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啊,三国在线阅读 - 第五章 诸葛妖人(四)

第五章 诸葛妖人(四)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改年号为建兴。

    刘禅迫切需要的是稳固帝位,而且以刘禅的能力,是干不出什么推翻旧制度的事情。继位,也就意味着一大批的封赏,这是惯例,这个惯例将会延续一两千年。李严和诸葛亮作为顾命大臣,封赏自然是免不了的。

    刘禅明显没有刘备这样的政治意识和手腕,刘备一直忙于征战,忽略了对刘禅的政治教育。刘禅继位后,李严和诸葛亮都被封侯,不同的是,李严假节、加光禄勋,而诸葛亮则开府治事。光禄勋就是总管宫廷内务,包括御林军的调度。开府治事则是可以建立自己的办事机构和官僚体系,也就意味着具有独立于皇权的相权。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人称皇称帝,又有多少个皇帝的名字被后人记住,但阿斗这个名字你绝对记住。阿斗就代表着烂泥扶不上墙,事实是否这样?至少在这个时候,阿斗是十分精明的。

    阿斗知道自己可以当一个领导人,却不适合去领导人,如果把所有的大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上,那就意味着要事必躬亲,这一点阿斗是无法做到的。阿斗和刘备不一样,刘备知道建立帝国的辛苦,而阿斗却未必能够体会其中的艰辛,为了解决前面的这个问题,阿斗决定放权,在保证皇位不倒的情况下,找一个能人把帝国的事情都做了就行。

    刘备为阿斗准备了两个人,李严和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阿斗毫不犹豫地选择和相信了诸葛亮。这是因为,诸葛亮从荆州就已经开始和陪伴阿斗。刘备虽然在军事上冷落了诸葛亮,却对诸葛亮的才能充分肯定,在刘备称帝后,正式册封诸葛亮为刘禅的老师。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号,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缓,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与!’”

    刘禅这个太子一直和诸葛亮这个老师在一起,教育上的情况暂且不提,刘禅最熟悉和信任的人就是诸葛亮,如果要问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人之中谁会是最适合刘禅放权的人,刘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诸葛亮。而且就才能而言,诸葛亮肯定更加比李严合适,所以刘禅下放了自己的权力,让诸葛亮去开府治事,蜀国开始进入诸葛亮时代。

    这一点和诸葛亮的理想抱负非常吻合,压郁了许久的诸葛亮终于可以大展身手。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章回体的小说,很大篇幅都是描述这样那样的战争,或者更应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型的兵法,要把这些兵法体现出来,作者给它找了一个主角,诸葛亮。刘禅继位不久,魏国就兵分五路共五十万发动了对蜀国的进攻。所有人都为这次的危机急坏了脑袋,唯独诸葛亮稳坐钓鱼台,弹指烟灰间就把四路人马给退了去,最后一路孙权也找到了邓芝出使去说服。这个危机就这样解除了。

    五十万人马说退去就退去,就算是五十万头猪,你要让他们退回去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诸葛亮仅凭借一颗脑袋就无声无息地化解了这场危机,让敌人退兵。如果说运筹帷幄这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最高级兵法的话,诸葛亮的这次思想风暴一下就兵不血刃地解决了问题,绝对能够说得上是运筹帷幄之中的二次元升级兵法。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面,魏国都没有主动发起对蜀国的攻击。诸葛亮在开府治事的最初三年里主要精力都是在提高蜀国的综合国力上。《三国演义》对这方面的描述基本上都没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其他地方找资料去发现这样一段历史。虽然《三国演义》很大程度上把诸葛亮神化,我们在理性回归的同时也不能贬低诸葛亮的付出和肯定。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国,蜀中的盆地气候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诸葛亮随刘备来到蜀中就已经让赵云和邓芝带领五千人去开荒种地。诸葛亮从荆州开始就是主管后勤供给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食的管理成为了诸葛亮的主要工作。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的时候,这个工作就不单单只是荆州三郡的军粮那么简单,工作范围扩大到整个益州。随后的汉中争夺战和夷陵之战的后勤保障都是由诸葛亮负责的。在这两场大的战役中,我们都只关注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却忽略了粮食运输方面的工作,因为粮食的运输和筹集方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影响战争的问题,所以史书也没有记载。越是这样越能够看出诸葛亮在这方面的管理,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的时间都比较长,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运送粮食到达前线,粮食的筹集和运输都是一个问题,作为主管后勤的诸葛亮在这方面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保障这两场战争的需要。

