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在线阅读 - 第十一章 折腾个啥劲儿?

第十一章 折腾个啥劲儿?

    汴京官场上,贵王和太后不和的消息愈演愈烈,尤其是贵王府和帅府起了冲突,太后召见了贵王妃和高少夫人后,消息灵通的官员大多闻听了太后如何对贵王妃冷淡,对高少夫人恩宠,从帅府传出的消息更是绘声绘色,言辞里似乎太后与贵王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转载自﹡新﹡笔﹡下﹡文﹡学bxx虽然太后还未下懿旨如何处置贵王妃,但想来这次贵王府要栽个大大的跟斗了。

    帅府书房中,高俅正脸色铁青的和孙先生叙话,虽然听得儿媳讲述宫中遭遇,心中稍稍去了一口恶气,但想起贵王对自己的羞辱,高俅还是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这次一定要把贵王府压下去,否则后自己也无面目在京城落足了。

    看着手中厚厚的纸笺,高俅不住冷笑,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望着孙先生道:“先生果然消息灵通,若不是先生,还真不知该如何下手!”

    孙先生笑道:“这些不过市井传言,不过小人仔细盘查之后,十九倒也属实!”

    高俅微微点头,看着纸笺笑道:“想不到他果然是个泼皮,在阳谷时欺行霸市,又敲诈阳谷知县一个庄子,哼哼,武家庄,当初我就觉得这庄子有些蹊跷,果然是他的,想来这些年军装备也落在武家庄不少吧,恩?阳谷知县被提拔为知州……”高俅越看脸色越是舒展,抬头笑道:“人证确实备足了么?”

    孙先生点头,说道:“恩,小人用了帅十万贯,怎会办不妥这些小事!”

    高俅道:“我要得可是确实的人证,若不然太后问询,只怕露出马脚!”

    孙先生道:“帅放心,都是实打实的证人,属下这段子可是把阳谷和幽云翻了个底朝天。”

    高俅笑着点头,起道:“走!带我去看看这些人证!”

    孙先生急忙跑上去拉开房门,等高俅走出才跟在后面。边走边小心问道:“帅,武家庄至今保有武装,要不要奏贵王不轨之意?”

    高俅笑着摇头:“这却不必了,就算奏上去太后怕也不信。不过贪赃枉法,敛财卖官就足够了!”哈哈笑着向前走去。孙先生赔笑跟在后面。

    深夜,汴京城仍然灯火通明,似繁星点点,衬托着着汴京的繁华。西十宇大街尽头,垂析掩映中,有一座精致的小院。院中有一小楼,彩栏秀阁,请幽别致。

    小楼二层,两男子正笑着低语,两人都穿绸缎长袍,一胖一瘦。看起来不是普通人物,旁边有一名美艳女子为二人斟茶倒水。

    说着说着,微胖男子忽然给给大笑起来:“承明兄。你说得可是真的?”

    干瘦男子笑道:“自然是真的,此次贵王可真是自难保啊!”

    微胖男子摇头道:“承名兄。我到觉得此时雪中送炭比落井下石要好上一些!”

    干瘦男子笑道:“若是贵王府不倒,自然是子元兄说的在理,只是此次贵王府大厦将倾,子元,咱这小木炭可不住狂风暴雪啊!”

    两人对视一眼,又哈哈大笑起来。

    此二人不是别人,唤作承名的干瘦男子乃是侍御史张昌,微胖男子是监寡御史杨澄,虽然侍御史不过六品官员,监寡御史仅为七品官员,但御史乃是谏官,掌朝廷之口舌,宋又不以言论获罪,御史更是得天独厚,就算骂了皇上皇上也只有乖乖听着。

    蔡京掌相权后,大力气结识御史台言官,和言官多交往甚密,张昌更是蔡京府上的常客,可算御史台中蔡京地死党。

    说起来当初张昌初入御史台,也算刚正不阿,曾经数次弹劾曾布,不过谁也想不到的是这名不钱财,敢于直言的言官老了老了,会拜倒在京城名jì)凤儿的裙下,更稀里糊涂进了凤儿地香闺,倒后来不可自拔,等得知香闺和凤儿都是蔡京买下送与自己后,已经追悔莫及,加之又怎舍得凤儿这温柔解语的美人儿?也就心一横,倒向了蔡京,为掩人耳目,凤儿之香闺也成了张昌联络纵横之地。

    这几朝中风云变幻,张昌听得蔡京话里隐隐地含义明早朝会有龙争虎斗,似乎高俅明要弹劾贵王,蔡京话含含糊糊,张昌却听得明白,蔡京是想明借机难,所谓墙倒众人推,定要把贵王动上一动,最不济也要坏了他的名声。

