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梦红楼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章 腐儒

第一百一十章 腐儒

    第一百一十章腐儒

    徐国公府正院外书房,独孤策和贾琏对面而坐。

    “表弟!”贾琏说着话,不禁苦笑连连,“你方才在府上和我二叔都说了什么,你走之后,我二叔大发雷霆,连老祖宗都知道,特让我来问问,表弟好歹也让我回去有个话!”

    贾琏这番做派不过是给独孤策看的,贾政与独孤策起了冲突,显然是他乐意看到的。

    只有独孤策与荣国府二房不合,才会向着他们大房靠近,他们大房才能依仗着独孤策的权势得到更多的好处。

    贾琏本来也不愿来,可贾母吩咐,他又不能不从。

    独孤策道:“琏二哥!你可知二舅父为何升官?”

    贾琏如何能知道,闻言连连摇头。

    独孤策道:“今日在朝堂之上,说起倭国来使一事,天子以小弟为正使,全权处置倭国遣唐使,又以二舅父为副使,从旁协助!”

    贾琏听着也是一惊,他虽然不曾涉足官场,于政事上也没什么见解,可却也明白,两国邦交干系重大,没想到当今天子竟然会这么看重贾政。

    可是这似乎又有些不太正常,贾政是个什么样人,贾琏岂能不知道,若是让他说些仁义道德文章,那自然头头是道,可是真要说到做官,怕是还不如他这个侄子呢。

    独孤策见贾琏一脸疑惑,笑道:“琏二哥也该知道,二舅父是个不通政务的,此番天子以他为副使,不过是找个由头,升升他的官位,也好使贤德妃娘娘在宫中不至于太难看。”

    贾琏闻言,满心的疑惑顿消,如独孤策所言才合乎情理,他那位好二叔有不是什么惊才绝艳之士,酸腐文章倒是有,可是让他料理政务,那分明就是强人所难了。

    “既然如此,表弟又为何与二叔起了争端,惹得我二叔勃然大怒,闹得家宅都不得安宁!”

    这又能怪得了谁?

    独孤策听了,心中也是无奈,道:“天子既然已小弟为正使,万事自然有小弟做主,可二舅父也不知道听了谁的闲言碎语,竟然开口让小弟让贤,说句不恭的话,倘若二舅父当真有这般能耐倒也罢了,小弟还乐得清闲,可偏偏二舅父是个不通实事的,若是让他来料理,怕是要误了大事,因此小弟这才回绝,谁想到,竟然引得二舅父动了怒气,倒是我的罪过了!”

    贾琏也是听得目瞪口呆,他怎么都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一档子事,贾政平日里也不是个好给自己揽事的,就是任职工部,也很少过去当值,怎的一朝升了官,对着政事都热心了。

    “二叔实在荒唐,天子钦命,岂是也能私相授受的,说来倒是二叔的错了!”

    独孤策忙道:“琏二哥回府之后,对着外祖母明言便是,倘若二舅父再问起,就对他说,天子诏命,无可更改,倭国一事,小弟自有主张,便不劳二舅父费心了!”

    贾琏听了,可以想象,倘若贾政听到了独孤策的这番话,该是个什么样的表情,怕是当时就能被气得半死,一门心思的想要借着这件事立上一功,却被独孤策当成了碍事的。

    独孤策也知道,他这话说的有些重了,可是不如此,怕是还打不掉贾政那满心的热情,他前世读红楼,知道贾政是个自视甚高的性子,只可惜胸中实无半分锦绣,若是让他去应付那些倭人,怕是要吃了大亏。

    这么说来,独孤策倒也是为了贾政好,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只要不做错事,也就不会给家中招来祸患了。

    既然得了独孤策的回话,贾琏便起身告辞了,至于这些话带回去,贾母和贾政是何反应,他就管不着了。

    独孤策将贾政送回到大门口,回到房中,却还是不放心,如今既然连贾政都动了心思,想要在这件事上捞取政绩,朝中其他的大臣又该如何?

    特别是萧瑀,孔颖达那些人,怕是还熄不了诚心接纳,昭显天朝上国威仪的念头。

    独孤策越想越觉得不能不防备,当即让人唤了贺老六进来。

    “你亲自带人去那东瀛会馆,所有往来的都给我记下来!”

    贺老六虽然不解其意,可是既然独孤策吩咐了,他只管照办就是了,当即领命出去。

    等贺老六走了,独孤策坐在屋中,想想方才贾政所说的那些话,也是一时间哭笑不得,他何曾想到过,贾政这人居然还生出了显身扬名的心思。

    当然了,若是贾政当真有才,独孤策自然不介意扶他一把,可他偏偏是个无能的,别说是国家大事,就连治家尚且不能,《红楼梦》书中,贾家最终之所以败落,可是和贾政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后世很多人读《红楼梦》,都以为荣国府是贾母当家作主,可实际上,贾家的最高权力执掌者是贾政而非贾母。

    而贾政这人,一般读红楼的人都会以为他是一个孝子,且善于治家,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从贾府由一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世家大族迅速的成为白茫茫一片,贾政要负主要领导责任,因为他是这个家族的主要执掌者。

