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南国江山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六十章原因

第四百六十章原因

    “什么?本将不是已经提醒过王捻吗?他怎么还会被楚军偷袭?难道他将本将的将令当做了耳边风吗?”

    潭州城下,得知消息后,刘信怒不可遏。

    要说之前发过去的军令中还只是提醒王捻要保持警惕,那么最近一份军令中可是特别提醒了他,不要光注意前方,其他方向也要注意,不能给敌军可乘之机。

    结果没想到还是被敌军夜袭了。

    好在王捻应该也没有彻底放松警惕,所以在遭到突袭后,将士们并没有彻底混乱,敌军组织死士奋勇突击,激战了一晚上才最终彻底击溃楚军。

    从伤亡上讲,楚军一开始的伤亡不比吴军要少,只不过吴军被击溃后,不少将士在逃亡的时候慌不择路,结果落入涟水中淹死了,这才使得吴军伤亡远大于楚军。

    “都督,现在讨论王捻的事情还早,毕竟王捻现在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是来说说当晚一战的情形吧。”李承鼎有些担忧的道。

    “战局已经很清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王捻根本没管本将的提醒,结果警备松弛,给了敌军可乘之机。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还要讨论什么?”刘信不以为然反问道。

    “不然,以末将之见,从当晚战局来看,楚军应该分兵了!”李承鼎摇摇头。

    “分兵了?你是说楚军并没有投入全部兵力?”李德诚皱眉问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若不是你提醒,本将几乎忽略了!”相比于李德诚,刘信听李承鼎这么一说,当即就醒悟过来。

    的确,楚军乃是暗中偷袭,而且从一些逃回来的溃兵口中可以知道,楚军在战斗过程中一直表现得较为勇猛,甚至有些士兵如同死士一般不顾生死的向吴军进攻。

    从这一点来看,楚军如果投入了全部兵力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应该打得那么辛苦,更不应该花费了一晚上时间才最终击败王捻。

    楚军的战力虽然比不上吴军,但也相差不远,若是有两倍的兵力优势,再加上偷袭的便利,相信只要敌军将领不是傻子,肯定不会需要那么长时间才取得胜利。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楚军分兵了,在湘乡的楚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楚军没有分兵,不过为了某些目的故意只投入了部分兵力。

    但这种说法显然有些说不过去,因为楚军即便那样做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造成更多伤亡。

    “敌军分兵两路,目前却只暴露了一路,那么另一路敌军又在哪里呢?”刘信自言自语。

    接着,众人的目光一起投向了衡州。

    “楚军的目标是朱思勍!”

    王环自然不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未能干净利落的击溃王捻,这一点本来算不上什么破绽。

    不过他很倒霉的却是被李承鼎看出来了,发现了其中的漏洞,这样一来,他的谋划想要成功就难了。

    刘信二话不说便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个就是全军营地向南方移动二十里,以避免遭到楚军内外夹击。

    这也是对湘乡防线失守的必要应对措施。

    另一个命令则是迅速派信使前往衡州通知朱思勍,让他务必小心防备,不可有丝毫懈怠。

    为了保证信使能安全抵达,刘信甚至接连派出了三个信使,并派出不少骑兵护送。

    结果在半路中果然遭到了楚军的拦截,三个信使有两个被杀,还有一个见机不妙立即躲入了大山之中。

    不过他最终能否及时将消息传递到衡州去就不得而知了。

    对此,刘信也没有更多的办法了,只能希朱思勍不要放松警惕才好。

    ……

    衡州城外。

    又是一场攻城战结束,城中守军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可惜每次眼见要破城之时,最终楚军又挺了过来。

    这让朱思勍都差点忍不住动用更多的军队来攻城。

    虽说他和杨隆演等四人提到过,说衡州只是一座小城,太多的兵力施展不开,没有必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投入更多兵力就没有效果。

    现在这种时候,更多的兵力就意味着给敌军更大的压力,也很容易攻破城池。

    好在最终朱思勍还是忍住了。

    谨慎,稳重,这才是杨渥最为看中他的地方。

    一个稳重的将领,或许难以成为名将,难以打出让人振奋的大胜来,不过敌军想要击败他也很困难。

    对于如今的吴国来说,以禁军的实力,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计谋就足够碾压天下大多数军队了。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谨慎沉稳,很少犯错的将领,就是一员优秀的将领;若是他还能偶尔灵光一闪,做出优异表现来,那么他就能算一员名将了。

