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玄鸟
微子启素有贤名,在朝中也很有势力,因为祖甲的礼制改革,却使得帝辛的即位,对帝辛多有不满,终帝辛一世,微子一派始终是最坚决的反对者。在帝辛的强力打压下,铤而走险,通敌卖国,与周人勾搭而jian,不惜一切代价地要颠覆帝辛政权。 还有一些心怀怨念的王族大臣,在对待礼制改革上,与微子一派同仇敌忾的,虽然目的未必尽然相同,但都对帝辛起到了牵制、削弱和打击,虽然名义上帝辛商朝的天子,却只得到了少部分殷商王族的支持。 为了维护大商王朝的统治,帝辛继位后,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鼓励农业发展,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都参与到劳动生产中来。一方面对四分五裂的商朝内部庞大的反对阵营进行分化、打压,不惜采取高压手段,杀了比干,囚禁箕子,放逐微子。另一方面,效仿先祖商汤任用普通平民,打压贵族的方法,选拔外来逃臣中的飞廉、恶来为将,牢牢的把军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命奴隶之女妲己为后。用平民费仲、尤浑二人处理内政,以对抗朝堂内顽固的贵族势力。这又引起了商朝贵族们的强烈反对,而费仲、飞廉、恶来这种外来者,抛弃了自己原先的氏族前来帮助帝辛的费仲、飞廉,这在当时是也引起了人们的指责。 大商王朝是贵族统治体系,普通的平民、奴隶很少有参政的机会,但是一些大权在握的商朝君主也不乏有打破常规、任用平民者。而这些被任用的平民中,也着实走出了不少对商朝作出过巨大贡献者,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人,便是大商开国时期的重臣伊尹。传闻这位大商初期的重臣伊尹最初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厨子,他在被成汤提拔参政后,便把在厨房的经验用到了政治中来,为大商初期政局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一句著名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便是出自于此公之口。 而飞廉、恶来此二人亦不负帝辛重望,恶来后来战死于与大周的那场牧野之战,而飞廉更是为讨伐东夷统帅,商朝灭亡后仍然坚持战斗,直至战死。 在军事方面,帝辛即位元年便在西边举行军事演习以震慑西部诸侯,尤其是西方的周族,以战功稳定局势,树立威望,凝聚人心。二十二年,与周族大战于渭河,周族大败而归,逼得当时的周族姬昌,也就是后世口中的周文王前来求和。为解除西边威胁,帝辛把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于八年后杀掉了西伯昌,而不是像周人自己所说的那样因为诸侯的声援,惧怕而释放了他。 解决了西部威胁后,帝辛掉头东征、南伐,在他的任职内,他先后打败了鬼方国、犬戎国的征伐,然后率领大军对时常侵袭王畿的东夷进行讨伐。十五年内,帝辛三次亲征,东夷国被灭,东夷的土地收归己有,倾全国之力终于灭掉商朝百年来的肘腋之患。 谁也没有想到商纣王的这种做法会引起天下所有诸侯的反对与仇视,同时在这场讨伐东夷的大战中,也使得大商王朝的国力受到极大的损耗。商与东夷之战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极大的苦战,经数十年方决出胜负。而此时商王朝所有的精华已消耗殆尽,虽然是战胜者,俘虏、财货无数,但帝国已成空架子。纣王在打败东夷后留下主将飞廉率军驻守,防止东夷再次叛乱,由于大批商朝主力驻扎东方,导致西边边防实力空虚,为周族的进攻给予了可乘之机。 就在帝辛与东夷大战的这几年内,周族先后灭了商朝的支持者:犬戎、密须、阮、共、崇虎候以及靠近商都的黎国,最终在关中站稳了脚跟,确保了稳固的后方,在发起对商朝战争之前,商朝已经变得孤立无援。如你们中原人所说的周文王用仁义感化众生从而获得了天下人的支持,这样的说法是极其可笑的,因为当时周族的土地仅仅方圆百里,放在现在也不过是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大小。这样的一个小国来打败执掌天下五百余年的商朝,绝不是依靠着施行仁政就能实现的,唯有不断的向外扩张,以战养战,最终才推翻了商朝。 如果用一种中立的眼光来看,周与商之间的战争完全是由周挑起的,周朝就是侵略者,胜利之后,就是征服者。落后的民族向比自己优秀的文明进军,这并非很难理解的事,周与商之间的关系,就如现在一些蛮夷小族与周的关系差不多,面对着中原丰富的物质诱惑,不断的前来侵略。 