    贾政这个人,有别于所有世家子弟中之处在于,他读过书,且是很认真读的,不像他那个成天吃女人嘴上脂粉的儿子贾宝玉,读书只是为了去搞基.友。

    对权势,贾政也有绝对的欲望,从他把两个亲生女儿都送进宫中做王的女人可以看出他的这个心思。

    再有,他养清客以附庸风雅,养客之风在古代中国很盛行,战国时代尤其风行,像战国四公子,他们门下都有几千的清客。

    这些人,什么成分都有,良莠不齐,清客在贾政这里,说到底就是帮闲,无所事事,陪老爷说说话,下下棋,吟吟诗。

    这些人,棋不要太好,能输就行,诗无须意境,能溜须拍马就好,贾政有这样的团队,也难怪他做地方官都做不好。

    在贾府,本来是阴盛阳衰的,女人当家作主,男人吃喝嫖赌,贾政偏不,他要“治国齐家平天下”,可偏偏又志大才疏,虎头蛇尾,看他几番整顿家事,都是毫无功效,在私人生活上,他宠爱纵容小老婆,赵姨娘的屡屡生事,也是贾政不善于处理妻妾之间的关系而酿成的,教子的方法是简单粗暴,齐家,他失败。

    做官,也是把地方上弄得一团糟,如果没有一个贵妃娘娘的女儿,真不知道他怎么收场,治国,他也不行。

    家也齐不了,国也治不了,谈何平天下,于是,只好跟一帮帮闲们天天吟诗作对,下棋喝茶打儿子了。

    贾家所发生一切似乎都跟贾政的掌权而又无能有关。贾赦,荣国府的嫡长子,却不能管事,反而是做为弟弟的贾政一家在管事,贾赦因此对老母亲有意见,认为她偏心。

    贾宝玉的出生,让贾母和王夫人视做心肝宝贝,贾政对他几乎没有管辖权,除了以暴力手段,举凡读书、私人生活方面,贾政都不能去放手管。

    于是,他就有了逆反心理,你们不让我管宝玉,我就去管贾环,好在贾环听他话。这样一来,就给赵姨娘对家族继承权的觊觎之心。

    在那样的大家族中,关于继承权的争夺,一直是激烈而血腥的,贾政不幸,因为对妻的不满,而开启了这个祸端,这个家庭还能和谐吗?

    贾政的贪婪还非仅在对于权势的欲望,对于钱财,他同样贪心不足,不择手段,林黛玉的投奔贾府,绝对不是空身一人落难而来,林家家产被侵吞,以致林黛玉身居舅家,却始终如寄人篱下,郁郁寡欢。

    贾政的种种不堪,让贾府始终处在妻妾暗斗,母子隔阂,家人作jian犯科之中,可以说贾府的衰亡,是贾政一手造成的。

    家管不好也就罢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倘若贾政是个会做官的也行,可他偏偏还不是这块料。

    《红楼梦》书中倒是没有明确说贾政当了多少年的官,但是,可以用书中的情节设定来推测。

    王夫人说自己望六,贾母明确说自己到贾家五十多年,王夫人的年龄既然是望六,肯定最少50出头才可能。同时,老太太嫁到贾家五十多年,大约应该在55年以下,否则她会说自己到贾家六十年了。

    因此,贾政年龄约在48到51岁之间,因为其兄贾赦的年龄应该还大两三岁才符合这个50多年的设计。

    贾政大概什么时候为官呢。

    书中第二回中有言: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看起来,这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结果,贾代善临死前求了一个额外主事,似乎说明其本“原欲以科甲出身”。

    这就令人捧腹大笑了。

    前面说了,贾政如今已经50岁,他爹贾代善什么时候死的?

    20年前,贾政约30岁,其父死,皇帝給了额外主事。

    不得不说,曹公之笔,尽是戏谑。

    30岁了,还没有中过举人,也叫读书好?

    以贾代善国公的身份,儿子读书的条件,怎么也该上上之选。

    这竟然~~~~~~~~~~30岁还没有中举?

    明清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较之唐代每科三五人,甚至一人,宋代每科几十人的进士名额,已经提升了不知多少。

    这贾政竟然还没有中举?

    一般来说,明清时期耕读世家子弟,十岁左右考童生,十四五岁考秀才,二十岁之前中举人,三十岁之前中进士,这是主流的科举年龄。

    这贾政~~~~~~~按道理来说,应该得了其父贾代善名下的那个恩荫名额,大概也就在十五岁左右入国子监读书,之后就该去考举人了。

    到30岁时,贾政多应该考了六届,少则也该是四五届。

    虽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来衬托当时考举人之不易,但四五届举人都不中,就实在不能说其会读书了。

    当然,如果中途装个病,两三届举人不中的话,还能自我解释为身体不好啊什么的。

    这些且不论,做官之后呢?

