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魏冉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心血,就在一个多月内全军覆没,不禁感到震惊:这冉飞,太厉害了!不过让他疑惑的是,为什么冉飞不把齐国所有的秦国细作都抓了,而只管他的北部?难道是因为他权利不够?不!不可能,因为只要冉飞告诉齐王细作的事情,齐王肯定会全力支持,而且冉飞并没有把刺杀齐王的杀手交给齐王,这些事情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冉飞不再对齐王推心置腹,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了裂痕! 想到这里,魏冉想到了什么。 魏冉在齐国北部的细作全部被冉飞秘密处死,唯一存活的只有一个说出了能让他不死的消息的人。 一个月后,齐国北部开始准备换防,一牵扯到换防,最怕的就是敌方突袭,为了保证换防顺利,冉飞采用分批次,先上去一部分,把老弱病残先换下来,再把另一部分换上去。 由于冉飞所管辖的北部百姓丰衣足食,盗贼特别少,所以冉飞不用头疼山贼的事情,这倒是好事。 如今的北部,装备已经不成问题,士兵的素质也因为连连征战非常不错,唯一的缺陷就是人太少。 对于齐王索要盔甲的事情,冉飞心里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批,齐国的大部队盔甲确实不如冉飞的好,但是其中更加包含了齐王的私心,让冉飞无私的给予盔甲是想耗损其力量,因为冉飞的铸剑堂每个月都要付给工人们工资,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还有原料费,运费,等等。无偿上交齐王意思就是冉飞得用北部的经济来供给齐国的主力。以区区一域之地来供给全国的主力,这本来就是一件荒唐的事,但是却发生了,因为齐王害怕,害怕冉飞力量太过强大不好控制。 冉飞心中对齐王的想法很了解,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听从,那么北部元帅的位置也将离自己而去。 为了长远的打算,冉飞打算暂时顺从。 打仗需要三件基本的东西,人,粮草,武器。粮草问题暂时已经不需要害怕,武器问题也已经有铸剑堂,最缺少的就是人口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是急取不得的,因为一个婴儿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才能长大为一个壮小伙。而冉飞,不想等那么久。 于是,他把目光放在了其他国家。 最快的方法就是让百姓们涌入齐国北部。 百姓会向一个地方迁移会考虑许多因素,战乱,工作是否能保证养活自己,种地征收的税高不高,政治开不开明。眼观其余国家,政治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贵族特权很高甚至可以杀人不偿命,税收繁重,战乱在中原一带经常发生。而在齐国,这些目前都没有,但是为来到齐国的人只有铁匠呢? 冉飞前思后想,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宣传不够,百姓们不知道齐国北部的好。 “看来,文化宣传工作也挺重要的。”冉飞念道。 “来人!”冉飞大喊一声。很快,手下就来到了跟前“元帅!” “王成现在在哪?”冉飞问道。 “还在赵国。”手下答到。 “哦哦。”冉飞随即手书一封信,待墨迹干了,交给他“让人快马加鞭送给王成,必须亲自交给他。” “是。”手下恭敬得接过冉飞的亲笔信。 之后,王成笼络门客的重点就放在了文人上面,特别是文采很好的文人。 后来,王成带着一帮文人,到处宣传冉飞的北部是多么多么的好,课税不多,就业工资高,最主要的是冉飞嫉恶如仇,而且依法治国,绝不让一个无辜百姓被滥杀。逐渐的,许多赵国的百姓都有了去齐国的愿望,王成知道秦国十分团结,因为商鞅之法重信,百姓们都服它。所以没有从赵国去秦国而是南下去韩国和魏国。 三个月后,冉飞将齐王要的盔甲装车送了过去,另一方面,由于这几个月王成等人的宣传,北部的百姓人数增加了三万多,冉飞为了保证这些百姓们有口饭吃,让鲁仲连简政放权,让百姓们多做生意,因为有了生意就会需要劳工。就能保证就业。 这样一做,外家百姓们发现和外面说的一样,齐国北部一片繁荣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于是都给亲戚朋友们写信,告知在这里的一切,于是,在接下来的五个月中,北部的百姓数量增加了近三成!这让冉飞等高层有点措手不及,人太多,但是粮食的产量在那里,而且粮食又不是说随时都能长出来,于是物价开始快速上涨。 这可让鲁仲连头疼,百姓们天天到衙门要求官府降低物价,但是鲁仲连又能有什么办法?毕竟吃的比种的多,肯定要涨价啊,这是最简单的供需关系。 而在这个时候,北部出现了一批很坏的商人,他们大肆囤积粮草,让物价涨得更快,从中获得高额利润。鲁仲连知道后很生气,直接派人把这些坏人给抓了起来,情节严重的直接杀了。 但是这都没能起到什么效果,想反,物价涨得更快,因为传言粮食不够吃后,大家都在囤积粮食,总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吧! 冉飞很快就想出了对策。他立马联系田单,从中央调拨粮草,然后借合作之名大开与赵国的通商之路,对粮食吧买卖降低一半的税收。这样一来,赵国和齐国南部的粮食大户们为了利益都跑来北部做生意,冉飞的措施不仅没有让税收降低,还增加了税收的总量。 北部的商贸更加发达,税收多了,冉飞又有了主意。他把齐国北部所有种粮食高产的人聚在了一起,成了粮草供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