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怎么会得这种病?
“怎么会得这种病?这种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班主任黄达老师赶忙发问。 “这种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解答,但医学界大致上认为有这么几个因素与这种偏执型人格的形成有关。一是早期失爱。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母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二是后天受挫。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常遇到重大的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辱或冤屈;三是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是从不公开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如个子不高、长相不出众、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四是处境异常。某些异常的处境也使人偏执。如没有学历的人,厌恶别人谈论学历,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回避谈论经济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在回答了刘蟾蜍班主任黄达老师的问题后,张医生用眼睛扫视了刘蟾蜍的父母,“你们的孩子应该属于哪一类呢?想想看。” 刘蟾蜍的父母面面相觑,彼此感觉自己就是个罪人,让自己的儿子得了这种听起来摸不着头脑的怪病。刘蟾蜍的班主任黄达老师也把目光投到他们身上。面对黄达老师的目光,他们感到浑身更不自在,他们隐隐地觉得黄达老师的眼光中分明带有一种指责:你们这么一个聪明的儿子,肯定是被你们把他毁了。 面对医生的询问,面对黄达老师咄咄逼人的眼光,刘蟾蜍的父母在深深自责的同时,脑子里在高速地放着电影,将储存在他们大脑深处的有关刘蟾蜍的点点滴滴都翻出来过一遍,但靠上张医生说的几种因素又像又不像,他们懵了,傻傻地呆在那里。 看到他们不知所措的样子,张医生感觉到要刘蟾蜍的父母马上给出答案是件困难的事情,便说道:“好了,不难为你们了。这种病要抓紧治疗,不然拖下去,病症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张医生的话似乎是给刘蟾蜍的父母解了围,他们从刚才的窘态中解放出来,马上换成一种期盼的神态等张医生说出治病的良方。他们觉得这个时候,去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儿子的病症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现在重要地是赶快给儿子治病,让他能尽快地好起来,投入到高考的最后冲刺中。更何况他们根本还没有弄懂张医生说的偏执型人格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病症要治疗好过程比较长,需要耐心和信心。”看到黄达老师和刘蟾蜍父母期待的眼神,张医生接着说道:“目前,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采用心理治疗为主,其重点是克服其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第一时间更新” “您说的这些都好像很是抽象。”黄达老师脸上带着一种不安的神情说道。 “是的,就是有些抽象,它就不像伤风感冒那样吃几颗感冒灵就好了。”张医生微笑着,“所以治好它需要耐心,更需要爱心。”说完,张医生将眼光对准刘蟾蜍的父母。 刘蟾蜍的父母越来越感到不安,脸上呈现出十分着急的神情,立在一旁唉声叹气。 “唉,不要这么着急,只要按我说的去做,还是有效果的。第一时间更新”张医生安慰道。 “那您说说,治疗他这种病,目前有哪些办法?”黄达老师赶紧问道。 “呵呵呵,这些方法按你说的,听起来又有些抽象。不过,抽象也得去做。”张医生打量着黄达老师和刘蟾蜍的父母,“目前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你们认真地听好了。” “医生,您等一下,我用笔记下来。”黄达老师赶忙从随身的挎包里掏出笔和本子来,并示意刘蟾蜍的父母也要记一下,但他的父母的身上是没有纸和笔的,他们感到很是尴尬。 张医生看到刘蟾蜍父母尴尬的样子,连连为他们解围,说道“不必不必”,然后清了清嗓子,介绍起来: “一是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很难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二是交友训练法。主要是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还有……” “医生,刘蟾蜍读书的确是个好苗子,他的其他功课都那么优秀,唯独这英语他一塌糊涂。求求你能不能想点其他的办法,让他快快好起来,参加高考,我们学校等着他能考出好成绩,为我们这个山区学校争光啊。”班主任黄达老师打断了张医生的话,眼神中有种急切地期盼,“他治不好,我们学校的高考升学率要大受影响,因为我们那个山区中学每年就只能考取几个大学生啦。” 张医生摇了摇头,叹道:“这个病急不得,真的急不得。最好是能休学一段时间,这样更好。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啊,还要休学?”班主任黄达老师的表情很是痛苦,脸上显得极度地失望,他对着刘蟾蜍的父母大声地说:“好吧,那我们回去吧。” 听到黄达老师的话,刘蟾蜍的父母全身一颤,像是做错事的孩子不知所措,眼神呆滞地立在那里。 看到刘蟾蜍父母及黄达老师如此急切的心情,张医生建议他们把刘蟾蜍留下来住院治疗,说效果也许快一些,好一些。但一听要上千上万的费用,他们都像禾苗打蔫儿似地低下脑袋。 要这么多钱,这是刘蟾蜍的父母和他的班主任无法做到的事情。最后,他们只好让张医生给刘蟾蜍开了一些辅助治疗的药物,离开了长沙,回到了湘西,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学校。 刘蟾蜍回到学校后病情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校长痛心而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向他的父母建议让刘蟾蜍休学一段时间,回家治病。
刘蟾蜍的父母无可奈何,只得同意了学校的建议,含着眼泪给刘蟾蜍办了半年的休学手续,让他先回家治病。 刘蟾蜍休学回到家里,开始了他半年的治病时光。 每天,刘蟾蜍会按照在学校的节奏开始他一天的学习,不过,他更多的是会长时间地捧着课本发呆。看到自己的儿子整天是这样一番状态,想到他的同学坐在教室里正在发奋苦读,刘蟾蜍的母亲王慧心理就不是滋味。 静下来的时候,刘蟾蜍的母亲王慧就会愣在那里回忆儿子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 王惠暗自思忖:诊断医生说了,儿子得的是偏执型妄想症,落下这个病的主要原因素就那么几种,儿子是属于那一种呢?早期失爱?这靠不上吧。虽然儿子生在我们这个不富裕的农家里,但也不缺少爱啊,特别是儿子的爷爷是如此的宠爱他了;自我苛求?也像靠不上呢,我们刘氏家族崇尚的是孔夫子的中庸之道,讲求的大事小事尊崇的“老二”哲学,平时儿子也是平和隐忍,看不出是个吹毛求疵的人啊…… 哦哦哦,应该是“后天受挫”造成的,只有这点似乎才算得上。不是算得上,应该肯定是,绝对是。王惠已经找到了答案。 一想到这里,刘蟾蜍的母亲王惠既有一种怨恨,而更多地是深深的自责。 这还要从刘蟾蜍上初中的时候说起。 那一年,刘蟾蜍到离家较远的镇上去读书。新学校,新环境,新同学,刘蟾蜍充满着向往和幻想。那天,刘蟾蜍扛着母亲王惠给他收拾好的被褥、箱子等住读需要的必备物品,回绝了父亲刘一点要送他上学的要求,同他村里的另一个同学一起步行到他们的新学校。 学校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美好的,刘蟾蜍兴致昂扬地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里,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因为刘蟾蜍在小学的时候成绩突出,是天资的使然,并因此一直担任班上的班长。他不是像传说的那般天生愚钝,是在人生绝望的时刻受到了老道士的点化,最后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了一个天资异秉的人。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如果有,那一定是扯谈。 刘蟾蜍有过往的优秀成绩作保证和长期担任班长的光荣历史,他的新班主任吴老师就把班长这个光荣的职务很自然地派给了他。他也不负老师的信任,天分加上努力,他的各科成绩在新的集体里,都位列在班上的前一二名,呈现出鹤立鸡群的景象。他很快成了班上其他同学学习和拥戴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