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王收集公司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游记

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游记

    第三百一十八章西游记

    赵子重发布命令之后,会议就结束了。

    大家捂着鼻子,快速的冲上了甲板。

    护卫们已经纷纷开始各显神通,有的洒下了渔网,有的cao起了钓鱼竿,还有的干脆脱掉了衣服,光着屁股跳进了海里,去摸鱼捞虾。

    泰钦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酒葫芦,走到船头坐下,自得其乐的喝起酒来。

    杜大雷笑嘻嘻的凑过来,坐在泰钦对面,“和尚,你太不地道了,自己在偷着喝酒啊!也不喊我一声。”

    泰钦说道:“杜施主,你酒量不行,根本就不是洒家的对手。鲍施主和安施主还能和洒家较量一番,你差得太远了。”

    杜大雷也不生气:“和尚,喝酒就是讲究个心情,酒量大小并不重要。我确实是喝不过你,这又能怎么样呢?和尚,你着相了。”

    泰钦哑然失笑:“呵呵,杜施主说的很对,洒家是一个佛门弟子,不应该起争强好胜之心啊!

    ‘贪、嗔、痴’三毒,洒家都占全了啊,看来洒家今生只能做个酒rou和尚,不能修成正果了。”

    杜大雷好奇的问道:“‘贪、嗔、痴’三毒是什么玩意?我只听说过五毒俱全,没听说过三毒啊?”

    泰钦解释道:“佛家讲的三毒:贪,是对欲望的执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家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

    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

    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佛家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家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对佛家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天下,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

    因而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

    佛家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

    佛家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

    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泰钦见杜大雷听得昏昏欲睡,就闭口不言了。

    这时,他抬头看到,翟小山正聚精会神的听着自己在讲解佛经。就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番。

    泰钦观察着翟小山的面相,露出了惊异的表情。

    翟小山问道:“大师,我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泰钦摇摇头:“施主,你前途无量,以后会成为大人物的。不过你要记住,千万要少造杀孽,尽量避免生灵涂炭吧。”

    翟小山郑重的说道:“谨记大师教诲,我一定会做到的。”

    泰钦叹息道:“哎,但愿如此吧,施主,我看你对佛经很感兴趣。明天我送你一部,望你明心见性,心无挂碍。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翟小山有些不解的问道:“大师,您说的偈语是何意啊?”

    泰钦摇摇头,自顾自的喝着酒,不说话了。

    正在打瞌睡的杜大雷醒了,他一把抢过泰钦的酒葫芦,喝了一大口,然后笑嘻嘻的看着泰钦。

    泰钦并不生气,面无表情的说道:“杜施主,你又顽皮了。”

    杜大雷跟鲍里斯刚才的反应差不多,脸马上就变成了猪肝色,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和尚,我又不是八戒,顽皮什么啊?”

    泰钦疑惑的问道:“八戒是谁?是哪里的僧人?”

    杜大雷乐了:“和尚,你没听我讲过啊?八戒就是这本书里的人物,确实是个和尚。”

    泰钦摇摇头:“没听过,这部书是讲什么的?”

    杜大雷解释道:“这本书讲的是唐朝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和尚,猪八戒就是唐僧的徒弟之一,唐僧经常说:‘八戒,你又顽皮了。’所以我才反应这么强烈。”

    泰钦恍然大悟,急忙问道:“这是谁写的?杜施主。能不能借洒家看看啊?”

    杜大雷嘿嘿笑了,“和尚,这本书是小时候老人给我讲的故事,并没有写出文字。你要是想看,还得等老子有空了,才能慢慢地写出来。”

    泰钦又问:“你家的长辈是僧人?他怎么能写出这部来呢?”

    杜大雷只好开始瞎编:“和尚,你知道吧,我们兄弟七个,除了安大郎和崔道述,都是从西方来的。”

    泰钦点点头:“不错,我听那施主讲过。”

    “我们的先祖,大多是在唐玄宗时期,怛罗斯之战时被俘的士卒。他们辗转万里去了西方,在那里落地生根,娶妻生子。他们的后代之中,有一位大才子纳兰容若,你知道吧?”

    “知道,纳兰容若惊才绝艳,写出了许多轰动江南的曲子词,那喆在金陵扬名,就是因为纳兰容若的缘故。”

    杜大雷继续说道:“纳兰容若先生年轻时从西方一路东行,游历了波斯、天竺、昭武九姓之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对当年西行取经的玄奘法师十分钦佩,故此写下了这部。”

    泰钦听了杜大雷的话,心痒难耐,他无奈的说道:“杜施主,你这不是存心戏弄洒家么?这部书肯定十分的有趣,可你就是推脱,不给洒家看看,你实在是太、太不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