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灾年
当一个人连一碗粥都吃不起时,尊严对他来说,比一张纸还要单薄。【】``し
宏佑二十三年春,河水刚刚解冻,空气中还残留着冬日里尚未消散的寒意。太阳还没有升到高处,只在远山之间露出一点红红的印迹,不足以驱散这刺骨的寒冷。
小二早早就起来了,他得比家里人起得都早,要赶在爹娘哥哥起身之前,把一家人的早饭做好。
钻出被子,小二先狠狠打了一个哆嗦。
冷,好冷。
身上的被子不知用了多少年,被里被面都洗得发白褪色,边角也磨破了,用手指一抠,就能看见一团黑黑的棉絮。棉絮许久没有弹过,*的,也不耐寒,盖在身上,全凭自己身体的热乎气捂着,才能撑过一整晚。就是这样,小二也只能和哥哥合盖一床被子。
轻手轻脚的下了土坑,屋里没有油灯,小二就在一片昏暗里摸索。
一床薄被根本抵挡不了寒夜侵袭,小二和哥哥每晚都会把自己身上的夹袄盖在被子上,聊胜于无,这两件衣裳也没有多保暖,但总比不盖强些。
小二家只有两间草屋,父母带着弟弟住一间,他和哥哥住一间。哥哥每天都要跟着爹娘去田里,干很重的农活,小二生怕吵醒哥哥,每天起来都要像这样静悄悄的穿好衣裳,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干活养家的人脾气大得很,被吵醒了是要打人的。
农家草屋看不见一块青砖,地基用的是山里的石块,而墙体则是将草梗和进土坏里堆砌成的,连简陋都谈不上,只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罢了。
屋子里也没有家具,一盘土炕和一口木箱就是家里的全部家当,箱子里除了几件杂物,连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他们这样的人家,是连贼都不会来光顾的。
尽管已经小心翼翼,可小二拿夹袄时还是惊动了熟睡中的哥哥。
哥哥翻了个身,无意识的挥了挥拳头,口里含糊不清的咒骂一句。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可还是把小二吓得不轻,小二停下手里的动作,僵在原地细细的抖着,等了一阵子,哥哥的拳头没有落在他身上,小二才松了一口气。他飞快地披上夹袄,拿根布带在腰里扎了两圈,把夹袄扎牢。
这件夹袄是用哥哥穿剩下的衣裳改的,所谓夹袄,就是由两层单衣拼凑而成,天冷时往里絮上棉花,当冬衣穿,天热时再拆开夹衣,把棉花掏出来,当单衣穿,一年四季只有这一身衣裳,春夏秋冬都要穿在身上,补了又补,缝了又缝,补丁撂着补丁,早已看不出它原本的颜色。
小二的身体不好,生下来时就特别瘦弱。家里穷,也没钱给他补身子,小二的身体也就越发不好,一年到头总是生病,生病了也没钱去请大夫,只能拿乡下的土法子将就,听天由命,治好了算小二命大,死了也是没辙的事。就这么磕磕绊绊的,如今长到十岁,小二还长得像根麻杆似的,细瘦的腰身托着一个小小的脑袋,走在路上,像风一刮就会倒了。
哥哥比小二结实得多,他的衣裳穿在小二身上,晃晃悠悠的,很不合身,如果不是用布条扎着,冷风一吹,就会从衣摆里钻进风去。小二受不得风寒,他怕生病,因为生病了爹娘哥哥都会沉着脸,他害怕,所以有病也会忍着,即使疼得浑身冒冷汗,小二也只是咬着牙拼命干活,不敢说一句难受。
拽拽衣角,小二从屋里出来,迎面就听见对面屋里传来一声长叹。小二的心也跟着那声长叹沉了下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爹娘叹气的次数明显多了,这几年田里的收成不好,打的粮食不够一家人吃的,去年又遭了一场蝗灾,收成更是减了大半,他们一家人都有好长一段日子没有吃过干粮了。
小二也叹了口气,他捏了捏自己细瘦的胳膊,如果他也能像哥哥那样健壮就好了,那样他就能跟爹娘哥哥一起下地,多开几亩荒田,多种一些粮食,爹娘也就不用再为一口饭着急上火了。
小二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一家辛苦劳作,一年到头都不敢闲着,伺候土地跟伺候祖宗似的,为什么日子还是过得这样穷呢。
禁不住又想叹气,小二麻木的搓了搓脸,把那声叹息压回了肚子。叹气有什么用?还是快点把早饭做好,不要耽误爹娘下地干活才是正经的。
出了院子,天已经蒙蒙亮了,小二加快了动作,从水缸里舀出一瓢冷水,就着缸边洗了把脸。
水缸一直在院里搁着,里面的水冰凉刺骨,把小二那点残存的睡意彻底赶跑了。
舀水涮锅,揭开磁瓮,小二探着身子,用粗磁碗刮了小半碗玉米面出来。
碗边碰着瓮底,发出一声刺耳的摩擦音,小二皱了皱眉头,磁瓮已经见底了,这点粮食,就算天天喝稀的,也只够全家人吃十来天。离收获的季节还有好几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到底要怎么熬过去呢?
