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 不记名投票
接下来张行成就继续介绍三省六部的职责。 自前朝以来设立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各有职责。首先这三省的长官一般都是宰相。第二,中书省负责起草往下发布的诏书,尚书省负责收集上奏的奏报。而门下省就是负责把这些诏书和奏报签字盖章以后统一下发的。这些省的最高长官,称为令,但多为虚职。实际干活的,都是左右仆射。 众人又填鸭般的向李治解说了一阵,最后总结道:太子殿下精明强干,此时天下太平,四海皆安,因此朝会应当没什么事情,只需要走个过场。如没有意外,朝会就会以司礼官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叫喊声中落幕。 “只是,百官中可能有人欺负太子年幼,或者会出一些难题,还希望殿下要有心理准备,只需要推掉就可以。”长孙补充了一句。 “无妨无妨,就怕你们什么都不说呢,我这监理国事也显得多无聊。”李治满不在乎。 于是乎众人各自散去,自有专人带领李治去更衣。 太极殿内,司礼官拉长了嗓子:“今日朝会起,太子监理国事,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连呼三遍。 太极殿内是典型的传统建筑,使用了减柱式的格局。中轴线上留出一道较宽的走道,两侧分布着许多柱子。只是在皇帝御座四周以及相关的走道上,减少了柱子的布置。这样的布局,就如同雅典神庙内林立的柱子一般。至于为什么东西方的最高建筑都使用了这么多柱子的格局,可能与远古时期人类的建筑技术落后有关。 在人们还习惯挖半地xue式样的房屋的年代,最崇高的建筑必须修的最大最显眼,此时就需要很多柱子来保证大屋顶的结构稳定。 此时,百官按照品级地位列在大殿雄伟壮观,但是十分阻碍光线的柱子群中,视线和声音的传播都十分受阻,所以需要人力来重复广播,确保大殿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听见皇帝的广播。这种结构导致功能上的落后,让李治觉得十分蛋疼。他看了看这略微显得老旧的宫殿,心想自己上任了,第一件事就是拆了宫殿重建一个罗马剧场样的大殿,作为朝会的新场所。 不过眼下,他只能勉强在这里同百十号人来沟通了。 李治站在御座旁,很期待朝臣们给他出一个什么意见。不过沉默了半晌,并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司礼官又喊了一遍,忽然有一个声音跳出来,道:“臣吏部侍郎崔仁轨,请奏尚书省左右仆射空缺已久,还请太子明察贤能,早日补缺。” 这话一出,众文官就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左右仆射都相当于宰相,这意思就是要增加宰相啊!是什么人出的注意,让这个崔仁轨有这么大的胆量提起呢? 朝中的中书侍郎是崔仁师,他和他又是什么关系? 果然,崔仁师出来说话了:“殿下。圣人将尚书省左右仆射空缺已多年,想来必有原因。因此这个提议还是作罢吧。” 原来如此。崔仁礼以中书侍郎的品级,任着参知政事的职位,显然是品级低而职务高。崔仁轨估计是觉着反正都是宰相,为何要打压崔仁礼的品级,这个尚书省左右仆射正三品空着也是空着,趁老皇帝不在,看看太子有没有意思给升一升官。 合着这是属下要求涨工资来!李治细细思索了一番,心中有了几分想法。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政治系统里最重要的几个职位的更替问题。不管你位居几品,升官贬官,位居何职,说白了就是圣人一句话的事。然而文官心里也自有一份称。李世民在的时候,会时不时的把最近春风得意的文官贬一下官,然后再提拔上来,未尝不是敲打敲打,以示自己权威无上的意思。早年魏征在的时候,他还有所收敛。自从魏征死了,自己又到了更年期,出了几个得力心腹,其余他不太信任的官员,每个都受过这样的折腾。他从来都不喜欢的崔家,正是首当其冲。也难怪崔仁轨会跳出来,给自家人给请升职。 眼下,李治可不能想这么多。这个难题,张行成为了保护太子殿下,跳出来挡枪:“臣太子少詹事张行成有奏,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等圣人回来再决定吧。” 崔仁轨便继续问道:“太子监理国事,莫非这不属于国事,还需问圣人不成?”他可不愿意回去和那个老皇帝打交道。 李治也不愿意上来就给人以不能理事的印象,于是他回答道:“好了好了。此事确实非同小可,不过呢,孤自有一番计较。须知宰相乃朝廷最重要的官员了,因此变动还是得有个章法。圣人在时,可以明察秋毫,任贤能,免不才。孤尚且年幼,因此需要百官的帮忙。”说着,他往后面招了招手,自然有人抬了两个像大轿子一样的大盒子放到了朝堂之上。 “现在呢,孤就当庭做一个调查。每个朝臣可以在这个大盒子里,用一页纸写下自己对此事的态度。首先说明支持或者不支持,再写明原因,全文不能超过七十字。每一页纸不记名,写完投在箱子里。写完以后,我们当堂计票,来看看结果。如果同意的票数超过半数,孤就同意这个启奏。不过半数,孤就否定掉。你们看如何?”李治看着满朝堂惊慌失措的朝臣,心中泛起了自得。想把问题踢给我?你们还太嫩了点!这样不仅节省了争吵,还让结果让人无话可说。最适合李治这样的懒人了。 各朝臣看着这样的新鲜玩意,不仅泛起了嘀咕:“太子这都准备好了,哪里是征求我们的意见啊,别挣扎了,都写吧!” 对于广大没有发言权的低级上朝官员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的事情。这样他们总算有了一个投票的机会。 长孙无忌呆不住了:“殿下,这样一人一票,是不是有失公平?” 李治说:“赵国公,此事呢,孤以为,你们都是同僚,都是我国家的柱石。你们的工作都很重要,因此你们的意见也很重要。此事毕竟牵涉到整个吏治的系统,所以多听取意见是很必要的。至于公平不公平,品级高的官员,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投票前充分发表意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这么看来,也并不是让品级高下都一样。孤这番理由,你可是满意?” 长孙无忌知道在坚持,必然会在百官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只得同意。 于是,大唐帝国第一次议会投票,就在这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百官排成两列,依次进入这个密封的小房间里奋笔疾书,然后投下这“无关痛痒”的一票。 这一弄就是差不多近两个小时。然后由两个典官收上箱子,依次拿出投票来唱票。为了快速唱票,只念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并没有仔细念出理由。 经过一番统计,在所有的126张选票中,同意增设尚书省左右仆射的,只有46票,剩下的80票都是反对票。于是李治便说:“诸公也看到了,你们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崔仁轨,你觉得孤处事可算公允?如果有怀疑,你可以换一组人来唱票。不允许你直接看票,是为了让你认出票面字迹。还希望你理解。” 崔仁轨被这一手段惊的屁滚尿流,准备好了一套说辞根本没有机会用的上,哪里还有心思反抗,恭恭敬敬的行礼道:“殿下这个手段真是公平至极,微臣心服口服!” 李治微笑着收起所有选票,说:“孤会回去好好读一下你们对此事的看法。虽然孤否决了崔仁轨的提议,但是孤以为,朝中重臣,特别是长官的任免体系,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后若是新有什么变动,一定会同诸公开诚布公的商讨,如何?” 百官附和道:“殿下真是贤明啊!” 不记名投票一出,所谓一言堂和“指鹿为马”的惨剧,不违心的附和当朝重臣就会受到人身迫害的事,想来就没那么容易出现了吧。至于新的问题,那自然以后再慢慢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