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田缘在线阅读 - 第280章 鸿雁传情

第280章 鸿雁传情

    方杏儿十四岁,比杜鹃大一月,是个勤快又善解人意的女孩子。

    她不仅将娃儿们饮食起居照应的妥妥帖帖,还主动打扫学堂,将私塾内外收拾得十分整洁;闲暇时也做些惠而不费的小吃食,趁课余让娃儿们送一小碗给黄元尝尝,以示尊师之意。

    黄元骤然甩脱了一个大包袱,一身轻松;又见新安排无不妥当,更是满意。然几天下来,他便不自在了,只觉得私塾里住了这么个表姐,他行动拘谨不少。

    这日傍晚下学,他匆匆收拾了书本等物离开,在院里碰见带着娃们打扫的方杏儿,忙站住招呼,说“辛苦”等语。

    方杏儿微笑道:“这点事算什么。表弟这样照顾亲戚,我们住在这,连束脩和房费都不用交,再不知感谢,真不晓得好歹了。先前是没想起来这个法子,一窝子人都哄在姑奶奶和大表叔家,实在不像话的很。我娘常在家说,很对不起姑奶奶,看起来送了东西,其实姑奶奶哪稀罕那些呢!不是至亲,她也不会揽这桩闲事,心里很过意不去呢……”

    黄元见她说得有情有理,不好不答,只得赔笑说“都是亲戚,应该的。”等她略停下,便急忙插道:“表姐且忙,弟弟尚有些事回家跟娘说,这就走了。”

    说完不等方杏儿回话,便转身走了。

    方杏儿看着那健朗的背影,面色微红。

    且说黄元回到前面,在院子门口碰见林大头。忙站住道:“大头伯伯好。这是干什么来的?”

    林大头高兴地笑道:“春儿来信了。我给杜鹃送信来的。哦,也有你两封信呢。你娘搁你屋里去了。”

    黄元听了心里一凝,忙问他林春在山外可好。寒暄了几句才进院。

    院里晒了许多东西,大簸子小簸子排满了,黄灿灿的玉米棒子挂在廊下竹竿上,冯氏母女正在忙着收。

    黄元跟她们打了个招呼,因不见杜鹃,心下一转,径直进去厅堂,拐进她姊妹房里。

    只见杜鹃坐在小圆桌前,手里拿着厚厚一沓信纸。正逐一翻看,面上含着浅笑。听见动静,她忙抬头,见是黄元,笑问:“放学了?”

    黄元不答,静静盯着她手上的信。

    杜鹃忽然尴尬起来,解释道:“林春来的信。”

    她有些心虚,只因这信实在太厚了,足有二十张纸。

    黄元见她这样。忽然若无其事地笑道:“他还好吧?”

    杜鹃道:“还好……”

    不等她详说,黄元就笑道:“大头伯伯说,我也有两封信呢。我过去看信了。一会儿吃了饭,咱们去娘娘庙那散步。看上弦月。”

    杜鹃忙“嗳”了一声,愣愣地看着他掉头而去。

    再低下头看手中的信,只觉烫手。

    林春在信里也没说什么令人心惊的话。不过是将他日常生活琐事事无巨细地娓娓道来。杜鹃读着,仿佛他的早晚起居、学习玩笑都历历在目。

    这更比一切剖白都叫她惶然。

    她默默地想道。想个什么法子让娘说出真情呢?

    她必须要做决断了,然后告诉林春自己的决定。

    再说黄元。回到自己房里,果见窗前书桌上有两封信。

    他放下书本,先捡起那信看了看,分别是昝虚极和沈望来的。于是坐定,才不慌不忙地拆信看。

    先看沈望的。信的内容无非是埋怨他一入深山,便将好友置之脑后云云,又说他如何思念他,以至于食不知味、寝不安枕,他含笑摇头。

    接着,他又拆开昝虚极的信。

    这信要厚些,除了问候他,还简述了些山外新鲜人事;末了又说,他因听林春说山里四时景致,心下向往,决定等他回家探亲时,约三五同窗好友随行。届时要他“杀鸡屠鸭”,他们要与他“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看到这里,黄元再次微笑。

    他想,以为这旅行好容易呢,也不知林春告诫过他们没有,别兴兴头头地跟着来,却在黄蜂岭那失足掉下悬崖,岂不惨?

    一面想,一面翻开最后一页信笺,注目一看,不禁一愣。只见上面蝇头小楷,写着王摩诘的一首诗,乃是描写他归隐悠闲生活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那笔迹虽与昝虚极字体相似,却略有些娟秀,不是十分熟悉他的人,断认不出来的,只会以为是他写给黄元,问他眼下生活是否也这样悠然惬意,虽无友人相陪,却常得竹、月相伴!

