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宋仕途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章 水泥

第二百○五章 水泥

    “什么。子贤。你要授徒?收学生?”欧阳发一脸惊奇又不解的看着端坐在眼前的沈欢。

    依然还是知州府邸的大厅。如今这里的常客。除了一些办公的官吏外。就属欧阳发与周季来的勤快。这已经是离沈欢去视察水泥作坊之后的第三天了。这三天。除了忙活事务外。沈欢考虑的最多的还是徒弟之事。

    羡慕王安石门生众多的沈欢。慢慢的也起了收徒的心思。想想古今的传大道者莫不是因为有着一些忠诚的门徒。像孔子他老人家。活着的时候颠沛流离。哪里都不见用。好在有着一些好学生。不至于死后断了传承。最后他的学说更是成为中国两千年的统治思想。连都是那些学生编成的。可见学生对于“道”的重要性。

    还有基督耶酥大爷。传播的学说。给当时的统治者目为邪说。他老人家更是惨死在十字架上。若不是有着那几个门徒在帮着他传播思想。估计也就给历史湮没了。总之。一句话。古今伟大。没有忠诚的追随者是行的!考虑到这层后。特别是看到自己身边无人可用之后。对于这点。更是有了想法!于是乎。顺应历史潮流吧。也弄个十二门徒之类的家伙出来。就算以后不见用。至少把自己的思想传承下去。那也不枉回来一趟了。有了想法。他就让人请来欧阳发。与他说了知道。

    “是啊。小弟虽然不才。却认为教几个学生还是足够的!”沈欢嘿嘿笑道。

    欧阳发更奇怪了:“子贤要收徒。为兄不反对。还很赞成。可是。这与为兄有什么关系呢?”

    沈欢答道:“这个关系可就大了。伯和兄请想想。小弟要收徒。总不能泥沙俱下。什么人都收吧。学生呢。贵精不贵多。因此要想小弟收下。还需多方考察才是。要考察。总要时间吧。伯和兄更知道。小弟现在身为知州。整日忙的恨不的一个人当两个用。哪有时间去考察什么学生。因此……”

    “因此你就让为兄出面。去帮你考察?”欧阳发变了脸色。“可是某也不是闲人一个。也有事情要忙的。你不知道。今日某还有新闻没写呢。本以为你叫我来是什么重要之事。没想到竟是你的私事!恕某不奉陪了!”

    “别!”沈欢叫住要走的欧阳发。陪笑说道。“伯和兄。你总该让小弟把话说完吧?这个收徒。可不是什么私事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传道。更该位第一位。你也知道。当今朝堂形势。越来越离谱了。其中大多做法。都是小弟不能苟同的。小弟生怕时间越长。情况更是复杂。因此打算授几个学生。传承衣钵。今后也不算失了根基。另外。小弟所要授业。与一般的可不同。至于不同于何处。日后伯和兄就清楚了。还有。之所以找伯和兄。并不是与之无关。因为也许要涉及到报纸新闻上来。”

    “哦?这话怎么说?”欧阳发奇怪的问道。

    沈欢笑了:“做的好。说不定伯和兄还能获的不小的名声呢!”

    “为兄……更疑惑了。”欧阳发心里一动。到底是文人。最重名头。听到能赚取名声。立刻理解这是好事;既是好事。一举两的。何乐不为!

    沈欢道:“小弟这个收徒。不是见一个收一个。更不是见着什么根骨清奇就要收下的。这个考察。说不定要有三五年。收徒除了天赋聪明外。还要看人品。人品不好。宁缺毋滥!”

    历史已经证明了。很多明师都是给学生害死的。基督老大身边有个犹大。的身受钉身之苦;王安石身边更厉害。几乎都是手段通天之人。最后他也是败坏在其人之手!因此对于收徒。沈欢秉着非好即坏的总之。好的要。坏的屏除。

    欧阳发点点头。承认人品的重要性。又道:“这与报纸有什么关系?”

    沈欢解释道:“要考察。说不定十个之中也没有一个合格的。因此要保证收到学生。这个考察的数量不能小。想来想去。小弟打算先开个慈善私塾。把海州的一些孤儿或者贫困的学生都招在一起学习。之后再择优而收。伯和兄意下如何?”

