实不敢设想。” “父亲,孩儿以为,而今情势不明,倒不如暂且罢兵,以免不测”,董维心中不愿董卓与李远相战,劝进道。 董卓闻言,不悦道:“此时退兵,李远从后袭扰,若是令居城真被李远夺占,必然出兵阻我退路,我军危矣!” “兄长,撤兵倒也可行,不过须有妥善之策”,董旻忧声道:“军中尚有南匈奴五千骑兵,近日多有怨忿之言,愚弟恐南匈奴骑兵趁机倒戈,不可不防。” 牛辅却是说道:“岳父大人,主簿贾诩素有智谋,不如请贾诩前来共议此事,或有退兵良策。” “你等暂且退下”,董卓不由想起日前董维之言,嘴角微微抽搐,令众人退去,又让董维召来贾诩,询问退兵良策。 贾诩躬身一拜,说道:“将军,我军如今进退两难,并无退军良策,惟有取舍二字,在下才学浅薄,还请将军恕罪。” “如何取舍”,董卓急急问道。 贾诩面色依旧,缓缓说道:“如今军中粮草所剩不多,不足万人之需,令居城只怕已为李远夺占,纵然撤军,沿途亦无粮草补给,且军中五千匈奴骑兵,犹如豺狼饿虎,若无粮草相哺,必要反食将军,大军撤兵途中必生大乱。” “不错,匈奴骑兵惟利是图,不足以信,只可利用”,董卓点头道:“先生若有退军之策,还请快快道来。” 贾诩波澜不惊,镇定从容道:“将军可于今夜撤军,收集军中余粮,分发与飞熊军,率众将悄然退去,绕过令居,奔往冀城暂避,其他诸人不必理会。” “啊”,董卓闻言大惊,支吾道:“依你之意,我自率三千飞熊军撤归汉阳,任由他等自生自灭?” 贾诩微微颔首,开口道:“将军如今身陷绝境,明日李远必然率军出城来战,到时将军若是撤军,李远自后紧咬不放,而令居城再于归途设伏,阻击将军,悔之晚矣!” 董卓思忖良久,拍案决绝道:“好!就依你之见,今夜悄然撤军。” 当夜,董卓召集尹端、李傕、郭汜等众将,言及撤兵之策,众人虽有不忍,为求逃生,只得相从。随后,董卓暗暗召集三千飞熊军,将军中所剩粮草分发诸人,趁夜离营而去,其他军士尚在大睡中。 次日清晨,果不出贾诩所料,李远率军出城来攻,方至董卓营寨前,只见营中已是大乱,八九千军士无所是从,纷纷出营请降。 李远得知董卓率飞熊军逃离,难以追击,当即唤来那巴,吩咐道:“速速传令全军将士,煮好rou汤,做好面饼,送来营寨前。” 那根疑惑不解,出言问道:“将军,士卒早已用过早饭,精力旺盛,董卓逃窜,正应率军追击,杀他个片甲不留,以雪前耻,何故止步不前,埋锅造饭?” “飞熊军之所以名位飞熊,一是军士黑衣黑甲,骁勇敢战,如山林黑熊一般生猛;二是行军迅捷,来去如风,难以追击;董卓昨夜卷带余粮撤离,只恐已然逃远,难以追及”,李远又看着眼前降卒,个个面待惧色,且是饥肠饿肚,笑道:“兵士随军征伐,或是为建功立业,或是为活命饱腹,切莫小看一饭之恩,若是今日本将饶其性命在先,赠以汤食在后,这些败军必为我所用,我军声名亦将为之大涨,大事便可更近一步。” 话未说完,身后传来一阵阵饭香,一队队兵士抬头面饼rou汤,摆放于营寨前。董军降卒紧紧盯着饭食,两眼放光,口水直咽,直让人慎得慌,转首瞥见营寨两旁亮晃晃的刀箭,却也不敢造次。 李远指了指降卒,对那根说道:“你且细看他等眼神,若是今日不将其等收服,势必沦为乱兵盗贼,为害百姓。” “将军英明,此行可一举数得,末将敬服之至”,那根瞥了眼降卒,如同恶狼一般,心中泛起几丝寒意,拱手笑道。 李远策马至降卒身前,笑道:“诸位不必惊扰,我李远举兵清君侧,实乃为国锄jian,造福百姓,今日尔等虽战败乞降,我着实不忍害你等性命,又不忍你等饿死荒野,诸位可自行饱食,而后去留自便。” “将军所言当真?” “我等乃是降卒,将军不杀我等,反而赠以饭食,天下还有这等好事?” 董军降卒疑惑不定,畏畏缩缩,不敢上前,片刻后,有几个胆大之人,奔至饭食前,狼吞虎咽,其他人见此,唯恐落于人后,争相上前抢食。 待董军降卒吃饱喝足之后,其中那几个胆大之人,跪在李远马前,叩首道:“将军活命之恩,赠食之情,我兄弟几人无以为报,惟有七尺身躯,愿交托将军,为将军效命。” “愿为将军效命”,众降卒感念李远恩情,一拥而起,跪在李远马前,高声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