小二没有想的那么长远,一个十岁的孩子,他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能去考虑全家生计的地步。小二只是想着眼前的事,想着今天:快没有粮食了,他一会儿就出门去,到地里找几个耗子洞,掏几窝小耗子回来吃,河水也解冻了,他一定要下河试试,要是能抓两尾活鱼回来,就给弟弟炖鱼汤吃,还有……
小二一面想着,一面利索的把玉米面下进锅里,等锅开了,就把切碎的萝卜缨子搁进去,拿锅铲搅开,滚几个滚儿,熬好后,撒上一点盐巴,就能出锅了。
这边熬着野菜粥,那边就得把红薯蒸上,拿刷子把红薯涮洗干净,从中间切开,四个红薯切成八瓣,齐齐码进笼屉里,搁在滚水上蒸熟。
这些活儿小二从小就干,如今已经能做得很麻利了。
他身子太弱,在太阳地里站一个时辰,人就犯晕,根本下不了地,也不能帮家里耕田种地,家里的壮劳力只有他爹和哥哥,两个人拼死拼活,也养不起家里的五张大嘴,小二不顶事,娘只好给家里最小的弟弟断了奶,自己下地去干活,从此后家里的大小活计就都由小二去做。
小二不觉得苦,他乐意做这些事,哪怕每天他都要天刚亮就起床,烧火劈柴,围着大柴灶忙个不停,做了早饭收拾了碗筷,就要赶着去后山上挖野菜,拣柴火,回来后就要张罗午饭,做好了装进箩筐里,背到田间给爹娘送饭,等他们吃完了,自己才能顾得上吃一口凉透了的剩饭,趁天没黑时,还要赶着把线纺好,等他娘从地里回来,就能用这些线织几匹粗布,去集市里换几个钱回来贴补家计。
日子苦,可小二心里不苦,就算再累他也不觉得苦,只要爹娘不骂他没用,他就是被火烫伤多少回,被纺线勒出多少道伤口,也不会觉得苦。
做好了早饭,天已经大亮。小二把饭端上桌子,一家人闷头吃饭。
家里只有一张坑桌,就摆在爹娘住的屋子里,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爹娘坐在炕里,哥哥和弟弟挨着爹娘分坐炕桌两边,小二只能被挤在炕沿边,守着粥锅,看谁的碗空了,就给家人添饭。
爹娘从小就不待见小二,穷人家的孩子,生得那么娇弱,一病起来就要死要活的吓死人,干脆病死也就罢了,可偏偏还命硬得很,每次都挺了过来,折腾死人。他们家的老大和老三,可没像这个二小子似的,一落地就结结实实的,好养活得很。
小二端着粥碗,澄黄的玉米面里裹着绿惨惨的萝卜缨子,没有多好吃,可小二还是咽了一口唾沫,喝了一口,转头悄悄看了一眼桌上的粗磁碗。碗里是蒸好的红薯,热腾腾的冒着甜丝丝的香气。
小二小心翼翼地看了看爹娘的脸色,才敢颤悠悠的伸出手去,拿起一块红薯,三口两口塞进嘴里。
自从上回吃饭的时候,他被爹用筷子抽了手背,小二吃饭就变得战战兢兢的,生怕在饭桌上做错了什么,又会被爹打。
他不是故意的,他也知道他在家里,没做什么重活,有粗面馍馍要先紧着下地干活的人吃,可他还是忍不住,小二饿,他觉得自己肚子里肯定住了个吃不饱的妖怪,不然怎么会总是觉得饿呢。
一块红薯下肚,小二不但没有吃饱,反而更加饿了,肚子里拧着劲儿的难受,胃像布口袋似的,这一块红薯连底儿都垫不满。小二不敢再拿,红薯只有八块,五个人一分,剩下的三块是要留给爹娘和哥哥的。
小二忍着心里的渴望,把贪婪的目光从红薯上移开,他端起粥碗,灌了一大口下去,希望能把这个布口袋填满。
