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小说 - 燃烧的海洋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六章 地面决战

第一百零六章 地面决战

    以军猛攻安曼时,二月十日,俄军再次发动了攻打德黑兰的作战行动。

    与安曼不同,中伊军团没有死守德黑兰,而是放弃了德黑兰,把这座彻底破坏掉的城市留给了俄军。

    也就是说,二月十一日,德黑兰战役就宣告结束了。

    虽然俄罗斯当局宣称,在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俄军攻占了德黑兰,但实际情况却是俄军开进了德黑兰。留给俄军的,只是成千上万座被彻底炸毁的建筑物,一座根本不适合军队驻扎的城市。

    更重要的是,中伊军团破坏了德黑兰的所有基础设施。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俄军占领了德黑兰,却无法利用这座地理位置非常关键的交通枢纽城市。

    事实上,中伊军团的主要战略就是坚壁清野。

    当然,这也是由伊朗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作为一个拥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而且三分之二的国土是高原与山区,伊朗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也就拥有对抗强敌入侵的战略资本。别的不说,从德黑兰到波斯湾的港口的直线距离有数百公里,道路里程则高达上千公里,就算俄军占领了德黑兰,也无法占领整个伊朗。

    此外,这也与中国的伊朗战略有关。

    在中国的战略中,伊朗就是俄军的坟墓,或者说是俄罗斯的泥潭,只有让俄罗斯深陷其中,才能达到战略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俄军还在伊朗作战,就永无出头之日。

    事实上,俄罗斯不可能从伊朗撤军。

    当时,俄罗斯在伊朗作战有两个主要的战略目的,一是切断从中国到中东的铁路,二是到达波斯湾北岸。

    显然,这两个目的具有很大的诱惑性。

    问题是,中国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俄罗斯不断向伊朗增兵,从而无法在西伯利亚投入主力部队。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这套作战计划是由戚凯威亲自拟定的。

    按照戚凯威的规划,中伊军团的主要任务就是诱敌深入,给俄军一些胜利的希望,又不让俄军尝到胜利的果实,从而让俄军为了即将到手的胜利不断的增派作战力量,从而消耗掉俄军的作战力量。

    事实上,这套战术并不高明。

    要知道,任何有点军事头脑的旁观者都能看得出来,中国在伊朗的主要战略就是消耗俄军的作战部队。

    问题是,俄军中没有几个是旁观者。

    当时,真正认清了现实的,只有俄军总参谋长布鲁希洛夫,而且也只有他一直反对向伊朗增兵,甚至认为应该从伊朗撤军,从而把用在伊朗战场上的数十万部队派往更加重要的西伯利亚。

    为此,布鲁希洛夫也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俄军的几支王牌部队全部留在大后方。

    问题是,布鲁希洛夫必须服从总统的命令。

    当时,俄罗斯总统并不认为伊朗战场无关紧要,反而把伊朗当成主战场,或者说是与美国合作的主战场。

    战后,很多人认为,俄罗斯总统的野蛮干预是造成俄罗斯战败的主要原因。

    也许,这个道理说得通,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情况,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俄罗斯总统绝非俄罗斯战败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作为精明的政治家,俄罗斯总统不可能分不清本土与海外战场的轻重关系。

    俄罗斯总统坚持在伊朗用兵,只有一个关键因素,即俄罗斯离不开美国的支持,还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

    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足以证明这个判断。

    在二零五三年,俄罗斯需要进口的四十二种战略物资中,有三十七种主要来自美国,而且占到了总进口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美国提供的战略资源,俄罗斯根本不可能参战。

    相对而言,俄罗斯最缺的不是资源,而是设备与技术。

    仅在二零五三年,俄罗斯就从美国进口了一万余台机床,并且引进了上千项技术,甚至直接引进了装备生产线。俄军能在二零五三年底获得美国开发的新式主战装备,主要就是美国提供了成套的生产线。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俄罗斯不可能坚持到二零五四年。

    事实上,当时俄罗斯有百分之三十的粮食需要从美国进口,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俄罗斯早就爆发内乱了。

    问题是,俄罗斯不可能只索取不付出。

    要知道,美俄的关系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俄罗斯不在美国的经济体内,也不是美国的附属国。

