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篡唐在线阅读 - 第五九章 纷纷扰扰又一年(二)

第五九章 纷纷扰扰又一年(二)

    王世充果然没有同意裴仁基的老婆离开洛阳。

    不过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还专门到裴仁基府上解释说:“非是行满霸道,实在是为嫂夫人考虑。

    嫂夫人也是名门闺秀,千金之躯。如此隆冬酷寒,怎受得了一路颠簸?

    再说了,嫂夫人怀着身子,万一路上有个闪失的话,裴大将军岂不是要难过?大将军如今是东都脑骨,更是陛下最为信赖的臣子。如果因为这件事而消沉的话,陛下一定会很难过。”

    看看,王世充不愧伶牙俐齿。

    这话说的是冠冕堂皇,于公于私,让裴仁基都说不出话来,

    同时,他表面文章做的也很充足。甚至从宫中派来太医,为裴仁基的老婆调理身子。裴仁基即便是再不满,也无法拒绝王世充的这份好意。而且他也清楚,王世充绝不会放他妻子离开。如若这般,岂不是平白少了一颗能牵制裴仁基的棋子?所以,裴仁基也只能无奈答应。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

    在围攻长安之前,李渊约定:毋得犯七庙及代王宗室,违者夷三族。

    在攻克长安后,李渊又与长安百姓约法十二条,尽得自开皇以来的严苛律法。并且,他如约迎代王杨俏即皇帝位,改元为义宁。杨俏登基之后,封李渊假黄钺,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并加封为唐王。改武德殿为丞相府,改,教,称令。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官,位无贵贱,宪章赏罚等一应权力,尽归于丞相府。而杨俏作为皇帝,尽在祭祀天地四时之际,才会出现

    李活又置丞相府官署,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

    同时大赦关中,又启用李孝基为丞相府司直,专司刺举百官不法者,以加强李渊对长安的控制。

    同月,萧铣降唐……

    关中时局,尘埃落定。

    李渊迅攻克关中,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昔日桃李章,似乎又有了新的解说。李密虽则依旧声势浩大,可与从前相比,声势已削弱许多。

    渭北,大雪。

    李世民突然接到了一封书信,而送信人,竟是柴青。

    他不禁大惊失色,连忙问:“嗣盛,你不是奉命留在巩县了吗?怎么会来这里?”

    柴青神色黯然,叹了一口气道:“大都督,非是我不愿留在巩县,而是那李言庆欺人太甚,使我无颜留在巩县想我柴青,自出道以来,凭三尺青锋,纵横天下,何时被人如此欺凌?李言庆既然看我不起,我留在那边也没有意义。再者他麾下能人无数,也不需要我的帮助。”

    李世民一怔,蹙眉沉思。

    “嗣盛,那位李郎君,我早年也曾见过。

    印象里,他似乎不是跋扈嚣张之人。你们之间是不是存有误会?若真是误会,我可派人与他联络,令嗣盛大哥返回巩县。你当知道,你是奉我父之命前往巩县,如今无令而返,难保他老人家不会雷霆震怒。”

    “那里是什么误会,是那李言庆自以为李姓族人,视我为草芥耳。”

    “李姓族人?”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轻声道:“是哪个李姓族人?”

    “大都督难道还不知道?李言庆乃是李公孝基亲生子。不过受李公之托,一直留守在荥阳。”

    李世民的身子,微微一颤。

    其实早在当初李渊派李孝基和李道玄去荥阳时,他就已经隐隐觉察到了一些端倪。只不过此前还只是猜测,如今得柴青说明,他心里如何能不感到震惊!李言庆,是九叔李公之子?

    那岂不是说,他是我的堂兄?

    思绪立刻飞转动,李世民开始思忖这其中利害。

    “嗣盛,你说堂兄容不得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且和我说一说。若是堂兄的不对,我定为你在父亲面前担保。”

    李世民很聪明,竟顺着柴青的言语,改称李言庆为堂兄。

    柴青并不知,李世民其实早在之前并不知道李言庆和李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李孝基既然把事情告诉了他,想必李家内部的人,已经知晓了此事。至少作为李渊嫡传的四个儿子,一定清楚李孝基和李言庆的关系。所以,他也没有在意李世民对李言庆称呼上的改变。

    “事情是这样的……”

    柴青把事情的原委,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很认真的听完柴青的讲述,不时还提出几个疑问。

    “如此说来,是道玄主动要求吗?”

    “据他们说,是这个样子。只是道玄公子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清楚究竟是不是真的,好吧,就算我那样做有不对之处,可那李言庆也不能这样子羞辱我吧。我又没有恶意,只是担心道玄的安全。他却在大庭广众之下,不但言语辱我,更令其手下将我击退。我呆在那边还有什么意思?连武士彟都比我受他重用……他如此对我,我又岂能任由他羞辱不成?”