    夷陵之战失败后,蜀中虽然不可以说是千仓百孔,但是战争的消耗和减员给蜀国的综合国力打了一个对折,直接影响各项国策。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休养生息的问题,蜀国的帝位交给了刘禅,而刘禅把这个重任交给了诸葛亮。

    人生不同的经历给人不同的启发和命运,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落而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想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定要对其千锤百炼。诸葛亮在卧龙岗的十年耕耘生活带给了他对农业最深的体会,农耕是一个体力活,但是战乱的年代能够顺利地进行生产,能够吃饱肚子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要想农业得到发展,最离不开的是水利。水稻在抽穗的时候,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源灌溉,等到稻谷成熟的时候,颗粒是不饱满的,而且还有很多的空壳,这也就意味着,你半年的付出很有可能会颗粒无收。要想发展农业,首先必须解决水利的问题。

    自从秦朝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以来,都江堰就成了四川农业的命脉。诸葛亮把都江堰的管理定为重中之重,为此,还特意设置了堰官,并派一千两百名士兵对都江堰进行管理,让都江堰保持高度灌溉的水平。

    传说,诸葛亮还修筑了大、小诸葛堰,以及山河堰、九里堤。虽然这些水利工程的增建并没有明确记载是诸葛亮所为,但是以诸葛亮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以及目前保留下来的汉朝时期的七十多座古堰来看,诸葛亮在管理蜀中的时候必然也增建了其他水堰。以山河宴为例,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

    水利工程的重视大大地促进了蜀中农业的发展。“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汉水右对月谷口,山有阪月川,於中黄壤沃衍,而桑麻列植,佳饶水田,故孟达《与诸葛亮书》,善其川土沃美也”就是对当时蜀中的农业情况的一个描述。

    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内的生产,还要发展对外贸易,否则自给自足最终只会发展成为固步自封。诸葛亮除了关注农业的生产,还通过对外贸易的收益来带动和促进本国的消费和生产力,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蜀锦和蜀盐。蜀锦之所以能够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产品,很大程度上和东吴、魏国有关系。因为东吴当时还没有这种织品,更没有工艺,魏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蜀中盛产桑麻,于是诸葛亮大力推广和生产蜀锦,向东吴和魏国倾销。在整个诸葛亮时代,蜀锦是蜀中对外最大的经济收入来源,其织造规模空前浩大,到蜀国灭亡时,国库中还有“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在《诸葛亮集》中也有“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的记载。

    诸葛亮在经济建设上绝对是一把好手,刘禅让他开府治事就已经是对他下放权力,也许刘禅觉得这样做还不够,在开府治事后不久,就给诸葛亮追加了一个益州牧。很多人觉得刘禅有点多此一举,既然都已经开府治事位极人臣了,再追加一个益州牧,纯粹是为了讨好诸葛亮。事实上,刘禅这样做很有必要。这得从诸葛亮的官职说起,刘备称帝的时候诸葛亮是军师将军升为丞相录尚书事,张飞死后领司隶校尉,在刘备时代诸葛亮的主要工作是政务管理。现在诸葛亮的这个开府是以丞相的身份开府,主管工作还是政务。益州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蜀国,益州牧也就是整个蜀国次于皇帝的最高领导者,除了政务以外,还包括军队的指挥权,这也就意味着,刘禅把军权也交给了诸葛亮。

    “建兴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於吴,据郡不宾,越隽夷王高定亦背叛”。这个时候出现叛乱对蜀国来说是件祸事,但对刚刚接手兵权的诸葛亮个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因为通过平叛可以调度大军,把不服从或者不是自己人清理出去,牢牢地把握军权。但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休养生息,引用《后主传》里面的几个词,就是“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这几个蚂蚱终究是蹦不了多久的。

