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道路
早就知道这次讲座无法避免。寒假期间朱子清什么都没做,躲在家里把通读了数遍。 然后把前世看过的关于论语的研究心得全部罗列出来。以为骨架,以其他相关资料为血rou,组合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 尽管有前世的的著作可供选择,但靠他一个人闭门造车想做到这一步也几乎不可能。 所以,期间他去陈启明大师家中拜访。两人畅谈数日,均觉获益匪浅。 陈启明把自己对的研究心得详细的为他讲解了一遍。让朱子清对这部中华文化核心典籍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陈启明的思路之后,在反过来去看前世的那些研究成果,又有了新的理解。 而朱子清迥异于他人的见解,也让陈启明获益匪浅。 也正是有了陈启明的帮助,他才能顺利把前世那么多不同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 一个寒假的闭关研究,对朱子清来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新的。而是找到了一颗向学之心。 坐拥一个世界的财富,让朱子清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但又觉得什么都想做。 他以为自己想要的是成功,是金钱。最开始写书就是为了钱,写歌也是为了钱,做生意也是为了钱。 当然,为钱并没有错。钱是一切的基础,没钱再多理想也都是空想。可是除了挣钱之外呢?难道除了钱,就没有别的理想了吗?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求。当这个需求被满足之后,人又会追求更高的需求。精神需求被认为是人生的最高需求。 那么,写书挣的钱足够他挥霍一生,生存需要已经被满足了。可是他的精神需求是什么? 他不知道,所以才会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瞎干。写书、写歌、做生意,甚至连政治上都忍不住想插一下手。 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他发现自己更加喜欢的还是写作。因此,他才会把公司交给了林宝儿管理,自己专心于写作。 但那个时候他喜欢写作,只是一种横向对比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对写作感兴趣。因为写作最轻松,还不用勾心斗角。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对其他生活方式产生了逃避心理。 可是,一个寒假的专研。让他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一部著作一点一滴在他笔下成型、成典籍。 那种喜悦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那种满足感,比创建了十个微星公司还要有冲击力。 全新诞生的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写作。是真真喜欢上了写作本身,而不是和以前那样只是喜欢写作的那种轻松。 所以当大家都惊讶于朱子清年纪轻轻,就对有如此深的研究的时候。他更加欣喜的是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正因为准备充分,这一次讲座开的很成功。整整两个小时,除了中间休息了五分钟,朱子清整整讲了两个小时。 开讲之后,原本还不当回事的同学们全都收起了轻视之心,真正把朱子清当成了一个学者。朱子清用实力征服了所有人。 发现朱子清讲的确实精彩,很多人忍不住开始呼朋唤友。很快。一波一波的人把大礼堂挤得满满的。 后来者只能坐在台阶上,站在门口窗口。以至于大礼堂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听众。 每每讲到精彩之处,大礼堂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声音传出大礼堂,传遍整栋教学楼,传向天际。 两个小时,并不足以把朱子清版讲完,甚至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他今天所讲的只是第一章节的内容。 虽然只有一章。但已经足够表明他对论语确实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体系的研究心得。这一章,已经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听众。 随后就是半个小时的提问时间。不光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臂,就连第一排的那些知名作家,大半都举了手。 可是,朱子清直接宣布,现在是属于同学们的时间。第一排的朋友如果有什么指教,可以私下谈。