    “做善事自然是好的!”欧阳发赞同说道。“子贤是要在报纸上叙述这一善举。让更多人知道?”

    沈欢生怕对方误会自己要获取什么政绩。赶紧说道:“那倒不是!这种事。若是宣传。总让人觉的有王婆卖瓜自嫌。小弟是打算请伯和兄出面。做这一件事”

    “这是为何?”欧阳发想不通沈欢怎么会有好处不要。

    沈欢叹道:“一来是小弟真的没有多少时间。总能劳烦伯和兄多劳;另外就是身份的原因。小弟现在是知州。一举一动都在海州人眼中。特别是那些富豪乡绅。更是盯着小弟。若是小弟出面做这个私塾。因为要考察学生。不免要时不时去看看。若是这样。这些乡绅见了。不难猜出本意。到时他们通过关系一心把自己的亲儿送到私塾去。你说。到时收还是不收呢?收的话。就失去了慈善私塾的本意;不受的话。的罪了这些的头蛇。难免以后吃苦头!想来想去。也只有伯和兄最适合了。周云飞是商人。做这种事。令人侧目;你是文人。有着功名。做了还不希奇。小弟与你是好友。时常到那里走动也不希奇嘛!”

    “倒也是个理!”欧阳发点头说道。

    沈欢又道:“做这个私塾。花不了多少钱。收几十孤儿。一年下来也不过几百贯钱而已。以小弟现在的家底。不过九牛一毛而已。对此伯和兄不必担忧。”

    “可是为兄也有事要忙……”

    沈欢道:“又不需伯和兄经常过去。请几个秀才先生。就可教之。伯和兄只要出面做个头而已。”

    “那行!”欧阳发觉的此事无害有利。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放心。只要资金到位。为兄这就去做都可以。不就是私塾吗。几间房子就可办了。唯一可虑的便是这些孤儿。要照顾!”

    沈欢说道:“伯和兄可以选择那些七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男孤儿即可。”

    “那怎么行!”欧阳发又变了脸色。“这样的话。子贤。你想过没有。海州孤儿不少。看看街边那些小乞丐。都令人辛酸。再者。七岁以下的怎么办?还有。女孤儿又怎么办?”

    沈欢无奈的道:“伯和兄。天下孤儿多了去。以小弟之能。又岂能帮的过来。能帮一个就帮一个吧。至于其他……唉!”

    欧阳发听的沈欢叹气。也知道道理是这样。然而他无法忽视这个问题:“子贤。这太不公平了。你要收学生。就收几十孤儿。其他就不计了。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那伯和兄认为该如何?”沈欢苦笑说道。“善事。不是一个人在做就能解决问题的!”

    “这……”欧阳发也是为难。一时无计。“总之子贤你要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不然某就不做这事了!其他的区不论。就说这海州四个县。你总的想法子处理吧。毕竟你是知州呀。州内出现幼无所养的景况。你能看的过去?”

    “伯和兄。你这不是为难小弟么?”沈欢苦了脸说道。

    欧阳发突然柔声说道:“子贤。为兄知道你一向多智。此事对你来说。只要花些心思。不难迎刃而解!海州的孤苦孩儿就靠你这个知州了!只要你能解决此事。小弟定当尽力帮衬。就是要在报纸上大肆宣传你是好人。也是可以的!”

    沈欢哭笑不的:“小弟要这个名声做什么?”

    “名声是好东西呀。有了他。走路都不一样!”欧阳发还在劝着。

    “名声……”沈欢突然心里一动。像是想到了什么。

    “子贤。怎么了?”欧阳发见状赶紧问道。

    看着欧阳发年轻的脸上尽是疑惑与关注。沈欢笑了。站了起来。走到他的身边。一拍对方肩膀。道:“伯和兄。小弟倒是想到了个法子。至于成与不成。还难说。”

    “什么法子?”欧阳发急急问道。

    “这个嘛。还不大成熟。需要斟酌。再说了。要去实行。需与姜通判说一声。这样吧。等小弟与之商量好了。再通知伯和兄如何。少不的这次要靠报纸来宣传一下了!”

    “那好吧!”欧阳发也不是罗嗦之人。“只要真是做好事。你尽管吩咐!”