    蜀国的运行轨迹回到了诸葛亮的轨道上来。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提出了联合东吴对抗曹cao的战略,但是刘备却两次和东吴刀剑相向,完全脱离了诸葛亮的这个战略设想,如今刘备已经去找曹cao,蜀中进入诸葛亮时代,所以诸葛亮是迫切希望一切都回归自己的最初设想上来的。夷陵之战东吴和蜀国基本上可以说是倾巢而战,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是不死不休,但是诸葛亮却认为双方并非没有可以缓和的地方。首先,东吴目前灭不了西蜀,同样,西蜀也灭不了东吴,既然如此,打也打完了,杀也杀完了,大家就应该各归各家,各找各妈。况且,魏国这个庞然大物还在旁边虎视眈眈,谁也不能够担保魏国不会插一只足进来。其次,西蜀需要休养生息的机会,东吴也需要休养生息的机会,既然如此,那么两家就有坐下来谈一谈的必要。最后,蜀国的最高领导人已经换成了刘禅,实际执行者是诸葛亮,外交政策已经改变,给两国关系的缓和创造了条件。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外交问题,诸葛亮派了尚书郎邓芝前往东吴。邓芝不负众望,“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此后,东吴和蜀国进入蜜月期,直到蜀国灭亡,东吴和蜀国都没有发生过战争,这不得不说是诸葛亮的功劳。当然,当时的战争环境也决定了两者之间不会有较大的冲突,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魏国。

    在政治上,套用《三国志》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论。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蜀国的经济得到发展,生产力已经恢复,国库已经充裕,兵源得到补充和休整,是时候解决内忧的问题,之前那几个叛乱的蚂蚱该好好收拾收拾它们了。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CD。”诸葛亮不单只是平定四郡,还继续南下平定蛮夷,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七擒七纵孟获。

    《三国志》仅有一两句话就把诸葛亮的南征给带过去,《三国演义》却是精彩纷呈。

    诸葛亮起川中猛将几十员,兵马五十万。朱褒、雍闿、高定兵分三路迎敌。高定的先锋鄂焕被魏延使了一个诈败之计诱敌深入,张翼和王平抄了鄂焕的后路,鄂焕及其兵马大部被俘。这个时候诸葛亮出马,施了一个反间计,只要这些俘虏回答是高定的人,就把他们放回去,并且对高定进行褒扬。雍闿知道这件事后心里面肯定有根刺,也就埋下了猜疑的种子。雍闿和高定兵分两路来取蜀寨,又被孔明给暗算了,半数人马被杀,俘虏无数。诸葛亮故技重施,只要说是高定部的都放回去,而且还好酒好rou招待,只是最后透露雍闿要拿高定和朱褒的人头来投降。

    高定心中十分不安,派人偷偷地潜入蜀寨探听虚实,结果这个人被诸葛亮给抓了,诸葛亮借这个机会误以为是雍闿派来的联络员,于是上演了一出“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戏。这个探子回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高定,高定和鄂焕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准备给雍闿来一个鸿门宴。雍闿不敢赴宴更加坐实了要谋害高定的想法,于是两人自相残杀,结果高定胜雍闿死。

    高定率众投降诸葛亮,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结局,诸葛亮却来了一个更绝的,居然拿出了一封朱褒的信,说高定和雍闿是生死之交怎么可能杀了雍闿,必定是诈降,目的就是骗取诸葛亮的信任,然后伺机动手。为了证明自己是被冤枉的,高定带领本部兵马杀掉朱褒。就这样,三路人马在诸葛亮的算计中彻底被灭。

    接下来的蛮夷才是诸葛亮最大的目标。三洞元帅兵分三路而来,诸葛亮用计激赵云和魏延带领五千精兵前去劫营。趁着夜色,赵云和魏延杀入中军,金环三结元帅一枪被杀。赵云和魏延迅速分兵攻打东西两营。赵云和魏延刚到敌军寨前,王平和马忠就在寨后杀出,前后夹击杀得蛮兵七零八落。原来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的算计和安排,连逃跑的董荼那、阿会喃都在算计之中,被张嶷和张翼所擒。

    孟获大怒,起蛮兵前来交战。王平和孟获交战,施了一个诈败计诱敌深入,这一招在前面对付高定的先锋鄂焕的时候就已经用过,正所谓计不怕旧最主要受。最后孟获被诱进了包围圈,王平、关索、张嶷和张翼四路兵马合围,前后夹击。孟获往锦带上而逃,被赵云拦腰冲杀,孟获只能徒步越岭,结果被早已埋伏的魏延生擒。这就是一擒孟获的经过,从一开始的诱敌深入就已经在诸葛亮的算计之中,就算你孟获插翅也难飞出诸葛亮的手掌心。