    张昌闻言就知定是高俅与蔡京透了口风,想想也是,若不趁这次贵王进退失据之机难,错过今,怕是以后再抓贵王把柄就难抓了。

    张昌回府后马上拜访与自己交好的言官,倒也寻得一二愿响应自己之人,不过这就够了,若真的御史台谏官全去弹劾贵王,只怕反而弄巧成拙,显得御史台有结党之嫌。

    杨澄正是此次表现地最衷的谏官,两人本就是知交,无估不谈,张昌当下盛邀杨澄来自己偏院吃酒,顺便商谈明对策。和别的言官说起弹劾贵王之事张昌自然正义凛然,什么当街殴打朝廷大员,纵容王妃胡为等等都是冠冕堂皇地文章,不过和杨澄,却隐隐露出了明帅会死磕贵王之意,言语里透露帅似乎有了什么大把柄在手中,此次贵王怕是在劫难逃。

    “承名兄,如你所言,常山兄也痛恨贵王?明也会凑这个闹?”杨澄品口茶,问道。

    张昌微微颔。

    杨澄叹口气,沉思道:“莫非太后真要对付贵王?”

    张昌笑道:“话不能这般说,常山是常山,太后是太后,岂可混为一谈?再说什么太后对付贵王的言语,可是不妥!”常山就是李氏族中的言官。

    杨澄道:“承名兄,咱二人说话也不必那般多顾及,若你老这般含含糊糊,实在无趣。”

    张昌笑笑,就算谈起贵王府言语无忌,毕竟现在两人是一条阵线。但谈起太后还是小心些好,做言官的最会抓人话柄,几年后谁知道自己和杨澄是何等模样,若那时成了对头。翻起老账可是不好。

    想想也是,国无二主。太后又怎会忍受朝中有可与她并驾的人物!”杨澄晃着脑袋自言自语。

    “承名兄!天色不早了……”张昌笑着起。

    杨澄愕然,无奈的起,问道:“蔡相明不知会不会上朝?”自武植砸了高俅后,蔡京就开始抱病不起。太后也曾亲自前去探视,据传言病得不轻。

    “这谁又知道?蔡相重病,想来自先皇去后。国事千头万绪,累坏了子,多休息休息总是好地。”张昌叹息着说道。

    杨澄笑笑,“如此就不打扰承名兄好梦了!”拱拱手,向外走去,张昌把他送出门口。这才回转,一直坐在一旁安静看书的艳丽女子放下书籍,笑着投入了张昌怀里。

    张昌抱着她向卧房走去。心头一团火,和她在一起。自己似乎也变得年青,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初识滋味的毛头小子……不多时,房中就响起了粗重地喘息声……

    贵王府,宇楼阁中千百盏灯笼高照,府中宛如白昼,后院中,灯笼却一盏盏地熄灭,眼见快到贵王就寝时间,宫娥开始熄火。

    此时地武植却一个人孤零零坐在在寻思什么,书斋外,吴用来回踱步,最后叹口气,转离去。

    早起朝初生,东方红彤彤一片,宫中,三三两两的朝臣迈步走向文德,大多和平时一样,侦走边在那里闲谈,神态轻松,浑不知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当太后和赵桓缓缓行入文德,众官礼毕,高俅左右观望,不但蔡京仍旧抱病,就是贵王武植今也未早朝。高俅心中微觉失望,看不到贵王被自己掀出老底的表,自己可是有些不解恨。

    张昌和杨澄对望一眼,都是会意地一笑。张昌心中却是在寻思,除去自己这些言官弹劾贵王,不知道蔡相还有什么后手?说起来自己虽然专心依附蔡相,却实在不知道蔡京在朝中到底有哪些助力,有些人虽与蔡京私交甚密,但朝堂上却也经常公然和蔡京唱反调,把张昌这蔡京死党搞得云里雾里,纳闷不已。

    正在朝臣议论政事之时,大外传来脚步声,武植抱着金锏匆匆走入,对赵桓歉意的笑笑,站在了左上,朝臣见怪不怪,继续挨个儿给赵桓上奏章,说是给赵桓上奏章,实际乃是给太后上表而已。

    高俅见得武植姗姗来迟还那付理所应当地模样,牙根恨得痒痒的,现在他看武植可就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怎么看武植怎么不顺眼。

    某位朝臣刚刚退下,武植站出班道:“圣上,太后,幽云诸事准备妥当,臣以为是合议北伐招讨使的时机了!”

    中群臣都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谁也想不到北伐竟然迫在眉睫,前些子虽然提到北伐北伐,大家也都觉得时尚远,想不到转眼间已经到了选帅之时。

    “王爷且慢!”高俅站了出来。

    武植回头笑道:“帅有话说?”