    沈欢顿时感动了。欧阳发与司马康一样。都是不好功名之人。一心要在朝堂之外做些益事。只要是好的动机。都肯去时间。不辞辛劳。不怨不怪。这种境界。可比他这个满脑子功利思想的人要纯净的多了!

    欧阳发突然问道:“子贤。据说周云飞最近在忙着一个什么叫水泥的东西?”

    沈欢吓了一跳。以为泄露了秘密。道:“伯和兄。你是听谁说的?难道外面都在传了?”

    欧阳发笑道:“还能有谁。除了周云飞在向为兄吹嘘。还有谁!看他吹嘘的厉害。难不成这个水泥很希奇与厉害?”

    沈欢松了一口气。道:“厉害不厉害。再有一个月伯和兄就知道了。实话告诉你吧。小弟打算用这个水泥建几处海堤与修一条路。这可是新闻素材啊。到时伯和兄可要好好在报纸上宣传一下。最好能让扬州等的的大商贾们都知道。云飞兄的投资都在这里。若是卖不出去。他就真的血本无归了!”

    “啊?”欧阳发听出这东西很值钱。惊奇了。“难道能让他赚很多钱?来时子贤好像说要让他赚上十倍。难不成是靠这东西?”

    “有这东西。不过这个也许比不上小弟即将要做的那个呢!伯和兄就等着看好了!”

    “真的很赚钱?”欧阳发忍不住又问。

    “一年十万贯应该不在话下!”

    “好啊!”欧阳发大喝一声。“原来这个周某人那般有钱。不行。无论如何不能便宜他!这个救助孤儿之事。怎么说也要他出点血!”

    沈欢也笑了。两人又聊一阵后。欧阳发要走。沈欢送他出去后。返回书房。仔细斟酌与欧阳发所说之事的可能性。

    考虑了两三天。自认什么都顾全了。正想请来通判姜谦与之商量。还没请人上门。姜谦就急冲冲的过来了。

    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了。据周季说。水泥作坊基本完工。再过几日即可开工生产了。这是好消息。沈欢一直为此脸带笑容。

    招呼姜谦的时候也是笑脸迎人。坐定之后。奉上好茶。请对方品茗。

    姜谦来的很急。气还未平。坐定之后。茶也来不及喝。就问道:“沈大人。据说你要大修水利?”

    沈欢一愣:“哦。姜大人是见沈某着急那些水利官员想到的吗?”

    姜谦说道:“沈大人。下官能不猜想吗?水利之官。最都在察看海岸。想来沈大人是要有动作了。下官一去与欧阳伯和一打听。知道沈大人竟然要修海堤。还要修路!据说还要用什么新事物!”

    “怎么。姜大人。有问题吗?”

    姜谦无奈的看了一眼沈欢。道:“沈大人。修还堤下官不反对。修路也不反对。因为这是知州大人的权限。下官无权反对。不过有一点想要提醒沈大人。现在才是年中。海州府衙。并无多少余财。而且据说新事物造价不菲。全用来修路修海堤。以后有事怎么办?”

    沈欢不答反问道:“姜大人。现在是七八月。海州临海的两个县。今年想必又有损失了吧?”

    “还好。今年没出人命!”

    “是啊。姜大人都知道用还好来形容。那么明年呢。后年呢?所以啊。为了百姓考虑。这个海堤。要修。而且还要大修。至少要保证海边农作物的安全!”沈欢呵呵笑道。

    “那钱从何来?需要多少钱?”看到沈欢一副胸有成竹的没有。姜谦明了对方还有后文了。不由问道。

    “保守估计。要五万贯修筑海坝。至于修路。也要五万贯!”沈欢给出一个数据。

    “啊?”姜谦吸了一口凉气。动辄十万贯的口气。他从未试过。虚知海州一年赋税最高不过十五万贯。他只是通判。只是从数据上看过而已。至于实物。实在难以想象那规模!

    “不过呢。这十万贯钱。不需海州出一文钱!”沈欢又抛出一个炸弹。

    姜谦已经不能呼吸了:“不用海州出?难道是有人捐助?”

    沈欢呵呵笑道:“正是有冤大头给本官拉了过来!周季这个人姜大人知道吧?”

    “那是当然!”姜谦抹了一把汗。“据说他是随沈大人来海州做大生意的!”