    第二次,孟获依泸水南岸修筑土城,准备利用酷暑逼退蜀军。诸葛亮利用马岱的三千兵马偷偷渡过泸水切断蛮兵的粮道。孟获内部因此而闹矛盾,董荼那索性就反了孟获,把孟获生擒献给诸葛亮。

    第三次,诸葛亮特意带孟获去观看营寨虚实,孟获回去以后以为已经了然于心,于是派弟弟孟优带领一百几十人假装是给诸葛亮送礼,企图趁机下黑手,来个里应外合。诸葛亮识破了这条jian计,再给他来个将计就计,借助孟获的放火为号给他们制造了一座空寨,在孟获冲进空寨后,来一个大包围,擒得孟获。

    第四次,诸葛亮在西洱河的南岸修三座营寨,北岸一大营寨,中间搭建浮桥。孟获领兵来到后,诸葛亮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然后放弃南岸的三座营寨退守北岸,浮桥拆除。蛮兵占据营寨的同时,诸葛亮偷偷地在下游安排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过河,趁着蛮兵立足未稳,夜黑风高的时候出其不意地给他来一个回马枪,孟获逃往山谷,不曾想诸葛亮早已经挖好了坑,等的就是孟获掉进坑里。

    第五次,孟获投靠朵思大王意图凭借毒瘴和毒泉阻止蜀军的步伐,不曾想诸葛亮居然能够通过这样恶劣的环境。二十一洞主杨锋扬言要来助战,结果却是利用几个有姿色的蛮姑生擒孟获献给诸葛亮。

    第六次,首先要解决的是三江城的问题,三江城三面环水,只能从陆路攻城,奈何城高,守城的蛮兵箭术厉害,箭头有毒。诸葛亮利用夜色的掩护,下令每一个士兵把背包打上一包土,全部丢在三江城下垒了一个斜坡上城。马岱和张翼被擒,诸葛亮以其人之道抓了祝融夫人交换。最难对付得恐怕是木鹿大王,木鹿大王的驱虎豹之法,其手下的豺狼虎豹、毒蛇猛兽甚是厉害。诸葛亮造了几十个口喷火焰、鼻冒黑烟的巨兽战车,吓得这些猛兽向后反退。孟获见帮手已灭,准备给诸葛亮来一个诈降计,让人把自己给绑了送去给诸葛亮,意图在诸葛亮放松警惕的时候,趁机杀掉诸葛亮。这点小计如何能瞒住诸葛亮,诸葛亮直接就把这些人给绑了,逐一搜身。反正自己送上门的,不要白不要。

    第七次,诸葛亮见识到了刀枪不入的藤甲兵。还是那找诱敌深入,把藤甲兵诱到了盘蛇谷,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孟获以为藤甲兵战无不胜,在这样的心理下,诸葛亮派人来通知孟获前去盘蛇谷观看藤甲兵的战果的时候,孟获屁颠屁颠就来了,结果又让诸葛亮给绑了。

    七擒七纵,孟获心服不已,表示绝不反蜀。诸葛亮也没有留下蜀人进行管理,把管理权又交给了孟获。《三国演义》再一次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一面,利用智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蜀军就像棋子,在明知胜利的战争中按照诸葛亮的安排行进。

    《三国志》陈寿只用了几个字搞定,确实是言简意赅,“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后来裴松之在给《三国志》注释的时候才补充了《汉晋春秋》里面的资料,用简短的语言提到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最后在管理蛮夷的这个问题上,诸葛亮提出“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这也就是以当地人治理当地人的方式,用现在通俗的语言来说,那就是自治。诸葛亮能够称得上政治家并非浪得虚名。然而,南征是否真的如《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那样呢?

    根据《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等,诸葛亮在南征前为了安抚东吴的关系还特意让陈震出使东吴。越隽、益州、牂牁、永昌四郡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荒芜无人,而是人口众多,多的是蛮人。诸葛亮决定兵分三路:马忠率东路军由僰道攻打牂牁的朱褒;李恢由中路从平夷进逼益州;诸葛亮率主力以西路经水道入越靣攻打高定元。临行前,有一个人给诸葛亮提了一个意见,这个意见就是“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提这个意见的人是马谡。

    事实上,这次的南征并非《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那么顺利,至少对诸葛亮和李恢这两路人马来说很艰难。

    诸葛亮的西路大军顺岷江至安上就进入越靣,也就是高定的地区。高定早已收到风,在旄牛、定笮、卑水一带修筑了营垒,对抗蜀军。诸葛亮最先到达的是卑水,尽管这个时候蜀军士气正旺,但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发起攻击,而是等待时机。