“二小子,这块红薯你吃了吧。”娘说着话,已经把手里的红薯递到了小二面前。
小二呆愣愣的看着那块红薯和红薯后面的母亲,好半天都忘了去接。
小二以为自己在做梦,在他的记忆里,娘从来没有主动给他挟过吃的,更没有好声好气的跟自己说过一句话。
从小二记事开始,爹娘对他就没有好脸色,心里苦,日子过得艰难,早已经磨尽了他们为人父母的慈爱和温柔,他们对不能帮衬家里干农活,还时常生病的小二,一直是嫌弃的,厌恶的,哪怕小二承担了家里所有的杂活,哪怕小二这几年纺的纱线可以堆满半个屋子,哪怕小二挖来的野菜帮他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青黄不接的日子,他们也还是难以改变“这个儿子没用”的看法。
小二怯怯的接过红薯,双手抱着,低着脑袋,牵了牵嘴角。
他舍不得吃,这是娘给的,小二攥在手心里,想着吃完了饭,就找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等饿得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再吃。
娘给他递吃的了,这是不是说明,娘心里也是疼他的。
小二抬起头,悄悄地看了母亲一眼,心里满是渴望。
徐氏摇了摇头,瞧着自己的二儿子,实在是喜欢不起来,马上就要把他送走了,原本还有几分愧疚,可一见他这副低眉顺眼,不言不语的样子,心里就有火。
这个孩子从小就少言寡语,骂他也不吱声,打他也不会哭叫,像个锯了嘴的葫芦。都是自己的儿子,徐氏自觉从没偏向过谁,可老大和老三都活泼好动,一见了自己就亲亲热热的,唯独这个二小子,却总是一副受了惊吓的样子,好像自己有多亏待他似的。
爹娘都吃完了,小二也赶忙抹了抹嘴,站起身来收拾碗筷。
“小二,先别收拾了,爹跟你说个事儿。”
小二动作一顿,放下手里的碗筷,等着他爹说话。
“这个,你,咱家……”
阮兴支吾半晌,还是没把想说的话说出口,他老实,嘴也笨,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徐氏做主。小二的事,阮兴是不乐意的,他家里再穷,也没穷到卖孩子的份上,卖也就罢了,还要把孩子卖到那么个吃人的火坑里,这可让他怎么张得开口。
徐氏见不得阮兴这副窝囊相,她推了丈夫一把,示意他快说。
阮兴长叹了一口气,狠了狠心,开口道:“小二啊,你也大了,也知道咱家现在是个啥光景,家里家外穷得叮当乱响,瓮里别说精米白面,就连那玉米面都快断顿了。”
阮兴说得心酸,他一个男人,养不活一大家子,竟然要靠卖孩子渡过荒年,实在是没用。
愧疚和心虚压得阮兴抬不起头来,他不敢看小二的眼睛,只歪着头,朝空荡荡的门口絮叨:“爹娘也是没法子了,你别恨我们,眼看你哥就十四了,该娶媳妇了,咱家这个样子,饭都吃不起,哪还能拿出钱来备聘礼,没有聘礼,谁家肯把姑娘嫁过来呢。你弟弟还小,咱家就指望你了……”
小二像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他手脚冰凉,人也懵了,好半天才听懂了父亲说的是什么——他被卖了,他被他的亲爹娘卖了。
...