    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只有证明自身的价值,俄罗斯才能获得美国的帮助。

    俄罗斯能够证明自身价值的,就是在战略上配合美国。如此一来,伊朗战场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由此可见,伊朗战场本来就是美俄利益的契合点。

    如果俄罗斯放弃伊朗战场,就算美国不会放弃俄罗斯,也会降低俄罗斯的重要性,从而使俄罗斯遭受更惨重的失败。

    不可否认,在政治上,俄罗斯总统是正确的。

    只是,在军事上,俄罗斯的伊朗战略根本行不通。

    以俄军的推进速度,即便中国不再向伊朗增兵,俄军也要花上一年以上的时间,才有望占领伊朗。

    当然,俄罗斯总统也不是白痴。

    按照美俄的秘密协议,在俄罗斯占领德黑兰之后,美国就将出兵伊朗,以便让俄军抽调二十万部队去西伯利亚。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伊军团放弃德黑兰肯定与此有关。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在二月十一日之前,军事情报局获得了相关情报,但是根据中伊军团的作战行动,特别是戚凯威做出的特殊部署,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即便没有情报,戚凯威也做出了准确判断。

    也就是说,当时戚凯威应该知道,美国会在俄军占领德黑兰之后出兵伊朗。

    事实上,在战后,牧浩洋就提到过,伊朗本来就是一个可以放弃的战场,其主要价值就是牵制敌人的作战部队。显然,这个敌人不仅仅指俄罗斯,还包括美国,也就有理由相信,当时中方已经做出了准确判断。

    当然,俄军攻占德黑兰,也替巴拉姆解了围。

    要知道,巴拉姆发动安曼会战的主要目的是牵制中队,即便他在最初的时候并不这么认为。

    随着俄军占领德黑兰,以军在安曼的进攻又毫无建树,巴拉姆至少可以宣称,以军已经成功实现了主要目的,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强攻安曼,可以在兵力损失还不足以威胁到战线安全的情况下结束进攻行动。

    更重要的是,罗林森不能由此指责巴拉姆。

    至少从局面上看,以军的进攻行动,确实牵制了中队,使中队不得不从德黑兰撤退。

    至于更加长远的战略影响,对美国就没有那么有利了。

    虽然马歇尔非常清楚,是中伊军团主动放弃了德黑兰,俄军才能在二月十一日攻占这座已经丧失了战略价值的城市,但是美俄有约在先,所以马歇尔不得不考虑向伊朗派遣四个美军师。

    二月十五日,在总统的催促下,马歇尔下派了两个师前往伊朗战场。

    这两个师先进入黑海,再翻越高加索山脉进入伊朗。

    两天后,随着美军赶到,布鲁希洛夫开始从伊朗撤离主力部队,着手策划在西伯利亚发动战略反击。

    问题是,美国承诺的另外两个师要到二月底才能到达。

    结果就是,在二月二十日,戚凯威把之前派往伊朗的第一一三集团军抽调了出来,用来加强中东特别是沙特西北的战略防线,巩固了中队在约旦附近的防御力量,使得以军在安曼会战中取得的胜利变得毫无价值,还使美以联军增加了数百公里的战线,降低了美以联军的兵力密度。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军还得继续向中东增兵。

    当时,戚凯威只在伊朗留下了一个集团军,而且明确要求中伊军团以防御为主,充分利用伊朗的有利地形阻击美俄联军。虽然到了三月初,美军兑现了承诺,把另外两个师派到伊朗,但是美俄联军的兵力优势,并不足以攻破中伊军团的防线,也就不可能实现打到波斯湾的战略目的。

    可以说,这一系列变化对中国相对有利。

    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没有向中东与伊朗增派作战部队,用已有的兵力就能守住重新形成的战线。

    相反,美国以色列与俄罗斯则要动用更多的作战部队才能守住取得的战果。

    到了这一步,中东与伊朗的局势再次稳定下来。

    当然,地面战争并没因此结束。

    随着伊朗的俄军主力部队得已解脱,布鲁希洛夫开始策划战略反击,集中优势兵力围攻西伯利亚的中队。

    事实上,在此之前,布鲁希洛夫就在准备。

    在他看来,西伯利亚战场将决定中俄战争的最终结局,也将决定俄罗斯的命运。只有在这里取胜,俄罗斯才有希望打赢这场战争。如果不能尽快取得胜利,那么俄罗斯很快就会失血而亡。

