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太平天国在线阅读 - 第一九七章李鸿章的眼睛忽然一亮,他

第一九七章李鸿章的眼睛忽然一亮,他

    豫东、豫南、鲁西南各府县的官兵不敢擅出城池半步,而城外早已没有了他们的什么团练,残余的团练和官兵一样,只能龟缩在一起,到处涌现出来的都是一支支为保田而战的农军。

    鲁豫皖游击纵队从不足万人,一下扩充到了将近五万,如果要是再算上他们发动起来的农军,整个的数目绝对不会下二十万。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

    没钱发放军饷,更无法征兵扩军,而在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满清那些地方官员们所面临的还不单单就是这种痛苦。为了执行俄国人给制定的黄河战略,满清主力云集黄河以北的各个要点,但是,他们都接受了一个严令,就是除了抓紧一切时间,动员一切力量完成各自面前的黄河防务之外,不允许向南面出动任何一人一骑的力量,要保存现有实力,为巩固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创造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黄河以南的各府、州、县,要么自保,要么就是一泻千里,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而言。

    单以豫东的归德府为例。游击纵队不喜欢攻坚,因此众多悬浮在红色海洋中的县城起初得以保全。就像是约定好了似的,城内的不出来,城外的也不进去。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地方的人民就不答应这种尽管是暂时的、表面的“和平共处”。

    宁陵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县、虞城县、考城县、柘城县、砀山县等等的知县,要么是被当地百姓及反叛的衙役、营兵或是练勇解送出城,要么就是县城被四乡的云集起来的,忍无可忍的农民自卫武装轻易夺取。最后哭天不应,叫地不答的万般无奈情况下,归德府知府干脆双手捧着印信出府城自愿投降。

    石祥桢是个比秦日纲更好战的将领,而最高统帅部赋予他的打得狠,打得猛,打得驻防在黄河以北的清军主力,即不能有任何增援西北企图,更不能有任何机会顾及东部的作战意图这一任务,刚好又都是石祥桢愿意,又擅长做的事情。

    红二方面军的大军自郧阳府、南阳、信阳呼啸而出,打得绝对凶猛。

    由于有了前期鲁豫皖游击纵队的纵横驰骋,大军一出,更是在各地农民自卫武装的协同下,所向披靡。偃城、舞阳、临颍等十余县一鼓而下。随后再接再厉,临颍、郾城、襄城、长葛、禹州,及汝州所辖鲁山县、郏县、宝丰县、伊阳县等地纷纷落入囊中,汝宁府城、许州州城眨眼间就被红军团团围困。

    石祥桢本来是想借围困汝宁、许州,来它个围点打援,顺手牵羊多吃掉一些来自洛阳、郑州、开封的清军主力。哪知道,无论红军出现在哪里,满清的军队不是献城交地,就是掉头就跑,至于那些“旁观者”,只要是火还没烧到自己的脚后跟,那就是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管你哭天抢地的求援不求援,一概的坐视不管,根本没有一个援兵会叫你打。也难怪,上面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迟滞“赤匪”们的进攻,没说要消灭对方,当然,也消灭不了对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守,守上一天算一天。

    等了一天没有任何动静,石祥桢恼了,恼的他一怒之下,仅用半天儿的时间就拿下豫南重镇许州。之后,杨辅清、张遂谋带领红四军及鄂豫皖游击纵队张宗禹一部,向郑州虚晃一枪,又大张旗鼓地云集开封城下,而方面军主力却在石祥桢、罗大纲的亲自带领下,随手吃掉汝宁府城,直趋豫西重镇河南府城洛阳。大军围攻洛阳,控制孟津渡口,大有一举飞跃黄河天堑之势。

    黄河北岸,清俄联军的黄河防线分为三段。

    坐镇怀庆府的是石祥桢的老对手,去年在湖北曾经被天军打的犹如丧家之犬,拼死由襄阳一路逃回黄河北的绵询。如今,他以忠义救****副总统的身份,在驻扎解州的山西提督孔广顺率领的督标及团练总计四千人马协同下,再次督帅起四个协的忠义救****,现在又承担起了自武陟县以西黄河防线的守备任务。