    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这贾政竟然只从正六品主事,晋升半级到从五品员外郎。

    不管怎么说,明清时期,进士入部,大多以从六品或者正七品起官,在中枢六部混二十年时间,不说三品,至少四品职务应该到手,也就是熬资历。

    这贾政,以起点非常高的正六品入仕,不仅远超二甲进士入部时半级甚至一级,甚至比状元还高,结果二十年的时间,只爬了半级,似乎比晋升三四级,还要难。

    难在哪呢?

    恩荫身份受人鄙视是一个原因。

    但也不至于如此吧?

    能力不够,才是真正的原因。

    书中说,元春封妃之后,贾政得到两次挂职机会,从这两次的结果就可以看出贾政的真实能力来。

    第一次,下派某省担任学政,学政,是掌控一省秀才、举人考试的正二品封疆。

    可以想象,以贾政的读书能力,举人都没考过,还去管一批文官給读书人出题考秀才、举人?

    岂不被官员、读书人一起笑死了?

    还算好,没出什么问题。

    皇帝大概也知道这贾政的能力实在不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收回京城。

    政二老爷,挂职了一年多的正二品高官,没了。

    第二次,皇帝再派贾政去江西担任粮道,也就是道台,明清时期等级不定,甚至有正二品,但一般也就是三品或者四品。

    也不管怎么说把,粮道是一省粮食收税、储备、运输的重要职务,也是一个肥缺。

    这贾政似乎还真没去捞钱,问题是,他门下的李十儿却借机贪污索贿,致政二老爷被御史弹阂,狼狈归京待罪,皇帝查清楚之后暂时没有归罪,让这位政二老爷再回工部担任从五品员外郎。

    这到手的正四品实职,没转正,又飞了。

    不过还算好,仅仅是粮道上出了钱粮问题,若在正二品学政上出了问题,明清时,就算宰相亲王参与了科举舞弊,那也是死刑,而且还是腰斩!

    政二老爷幸好没在第一次下挂职务时带李十儿去。

    好了,说了这么多,足够证明贾二老爷自身做官的能力是真的不够了。

    虽然如今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贾政也只是在工部郎中的位子上熬了三年,就连升四级,但那官是怎么升上去的,独孤策还能不清楚。

    就这么一个人,独孤策该有多大的心,才能生出扶持这么一个亲戚,按照独孤策的想法贾政最好就是安安分分的守着现在这个来之不易的鸿胪寺少卿的位子过一辈子才好。

    再说贾琏这边,回到府上,先去回了贾母,果然如他所料,贾母闻言,顿时就冷了脸。

    “他果真这么说?”

    贾琏见状,心中暗自叫苦,可却也不能隐瞒,只能硬着头皮道:“回老祖宗话,策表弟确实是这般说的!”

    贾母寒着脸,满屋子的人都能感觉到老太太这次是当真火大了,这倒也难怪,东西两府谁不知道,贾母自来就偏爱二老爷贾政,觉得二老爷贾政是个会读书,会做官的。

    往常也曾抱怨过,贾政多年来一直在仕途上不大顺畅,是因为怀才不遇,如今好不容易升了官,却被独孤策说成是靠着元春得来的。

    这倒也罢了,元春封妃,贾家会得到好处,这也是人所共知的,本身也不是件丢脸的事,朝中多少官员,还不都是靠着宫内的关系才攀上高位的。

    可是让贾母动怒的却是独孤策对贾政的评价,在贾母眼中恭歉仁厚,才高八斗的贾政,到了独孤策这个晚辈的眼中,竟然成了一个腐儒。

    贾母尚且如此恼,更别说贾政了,那边得了信,贾政当即就摔了一方平日里十分珍爱的砚台,平日里,他可是秉承着圣人教诲,君子不嗔不怒的,可得知了独孤策的言语,一向自视甚高的贾政二老爷如何能不怒。

    “竖子!焉敢如此无礼!”

    贾政虽然“畏惧”独孤策权势,也知道,如今贾府和宫中的元春都离不开独孤策的扶持,可他好歹是独孤策的长辈,被一个小辈如此看轻,这让他怎么受得了。

    腐儒!

    政二老爷可是一直都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之所以仕途不顺,一者是因为怀才不遇,再有就是被上司嫉妒打压,可却在独孤策这里只得了一个腐儒的评价。

    单聘仁闻言,忙道:“世翁何必动怒,想来徐国公也是年轻气盛,这才听不进去良言,世翁只需循循善诱,多加教诲就是!”

    另一个叫詹光的也跟着道:“单兄言之有理,徐国公是世翁的亲外甥,言语虽然无礼,可也正需世翁劳心,将其导入正途,此番与倭国之事,干系重大,徐国公年少识浅,到头来还是要多亏世翁这等老成持重之臣出面料理。”

    贾政面色铁青,道:“说什么本官出面料理,那竖子不听人言,我便是说了,他又如何肯听,到头来,误了大事,罢了,罢了,他既不肯听我言,我又何必讨嫌,由得他去吧,到时候,办差了差事,惹得天子震怒,终归寻不到我的错处!”

    贾政若是当真能如此,倒是随了独孤策心意,只可惜,他偏生是个不安分,往日里仕途不顺,还能闷在家里做个宅男,如今骤然升官,反倒是将他满腔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都给激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