    别忘了,西伯利亚地区出产的资源占到了俄罗斯资源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

    事实上,如果西伯利亚在俄罗斯手中,俄罗斯就不会存在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就不需要倚重美国。

    问题是,俄罗斯能在西伯利亚取胜吗

    三月份,重点就在西伯利亚。

    到三月十日,俄军不但夺回了曾经五次被中队占领的新西伯利亚,还在前线聚集了近一百二十万地面部队,其中五十万在西线,主力是布鲁希洛夫东拼西凑聚集起来的十二个师,另外七十万在东线,主力是驻守贝加尔湖以西地区的八个师,其余的大部分是战时武装起来的预备部队。

    毫无疑问,俄军的兵力优势非常明显。

    要知道,在西伯利亚战场上,中队只有两个集团军,总兵力不到十万,而且部署时间超过了两个月。

    问题是,兵力早就不是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了。

    更重要的是,俄军的进攻意图太明显了,而且调动与部署部队花了太多时间,完全丧失了灵活性与突然性。

    要知道,对中队来说,只要几天时间,就能完成所有战役准备工作。

    别忘了,当时中国空军八成的空运力量用在该方向上,而且在一月与二月,空军又接收了一百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在补上安曼会战损失的同时还有富余,等于增强了西伯利亚方向上的空运力量。

    正是如此,戚凯威看到了彻底打败俄军,至少打垮俄军士气的机会。

    如果能用十万部队击败一百二十万俄军,而且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么所有俄罗斯军民都会因绝望,丧失取胜的信心。

    为此,戚凯威做了充足的准备。

    二月下旬,戚凯威命令第三十八集团军第四次攻占新西伯利亚,并且在完成了战术反击行动之后,炸毁了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三月三日,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次攻占了新西伯利亚,在消灭了两万多俄军之后,对这座已经千疮百孔的城市进行了更全面的破坏,甚至爆破掉了所有三层以上的楼房。随后第三十八集团军才全部撤回到尤尔加防线后方,让各作战部队获得了两天的休整时间。

    在第三十八集团军重点打击新西伯利亚的时候,第十五空降集团军把战术突击范围扩大到了五百公里,重点打击小型城市以及大中城市外面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破坏俄军必须依赖的交通线。

    为了增强打击效果,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还突击了几支前沿部署的俄军的指挥部,并且无规律的伏击了战区内的俄军巡逻部队,甚至偷袭了一些俄军驻地,给靠前部署的俄军制造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三月十日之前,西伯利亚战场上的俄军中,有上万名官兵患上了战争恐惧症。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患者因恐惧而丧失活动能力。

    这一系列的战术行动,严重扰乱的俄军的反击部署。

    结果就是,布鲁希洛夫不得不把反击时间从二月二十日推迟到二月二十五日再推迟到三月一日最后定在了三月十日。

    事实上,到了三月十日,俄军的准备工作依然没有到位。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俄军的二十个主力师中,只有六个达到战斗状态,另外十四个师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从伊朗派来的八个师,兵员欠缺,一些连队只有不到五十人。欠缺兵力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当时靠前部署的俄军严重缺乏斗志,官兵开小差的比例非常高。

    在俄军迟迟无法发动进攻的时候,中队的备战工作却在加紧进行。

    当时,不管是第三十八集团军还是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发动的反击都很有限,对后勤保障造成的压力并不大。与此同时,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的行动却没有停止,而且运送力量有增无减。

    到三月九日,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囤积的作战物资已经超过一百万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全数出动,第三十八集团军一天的作战消耗也就一万五千吨左右,即便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的情况差不多实际上不如第三十八集团军,仅囤积在前线的物资,就足够两个集团军使用一个多月。因为在战斗期间,空运不会停止,最多只是运送量有所降低,所以两个集团军囤积的物资,至少可以使用好几个月。

