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小说 - 奋斗1981在线阅读 - 第028章 拳头最硬的人之一

第028章 拳头最硬的人之一

    一口气到了光明厂,厂南大门,也就是最大的门口,张卫伟站在门卫室边上值班,牛皮手枪套挎着,一身绿军装,不知道的一看架势还以为这里是军营。光明厂没有停止生产,而是采取了节假日轮值班制度,节假日参加工作的能够领取三倍工资。

    军工厂和军营的区别却是不大的,一样的有军事禁区的牌子树立在那里。

    看见李路到,张卫伟忙迎上来,李路下车劈头就问,“领导在不在厂里?”

    张卫伟见李路这般着急,拿手一指办公楼方向,“他的车刚往办公楼去,今天他值班。”

    李路把自行车扔给张卫伟,跳上停在门卫室另一侧空地上的212吉普车,发动起来就往办公楼去。

    领导的座驾也是212吉普车,确切地说,所有的厂领导的座驾都是212吉普车,和部队是一模一样的。

    倒是保卫科这辆用作厂内通勤的敞篷212吉普车更加显眼和容易辨认一些。嘎吱的把车往五层高的复合式办公楼前面一停,李路就狂奔上去,找只见过一面的领导去了。

    上午九点左右,从厂区深处的民兵营车库呼啦啦的开出来一串的装甲车辆以及军卡。

    光明厂民兵营的反应速度让李路大开眼界。

    他的动员命令下去不到十分钟,四百多号人就完成了集合,这还是大年初一啊!当然,对于光明厂民兵营这个实际编制堪比团级部队的民兵部队来说,四百多号人只是一小半,大部分是轮值预备的厂里的青工,棒小伙子。

    两点一线的生活,娱乐活动又少,棒小伙儿们接到命令,个个打了鸡血似的扔下手里的活就往集结地跑。

    有相关规定,动员令下达,一切以战争为主,其他任何事情都要让到一边。当然,动员也是分几个档次的,比如现在动员的是值班民兵,是比较低档的动员,是为四级战备动员。

    和部队的战备级别划分一个意思,同样的分为四个等级。本身,军工厂的管理、纪律、内务都是和部队同一套。

    让李路更加意外的是,他本想请示领导同意动员一个连出动进行紧急拉动训练的,结果却是,领导批准了——光明厂民兵营的一个连就是四百多号人!

    这让李路猝不及防,他当时就没想起来,光明厂民兵营的编制不能用部队的标准编制来作为参考!

    九辆59式坦克,九辆63式装甲输送车,二十四辆军卡,其中六辆各牵引着一门60式122毫米口径加农炮,另有三台战斗型的212吉普车,其中一台是装备了大功率电台的通信车。

    这是一个标准装甲营和一个标准摩托化步兵营组合起来的军事力量。

    还好没有把那些口径达到130毫米的59式加农炮拉出来,太特么吓人了这架势!

    只是李路也根本左右不了,因为这些标准是既定的,什么级别的战备拉动出动什么样配置的兵力,这些在国防动员编制表里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加上一水的后勤补给车辆,好吧,正如领导所说的那样:“在接下来的二十四个小时里,你李路是陆港地区拳头最硬的人之一。”

    为期一天的战备紧急拉动,领导大手一挥,批了充足的经费。现在的光明厂财大气粗,根本不会在意这点用在国防动员方面的钱。而且,威武雄壮的民兵营一直是光明厂的招牌,厂领导乐于见到这支准预备役部队搞出声威来。

    头上戴着战斗英雄光环的李路,以保卫科科长、民兵营副营长的身份,担任了此次战备野外拉练的指挥员。

    事情办得比想象中的要顺利,李路不得不让张卫伟去通知梁红兵加快速度。

    59式坦克、63式装甲输送车以及各式军卡、牵引式火炮组成的装甲车队轰隆隆的浩浩荡荡的从厂南门鱼贯驶出。当然,只是拉练,因此弹药车是不出动的,也不会进行任何的实弹射击。

    不过,步兵连是按照规定携带了一个基数的弹药。在这方面,光明厂的管理相对严格,只有李路批准并且签字才能打开弹药箱取出实弹。

    要知道,八十年代国家对枪弹的管理是很松懈的,部队的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这么说,随便一名和仓库管理员关系较好的,都可以从里面取出一些子弹来,扛着自动步枪上山打猎去。

    身着纯绿作训服的光明民兵营车队轰轰烈烈的穿过市区的人民大道朝南而去。头车是李路的敞篷212吉普车,这种老掉牙的四个轮,到了二十一世纪,绝对是秒杀一切跑车的泡妞利器,如果排放达标了的话。

    在八十年代,在老百姓眼里是了不起的汽车,在一定级别的官员眼里,是很好的代步工具。

    在民兵营,自然就是战斗勤务车辆了。简单到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一副车架四个轮子加一个方向盘。

    舒适度是没有的,推背感也是没有的,cao控性就更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踩油门往前走,往左边打方向前轮向左转而不是向右转,这就是够了。

    渔业局的码头搬到了镇圣都边之后,张家村码头就几乎成了张家村的自用码头了,张彪开始走私汽车之后,更是直接把这里和外界隔绝开来。别说城里人,周边附近村子里的人也不太清楚每个月都有十台八台汽车从这里上岸然后销往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