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朱子清这句话简直说到了同学们的心坎里,为了这句话大家再次鼓起了掌。 提问环节在没有人捣乱的情况下顺利进行了下去,同学们已经被刚才的演讲所征服。所以提的问题大多都是和论语有关。 偶尔有不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表达一下自己的震惊,然后请教朱子清是怎么学习的。 两个半小时之后,讲座正式结束。 当朱子清宣布演讲结束的时候。全场起立鼓掌。掌声整整持续了一分多钟。 对同学们的认同,朱子清也非常感动。起身连连鞠躬道谢。 讲座结束了,可它所引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风暴的就是那些听完讲座的学生们。 从大礼堂回来,意犹未尽或者正处在兴奋阶段的学生自然而然的打开了电脑。或表达激动之情,或分享心得,或对某些人开启嘲讽模式。 “刚从朱子清的讲座回来,真没有想到他对论语的研究如此之深。” “一开始把他说的那么厉害,我以为是故意吹捧。今天听过讲座才知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朱子清当得起那些赞誉。” “没有去听讲的人,你们就后悔吧。” 而那些当初反对朱子清开讲座的人也不敢示弱,发起了反击。 “对于你们这些幼儿园的,朱子清讲的确实很深奥。不用强调,我们都了解。” “我还是那句话,一个可能连都没读完的人,能讲出多大的道理来?” “看你们这些人说话的水平就知道,一群水军。说吧,发一个帖子多少钱?我出双倍的价钱,买你们闭嘴怎么样。” “一个对论语一知半解的人,给一群从不看论语的人开讲座。然后从不看论语的人觉得收获巨大。这简直就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听过讲座的那些同学一看被人鄙视了。而且朱子清讲的明明就是不错,他们连真实情况都不了解就开始乱说。自然也不乐意了。也展开了反击。 武大的学生因为一场讲座分成了两个阵营,在校园网上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不过总体来说,支持朱子清的人出于劣势。 因为听过他讲座的人实在太少。而没有听过他的讲座的人,大多都不认为他能讲好。不过这些情况都只是暂时的。 “我以为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都是明辨是非的人,现在才知道太高看他们了。这就是一群自以为是的的家伙。”冯正元看着校园网,怒道。 “也不能怪他们。如果不是因为咱们是舍友,你会相信一个二十岁的人对论语有研究吗?”朱子清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他,他也不信。 “我说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他们可是在说你。要是我,早就和他们骂起来了。”冯正元怒其不争的说道。 “要是骂几句就能改变他们的看法,我早就光膀子上了,还用你说。”朱子清笑道:“你也别看了,太糟心。” “不行,你是我兄弟。被人骂了,我要是置之不理还叫什么兄弟。”冯正元正气凛然的说道。 心中则在想。玛蛋,要不是你说帮我介绍女朋友,我才不管你这烂事。不,不是不管。我会和同学们一起骂。 朱子清耸耸肩,做了个无奈的表情,然后不再理他。转而对哈斯尔说道: “老哈,书看完了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看完了,早就看完了。这都已经第三遍了。写的实在太精彩了,比我想象的还要精彩十倍……不,百倍。”哈斯尔挥动双手,激动的说道。 “你不知道。拿到书之后他一宿没睡,连夜就把这书读完了。你说看就看吧,他看到精彩的地方就不停拍桌子,乱吼乱叫。害的我们一晚上也没睡好。”冯正元突然插嘴讨伐道。 看哈斯尔充满歉意的表情,朱子清就知道,事实纵然不如冯正元说的那么夸张,也相差不远了。 他还真没想到,哈斯尔这样平时一棍子打不出个屁的沉闷性格,居然也有如此奔放的时候。 但哈斯尔的失态,从侧面反应出了的精彩之处。连土生土长的蒙古人都被感染了,更遑论从未去过大草原的人。 “别光说好听的,说说有什么地方不足需要修改的。”把书给他看,可不光是为了听夸奖。 “确实有几处地方超出了实际。”哈斯尔沉思了一会说道: “但我觉得没必要修改,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些超出的地方和上下文衔接非常完美,如果改的符合实际,反而失去了那种震撼效果。所以我觉得,这书已经很完美,没必要修改了。” “行,你这正宗蒙古了,那我就放心了。回头就把稿子发给出版社。”获得肯定,朱子清很开心。 这部书虽然没有改动剧情。但两个世界的细节不同,某些小地方他还是动了手术。他一直担心做手术的地方会出现什么漏洞。 现在得到哈斯尔的肯定,说明自己的改动没有问题。他如何能不开心。 朱子清很开心,另外一个人也很开心。那就是冯秋雨。 PS:加更过后果然习惯性疲惫,今天这一章整整写了七八个小时,手残的不忍直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