帝辛却因为与东夷的战争,只能将周人在西部扩张视而不见,极力地消化战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抚平战争的创伤。 更为可怕的是,恰好在帝辛统治时期,黄河河道出现了枯竭,因为连年的干旱,农业发展条件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各种自然灾害也频繁出现,使得本就不发达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打击,到处都是饥荒。‘民以食为天’,在食不果腹情况下,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们人民为了生存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有把矛盾转移到帝辛的身上。虽然帝辛及时的采取了打挖枯井的方法,寻找水源,却使得他继位伊始便采取的修民生息的政策,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商朝是一个迷信鬼神的朝代,王室贵族遇上大小事情,都要在龟甲或兽骨上占卜,称为“卜辞”,却也使得神权的力量越来越是强大,开始限制国君的权力。没有任何一个帝王会希望,自己的权力被神权所制约,武乙对此颇不以为然,相信只有用武力才能统治天下,为了加强王权,武乙命人作木偶为‘天神’,让认代‘天神’和他赌博。结果,武乙连赢三局,他便认为‘天神’不灵,命人剥下这些‘天神’的衣冠,抽打、污辱。武乙又命人缝制了一个大大的皮囊,把动物的血灌入里面,将皮囊挂在高杆上,他亲自用箭射破皮囊,命群臣前来观看,这便是‘革囊盛血’以“射天”的典故。 从那之后,传位至帝辛,四世之中,王权与神权之争也愈演愈烈,虽然经四代商帝数十年的努力,王权稍稍的占据上风,成为统治主导力量。但神权数百年的无上地位,致使队伍庞大的上古儒生们不甘心失败,一而再地与王权相抗衡,力图再现伊尹、巫咸等时代神权超越王权的辉煌。 由于帝辛分外的强势,且得到了大部分平民的支持,那些儒生们觉得难以撼动,便勾结外敌、抹黑帝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曾经是商王朝中坚力量的祖宗一元神教的教徒们,此时却成为动摇商王朝统治的急先锋。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大夫帝甲、内史向挚、微子先后逃到周族,向周人出卖帝辛极力隐盖的帝国实力空虚的真相。大周王朝敏锐的抓住了战机,联合大商王朝统治内的各路诸侯以及上古儒生,经过数代人的艰苦经营,终于于牧野一战打败了大商王朝,无力改变大局的帝辛自缢,周族入主中原。 曾经强大无比,由商汤开始,传承了十七代三十一王的大商王朝终于倒塌,帝辛山河梦断,壮烈殉国。这个立国六百多年的殷商帝国,在殷纣的手中,就这样被一个地方百里的部落氏族给推翻了。 为了显示自己的正义性,周族列数了帝辛的种种暴行,册封帝辛为殷纣王,这是一个很具有侮辱性的称呼,什么为‘纣’,‘残忍捐义曰纣’。” 越说到后面,这位村长的语气就越是亢奋,在亢奋中,还多少带有点无奈的伤感。在他的语气中,赵姝和顾千玄完全能够想象出,大商王朝末期,那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帝辛希望改变国运,却还是无力胜天。 历史在前行,帝辛的悲剧也是整个商朝人的悲剧,周人在打败帝辛之后却又走上了与商几乎完全相同的道路。后人往往把商朝的亡国归咎帝辛的暴虐,只是面对那样的一个局面,就算是圣人下凡,也恐怕会独木难支。 “虽然在周朝的记载中,商纣王的名声很坏,但实则他却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商朝的老百姓们也都很拥护他。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周建国很多年以后,在当时的宋国,也就是大商的后裔封国中,还会有人作诗《玄鸟》来纪念帝辛: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在不知不觉中,无论是文种,还是那位村长的双眸竟然都有点湿润了,或许是为了帝辛那悲惨的局面而感到惋惜。尤其是那位村长,用着不无伤感的语气道:“可怜的帝辛,明明雄才大略,可惜却生不逢时,到底是无力为天啊!”紧接着话锋一转,道:“同样感到无力为天的,除了帝辛外,还有他的死对头,周朝的开国国君周武王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