    黄元却心中一颤。

    他认出这是昝水烟的笔迹。

    当初离开府城时,他收到昝虚极转交她的一封信,言“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如今寄来这首诗,虽无别样题外话,他却看出她不再“将心托明月”,而是“将心化明月”,不管隔多远,不论他在何地,她都静静地照着他。

    他觉得自己真是可笑,竟会有这样念头。

    然而不知为何,他觉得她就是向他传达了这层意思。

    她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混在堂哥信中,瞒天过海;一个“情”字未提,若非知音,断不能体察她这份情意。

    可是他体察出来了!

    一时间,黄元心乱如麻。

    他静静地怔了一会,听见窗外娘和大姐低低的说话声才清醒过来。垂眸看了看手上的信笺,果断按原折痕折叠起来,再装入封套,和沈望信一块,放入抽屉里。

    不该胡思乱想的,他想道。

    就当是虚极兄写的吧。他写的是不错,可是却没想到:每次他弹琴的时候,可不是独自一人。身边总有姐妹相陪的,杜鹃还常以洞箫来和呢。虽然她吹得不如林春好。

    起身走出屋去,走到冯氏身边。问:“娘,这是什么?”

    冯氏用手抄着筛子里的豆子,往篓子里装,一面笑道:“红豆。你爹、你meimei都喜欢吃豆沙饼和豆沙汤圆,我就多种了些。瞧,这都有七八斤了呢!”

    黄元奇道:“在哪种的,我怎没见地里有这个?”

    冯氏道:“靠山边,最远的那块地,我在地头埂种了一小块。这个哪能占好地呢。要是天干收不上来,也不心疼。”

    黄元点头,顺手抄起一捧豆子,感觉滑溜溜的,从指缝间漏下。他一面玩,一面靠近冯氏,低声道:“娘,找个机会,你跟爹和爷爷奶奶说了杜鹃的事吧。”

    冯氏就呆了:“说……说么?什么时候说?”

    她忽然就紧张起来。又喜又忧。

    喜的是此事公开后,儿子亲事就能定了,她心中再无秘密负担;忧的是不知公婆和村人如何说她,又将会闹出什么事来。

    黄元见她这样。轻声安慰道:“娘别担心,有我呢!”

    冯氏想起儿子当家事事妥帖,才把心定了些。

    娘俩低声说了几句。暗定于八月十五之前把这事公开。正说着,那边黄鹂娇声叫道:“哥。来帮我摘扁豆。”

    黄元抬头“嗳”了一声,道马上来。

    冯氏呵斥道:“摘扁豆也叫你哥!他还要看书呢。”

    黄鹂辩解道:“看书也要常歇歇。不然眼睛受不住。哥哥教了一天课,现在就该歇歇,活动活动,等吃了晚饭再看书。这墙头上的扁豆我够不着,哥哥个子高,胳膊长,所以我喊哥哥来摘。”

    冯氏哑然,顿了会才气道“你浑身都是理!”

    黄元对她安慰地笑笑,就朝院墙边走去。边走边想,等和杜鹃的事定了,就回信告诉昝兄,这也算喜事了。

    走到墙边,伸胳膊毫不费力地摘墙头上的扁豆,一面故意问小妹子:“往常你怎么摘的?”

    黄鹂提着篮子跟在他身边,笑道:“端板凳站了摘。现在有哥哥了,不用板凳了。”

    黄元哈哈笑出声来,觉得小妹子忒可爱。

    黄鹂见他不分老嫩都往下捋,急忙叫道:“摘嫩的,挑嫩的摘。就是青色的,像这样扁扁的,里面豆子没长鼓起来的。”

    黄元停手,低头看了看她递过来的样品。

    “为什么要摘嫩的?这些呢,都不摘了?”

    “太多了,吃不完。今晚就摘这一条墙面上的,和辣椒一块泡酸菜;明早再把那边墙上的摘了晒干菜;这些老的就留着,养老了收豆子,做豆种也好,煮稀饭也好。”

    黄元听清楚了,重新按要求摘起来。一边摘,一边微笑着听小妹说酸扁豆送粥如何好味,干扁豆焖rou最香等等,心里充满温馨的感觉。

    自回来,他就见全家人日日忙的都是吃穿二字,除此外,并无别样复杂追求。而他原先看不上眼的几亩地,也在家人的勤谨伺候下,不仅收获颇丰,而且据他一日三餐所食来看,并不比在山外吃的差。比如那几斤红豆,他想也想得出姐妹们会用它做出新鲜花样食品,给农家生活增色。

    简单质朴的生活,是万丈红尘的缩影!

    “黄鹂,你又使唤人!”

    黄雀儿走来笑道。

    黄元喊“大姐”,问她晚上吃什么。

    黄雀儿抿嘴笑道:“晚饭是杜鹃做的。不过,还真有一样好东西。不定你没吃过。”

    黄元听后十分雀跃,忙问“是什么?”

    黄鹂抢先道:“竹鼠rou。是大姐夫送来的。”

    黄雀儿红了脸,叱道:“什么大姐夫!乱说!”

    ps:感谢“lanyalin”、“迷幻仙姑”、“小祺祺祺祺飞”投的粉红票;还有“一一mimi”打赏的平安符。o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