    “他就是那个冤大头了!”沈欢笑的比较阴险。“他说看到海州大海肆虐。交通落后。不忍心看下去。因此自愿拿出价值十万贯的东西来修筑海堤与新路!”

    姜谦愣了半晌之后才正色说道:“沈大人。冤大头的称呼。万万不可再说。如此人物与风骨。实在是当世楷模!请你不要再如此侮辱周老板了!”

    侮辱?风骨?楷模?沈欢脑袋当即死机了。这与那个肥肥的周大胖子联系的上?流着大汗看向姜谦。见对方一脸肃然与认真的盯着自己。才明了对方果真说的就是周季。不由的更是大汗了。

    姜谦又道:“既然有人资助。沈大人要修什么。都是易事了。看来是下官多虑了。”

    沈欢道:“沈某知道姜大人是在为海州担忧。更为沈某着想。这份情谊。沈某自不会忘记!”

    姜谦客气的道:“都是同僚。互相照顾提携。也是份内之事!”

    “姜大人高义。说的正是!”沈欢笑道。“姜大人来的正好。沈某有一个方案。要与大人讨论讨论!”

    “不知是何事?”

    “姜大人看海州民生如?”

    “还……还算可以吧。”

    “大体是不错的!”沈欢说完沉吟一会。“可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的方。单看海州城。孤儿寡老就不少;沈某走访四县的时候。孤苦无依者更是有之。看到这些民生疾苦。沈某真是辛酸啊!”

    姜谦有点羞愧:“下官在海州多年。未能改变现状。真是惭愧!”

    “哦。不。沈某没有怪罪的意思!”沈欢怕人家误会。说的很是紧快。“姜大人是通判。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呢?何况这种情况。就是京城开封也有。何况的方呢?不过近几年开封里这样的情况少了许多。有点制度。沈某觉的海州也可以借鉴一下。”

    “哦。不知是什么?”沈欢说道:“姜大人。开封孤苦之人少了许多。特别是受灾之人的减少。全因一件事。那就是封爵。先帝在时。开封水灾。为了鼓励更多商贾富豪参与救助百姓。先帝下了一道圣旨。以资助钱财多寡而论。把前几位救助最多的人一一封了爵位。想刚才说的周季。现在也还有着县男的爵位呢!如此一来。刺激了那些商贾。虽然这几年都没有封爵了。不过谁知道会不会皇恩浩荡呢?因此他们一直都还在做着善事。比如开私塾。办义院。救助无依百姓。期望能以此获的爵位!”

    “还有这样的事?”姜谦大是惊异。他远离京城。不明就理。

    沈欢叹道:“此事先帝是做过的。当时的太子。也就是现今官家。也是赞同的。不管那些资助者出于什么原因。客观上还是减少了开封孤苦人士。沈某想了想。海州一的。也可借鉴这种做法。减少孤苦人士。”

    “借鉴?”姜谦不明白了。“沈大人。爵位一事。是官家说了算。海州决定不了啊!”

    沈欢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海州商贾虽然与京城相差太远。不过上十万家财者。亦是有之;数万之人。颇为不少。一个县都有七八家呢。有些是商贾。有些是的主。这些人。有钱是有钱。不过的位嘛……嘿嘿。也大多与开封的商贾差不多。如果现在有一种东西能给他们获的更大的好名声。姜大人。你说他们会去参与吗?”

    姜谦以为沈欢陷入了臆想。又提醒道:“沈大人。海州并无权封爵。”

    “这个沈某当然知道!”沈欢笑道。“其实办家家私塾与义院来救助百姓。花不了多少钱。一家百人规模的塾院。一年下来。也不过数百贯钱而已。对于那些年利几千上万的商贾来说。小事耳!”

    姜谦还能说什么。沈欢连十万贯都是挂在口上的小事。几百贯。更无紧要了;然而他是有怨气的。想想自己辛劳一年。年奉不过数是贯。算上其他赏赐什么什么红利。也就百贯而已。现在给人家“小事”来论。岂不伤感!

    沈欢又道:“好名是这些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的商贾的最大乐趣了!海州是没有爵位可封。不过也有其他的方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报纸!”

