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绣女守则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 沈府四爷

第三十五章 沈府四爷

    “想不到大管家来的这么早,奴家倒是来晚了。”一声娇滴滴的女音,插了进来。

    众人回头,见来人是吴县衙门太爷的三姨太——刘喜凤。刘喜凤当年曾是邻村有名的美人,而她和衙门太爷的喜事,在吴县一带传为一桩美谈。

    吴县每年元宵时,都会举行花灯会,这时,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参加,就算养在深闺的名门闺秀,都会乘坐花轿,上街观看花灯。

    有花灯,自然就少不了猜灯谜,每年的灯谜都吸引了无数的才子佳人。

    刘喜凤当年就是在猜灯谜时,遇上出游的衙门太爷,灯谜进行到最后的关头,剩下最后一题‘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角细小腰,生性多疑多猜疑,尾后拖着一丛毛。’当时刘喜凤和衙门太爷同时给出了答案。

    那天,约二更时分,只见衙门太爷的人,四处打探刘喜凤的下落。众人忙问,太爷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得妻如此,夫亦何求?”

    众人听罢衙门太爷的话,不免心中感怀。

    至次日,衙门太爷就吩咐众人筹备两封银子,四匹锦缎,前往邻村,向老刘家要喜凤做三房姨太。老刘家二话没说,便将此事一力撺掇,当日便用一顶小轿,将喜凤送了过去。

    衙门太爷正房夫人整日吃斋念佛,而二房一年得病去世,府中所有事,都有刘喜凤一人管辖。不是正房,胜是正房。

    此事之后,吴县花灯会猜谜盛行,不少才子佳偶由此促成,吴县的花灯会也成了苏杭一带,有名的盛事,不少外来客商,也挑着花灯节前来游玩。

    大管家一见来人,起身作揖,道,“三姨太,说哪里话,快快请坐!”虽说沈府并不惧一个小小的衙门太爷,但礼仪这可少不得。

    大管家终究只是百姓,见着官宦人家,行礼这也是必然。

    “大管家客气了!”一个嬷嬷并着两个丫鬟,簇拥着刘喜凤来了,削肩细腰,鸭蛋脸面,顾盼生辉,眨眼的风情透着成熟女子的妩媚多情。

    赵夫人见状,连忙起身,对着刘喜凤作揖,娇笑道:“几天不见,三姨太风采夺人,怪不得太爷含着怕化了,端着怕摔了。”

    刘喜凤笑道:“赵夫人说哪里话,今个儿绣娘的西坊开业,总不能学某些人砸了绣娘的面子才是。”右角轻抬,讥讽扫了赵夫人一眼。

    绣娘眼角一抽,面色尴尬,这两人一见面就抬上,好在二人不似杨大嫂和张二娘那般撒泼,只动动嘴皮子,不然今个儿还真是不好下台。

    忙上前几步,斟茶,递上前,道:“今个儿可是咱西坊开业的好日子,两位夫人歇歇气,稍后,绣娘为大家准备了细活。”

    古代女人娇巧,赵夫人虽说身材魁梧,也就一米六的身高,或许这和苏杭的水有关,都说苏杭女子水灵小巧,这不,还真对了这句话。

    绣娘略微垫着脚,拉着赵夫人和刘喜凤的手,坐在了大管家的身侧,一旁建存见状,又拿了几碟腌菜过来,配着小米粥。

    二楼的格局是绣娘自个亲自布置的,在开窗的角落,都摆放着插屏,而中间穿堂的位置,搁置着一扇转动的屏风,上面分别绣着琴棋书画,栩栩如生的绣工,很快就吸引了赵夫人和刘喜凤的视线,就连不懂绣活的大管家,顿时都被吸引过去。

    刚才匆忙,没来得及仔细瞧,现在楼下观礼的宾客,都陆续入座,大伙也有闲情观看了起来。

    沈家村的众人,都在一楼,由慕白和玉巧招呼着,绣娘在二楼招呼井泉镇这些个名望的客商。

    “绣娘,这是插屏和屏风?”刘喜凤惊喜的望着雅致的二楼,不是很宽,除了他们这一桌摆放在左边宽松的位置外,其他人,都三三两两的坐在靠窗的地方,旁边都摆放着典雅的绣活。

    可以一边吃着腌菜配着小米粥,一边欣赏周遭的绣活,在每个小桌子底下,还摆放着一个小小的火炉,天是放晴了,但还带着丝丝寒意。

    众人啧啧称奇,暗自佩服西坊的贴心。四周精致绝美的绣活,让众人大开眼界,原来绣活还能制成这样。

    绣娘顺着刘喜凤的手,望过去,笑道:“是的,我自个儿琢磨改的。这样就算摆在大堂,也不显俗气。”

    结合现代艺术,以及古代的守法礼仪,绣娘大胆改变了大伙对绣活的认知,当时绣娘让慕白做这些用具时,慕白也大吃一惊。

    “好看,着实好看,如果能将这布料换成羽赏阁或是水月商行的布匹,这绣活绝不比宫里司制房差。”后面走出了一名干瘦的中年男子,衣着华丽,手执一柄雅致的折扇,扇柄处悬挂着一枚精致的翡翠,一看就知来人身份定然非同寻常。

    大管家一见来人,顿时上前,半弓着身子,道:“沈虎见过四爷,绣娘快来见过四爷。”大管家回头忙朝绣娘使眼色。

    大管家这话一落音,周围顿时响起不少附和声,纷纷上前结交沈府四爷。

    刘喜凤微红着面颊,对着四爷行了一个礼,眼角含春,井泉镇谁不知道沈府四爷,出了名的喜好花街美人,就爱这笔墨纸砚。

    井泉镇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是能够登上沈府四爷折扇上的美人图,就算折寿十年也甘愿。

    赵夫人拉着知业后退几步,不敢上前。

    绣娘面带微笑,理了理衣袖,道:“绣娘见过四爷,多谢四爷夸赞。”

    她在沈家村也有不少时日,对沈府四爷的喜好,多少还是有所耳闻,以沈府四爷的名望,恐怕不消一天,井泉镇,不,或许整个吴县,都知道西坊的存在。

    在其他方面沈府四爷着实没多少影响力,但在‘寻美’一事上,恐怕极少有人能超过沈府四爷的魅力。

    “物美人更美,西坊——西施之坊,好!好!好!在下沈府四爷——沈嘉平,字平治,绣娘要是不介意,可唤在下平治。”

    听四爷这话一说,众人顿时吃惊不小,吴县谁不知道沈府的名号,谁敢和沈府平辈相交,四爷这番举动,着实让不少人心中泛起涟漪。

    就连站在四爷身侧的沈府沈大管家,都不免微蹙眉头,想不明白四爷这番举动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