    高俅躬对赵桓道:“圣上,臣参贵王武植横行不法,敛财卖官,倒卖军武装装备私兵!”高俅此言一出,群臣哗然,这每一条可都是重罪,高俅竟然一气弹劾贵王“三大罪”,若真罪证确凿,贵王就算有先皇赐金锏,保得王爵尊荣,怕也难立足庙堂之上了。张昌虽知道高俅今要弹劾贵王,本以为高俅抓到了武植什么小节之亏,却是想不到高俅给贵王扣这么大的帽子,若再加上自己等人弹劾贵王跋扈,贵王妃无德之类地章程,今天贵王可是要百口莫辩了。转头看向杨澄笑笑,意思是怎么样?咱们就算给贵王送炭怕也冻死他了。

    赵桓还未说话,偏里王贵妃话语响起:“你说什么?”声音有一丝惶急。

    “臣参贵王武植横行不法,敛财卖官,倒卖军武装装备私兵!”高俅铿锵有力的重复,显得极有把握。

    赵桓“腾”一下站了起来,瞪着眼睛对高俅道:“你胡说!”

    群臣面面相觑。都是苦笑,高俅愕然下心中更是下了决心,若不现在扳倒贵王只怕等圣上亲政后就是另一个先皇,那时再拿贵王没有办法。

    “圣上安坐!”王贵妃语气平静下来。“把奏章呈上来!”

    赵桓瞪了高俅几眼,愤愤不平的坐下。

    司仪太监接过高俅奏章。传到了偏中,文德中,寂静无声,看高俅模样。定然有十足把握,若不然,那可是诬陷赐锏亲王。罪名可轻不了。中群臣,不管和武植有没有交,恨他也好,小说ap整理亲他也罢,忽然都觉得心中有种说不出地滋味,若是贵王真的罪名落实。那该如何?

    安公焘更是思忆起自贵王崛起后种种,以前他从未细细想过这些东西,一直将贵王看作对大宋皇室的威胁。但如今细细一想,安公焘却是一愣。自从贵王被封爵,大宋似乎越来越是强盛,虽说很多事看似必然,却终究少不了贵王的影子,安公焘越想越是诧异,忍不住朝武植看去,却见武植面无表,默默无语。

    大中只有王贵妃翻阅奏章的声音,高俅地奏章厚厚地,看来罗列贵王斑斑劣迹很是详尽,听着偏中“唰唰”的翻纸声,群臣都陷入沉思中。

    “这……就是你所说的贵王地恶行?”王贵妃清脆的话语响起,语气似乎有些轻松。

    “正是,臣多方搜集人证,可证明微臣并非虚言!太后若不信,可召人证上!”高俅朗声说道。

    “不必了!你自己再看看你地折子吧!”随的话语,奏折“啪”一声被扔了出来,赵桓眼睛转了转,不等司仪太监去拾,跳下龙椅,跑过去拿了起来翻看,看着看着,忽然哈哈笑了起来,满脸怒气化为乌有,抬头看看边尴尬等着自己的司仪太监,顺手把折子塞给他,然后笑呵呵的坐回了龙椅。

    高俅一头雾水,不知道太后什么意思,接过司仪太监递过的奏折,顺手翻了起来,没错啊,正是自己弹劾贵王地折子,这可是自己精心所书,写得大义凛然,痛斥贵王,有死谏之意。

    翻了几页,方想抬头说话,忽然面色一变,低头仔细看去,就见前几页慷慨陈词之后,本来该是罗列贵王劣行的位置,竟然变作了自己收取贿赂的账册,什么几月几,某某官员送自己多少银钱,几月几,哪家大户孝敬多少金银,连着看下去,高俅额头冷汗簌簌落下,这自然不是他地账册,所列数目也不对,但那些官员大户的名字却是错不了,若照这折子查下去,定能把自己查的请请楚楚。

    高俅猛地抬起头,却说不出话,众朝臣也都诧异的看过来,不知道这是怎么了,但看高俅脸色这般难看,不由得都悄悄议论起来。

    “折子留下,你先下去吧!”王贵妃清冷的话语传出,高俅面色一下惨白,转头看看武植,惨然一笑,把折子交到司仪太监手上,缓步向外走去。

    张昌目瞪口呆的看着高俅背影,怎么也想不到今这场狂风暴雨忽然就消弭无形,高俅这是抽什么风?血盆大口张得好大,却是人家衣角也没碰到,就灰溜溜跑了?看看杨澄,不知道自己是该出列弹劾还是如何行事,杨澄对他缓缓摇了摇头,张昌无奈地叹口气,垂头不语。

    武植却跟没事人一样,把自己袖里的章程拿出来交与司仪太监,想是推举北伐招讨使的章程了。

    “圣上,太后,臣以为此时议北伐不妥!”尚书右丞邹浩站了出来。

    武植道:“有何不妥?”