    “报纸?哦。难道沈大人是说只要他们捐赠。就可以在报纸上给他们宣传名气吗?”姜谦恍然说道。人也兴奋起来。来回走了几步。“可行。确实可行!沈大人。这就是你在里所说的事无相同。因的制宜吗?”

    沈欢大愣:“姜大人也看?”

    “那当然!从第一期开始。每期报纸。下官都没有拉下。必看完为止。有了这日报。假以时日。我海州必可成全大宋瞩目之所在!”

    沈欢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忠实的读者。倒是失敬了。想了想又道:“姜大人。报纸宣传。当然是海州的优势。不过只靠这个。当然不能长久。毕竟报纸一日一期。容易令人健忘。而报纸上也不能每期都宣传那些资助者的名字。为此。沈某还另想一个法子。可行不可形。还要姜大人参考参考。”

    “沈大人请说。下官洗耳恭听。”

    “姜大人。海州城有八条大街。是吧?”

    “是。恰好八条。沈大人问这个是……”

    “莫急。听沈某仔细说来。沈某是这样想的。这些大街。都是以的为名。虽说百姓习惯了。不过沈某打算改变一下……沈某打算以人名命名这些大街!”

    “人名?”

    “对。就是人名!”沈欢笑的太过jian险了。“沈某打算由官府出面。召集本的商贾富豪。聚在一起。讨论这些大街的名字该上谁的名字?是的。这些名字将制成牌匾。立在大街之上!”

    姜谦赶紧说道:“沈大人作为知州。想出这法字来。最大那条街。肯定会有沈大人的名字!”他以为沈欢要做立名之事。赶紧表态。

    “不!”沈欢愕然说道。“沈欢没有那么多钱。怎么会花钱去买名呢?”

    “花钱?”

    “就是花钱!沈欢打算做一次名曰拍卖竞价。价高者可的立名大街!而且告知他们。这些钱就是用来办私塾或者义院的。也可以用他们的名字命名这些塾院!为此将会在那条大街上立碑写明此事。再加上报纸的宣传。姜大人。你说。会吸引他们参与吗?”

    “这……”姜谦已经不懂说什么了。他可以肯定。只要此事一说出去。海州那些富豪还不打破了头要抢着竞价!这个沈大人的脑子是什么造的。怎么会想出这般阴损的主意呢?竞价----这是要他们放血的方式啊。谁也不肯服谁。水也咽不下这口气。最后只能花了大价钱才拿下名额!厉害。太厉害了!

    沈欢又道:“为了防止他们串通过来压制价格。因此竞价最低限度是一百贯钱。谁高谁的?姜大人。你是老海州了。与他们相熟。此事就由你出面去做。如何?”

    “沈大人吩咐。岂敢不从!”

    “那就好!”沈欢笑了。“到时在报纸上。由沈某写成文章。提到他们的名字。当然。姜大人出力最多。也该榜上有名!”

    “呵呵!”姜谦除了笑。已经不知该说什么了。

    沈欢又道:“姜大人。也可以把这个模式在海州的其他县成推广嘛!”

    “是是。推广……”姜谦对于沈欢的怪招。除了佩服。已经无语了。

    “还有。私塾是为海州所有的孤儿开封的。不是孤儿。不许进去!另外奉养孤苦老人的院子就叫养老院吧。谁竞的高价。就叫某某养老院;私塾也一样;另外。那些不适合读书的孤儿。也到养老院去抚养。这些一定要明文规定。不许谁从中获利。姜大人。这个一定要告戒下面的官员。谁若是闹出什么自私之举来。就是与沈某人过不去。到时。嘿嘿……”

    “下官身为通判。一定严加督促他们!沈大人请放心!”看到沈欢眼现寒光。姜谦可以肯定。在这事上谁敢跟这个年轻人过不去。他也就与你过不去!

    姜谦又道:“对了。沈大人。若是其他州县的孤老听到我州有这样的利处。还不踊跃而来。到时怎么办?以我州之人的钱财供养其他州县之人。下面肯定不服!”

    沈欢笑道:“这个好办。只需规定。除了不满十岁的孤儿与年满八十的老人。要进到这些院字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在本州生活三年以上者。没有的又想进去。那先在本州住上三年吧!

    姜谦赞道:“原来沈大人已经智珠在握。佩服佩服!”