    中路军的李恢估计是最倒霉的。由于叛乱已经三年,而且还是南中地区,在这个地方,叛军的基础很好,所以李恢在向益州郡进军的途中就被闻讯赶来的其他叛军围追堵截,等李恢到拉到野外来个一对一决战的话,李恢必输无疑,李恢果断选择坚守不出。人数众多的雍闿在面对正规军坚守的牢固城池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围困,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僵局,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

    打破这个僵局的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李恢,而是高定。高定、雍闿、朱褒这三路人马一直相安无事,并且很有可能已经组成了联盟,达成对抗蜀军的共识,并不代表着他们之中没有进步人士,比方说高定。不知道高定在面对诸葛亮的大军的时候心里恐惧还是他们本身闹矛盾,高定居然把雍闿给杀了。高定虽然杀了雍闿,却并没有能够合军对抗诸葛亮的结果,因为还有一个比高定更加进步的人士,就是孟获,孟获掌握了雍闿的部队。

    高定合军不成只能单独决战诸葛亮,在高定调集叛军还没有完全部署的时候,诸葛亮指挥蜀军迅速进军突袭,一举歼灭叛军,并杀死高定元,进占越靣郡,然后南下往昆明纵深插入。与此同时,东路的马忠也取得了牂牁的胜利,朱褒被杀,一路追击叛军残部,并和诸葛亮会合。

    原本围困李恢的叛军很有可能要面对李恢、诸葛亮、马忠三面的合围,而且孟获新掌兵,军心不稳。李恢在探知诸葛亮取得高定的胜利消息后,就嗅到了战机。趁着敌人松懈和彷徨的机会,李恢突然从昆明杀出,跳出了包围圈。

    孟获率领叛军往南撤,诸葛亮三路兵马会师后趁胜而进,往叛军的最后一个据点益州郡而来。五月,蜀军渡过泸水。按照《水经注》和《后汉书》的记载,泸水可不仅仅只是造条船渡人过去那么简单。“泸水源出曲罗,巂下三百里,两峰有杀气,暑月旧不可行,故武侯以夏渡为难。”“泸水,一名若水,出旄牛徼外,经朱提至僰道入江,在今嶲州南。特有瘴气,三月、四月经之必死。五月以后,行者得无害。故诸葛亮《表》云‘五月度泸’,言其艰苦也”。

    七擒七纵的事情应该是发生在益州郡蜀军和孟获的交战之中,具体的情况不详,只记载了诸葛亮为了攻心为上而采取的策略。《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特意让孟获观看自己营寨的具体情况,很大程度上说明,诸葛亮特意制造了某些漏洞,让孟获上当被擒,反正过程应该和猫抓老鼠差不多。这也就意味着,在面对诸葛亮的引诱,孟获在军事上的智商堪忧。至于《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么洞主和朵思大王以及飞禽走兽很大程度上是罗贯中为了增加神秘色彩而自主添加的。

    南征的结果除了平定叛乱以外,“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这是因为,所谓的南蛮并非不毛之地,恰恰相反,汉嘉金,朱提银,不韦铁,以及盐、茶、漆等各项军需,民用物资都是在这些地方获取的。

    南征,并没有《三国演义》里面所描述的那么简单,至少在前期对战高定等人的时候并没有展示出太多的计谋。马忠和李恢两路人马,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作战将领的领导指挥能力。南征是诸葛亮第一次指挥作战,可以用过程复杂、战果惊人来形容。这个结果给了诸葛亮充分的自信,为诸葛亮心中的理想奠下了基石。南征只是一个开始,只有解决了内忧的情况下才能安心对外,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北伐!