    邹浩道:“托孤重臣,相蔡京抱病,就妄议军国重事,有失先皇之意。”

    “哦?照你地意思蔡京不在就不能商议国事?那若是蔡京死掉中书省就垮台了?”武植不屑的笑笑,又躬对赵桓:“圣上,太后,臣气愤失言,勿怪!不过臣想,有太后在,圣上在。安枢密使在,许副相在,难道就议不得军国事?咱们加一起还抵不上一个蔡相么?”

    邹浩被武植一句话噎地直翻白眼,听得武植后面的话更是无语。他的意思不过是议军国事最好也和蔡京商议,却被武植歪解成没有蔡京。就不能议军国事,更借题挥,气愤下说出什么“几大臣加一起还抵不上蔡京”之类的话语,不过邹浩对蔡京也没什么好感。听武植言辞激烈,也不再辩,免得这家伙又胡言乱语。不定说出什么话。

    “贵王少安毋躁,右丞所言也不无道理,不过军务之事,刻不容缓,早作一天打算就多一分胜算,把章程拿与哀家过目。”

    听太后一说。众臣也知道今北伐招讨使也要定下来了,张昌心里这个急啊,这是怎么了?今不是说赶贵王出庙堂的子吗?怎么成了贵王一言堂?北伐招讨使?蔡相可是盯了好久了,听说有意栽培他的儿子蔡攸,只是。只是怎会今议定呢?转头去看梁中书,梁中书却正和武植交谈,边说边在笑着点头,显然是赞同武植推举的人选。

    等王贵妃召辅臣去紫寰议事时,张昌心中哀叹一声,什么全力一击?什么赶贵王出朝堂?这,这若被人知道还不笑掉大牙?看看左右6续散去地朝臣,张昌无精打采的向外走去,杨澄凑到他边,悄声道:“承名兄,兄弟以后作送炭人,勿怪!”说着加快脚步从他边走过。

    张昌脸色一僵,看看自己曾经透过话的几名谏官,脸色都十分难看,知道自己话语太满,说得贵王府如何危殆,自己方如何胜券在握,偏偏重重一拳击出,人家贵王根本看也没看,这一拳已经反过来击打在自己上,看高俅模样,怕是没伤到贵王一根汗毛,自己却惹了一,怎不叫这些人泄气?怕是都萌生了退意。

    不说这些人,就是张昌自己,也心中暗暗生寒,那些朝臣自然不知道今贵王有多危险,蔡相的意思可是“全力一击”,怕是朝中没有谁能挡得下吧?谁知道贵王不动声色地化为无形,闹到后来,贵王几人乐呵呵去商议北伐人选,反而借机把蔡相抛到了一旁,张昌想着自己都觉好笑,更隐隐有了一丝恐惧。

    几后,宗泽被正式提举为“北路招讨使”,整军备武,准备北伐,金国却毫无所知,概因他们太迷信曾头市的报,三年间武植故意送了些真实地绝密报给金国,使得金国对曾头市报深信不疑,漫说曾头市不知晓北伐之事,就算知晓,报也出不了幽云就会被武植换掉,说来也好笑,曾头市和金国来往的密使竟然是贵王府侍卫,不知道完颜阿骨打知晓后作何感想。

    蔡京月余后才病愈,不过第一上朝时众人均吓了一跳,蔡京脸色苍白的可怕,赵桓见到差点失声喊出“鬼!”来,还好他记得自己份,才强行忍住,几后和武植下棋时还是忍不住说起“丞相样子好可怕,侄儿都不敢看他!”逗得武植给给大笑。

    那朝议第二高俅就被削去枢密副使一职,交由开封府审理,宋对官员一向宽松,收取些贿赂在宋也算不上什么大罪,谁也想不到太后会把高俅交送开封府,不过若按例也不能说太后做得不对,众官员自然说不出什么,只是心中警醒,太后,莫非喜用重典?王贵妃无意中倒是震慑了大宋官场,这也是她始料未及了。

    而高俅回府后,见孙先生不辞而别,想起以前种种,终于恍然,贵王为何那鞭打自己,自是得孙先生送信,知道自己下决心和他决裂,于是就开始策划把自己彻底打压下去,鞭打羞辱自己不过要自己借重孙先生之报,而奏折,定是自己上朝前孙先生偷换的了。

    想起孙先生来府中已有四年,四年前贵王就布下了棋子,自己却懵懂不知,输地也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