宏佑二十三年春,河水刚刚解冻,空气中还残留着冬日里尚未消散的寒意。太阳还没有升到高处,只在远山之间露出一点红红的印迹,不足以驱散这刺骨的寒冷。
小二早早就起来了,他得比家里人起得都早,要赶在爹娘哥哥起身之前,把一家人的早饭做好。
钻出被子,小二先狠狠打了一个哆嗦。
冷,好冷。
身上的被子不知用了多少年,被里被面都洗得发白褪色,边角也磨破了,用手指一抠,就能看见一团黑黑的棉絮。棉絮许久没有弹过,*的,也不耐寒,盖在身上,全凭自己身体的热乎气捂着,才能撑过一整晚。就是这样,小二也只能和哥哥合盖一床被子。
轻手轻脚的下了土坑,屋里没有油灯,小二就在一片昏暗里摸索。
一床薄被根本抵挡不了寒夜侵袭,小二和哥哥每晚都会把自己身上的夹袄盖在被子上,聊胜于无,这两件衣裳也没有多保暖,但总比不盖强些。
小二家只有两间草屋,父母带着弟弟住一间,他和哥哥住一间。哥哥每天都要跟着爹娘去田里,干很重的农活,小二生怕吵醒哥哥,每天起来都要像这样静悄悄的穿好衣裳,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干活养家的人脾气大得很,被吵醒了是要打人的。
农家草屋看不见一块青砖,地基用的是山里的石块,而墙体则是将草梗和进土坏里堆砌成的,连简陋都谈不上,只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罢了。
屋子里也没有家具,一盘土炕和一口木箱就是家里的全部家当,箱子里除了几件杂物,连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他们这样的人家,是连贼都不会来光顾的。
尽管已经小心翼翼,可小二拿夹袄时还是惊动了熟睡中的哥哥。
哥哥翻了个身,无意识的挥了挥拳头,口里含糊不清的咒骂一句。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可还是把小二吓得不轻,小二停下手里的动作,僵在原地细细的抖着,等了一阵子,哥哥的拳头没有落在他身上,小二才松了一口气。他飞快地披上夹袄,拿根布带在腰里扎了两圈,把夹袄扎牢。
这件夹袄是用哥哥穿剩下的衣裳改的,所谓夹袄,就是由两层单衣拼凑而成,天冷时往里絮上棉花,当冬衣穿,天热时再拆开夹衣,把棉花掏出来,当单衣穿,一年四季只有这一身衣裳,春夏秋冬都要穿在身上,补了又补,缝了又缝,补丁撂着补丁,早已看不出它原本的颜色。
小二的身体不好,生下来时就特别瘦弱。家里穷,也没钱给他补身子,小二的身体也就越发不好,一年到头总是生病,生病了也没钱去请大夫,只能拿乡下的土法子将就,听天由命,治好了算小二命大,死了也是没辙的事。就这么磕磕绊绊的,如今长到十岁,小二还长得像根麻杆似的,细瘦的腰身托着一个小小的脑袋,走在路上,像风一刮就会倒了。
哥哥比小二结实得多,他的衣裳穿在小二身上,晃晃悠悠的,很不合身,如果不是用布条扎着,冷风一吹,就会从衣摆里钻进风去。小二受不得风寒,他怕生病,因为生病了爹娘哥哥都会沉着脸,他害怕,所以有病也会忍着,即使疼得浑身冒冷汗,小二也只是咬着牙拼命干活,不敢说一句难受。
拽拽衣角,小二从屋里出来,迎面就听见对面屋里传来一声长叹。小二的心也跟着那声长叹沉了下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爹娘叹气的次数明显多了,这几年田里的收成不好,打的粮食不够一家人吃的,去年又遭了一场蝗灾,收成更是减了大半,他们一家人都有好长一段日子没有吃过干粮了。
小二也叹了口气,他捏了捏自己细瘦的胳膊,如果他也能像哥哥那样健壮就好了,那样他就能跟爹娘哥哥一起下地,多开几亩荒田,多种一些粮食,爹娘也就不用再为一口饭着急上火了。
小二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一家辛苦劳作,一年到头都不敢闲着,伺候土地跟伺候祖宗似的,为什么日子还是过得这样穷呢。
禁不住又想叹气,小二麻木的搓了搓脸,把那声叹息压回了肚子。叹气有什么用?还是快点把早饭做好,不要耽误爹娘下地干活才是正经的。
出了院子,天已经蒙蒙亮了,小二加快了动作,从水缸里舀出一瓢冷水,就着缸边洗了把脸。
水缸一直在院里搁着,里面的水冰凉刺骨,把小二那点残存的睡意彻底赶跑了。
舀水涮锅,揭开磁瓮,小二探着身子,用粗磁碗刮了小半碗玉米面出来。
碗边碰着瓮底,发出一声刺耳的摩擦音,小二皱了皱眉头,磁瓮已经见底了,这点粮食,就算天天喝稀的,也只够全家人吃十来天。离收获的季节还有好几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到底要怎么熬过去呢?