    朱思勍差不多就是这样一员将领,所以杨渥对他的重用,不仅是因为他的忠心,同时也是因为他本身具有担任都督的能力。

    “罢了,反正又不赶时间,即便衡州晚几天攻破也没什么,大势在我一方,只要不犯错误,以我军堂堂正正之师,足以击败任何敌人!”朱思勍在心中想着。

    敌暗我明,所以他必须留下足够实力;衡州的局势又恰好让他有机会这么做。

    否则衡州如果局势吃紧,需要投入更多兵力的话,他就不是现在这么个打法了,说不得有时候就必须冒一定的风险了。

    “将军,我听顾全武老师说过,我们吴军有火药,可以炸开城墙。当年攻打润州、杭州等地时就曾用过,王兄当初在平定田頵之乱时也用它来炸死了田頵。”这时杨隆演突然发问道。

    “你说的不错,我军的确有火药可以用来攻城,听说这还是大王当年首先想出来的办法,让王茂章在润州率先使用的。”朱思勍点头道。

    “那么为什么现在不用呢?而且这几年似乎也没听说用过?”杨隆演眼神一亮,连忙追问道。

    这也是其他三人心中的疑惑,既然吴军有更好的攻城利器,那么为何不用?为何一定要用最原始的办法来攻城?

    “之所以不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火药炸城墙可不是万能的,它有很多限制条件,比如说在敌军士气没有崩溃之前,就算炸开了城墙,敌军也能坚决抵抗,甚至再度将缺口堵上!”朱思勍解释道。

    “当年攻打杭州时,我军成功炸开了城墙,不过两浙军队顽强抵抗,最终就堵住了缺口。”

    是的,炸开城墙并不意味着城池就会陷落。

    这个时代的军队都是募兵制度,尤其是那些大势力的军队,士气一般都比较高,而且因为战斗频繁的缘故,士兵们通常都较为精锐,将领的统兵能力也不差,所以想要炸开城墙就攻克城池那是不可能的。

    后世洪秀全的太平军一开始的确用这一手办法夺取了不少城池,不过那是在初期,面临的敌人都是腐朽不堪的绿营兵的时候才能如摧枯拉朽一般。

    等到湘军、淮军等地主武装兴起后,他们就难以再那么轻松的夺取城池了。

    而那些地主武装,毕竟只是临时组建,论战力应该是比不上如今天下那些久经战乱的大国军队的。

    这一点从几个月前晋军攻打晋州时的遭遇就能看出来。

    朱思勍接着又解释道:“除了敌军可以堵住缺口外,用火药炸城墙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准备条件太多,比如火药受潮,比如地下水问题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用火药炸开城墙的!”

    杨隆演四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过随即刘仁赡又问道:“将军,虽然你说了两个原因,不过学生觉得这依旧不是不用火药的原因吧?就算弊端再多,可是用起来也比不用要好吧?”

    朱思勍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说得不错,用总比不用要强!不过之所以不用,这可是大王亲自下达的命令。”

    “王兄的命令?”杨隆演有些惊讶。

    “不错,正是大王下的命令。至于原因嘛,那就要你们自己去想了,或者你们自己去向大王询问了!”朱思勍摇头笑道。

    在他的心中却是暗暗想着:“不是我不告诉你们,就算是我也不知道大王的真实目的,只能在心中做一个猜测!”

    当初杨渥下令在对湖南等地发起进攻时禁止使用火药,这一点刚提出来就遭到众将质疑,不过杨渥却是态度坚决,而且没有给出解释,让众将一个个都极为困惑。

    在朱思勍的心中,他自然对此有一些猜测。

    在他看来,不外乎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钱的问题。

    每次炸城墙,能否起到作用不说,但每次都需要使用上千斤火药,甚至是更多的火药,即便吴国家大业大,又哪里经得起这种消耗?

    至于第二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练兵。

    吴军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里,规模就迅速扩充了一倍不止,大量的新兵都需要战火淬炼才能成为百战精锐。

    如果不趁着现在对付实力较弱的南方势力时就大力练兵,难道还要等到将来北伐时再练兵吗?

    不用火药,让士兵们在正常的攻城血战中得到淬炼,这虽然很血腥残酷,但效果一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