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改造西域
p 随着龟兹投降、疏勒灭亡,单单剩下一个于阗自是独木难支,在王买德、沮渠男成两面夹击下猝然崩溃。 大战之后,河西军对西域各国王室进行了残酷清洗。 大量王族男子被有计划杀掉,单单留下少数贵族及普通百姓。 至此,葱岭以东、天山南北广大领土尽归河西所属。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如何保持西域稳定,做到长治久安才是最大难题。 西域的地理环境很特殊,气候干燥,大部分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和戈壁,环境十分恶劣。 只有在一些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地下河水涌出地面,才会形成了一片片绿洲。 几乎所有西域人,全生活在绿洲当中。 绿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农耕、游牧两大文明都不相同。 而绿洲的特别之处在于,在这一小块土地上,水量的差别可以很大。 水源附近含水量很高,土地可以种成良田。 离水源越远,土地越干旱,偏远到一定程度只能长牧草。 而再偏远的地方,则只剩下了沙漠。 为了最大化的利用土地资源,人们自然会选择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种田,在比较干旱的地方放牧。 所以绿洲文明的生产方式是农、牧结合,又因为绿洲面积有限,导致域畜牧并非像游牧民族那样逐水放牧,只能局限在绿洲内部。 绿洲文明另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绿洲和绿洲之间距离非常遥远。 相对于整个西域的沙漠和戈壁来说,绿洲所占的面积比例非常小。 绿洲和绿洲之间的距离很远,常常达到数百里地。 中间都是荒漠和戈壁,环境恶劣,往来行走十分危险。 换句话说,绿洲之间的交通成本极高。 所以大部分绿洲都采用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和其他绿洲的交流很少。 因为绿洲面积有限,导致能够产出的粮食很有限,能供养的军队也很少。 甚至集全西域之力,也无法提供足够补给,让一定数量军队穿过广阔的沙漠和戈壁,往来于整个西域之间。 而这恰恰是历史上西域分裂成数十个小国,却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根本原因。 当中原帝国试图控制西域的时候,也将面临了同样问题。 和中原帝国不能长期占领草原的理由一样,绿洲出产的粮食有限,中原帝国同样不可能在西域长期驻扎大量军队。 即便强行占领每一处绿洲,由于绿洲之间交通不便,最终驻军也会自立成为新的小国。 因此,历史上凡经营西域者,多是采用用邦交手段笼络,甚少直接占领。 换句话说,历代中原帝国在西域的统治和在农业地区是不同的。 并没有建立起广泛的郡县制,也没有在各处派遣官员直接统治,而是只统治了几个重要的据点。 其余地方是靠小国附庸来间接统治,中原帝国在西域的地位,有点类似于武林盟主。 但是依靠邦交固然能让西域诸国奉中原帝国旗号,然而这种手段往往治标不治本。 每当中原出现动乱,西域就会脱离华夏自立。 哪怕两汉有定远侯班超经营长达三十年,仍然免不了有动乱爆发。 …… “大都护,胜了,胜了,西征军胜了。” “恭喜大都护,刚接到斥候急报,西征军已拿下葱岭以东大片领土。” “是吗?快把急报拿来让朔瞧瞧!” 卫朔急忙接过沮渠蒙逊递上来的急报,打开后飞快浏览起来。 果然,上面详细写了王买德、杜进两人共灭西域诸国的过程。 “好!如此一来,西域将彻底归属我河西。” 卫朔兴奋地对众人道:“自张骞通西域以来,西域诸国总是降而复叛。” “两汉虽有定远侯经营西域三十载,仍然免不了有动乱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