    十二月,诸葛亮率军回到CD。大军南征归来,暂时还不适合北伐,必须经过休整。虽然南征的结果可喜,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诸葛亮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军队建设上来。开始了一年多的“治戎讲武”。讲武的目的很简单,为北伐做准备。

    在《诸葛亮氏集》中有《兵要十二》,陈寿只是记载了一个目录,并没有详细的内容,只能从其他资料中去寻找诸葛亮当年“治戎讲武”究竟讲了一些东西。

    《便宜十六策治军第九》孔明认为:“用兵的原则,先要确定计谋然后才贯彻实施,要了解天时地利的条件,观察人心的动向,熟悉武器的应用,明确赏罚的原则,研究敌方的策略,察看道路的险易,识别有利和不利的地形地物,判断敌我双方的情况,懂得进退的机宜,顺应作战时机,做好防御准备,强化军队进攻的态势,充分发挥士卒的能力,制定取得成功避免失败的计谋,考虑生死的代价,然后才能出动军队,委任江陵,摆开歼敌的阵势,这些都是用兵打仗的要领。”

    简单点来说,就是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天时地利条件制定军事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还要考虑到己方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数据,还要考虑好退路。简单点来说,就是要考虑全面。另外,诸葛亮还强调一点,必须要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诸葛亮还具体到每一条的作战命令。从《太平御览》中抄几条军令出来看一下。

    其一:“连冲之阵,表面上看来冲车薄少,兵员不多,但实际上攻守坚厚有力,它是坚利的战阵。(要)命令冲锋骑远离”连冲“,而两翼护侧骑应该离战阵较远些。”

    其二:“听到敲五下的鼓声,看见举起黄帛两半幅指挥旗合作一面旗帜,就要布列到三面圆阵。”

    其三:“敌人前来进攻时,应派出步兵前去设置鹿角,然后步兵都退回到连冲后隐蔽。当敌人靠近接战后,鹿角内的步兵在前进时只能依凭冲车或鹿角,用矛戟来刺杀敌人,不得从冲车或鹿角后冲出并停留在空旷处,因为这样会妨碍到弩士射击。”

    从这些命令我们可以看出,就算你不会打仗,你只要坚决执行这些命令就行。诸葛亮需要的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这样有好处,也有缺点。官渡之战的时候,曹cao六百骑兵就打败了文丑的六千铁骑,如果一定要把所有因素都考虑全面才执行方案的话,很多时候是不能出兵的,正应了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过于强调铁一样的纪律,在一定程度上,会丧失灵动性,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缺乏创造力。

    蜀中的兵力不及魏国,要想凭借数量优势是不可能的,而且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就已经提过了官渡之战中曹cao以少胜多的例子,所以诸葛亮需要提高军队的质量,从多方面增强战斗力。

    冷兵器时代,军队主要由步兵和骑兵构成,另外还有少量的战车。论单兵种而言,骑兵的战斗力最强悍,机动性最好。骑兵又分轻甲和重甲,没有甲。步兵后来也发展到重甲的地步,不管怎么样,三国时期的综合国力而言,大规模装备铠甲是不可能的,只有少量兵种和将领拥有铠甲,而且铠甲主要的保护部位是前胸、护膝和裆部,很有可能大部分的士兵只是随便找个铜块磨一下就挂在胸前挡一下。

    士兵手里面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是那些地方武装和黄巾军,甚至菜刀和扁担都成为武器。正规军手里的家伙相对比较专业,就兵器而言就有十八般。要提高军队的整体质量,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武器装备的问题。武器的质量是由当时的工业水平来决定的,蜀国和魏国在锻造兵器上,水平的差别不大,不可能出现西蜀的出品,一刀就能把魏国的刀削成两半。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唯有将领和士兵对自己手中的武器运用来提升。十八般兵器也就意味着军队里面并非单一兵种,既有使用大刀的,也有使用长矛的。以一个小队为例,是全部使用单一武器,还是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武器,或者两个单一武器的小队进行协助,这靠的就是高级将领的军事水平。

    诸葛亮要提高军事质量,首先是单一武器兵种的训练,然后才是多兵种的协同作战。从上面的军令第三条来看,矛戟和弓箭协同抵制敌人的进攻。这些考究的是平时的训练和士兵的掌握程度。这一点,诸葛亮在做,魏国和东吴同样在加强训练,双方之间靠这一点是拉不开多少的距离的。

    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个发明家。不要问我,为什么曹cao等人都不会搞发明而诸葛亮会。在《三国志》里面,记载了木牛流马、连弩,在《三国志》之外还有孔明灯、诸葛鼓、诸葛菜等等。裴松之在注释里引用了《魏氏春秋》里面有精确的数据记载的木牛流马。按照《三国演义》里面的说法,这个木牛流马绝对是一个牛逼的东西,不吃不喝还能自己伏百几十斤的粮食翻山越岭。这一点明显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发动机的年代,这个运输工具无非就是一个牛头的独轮车之类的。不管怎么说,这个运输的出现解决了蜀军千里运输的困难。

