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陶部落投效
陶有清看到吴麒看他,连忙说:“吴麒老弟啊,我也不跟你说那些虚的了。我就是因为部落现在太弱了,特地过来向你求援来了。” 吴麒点点头:“可以。不知道你准备要什么援助呢?” 陶有清张了张嘴,却没能一下子说出来什么。 来之前他也想过要什么支援。要粮食?部落里因为死了许多人,粮食是足够吃的。要保护?以两个部落的关系,即使没有这一次的来访,华城部落也会帮有陶部落抵御外敌。 有陶部落现在最缺的是青壮年战士。可是他能开口要青壮年战士吗?这肯定是不行的。这简直是要一个部落的命脉呀!虽然陶有清虽然还不知道世界上有命脉这个词,却也知道这个情况。 所以,在来的路上。陶有清就想好了一个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华城部落不是收容了许多流民吗?他不是还接纳了不少部落吗?既然他能接收别的部落,为什么不能接收有陶部落呢? 有陶部落本是备受敬仰的大部落,可惜这些年一直在没落的过程中。原先还勉勉强强有四千多人,有两千出头的青壮年战士,但是现在战士已经只有几百个了。眼看着部落已经衰落到无法坚持下去的地步了。 恰好,华城部落就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这个时候搭上华城部落的顺风车,那以后的生活肯定会更好,甚至重新回到超级大部落的地位! 虽然那个时候的名字已经叫华城部落了。但是,待遇还是超级大部落的待遇啊!总比以后有陶部落因为太过于没落,直接没有了要好。 当然他还不知道,华城部落在夏城建好以后就会改名为华夏部落。 “吴麒族长,我觉得我们有陶部落已经没有了自保的能力。就连以后的生活也不知道能不能熬下去。我看华城部落既然已经收容了那么多的部落,不如把我们部落的人也接收了吧!以后我们就都是华城部落的人了!” 陶有清说着,满脸的没落。毕竟连部落都已经保不住了,的确不是什么高兴的事儿。 “啥?”吴麒大为惊讶:“有陶部落难道要放弃自己的部落吗?” 陶有清苦涩地道:“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我们有陶部落从巅峰以后,就一直在没落,如今已经没落到几乎生存不下去了。要是不靠上华城部落,又能怎么办呢?还请吴麒族长收留。” 他倒是没有强调部落族人的待遇什么的。因为他跟吴麒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知道吴麒的为人。再说,之前投降的人的待遇不是都能看得到吗? 吴麒想了想,陶有清说的也是事实。 而华城部落兼并了有陶部落,不仅仅实力会再次提升一些。更重要的是名望将会大幅度的上涨! 要知道有陶部落可是从远古超级大部落流传下来的、对整个天下都有功劳的、名满整个天下的部落。要是有陶部落心甘情愿的投入华城部落的怀抱,那岂不是说华城部落已经成为了可以让天下部落投靠和尊崇的强大、美好部落了吗?! 当初华城部落刚刚成为普通大部落,去蚩尤部落参加九黎会盟的时候,天下部落都把华城部落看成一个刚刚兴起的、最垫底的部落! 后来靠着精盐,才勉强打出了一些名声。可即使这样,都有不少人觉得华城部落根本不配拥有那么好的精盐。很多人都想直接抢了了事儿。最后还是吴麒主动提出来把精盐的利益分润给蚩尤部落、伏羲部落、有陶部落,设立了大家一起赚钱的代购部落,才靠着这几个实力强大或者名满天下的部落的保护,撑了下来。 即使如此,都有魑魅部落前来攻打、强抢!还好吴麒用这些陷阱和计谋,把他们给打败了。 直到神农和九黎两大联盟大战之前,华城也不过是一个近于一流大部落的势力,比起青苗部落的名气还要弱了不少。 到了吴麒趁着战争吞并各个部落,并且消息传到天下之后,也不过让人以为又崛起了个一流大部落。 可是有陶部落的投靠,就是华城部落名扬四海的最好契机!那时候,哪怕是单单从名气上,也能和蚩尤部落分庭抗礼! 吴麒大喜道:“放心!我华城部落和有陶部落关系甚好,我绝不会亏待有陶族人!不仅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华城族人的身份,更是会在城池中分配给他们坚固的砖房和足够的粮食。有陶部落中凡是有特殊才能的人,都会好好任用,不会让他们受到委屈!而陶老哥也会和我部落里的铜头丞相一样,掌管着部落里最为重要的某一种事物!” 陶有清虽然没有提待遇的事情。但是心中还是隐隐有着期待和担忧的。这次吴麒主动把具体的内容说了出来,也是让他的心安了下来。 吴麒又笑道:“有陶部落,不同于其他一般的部落。你们的投效,我准备搞得隆重一些。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对你们的重视!” 当然吴麒想的更多的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有陶部落来投奔,让他们来投奔所造成的名望提高达到最大化! 陶有清有些惊讶:“吴麒族长果然重情重义!不知道族长准备搞得怎样隆重呢?” 吴麒答道:“你看我们正在建造一座更大的城池。这城池总有建造好的时候,那个时候既然是一个隆重的时间。另外,我自从把蚩暮雪接回来之后,虽然实际上早就和她成了夫妻。但是一直还没有举办结婚典礼。另外,等我们拥有两座城池:华城和夏城的时候,我们部落的名字也要改。要改成华夏部落!” “所以,我准备在夏城建好之后,广邀天下部落参加夏城落成大典!同时在这个时刻改部落名为华夏部落!同时在这个时候接纳有陶部落的投效!还有我和蚩暮雪的婚礼,也在这个时候同时举办!” 陶有清一下子听得惊呆了:要是这么多重大的事情同时举办典礼,那开始多么的隆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