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雪纺与丝绸
御驾还没有回銮,天津兵船比试的结果已经传到京城,留守的大员们人人都感叹“果然如此”,更气愤意大利军舰竟然敢来撞龙船的龙头。两位死去的福建水兵,自然成了许多擅于吟诗作对的翰林们诗中歌咏的风头主角。 在赌彩中买“赢”的人们,都出乎意料地输掉了银子,不过银子是为皇帝输的,加之兵船比试又如此惨烈,大家都觉得这一两银子输得足够壮烈,反倒觉得自己似乎赢了。 徐桐每天让伙计打探消息,先听到皇帝输了的消息,自己也掉了几行热泪。不过既然如此,洋人应该把已经交了一半的定金退还,自己也好还给几位识大体、明大义,肯为皇帝出银子“包赢”的掌柜们。 但打听到的消息是,马里奥和整船的意大利水兵都被抓了。 难道这白花花几十万两银子就此“rou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么?”那里头,还有他自己靠这几年俸禄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七万两积蓄呀。 事情没有办成,本来准备好一接到皇帝兵船获胜的喜讯,就立即去向恩师报喜的情节,也就用不上了。 他正为那几十万两白银坐卧不宁时,管家忽然一路气急败坏地跑了进来,一叠声道:“大人不好了,刑部来了人,要请您去问话。” 刑部的差役已经跟在管家的背后,徐桐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说上几句话,即时就被带走了。坐上刑部的囚车,徐桐一时间不由得呜咽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他为了皇帝的输赢已经倾家荡产了,却还被押上刑部的囚车呢? 太后的凤辇和皇帝的御驾回到京城后,连发了三道谕旨:第一道是命令褒奖和厚葬在兵船比试中牺牲的两位福建水勇,第二道是召左宗棠和彭玉璘入朝觐见。 第三道就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了。因为这道谕旨将让钦差即日起程奔赴广东,去鞭笪广州一位叶姓商人的全家。 说起来,这户商人也是广州本地的殷实大户,经营茶叶和蚕丝,外加有近百年历史的“叶记”绸缎铺,生意一直兴隆发达。 偏偏今年有洋人来到广州卖洋布,无奈大清百姓,闻洋变色,任凭这洋人巧舌如簧,这批花布仍是卖不动。洋商急了,便低价推出一种叫“雪纺”的布料,并且宣称,他从国外运来的这种布料,价钱只有大清朝丝绸的五分之一,而且花样更新,质料比“叶记”绸缎铺的丝绸更软更轻。 洋人既然指了名挑战,百年老店“叶记”绸缎铺自然接了战书,双方在广州闹市包了一间大酒楼,从三楼同时分别往下投雪纺和丝绸,要让街市中的众人亲眼见证,究竟是谁家的布料更轻,落得更慢。 围观的众人,连同“叶记”绸缎铺的掌柜,大家自然都对大清商品偏爱有加,引以为荣,认为这比试的结果,毋庸置疑将是丝绸获胜。 雪纺和丝绸飘飘忽忽,从三楼慢慢坠到二楼,然后接近街面,这个时候情势很明显了,“叶记”绸缎铺的那方丝绸要落得更快些,转眼就要接近众人头顶。 这时,叶家裹在人群里的女眷急了,开始拼命地朝那块丝绸吹气,好托住它,让它慢点坠落;先是一位女眷带头拼命地吹,后来五六位女眷和儿女们挤作一团吹得不亦乐乎。 围观的人见如此,自然也不免跟着出一份力,吹来吹去,大家拥成一团,比试自然不了了之。而街头巷尾,广州百姓大家无在不谈论这场比试,大家认为,无论如何,丝绸没有比雪纺先落地,就不算输,叶家的几位女眷虽然是女流之辈,却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灵机一动而化危机于无形,足见大清百姓,比洋人胜过百倍,大清朝的商品,自然也胜出洋货一筹。 洋人们也在谈论这件事情。他们对满街的人争先恐后地对着一块丝绸吹气的场面感到既震惊又大惑不解,所以这位洋商讲给另外一位洋商,在粤的洋商又讲给在京的洋商,在京的洋商就讲给使馆的商务参赞,参赞讲给大使,大使虚心又向总理事务衙门请教,一心想弄清楚这么一个谜团:究竟为什么会有几百名大清百姓,在大街上对着一块丝绸吹气?
结果不知怎么这话就到了太后的耳朵里,招来了这么一道谕旨。 谕旨说道:“圣人云:知耻近乎勇。经查叶家与洋人比试丝绸与雪纺之轻重,因丝绸跌落较快,叶家众人纷纷吹气托起之,使其延缓坠落,系肆意掩饰自家短处,不知羞耻。着令钦差将叶家大小,大人鞭笪二十,幼童鞭打十二;使我朝民众,人人知耻而后勇,痛下苦功,奋勇争先,磨练各项技艺,将来无须行类吹气之伎俩,而能完胜洋人。” 纵使叶家听说了这飞来横祸后,到衙门里四处打点,无奈天意难违,没有人敢收钱枉法。钦差的行刑地点,仍旧选在当日雪纺和丝绸比试轻重的闹市,在几万人层层叠叠的围观下,一家七八个人,个个伏倒受笪,被打得呼天喊地,血末横飞。鞭打完毕,一个个含羞带愧,被仆人们抬回家去将养。 街头巷尾的人们对这件事情很是奇怪,因为吹几口气托起一方丝绸,对朝廷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害处,为什么要远隔几千里来鞭笪?更奇怪的是,“这件事情,怎么会传到皇上和太后耳朵里?” 有人说,这是洋人狡猾,因为总是卖不出洋布,不甘心之余,走了“鬼子六”恭亲王的路子,才出了这么道“长洋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谕旨。 也有人说,谕旨是让“人人知耻而后勇”,不如洋人的地方,就直接承认,并非要灭大清自己人的威风;谕旨不是说了么?要“奋勇争先…完胜洋人”。 还有人说:大清朝的丝绸工艺几百年来一脉相传,轻而且巧,不可能输给雪纺;当天比试,本来丝绸落得更慢,后来忽然来了一阵怪风,丝绸落得快了,也不知是不是洋人使的妖法;所以叶氏一家和围观之人才吹了那么几口气;谕旨完全不必如此大动干戈,鞭笪本朝百姓,“令亲者痛而仇者快”;本城百姓,应该联名申诉,替叶家和那块丝绸洗刷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