    显然,一场战役要不了几个月。

    与囤积物资同步进行的,还有基础设施扩建工作。

    到三月九日,中队在西伯利亚的占领区内,除了四座民用机场之外,还有十四座野战机场,二十二处倾斜旋转翼飞机起降场,三十四座兵营,十六座大型仓库,二十八处军队集结地与数百处炮兵阵地。连接这些营地与阵地的,除了原先就有的数百公里公路,还有工程兵开辟出来的通道。

    可以说,中队在西伯利亚战场上已经完成了系统性防御部署。

    以俄军的战斗力,要向攻破两个主力集团军守卫的防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此期间,戚凯威确定了基本防御战术。

    按照他的部署,第三十八集团军将负责守卫整片防区,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战术反击,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则负责打击俄军的预备队,即切断俄军前线与后方的联系,为第三十八集团军创造机会。

    当然,这只是初期的防御战术。

    只要这套战术得到正确使用,就能依靠已有的坚固防线,消耗俄军的有生力量,打击俄军的士气与斗志。

    大量杀伤了俄军有生力量之后,作战行动将进入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第三十八集团军将充当主要进攻力量,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则利用出色的战场机动能力,负责分割与包围俄军,协助第三十八集团军歼灭俄军主力部队,瓦解俄军的进攻行动。

    当时,戚凯威还制订了第三阶段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规划,在全歼或者重创了俄军之后,第三十八集团军将向西运动,把战线推进到巴拉巴草原以西,攻占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鄂木斯克,从而彻底改变西伯利亚战场的总体形势。

    只是,在审议的时候,该阶段作战计划遭到否决。

    有趣的是,否决者不是牧浩洋,而是黄瀚林。

    虽然戚凯威没有明说,但是他的目的很清楚,即完成对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包围,向哈萨克斯坦施压。如果哈萨克斯坦站在中国这边,将带来极为重大的军事意义,比如彻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显然,黄瀚林不可能不知道争取哈萨克斯坦的价值有多大。

    即便不考虑军事意义,也要考虑政治意义,即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成员国,是俄罗斯经济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争取到哈萨克斯坦,就能瓦解俄罗斯经济体,在政治与外交上给予俄罗斯重创。

    问题是,黄瀚林不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来压服哈萨克斯坦,而是把希望放在了外交上。

    当时,杜小蕾已经在跟哈萨克斯坦当局接触,向哈萨克斯坦开出了参战条件,正在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而且哈萨克斯坦当局也有所动心,只是暂时没有做出决定,或者说还没有到做出决定的时候。

    如此一来,黄瀚林希望让哈萨克斯坦当局做出自由选择。

    可以说,这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如果哈萨克斯坦不是自行做出决定,而是在受到压迫后被迫做出决定,政治意义将大打折扣。作为政治家,黄瀚林必须考虑其他独联体成员国的感受。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戚凯威在西伯利亚战场上只有两个集团军,即便得到了加强,比如为第三十八集团军增加了一个陆航联队,大幅度提高了该集团军的独立作战能力,使之成为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类似的机动部队。问题是,俄军有一百二十万,即便二十个主力师的总兵力也在三十万以上。

    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俄军的预备役部队,兵力也只有俄军的三分之一。

    不可否认,装备性能战术思想官兵素质等等有利条件都在中队手里,可是巨大的兵力差距,依然会带来很多问题。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即便能够取胜,也不见得有扩大战果的能力。如果在战役初期就想着扩大占领区,那么在战役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在军队行动上有所保留,也就必然会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因为战术过于激进,而造成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可以说,只有从消除最根本的问题,才能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错误的战役目的。

    当然,牧浩洋与黄瀚林都不反对在必要的时候收获更大的战果。

    牧浩洋还做出承诺,战役结束后,将考虑用第四十二集团军替换第三十八集团军,或者用才组建的第十六空降集团军替换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让已经在前线战斗了两个多月的官兵撤下来休整。为此,牧浩洋也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即陆军在西伯利亚的作战行动,必须遵守总体战略。

    不管怎么说,到了三月中旬,中俄军队都已完成了战役准备工作。

    虽然俄军的准备还没有到位,按照布鲁希洛夫的计划,进攻还得推迟几天,但是随着美俄联军在伊朗战场上的前进速度慢了下来,俄罗斯总统不得不再次出面干预,让布鲁希洛夫在三天内发动进攻。

    中俄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决战,已经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