    连弩则明显是为了提高弓箭兵的战斗力而研制的。《魏氏春秋》里面记载连弩能够“一弩十矢俱发”,而且矢还是“以铁为矢,矢长八寸”。普通弓弩使用的是羽箭,长度在70厘米左右,只有前端的箭头是铁的。诸葛亮的这个连弩整支矢都是铁做的,短小却绝对精悍,被强有力的铁矢射中,不管你是否穿有铠甲,结果只有一个,洞穿。而且这个连弩还能够做到一次性发射十矢,诸葛亮这样设计肯定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连续性地杀伤敌人,估计这一武器的研发是为了针对冲锋的骑兵或者战车。这么高级的武器没有全面装备蜀军,是因为连弩的生产工艺复杂,并不能够做到量产,再加上一支矢的用铁能够做几十支羽箭,所以只能少量地装备。

    冷兵器的交战,并不一定靠的是人数众多和武器装备,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人谋。如何让这些士兵拿着手里的家伙在战场上按照指挥者的意愿来作战绝对是一门学问。根据这个学问的要求衍生出了一个先进的管理理念——阵法。这个阵法融合了数学和军事管理的概念。在数学上,阵法就是各种武器装备的一种数列组合。在实际的战争中,就是运用这个组合根据环境的变化去变化,从而击败你的对手。

    阵法需要多兵种的协同作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一再强调纪律的原因,主张以法治军。说到阵法,那些看过盗墓、玄幻之类小说的人们一定非常熟悉,其中一个最牛逼的阵法——八阵图。生、死、杜、惊、开、伤、景、休八门,只有生门出才有活路。在《三国志》里面也有记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这说明,八阵图这个阵法并非杜撰出来,而是确有其事。

    八阵图有多厉害,这得去《三国演义》看一下。

    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了刘备,引得胜之兵往西追击,追到了一条江边,远远地就看到杀气冲天,一看着杀气就知道前面有埋伏,而且很有可能是十面埋伏,所以陆逊赶紧下令停止前进,并且派出斥候打探情况。斥候回报,前面并没有兵马,陆逊不相信,登高一看,还是杀气冲天,怎么可能没有埋伏。斥候再次前去打探,回来再次确认前方没有一兵一骑,只是有些石头。这个时候天色已暗,咋看上去杀气更重。为了不盲目前进,陆逊找了当地人了解情况。原来这是诸葛亮当初随刘备入西川的时候把石头摆在这片沙滩上的。陆逊心中有些好奇,带着几十个人骑着马就到前面去看。一看,果然是些大石头,陆逊还特意批评诸葛亮净弄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糊弄人。结果还没说完,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想出来的时候已经找不到路,陆逊在里面团团转。最后还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出于好心才把陆逊等人引了出来。

    这里所展示的八阵图之所以说他牛逼通天,是因为他涵盖了奇门遁甲,道行不够,进入里面非死即伤,管你还是十万兵马。

    八阵图是否真的如《三国演义》里面说的这么牛逼?

    首先,八阵图并非诸葛亮首创。早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有了八阵图,当时应该叫做八阵战法,出于孙子兵法。

    其次,八阵图并非奇门遁甲,不具备道法惊天动地的功能,但是八阵图却能够运用到战场杀,大规模地杀伤敌人,减少己方伤亡。

    阵法具备杀伤功能是因为阵法就像几个刀轮,敌人从间隙通过的时候被几轮刀轮碾过,怎么可能不杀伤。这就是阵法的杀伤功能。

    诸葛亮当时所使用的阵法并非完全是孙子兵法里面所记载的,而是经过诸葛亮研究改进的八阵图2.0版本。这个版本的八阵图融合了诸葛亮的军事观点,在当时仅仅只是用作训练和兵棋推演,并没有准确记载北伐战争中出现过。

    孙子兵法说过:“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八阵图最核心的部分是变化,在实战中强调因地制宜。既然如此,那么就没有必要在实战中照搬,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熟练掌握使用就行,而指挥者则要求精通,这样才能随心所欲。

    诸葛亮在这一两年的时间里面,改进武器装备,使用阵法训练,为的是提高士兵的整体素质,目的当然是为北伐战争作准备。

    建兴五年,诸葛亮认为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是时候想着理想进发。出发前,诸葛亮向刘禅上了一表——《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