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回归故园
上回书说道:溥勋向猿先生单独讲述了,自己昏迷中所经历的一切。 溥勋也算是挥泪斩断了前尘,准备着向猿先生再学一些实用的道术,回到中原故土,去为那里水深火热的人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说实在的,这和他的贵族血统毫无关系,除了民族情结之外,这也是一个道士,特别是驭龙宗道士的责任。 这可不是自溥勋开始的,道士们的传统,就总是选择天下太平的时候隐居山林修仙,而一到乱世就要下山锄强扶弱匡扶正义呢? 道教所修的是个随心自在,用溥勋的话说就是“机缘这东西,不可说,莫强求,随心而已!”也就是道家所认为的逍遥道。何为逍遥道?也就是就是随心随性,最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之后抛弃rou身,飞升成仙。 而修仙,无外乎就追求两种结果,一个是长生不老,而另一个就是得道成仙。但是根据历史上的诸多史料我们其实可以看出道长们的修仙之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那么太平。在古代,一个道士的修仙之路是否平稳还跟世道有关。 道士们盛世可以在山中安稳的修道,但一到乱世就一定要下山。 乱世下山济世,道家认为这是一个修道之人该做的。在道士们看来,修仙虽然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修行之人其实也是活在这红尘之中。只要还在红尘中一日,家国天下就是不能放下的责任。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有责任帮助芸芸众生的。 道家认为,乱世下山济世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修道之人的一种修道方法。所以我们能在史料当中看到道士下山锄强扶弱。笔者也认为,作为我们本土的宗教,道教是十分有责任感的一个宗教。锄强扶弱,降妖捉怪,而且还教导人们不要凡是勉强为之!不要有违天道! 有人说,这凡人成仙,不就是有违天道吗?这不就是强求机缘吗?其实不然,凡是成仙的道士,都不是为了成仙而修行的! 所以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往往将自己称为修真者而不是修仙,修的是修身养性,感悟自然,清者自清,静者自静的境界,而不是修成正果,长生不老,羽化升仙。 猿先生和溥勋一致选择了大西岛,那个荒废了的世外桃源。 姑娘们住在岛的另一边儿,尽量不去打扰他们,两个人,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头猿猴,一个人毫无保留的切磋着,各自将自己所掌握的道术合盘掏出来,交给对方! 时间虽然有限,但是两个人接受起来却很快!这就像是练武功,两个已经有着深厚基本功根底的高手,再去学习其他的拳术或者腿法,都会非常的快! 两个人的交流可谓全面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全包容,没有任何死角,包括使得内心清虚宁静“心斋”、静坐忘身的“坐忘”、遵循中道,运行督脉“缘督”、导行肢体,以通经络的“导引”、吸进清炁,而呼出浊气“吐纳”、静中用炁听呼吸,以凝神合道的“听息”、内呼吸功深,而达于踵的“踵息”、收心求静以守之的“守静”、内聚精神,不使外游的“存想”、守其一,以处其和的“守一”、不食人间烟火的“辟谷”、诸药以代于谷的“服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的“房中”、调动体内真炁,以通经脉的“行炁”、如胎儿般以肚脐呼吸,直至用毛孔呼吸.高层次丹道的胎息,指与天地同其呼吸的“胎息”、用炉鼎等器具,烧炼金石草木,炼成神丹,以为修炼之用的“外丹”、以人身三宝精、燕、神作为药物,在体内修炼成丹的“内丹”等等,凡事道家的功法,无不是一一对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