小二没有想的那么长远,一个十岁的孩子,他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到能去考虑全家生计的地步。小二只是想着眼前的事,想着今天:快没有粮食了,他一会儿就出门去,到地里找几个耗子洞,掏几窝小耗子回来吃,河水也解冻了,他一定要下河试试,要是能抓两尾活鱼回来,就给弟弟炖鱼汤吃,还有……
小二一面想着,一面利索的把玉米面下进锅里,等锅开了,就把切碎的萝卜缨子搁进去,拿锅铲搅开,滚几个滚儿,熬好后,撒上一点盐巴,就能出锅了。
这边熬着野菜粥,那边就得把红薯蒸上,拿刷子把红薯涮洗干净,从中间切开,四个红薯切成八瓣,齐齐码进笼屉里,搁在滚水上蒸熟。
这些活儿小二从小就干,如今已经能做得很麻利了。
他身子太弱,在太阳地里站一个时辰,人就犯晕,根本下不了地,也不能帮家里耕田种地,家里的壮劳力只有他爹和哥哥,两个人拼死拼活,也养不起家里的五张大嘴,小二不顶事,娘只好给家里最小的弟弟断了奶,自己下地去干活,从此后家里的大小活计就都由小二去做。
小二不觉得苦,他乐意做这些事,哪怕每天他都要天刚亮就起床,烧火劈柴,围着大柴灶忙个不停,做了早饭收拾了碗筷,就要赶着去后山上挖野菜,拣柴火,回来后就要张罗午饭,做好了装进箩筐里,背到田间给爹娘送饭,等他们吃完了,自己才能顾得上吃一口凉透了的剩饭,趁天没黑时,还要赶着把线纺好,等他娘从地里回来,就能用这些线织几匹粗布,去集市里换几个钱回来贴补家计。
日子苦,可小二心里不苦,就算再累他也不觉得苦,只要爹娘不骂他没用,他就是被火烫伤多少回,被纺线勒出多少道伤口,也不会觉得苦。
做好了早饭,天已经大亮。小二把饭端上桌子,一家人闷头吃饭。
家里只有一张坑桌,就摆在爹娘住的屋子里,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爹娘坐在炕里,哥哥和弟弟挨着爹娘分坐炕桌两边,小二只能被挤在炕沿边,守着粥锅,看谁的碗空了,就给家人添饭。
爹娘从小就不待见小二,穷人家的孩子,生得那么娇弱,一病起来就要死要活的吓死人,干脆病死也就罢了,可偏偏还命硬得很,每次都挺了过来,折腾死人。他们家的老大和老三,可没像这个二小子似的,一落地就结结实实的,好养活得很。
小二端着粥碗,澄黄的玉米面里裹着绿惨惨的萝卜缨子,没有多好吃,可小二还是咽了一口唾沫,喝了一口,转头悄悄看了一眼桌上的粗磁碗。碗里是蒸好的红薯,热腾腾的冒着甜丝丝的香气。
小二小心翼翼地看了看爹娘的脸色,才敢颤悠悠的伸出手去,拿起一块红薯,三口两口塞进嘴里。
自从上回吃饭的时候,他被爹用筷子抽了手背,小二吃饭就变得战战兢兢的,生怕在饭桌上做错了什么,又会被爹打。
他不是故意的,他也知道他在家里,没做什么重活,有粗面馍馍要先紧着下地干活的人吃,可他还是忍不住,小二饿,他觉得自己肚子里肯定住了个吃不饱的妖怪,不然怎么会总是觉得饿呢。
一块红薯下肚,小二不但没有吃饱,反而更加饿了,肚子里拧着劲儿的难受,胃像布口袋似的,这一块红薯连底儿都垫不满。小二不敢再拿,红薯只有八块,五个人一分,剩下的三块是要留给爹娘和哥哥的。
小二忍着心里的渴望,把贪婪的目光从红薯上移开,他端起粥碗,灌了一大口下去,希望能把这个布口袋填满。