    李世民皱眉沉吟,许久后轻轻颔。

    “此事我已知晓,嗣盛你既然不愿再回去,那不如暂时留在我这里。

    不过就事论事,堂兄说的倒也没错。那县衙是巩具的颜面所在,更是他的颜面所在。你堵在县衙门口,可不只是羞辱了巩县县令,更是羞辱了堂兄。只是堂兄的做法,未免太粗暴了……

    恩,你这一路想必也辛苦了,就先下去休息吧……对了,文静让你来,究竟有什么事情?”

    “哦,他让我给您带来了一封书信。”

    柴青心气平和了不少,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李世民。

    送走柴青之后,李世民立刻命人请王通过来。这王通原本是太原府的书记,是李渊的手下。

    不过随着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之后,王通就被李世民从太原府要了过来。

    李渊对王通没有好感!

    当年,他可是亲自参与了王通和李言庆之间的那场文斗。后来,李言庆以一篇原道,而震惊四座,李渊本来是准备评定李言庆胜出,却不想太原王氏花费重金,最终还是王通获胜。

    也因此,李言庆写出,使得李渊对他更加喜爱。

    后来他出任挂烦太守,才知道了李言庆和李孝基之间的关系。更因此,他向长孙晟提出请求,收李言庆为徒。

    不管当初那场文斗,是否是出自王通的意愿。

    也勿论王通十载苦读,勿论心性和气质,都与十年前有很大不同。

    李渊就是对王通非常厌恶,所以当李世民提出征调王通的时候,李渊毫不扰豫的点头答应。

    他麾下能人无数,也不在乎这区区王通。

    但对于李世民来说,王通是他的智囊,是他可以信赖的人。

    “大都督唤我,有何事吩咐?”

    王通走进书房之后,非常恭敬的拱手询问。如今,他已不是当年那个和李言庆文争时的莽撞青年。白牛溪十载苦读,令他锤炼出乎寻常的冷静和干练。在龙门山中,陪件他的只有青山和溪水。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王通想清楚了很多事情他和李言庆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说穿了,当年那一场比拼,不过受人挑唆罢了。至于重金贿赂,也非是他本意。

    如今,王通已娶妻,还有了一房孩子。

    更使得他清楚认识到,辱人者,人恒辱之的道理。想当初,他性情飞扬,骄横跋扈,不把天下人放在眼中。甚至时常对一些当时大儒口出不敬之言。人家是看他年少,不予理睬,等遇到李言庆,遭遇那一场败绩之后,王通终于悔悟过来,并为他那独子,取名一介“福,字。

    “我不望吾儿文采飞扬,只盼他一声平平安安,平安,即是福。”

    只这一句,就可以看出王通与早年的不一样。

    李世民把书信递给了王通,“文静说,熊耳山有李密麾下骠骑将军秦琼和程咬金,意欲归降,还说此二人有大将之才,堪可重用。更有李密帐下魏征,也愿归顺,我当如何是好?”

    “魏征?”

    王通想了想,“此人我倒是听说过。他本是武阳郡元宝藏的书记,后元宝藏战死,他归顺了李密,是个颇有才干的人。至于秦琼和程咬金,的确是李密麾下大将。

    如若大都督能收词三人于帐下,无异于如虎添翼。”

    “我也如此想,只是如何才能收服此三人?”

    李世民颇为苦恼的说:“这三人如今皆在熊耳山,北有宜阳和渑池,想要归顺,凶险颇多。”

    王通想了想,不禁一笑。

    “这有何难?他三人既然无法过来,那大都督索性就兵出潼关,迎他们就是。”

    “兵出潼关?”

    “没错!”

    王通说:“王世充此前在洛阳弄事,诛杀了卢楚、元文都等人,更试图挟天子以令诸侯,其野心已昭然若揭。丞相新取长安,迟早必攻洛阳。既然如此,何不以清君侧之名,攻略洛阳?”

    “可长安虽得,关中未定。

    薛举虎视眈眈,李轨盘踞武威。更有那梁师都和刘武周,与突厥勾结,一直想要犯我边城这种时候,父亲未必肯同意和王世充交恶吧。”

    “王世充,胡蛮耳!

    我视他如草芥,若取之,易如翻掌。大都督只需向丞相进言,说此战名为攻取,实为威吓。王世充东有二李牵制,断然不敢与我们交锋。大都督,我们担心关中腹背受敌,他王世充同样要担心,三面受敌,我可以肯定,王世充必不会与大都督交战,而是与丞相乞和。”

    李世民眼晴一亮,“以先生所言,父亲会同意我出兵?”

    “这是自然,需知丞相也正要借此机会,震慑中原。大都督只需真戏假作,必使中原大乱。”

    “而我,亦可得三士!”

    李世民说罢,和王通相视而笑。

    “对了,还有一件事,需令先生早知晓……此前我们在太原猜测的那件事情,恐怕已经成真。”

    王通一怔,“哪件事?”

    李世民轻声道:“李言庆李郎君,正是我九叔亲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