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元春
“皇帝起来吧!” 李渊的声音听上去,不再是那么冷冰冰的了。 李世民听得一愣,他都不记得,李渊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对他和声细语的说过话了,按下内心的激动:“儿臣谢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来,也看到了站在李渊软塌之侧,低着头的青衣宫女,很自然的想到,这怕是又一个被李渊恩宠了的。 李渊沉默了半晌,道:“皇帝!朕今日请你来,是有件事要和你说!” 李世民忙道:“父皇只管吩咐就是!” 李渊点点头,对李世民恭谨的态度非常满意,接着道:“朕来问你,这大唐的江山是如何得来的!?” 李世民听得一愣,也闹不清李渊这是要干什么,只得道:“大唐的天下自然是父皇带领群臣,披荆斩棘,扫荡天下,才有了这大唐江山。” “不错,亏你还记得!” 李渊的声音突然渐渐变冷,李世民心中狐疑,难道今日让他过来,就是为了上一堂思想政治课,或者表一表自己的功绩? 李世民想不明白,只好垂首不言。 李渊接着道:“我李家能具有天下,勋贵之功,自朕以下,李家儿孙代代不可忘却,要尝记多施恩于老臣,免得人说我们皇家忘恩负义!” 李世民听了,心中也多有不快,他何曾慢待过勋贵老臣,就算是当初一些老臣投靠隐太子,可是他登基之后,虽说也施以惩处,但总归算是宽仁的了。 至少比之汉高祖刘邦,他这个皇帝与群臣,可谓相得。 “父皇的话,儿臣不明白!” 李渊面色一冷,但是想到今日的事,却又不想和李世民闹僵,自打他退位,每次和李世民相见,都是不欢而散。 “不明白,朕来让你明白,你可还记得当年先荣国公,先宁国公是怎么死的!?” 李世民又是一愣,怎么又说到宁荣二公身上去了。 “儿臣自然记得,先宁国公贾代化是当年跟随儿臣征讨王世充,战死在洛阳城下,先荣国公贾代善是武德九年,突厥大举南下之时,战死在渭水河畔!” 李渊点头,道:“不错,皇帝倒是记得清楚,那你来说说,贾代化,贾代善为国尽忠,殁于王事,他们算不算忠臣!” 这个~~~~~~ 自然算是忠臣,兄弟两个都为了大唐流干了最后一滴血,怎么能不算忠臣,可问题是,这贾代化和贾代善当初都是隐太子一党,贾代化早死,贾代善虽然后来投效了他,但是,却不得重用。 但是,今日李渊突然问起,李世民虽然满心疑惑,却也不得不照实回答:“贾代化,贾代善自然是忠臣!” 李世民刚说完,李渊身侧那宫女便跪倒在地,连连叩拜:“奴婢谢陛下!” 李世民更是大为好奇,道:“好不懂规矩,朕与太上皇说话,你怎么敢放肆!” 李渊摆手道:“皇帝,你可知道这宫女是谁!?” 皇城之中宫女成千上万,李世民身为大唐皇帝,日理万机,哪顾得上一个小小宫女的出身。 李渊也不等李世民说话,便道:“这便是贾代善的嫡亲孙女!” ……………………… 李世民回到立政殿的时候,神色任谁也看不出喜怒,朝臣早已散了,只有王德,马宣良还跟在身旁。 两人方才都在永安宫殿外候着,里面发生了什么,自然不清楚,只是李世民从殿内出来,就沉着脸,依着两人对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一对父子的了解,怕是又和往常一样。 “王德!” 王德听到李世民在叫他的名字,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奴才在,陛下有何吩咐!” 李世民背着身子,道:“那永安宫的宫女贾氏,你可认得?” 王德身为内监大总管,更兼心思细腻,别看这皇城之中内监,宫女成千上万,但凡是有名姓的,每一个都在他心里装着。 “陛下说的可是荣国公府出身的那位永安宫尚服局的贾司衣!” 李世民点头道:“正是她,朕记得但凡勋贵人家出身的,进了宫该安排在朕身前侍候,为何到了永安宫!” 王德面色一僵,欲言又止。 李世民等了片刻,转回身道:“朕在问你话,愣着做什么!?” 王德连忙跪倒在地,请罪道:“启禀陛下,那贾司衣虽说出身公府,可却非长房所出,其父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小官,所以按宫中规制,是要分配当各宫中,从最低等的粗使宫女做起!” 李世民听了,这才明白,原来今日见到的这位贾元春是荣国府嫡次子贾政的女儿。 “朕知道了,你起来吧!” “谢陛下!” 王德起身,又朝着马宣良看了一眼,马宣良微微摇头,两个人实在是想不出,当今天子怎的突然对一个小小的宫中女官感兴趣了。 “吩咐人,去请皇后过来!” 王德闻言,赶紧出了大殿,吩咐人去请了长孙皇后。 时候不长,长孙皇后便到了,李世民挥退左右,大殿之中只剩下了夫妻两个。 过了许久,长孙皇后告退,王德又被唤了进去,等到他出来的时候,任谁见了,都能看得出他面色古怪,手中还捧着一道圣旨。 马宣良也不禁诧异,道:“你这是怎的了?” 王德苦笑道:“圣意难测,你啊!还是不问的好!” 说完,便吩咐人准备车马,捧了圣旨上马,出皇城朝着宁荣街这边去了。 与此同时,荣国府内正大排筵宴,今日是贾政生辰,亲朋古旧都来贺寿,府上一派热闹景象。 贾政是独孤策的亲娘舅,他自然也要过府贺寿,眼看着厅中一派热闹景象,这府上的人,竟是将秦可卿刚刚病逝的事都贵忘了个干净。 众人正推杯换盏,突然有小厮入内禀报,声称有圣旨到了,点名要让贾政去接旨。 贾政不过是蒙荫,做了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微末小官,平日里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哪里接过圣旨,一听之下,竟惊得手足无措。 独孤策闻言,也是一惊,若是他记得不错的话,《红楼梦》书中发生的那件大事,正是恰逢贾政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