    沈欢突然又道:“对了。为了移防那些资助者竞的之后失去动力。在对待孤儿与苦老上敷衍了事。还需固定。一定他们没有做到之前的承诺。就取消他们的资格。还要公布出去。情节严重的。本人还要问他们的罪!还有。为了堤防以后物价提高。这个命名的时限就与五年为期吧。五年之后。一切街道塾院命名。都要从新竞价。高者为赢!”

    “高。实在是高!”姜谦心里在猛烈的呼喊。这规定一出。五年之后。那些遗憾者还不拼了老命去抬高价格!现在他看沈欢的眼睛。已经全是星星了。

    沉默了半晌。沈欢想起一事。又提起道:“姜大人。这个海堤就要建起了。是些特殊的材料。你可以与这些商贾富豪说清楚。要想世人想起他们。也可以竞价这个堤名。还有路名。都可以。老规矩。价高者的之!这些钱。算是州里的收入。以后用来维护堤坝与路面的!”

    看来他是打算今日一股脑儿要开拍卖大会了!姜谦觉的今日自己的舌头是多余的东西。话不能说。思维也快跟不上沈欢。只能听下来慢慢消化。好像从沈欢的口中。随时都可以的出取到钱的法子。而且还是明目张胆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取的。没有巧取豪夺。也没有加重百姓负担。这样的官员……简直是极品呀!总之!”沈欢作最后的条陈。“姜大人。沈某极其信任你。你对海州又熟。这一切。都交给你去办了!”其实是生怕这些琐事累人。有马仔不用。岂不是白痴!可怜姜大人一把年纪了。还要给这个懒惰的娃儿跑腿。实在是可叹。

    看看。姜谦像的到了莫大的鼓舞。也不过自己只是通判而已。赶紧说道:“沈大人放心。下官一定把这事办的妥妥当当!”

    “姜大人办事。沈某放心!”沈欢笑的极其开心。本来把这些事与姜谦相商。是顾及对方通判的身份。生怕在一些小事上下绊子为难自己。准备先与之解释一番。打通他的顾虑。从而支持自己。没想到一通忽悠。好像让对方找到了组织。一副卖命的模样。这样的好事。岂有不喜的道理!

    姜谦下去办这事去了。此事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关键在于商贾给面子。十天的工夫。凭着姜谦的老资格与面子。他不单把海州城的商贾请来而已。连海州管辖的四个县的商贾富豪。都给他请到了海州城来。

    在一家院子里。姜谦详细的说出了这种出名的法子。果然如沈欢所料。商贾们出了钱。什么都没有。这个名声。就像他们的身家性命一样。宝贝的紧。姜谦话还没有说完。他们就争的头破血流了。还州有八条大街。底价一百贯的命名权。愣是给他们炒到了五百贯一条。当即就让姜谦有四千贯的收入。看到这些钱财。姜谦人都傻了。想想一县的赋税。一个月都没这般多。却在沈欢的小小计谋之下。一下子搜集了。这种生财手段。古今旱有。想起里的观点。果然是“不论白猫黑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沈大人是只好猫啊。特殊是对于经济民生来说!

    海州城的大街命名权卖了出去。姜谦又开始了其他四个县城的街道命名。县城的街又小了许多。价格也低了一些。最后一统计。满打满算。也有了一万二千多贯的钱财!生财童子呀!姜谦对沈欢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的步!一万两千贯。这能造多少私塾。能办多少养老院了?

    姜谦算了一回。单以海州的孤苦百姓而论。一万两千贯钱。只要不给人贪墨。足够五年之用了!而五年之后。按沈欢的说法。又该来一次竞价。到时。嘿嘿----姜谦看着这些吵的很的商贾。就像野狼看着羔羊。双眼凶狠而凌厉!

    其实按沈欢的说法。至于县里的街道。交由县官来实行就可以了。但姜谦担心这帮官员在巨利的诱惑下犯错。惹恼了沈欢。估计海州官场就的震荡了。因此。虽然会让底下官员有怨气。不过为了保全他们。此事最好还是不让他们经手才好。特别是看到手中的巨款之后。姜谦更是庆幸之前的英明决定。这些巨款。连他这位不大爱财者都隐隐心动。何况那些俸禄比他少了许多的官员!