    中路,亲自坐镇卫辉府,以忠义救****五个协由武陟县、原武、阳武、延津、封丘至开州长垣县部署黄河防务的,就是刚刚荣升清俄联军副总指挥,慈禧太后赖为寄托的李鸿章。

    在他的后面,还有获颁锐捷刀,御封定北大将军的惠亲王绵愉,在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的协助下,统领着由京城健锐、火器、前锋、护军、巡捕诸营,及哲里木、昭乌达东、卓索图三盟蒙古兵,盛京、吉林、黑龙江步骑兵组成的十数万大军云集真定府。

    至于他的东面,山东曹州府的濮州、济南府的德州及武定府境内的河防,自然就是俄****队的管辖范围了。

    作为清俄联军的副总指挥,李鸿章本来是一百个不愿意来到前线的,一来凭着他灵敏的嗅觉,已经感觉到了俄国人似乎再和议政王奕忻走的近的些,身为忠义救****总统的醇郡王奕譞,尽管不是联合指挥部的成员,却也开始开始频繁往来于丰台大营的联军总部,这个时候非叫他出征,他的心里总是犯着嘀咕。可究竟为了什么会是这样,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二来吗,这次出征,朝廷又给他派来了个什么军务襄理,偏偏又不是别人,竟然就是兵败安徽被“赤匪”生擒后放回来的瑞麟。这算是咋回事了,拱手投降叛匪的败军之将,不杀身成仁也就罢了,居然还好意思腆着脸出来混。

    不过,这种事情他没办法,瑞麟被放回京城后,不仅是忠义救****,就是兵部的大员和御史们也无不感觉脸上无光,纷纷上书,要求像当初对待肃顺那样,将瑞麟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尤其是那些翰林院的翰林们所上的折子里,字字仿佛带血,斥责瑞麟毫无“我大清之气节”,“丧我先组之颜面”等等,看得那个本来就蛇蝎一样心肠的慈禧眼圈儿红红,几乎落下泪来。她是真没想到啊,真没想到风雨飘摇之中,还会有这么许多念记、顾及大清基业和颜面的栋梁们。

    当然,翰林们那包含血泪的折子也看得慈禧杀心顿起。可惜,她还是杀不得,因为关键时刻出来为这位可怜的瑞麟求情的不是别人,正是她最亲密的顾问普提雅廷,还有联军总指挥穆拉维约夫,还有俄国驻华公使伊格纳季耶夫。理由多多,最后不仅是不能杀,还要再次起用瑞麟,因为他有对“赤匪”的实战经验。

    慈禧可以不听任何人的,但俄国盟友的话不能不听,她自己知道自己有几两沉,打仗她不懂,就好象治国要依靠奕忻一样,打仗她要依靠俄国人。

    上层的妥协,使得李鸿章就难受了。他迷信风水,据说当时“有才华的人”好像差不多都这样,瑞麟赖皮狗似的跟在自己身边儿,他觉得一定会出门撞鬼。可他不敢说什么,即使对瑞麟也还是要恭敬有加,毕竟人家是正宗的旗人,是主子。

    第三点就更不好说出口了。李鸿章在同僚中,甚至在朝堂上可以口若悬河,引经据典,还可以把听他话的人说的大眼睛瞪着小眼睛,一愣一愣的。要论起实际来,他自己都有些二虎,尤其是上战场。以前他上过战场,那不过是混在大军之中,带领些乡勇们逮上个机会,就扑上去打打便宜手,再杀上个把良民虚报一下战功而已,至于眼下即将遇到的大战,他书里看到不少,打起来可是丝毫没有什么把握。不过,这话他只能自己跟自己说。

    就是这样,李鸿章心里别别扭扭,又是惴惴不安地走马上任了。

    许州、汝宁府城被困,李鸿章知道,却只能忍气吞声。因为按照分工,黄河以南的战区不归他管。他的当务之急只是收拢起黄河上的一切船只于北岸,封锁所有渡口,既不能支援南面,也不许南面的军队退过黄河。

    不过,当石祥桢的红二方面军突然东西两面分头攻打洛阳及开封的时候,李鸿章的眼睛忽然一亮,他再也按耐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