“二小子,这块红薯你吃了吧。”娘说着话,已经把手里的红薯递到了小二面前。
小二呆愣愣的看着那块红薯和红薯后面的母亲,好半天都忘了去接。
小二以为自己在做梦,在他的记忆里,娘从来没有主动给他挟过吃的,更没有好声好气的跟自己说过一句话。
从小二记事开始,爹娘对他就没有好脸色,心里苦,日子过得艰难,早已经磨尽了他们为人父母的慈爱和温柔,他们对不能帮衬家里干农活,还时常生病的小二,一直是嫌弃的,厌恶的,哪怕小二承担了家里所有的杂活,哪怕小二这几年纺的纱线可以堆满半个屋子,哪怕小二挖来的野菜帮他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青黄不接的日子,他们也还是难以改变“这个儿子没用”的看法。
小二怯怯的接过红薯,双手抱着,低着脑袋,牵了牵嘴角。
他舍不得吃,这是娘给的,小二攥在手心里,想着吃完了饭,就找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等饿得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再吃。
娘给他递吃的了,这是不是说明,娘心里也是疼他的。
小二抬起头,悄悄地看了母亲一眼,心里满是渴望。
徐氏摇了摇头,瞧着自己的二儿子,实在是喜欢不起来,马上就要把他送走了,原本还有几分愧疚,可一见他这副低眉顺眼,不言不语的样子,心里就有火。
这个孩子从小就少言寡语,骂他也不吱声,打他也不会哭叫,像个锯了嘴的葫芦。都是自己的儿子,徐氏自觉从没偏向过谁,可老大和老三都活泼好动,一见了自己就亲亲热热的,唯独这个二小子,却总是一副受了惊吓的样子,好像自己有多亏待他似的。
爹娘都吃完了,小二也赶忙抹了抹嘴,站起身来收拾碗筷。
“小二,先别收拾了,爹跟你说个事儿。”
小二动作一顿,放下手里的碗筷,等着他爹说话。
“这个,你,咱家……”
阮兴支吾半晌,还是没把想说的话说出口,他老实,嘴也笨,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徐氏做主。小二的事,阮兴是不乐意的,他家里再穷,也没穷到卖孩子的份上,卖也就罢了,还要把孩子卖到那么个吃人的火坑里,这可让他怎么张得开口。
徐氏见不得阮兴这副窝囊相,她推了丈夫一把,示意他快说。
阮兴长叹了一口气,狠了狠心,开口道:“小二啊,你也大了,也知道咱家现在是个啥光景,家里家外穷得叮当乱响,瓮里别说精米白面,就连那玉米面都快断顿了。”
阮兴说得心酸,他一个男人,养不活一大家子,竟然要靠卖孩子渡过荒年,实在是没用。
愧疚和心虚压得阮兴抬不起头来,他不敢看小二的眼睛,只歪着头,朝空荡荡的门口絮叨:“爹娘也是没法子了,你别恨我们,眼看你哥就十四了,该娶媳妇了,咱家这个样子,饭都吃不起,哪还能拿出钱来备聘礼,没有聘礼,谁家肯把姑娘嫁过来呢。你弟弟还小,咱家就指望你了……”
小二像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他手脚冰凉,人也懵了,好半天才听懂了父亲说的是什么——他被卖了,他被他的亲爹娘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