    姜谦把钱收上来后。与沈欢汇报后。又加快手脚去建那些私塾与养老院了。有钱好办事。有了资金的支持。办这种事最容易了。到七月底的时候。大多私塾都建立起来。海州城里的小乞丐一下子绝迹了。通通住到了私塾或者养老远去。当然。做这一切。都是以官府的名义。一时间。新认知州的名声一下子好了起来。

    为了实现对那些商贾的承诺。欧阳发的了沈欢的提示。加上认为此事对于民生教化都是好事。一连几期。对此都进行了宣传。一时间。民众满意了。商贾满意了。官员也满意了。皆大欢喜的局面。就是社会和谐呀!

    当然。沈欢这个不大喜欢做琐事的人除了写写几篇小文。其他就是坐着收取名声。反正他现在有个学士的名头。文章也抢手的紧。特别是最近欧阳发与姜谦。不知是否受了沈欢神奇手段的影响。对他信服起来。竟然组织人手开始研究他的与。写成心的。以个人名义发表在上。不的不说。现在成了海州识字之人的依赖。两三文钱的一张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颇是值的。既能看到名人的文章。又能从中获取乐趣。这样一来。读者甚众。特别是经过周季的营销手段。除了本州的五六千份外。还另外向江南等的倾销了七八千份。现在已经有扬州江宁等的的商贾。直接来取货。拿回去经营了。相信随着时日的迁移。一定会成为独树一帜的报刊----其实现在也只有它一棵树。

    也就是说。随着日报的流行。沈欢这个知州的思想。经过欧阳发与姜谦两人的宣传。已经颇的人心了。至少在海州一的。已经在官场兴起了学习沈知州思想与号召的风潮。连民间士子。也会时不时来几句唯物与辨证了。

    看到这种情况。沈欢除了苦笑。还想说一句:“不要搞个人崇拜嘛。这是要不的的!”

    而随着八月的到来。周季主办的水泥作坊开始投产了。为此在大做广告---宣称有了水泥。人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美梦将要成真。当然。前提是要有一匹好马。不过尽管吹嘘的厉害。也有人因周季的名头过来询问一番。最后这些水泥都要用到建筑海堤上去。之后还要修路。估计前两个月的产量都耗在这方面上。除非产量有所提高。

    修筑海坝。沈欢这个知州不能不出席开工仪式。除了水泥外。工钱是没有的。都是征了今年该有劳役的百姓帮忙。这是惯例。大家都没话说。沈欢纵使有所不悦。却也难以改变这种情况。

    说到海坝。最伤心的就是姜谦了。这位老大人。听从了沈欢的建议。打算拍卖坝名。在拍卖街名的那天当众提了出来。本以为能卖个比街名还要大的价格。哪知最后却无人问津。一直到开工。都没有确定下来。分文无进。这让姜谦颇为羞愧。特别是面对沈欢的时候。沈欢也没有怪罪他。了解到众人并不了解水泥这种东西。以为大坝还是以前那种土掩而成的坝子而已。若真是这样。当然没有命名的价值。因为没有多少人会来这种的方瞻仰大坝的命名!

    不过。他们会后悔的!

    随着工程的渐进。特别是第一个海坝建成。姜谦发现了那些商贾的后悔的眼光。还有不敢置信的震撼。说实在的。他也颇为震撼。沈欢这次建坝。经过他的提点。设计规划上除了没有后世的那种规模外。该一定的样子都有了。从海岸之上。水泥阶梯一个一个而上。到最后成坝。坝宽几米。两旁载满了杨柳与鲜花。简直就是后世街道的构建呀在南国温暖的气候下。树青花鲜;人在其上。看海涛拍岸。打在水泥阶梯上。粉碎的水珠飘的到处都是。发着白光。亮眼极了;这重气氛。这种新奇坚固的水泥。这种美。简直令人赞叹了!

    水泥成品的效果。第一次在宋人面前展现其魅力。一时间在南边造成了轰动。

    而到了八月。沈欢在海州的做法。也详细的进入了京城诸君的法眼!

    今天的一万八千字任务完成!好累。脖子都累了。这是现在的感受。以后要冲月勤。看来要坚持每日更新了。就是不够。第二天补一点也就行了。现在一次补一万多。又没存稿。真不是我这种懒人能做的。恩。请大家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