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小说 - 燃烧的海洋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政治决策

第二百一十八章 政治决策

    虽然按照美军的标准,开城战役是一次独立战役,但是也可看成第二次战役的延续,因为攻打开城的志愿军没有休整补充。

    与前几次战斗相比,攻打开城没有任何悬念。

    二十六日,黄峙博正式签署了攻打开城的作战命令,调动第五十四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另外从第六十五集团军抽调了一个装甲师,总计七万地面部队向开城进发。

    守卫开城的,仅仅只有韩军的六个整编师与四个独立旅,总兵力不到六万。

    韩军依靠的,正是人民军在开城构筑的防御体系。

    因为靠近三八线,而且是人民军南下进逼首尔或者阻止联军北上的军事要塞,所以在过去几十年里,开城一直是人民军的战略要地。即便在十分艰难的时期,比如二零零二年爆发全国性大饥荒的时候,朝鲜人民军也没有放松开城的防御建设。战争爆发前,在这座面积仅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算上郊区也不到三千平方公里的城市里,人民军修建了八百多座防空洞一百三十六座地下军事基地,然后用长达三千五百公里的地下坑道把这些防御工事连接起来。

    以人民军的标准,开城能够容纳七十五万地面部队。

    要知道,开城的居民还不到十五万

    战争爆发后,在人民军自乱阵脚,且前线将领打算投敌叛国的情况下,联军都没能按计划打下开城,而不得不绕过开城,在海州登陆,然后以围困的方式,迫使开城守军在弹尽粮绝之后投降。

    如果韩军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开城的防御工事,肯定能给志愿军制造大麻烦。

    黄峙博不是笨蛋,而且志愿军早就从人民军那里获得了开城的防御部署图,非常清楚开城的防御阵地有多么坚固。

    虽然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戚凯威认为可以通过精确火力打击,摧毁开城的绝大部分地表防御工事,但是志愿军手里没有有效的钻地弹药,很难摧毁深埋的地下工事,也就无法用火力打击彻底瓦解开城的防御体系。

    深思熟虑之后,黄峙博决定仿效联军,以包围的方式围歼开城的韩军。

    只是,这套战术涉及到一个黄峙博无权做出的重大决策,即开城的地下坑道直接通到三八线附近,志愿军要想围死开城,就得越过三八线,至少得进入军事隔离区,从而涉嫌进攻韩国本土。

    要不要打到韩国去,不是军事决策,而是政治决策。

    入朝之前,黄峙博得到的授权是指挥朝鲜境内的作战行动。因为中国早已承认韩国,而且与韩国建交,所以不能像六十多年前那样,把韩国当成朝鲜的一部分,志愿军也就不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越过三八线。

    让戚凯威等参谋负责作战部署后,黄峙博动身返回北京。

    虽然有权决定志愿军是否越过三八线的是傅秀波,但是黄峙博还是去找了陆风烈。总参谋长帮着说话,有更大的机会说服元首。

    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上,陆风烈也非常保守。

    你收到消息了吗

    什么消息

    二部的消息。陆风烈拿起放在桌上的香烟,看了黄峙博一眼,说道,我找李国强谈过,情报准确无误,博茨曼已经到达韩国,正在与杜立德交接工作,大概这两天就将正式走马上任。

    黄峙博点了点头,也顺手拿起一根香烟。

    点上烟抽了两口,陆风烈又说道:此外,二部刚收到确切消息,被派往韩国的是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

    黄峙博的眉头跳了几下,但是借着点烟,没有急着开口。

    两个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韩国,主要是作战人员,装备要到月底才能运到,大概下个月月初就能形成战斗力。

    所以我们得利用这个机会攻占开城。

    你是这么想的

    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陆总,你也知道现在的局面,虽然我们取得了大胜,但是美国立即增兵,表示美国还没有打算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我不是政治家,可是我知道,在美军还没有彻底战败的情况下,美国不会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与我们签署停战条约。即便恢复停战谈判,也只是走走过场,为下一次战役争取准备时间。

    陆风烈笑了笑,没有开口。

    虽然他也不是政治家,但是非常明白黄峙博的意思。不管美国是否有通过停战谈判结束冲突的诚意,在美军增派两个师之后,双方立即达成停战协议的希望都很渺茫,第三次战役在所难免。

    我的想法是,尽量在美军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收复三八线以北地区。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达到这个目的后,我们不但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还能在谈判桌上掌握主动权。

    怎么掌握

    光复朝鲜国土之后,我们是进可攻退可守。如果美国有诚心谈判,我们就在三八线上进行谈判。美国早就提出,打到哪就在哪里谈。有必要,我们可以发动一次进攻。没必要的话,就在三八线与联军签署停战协议。这个结果,对双方来说都可以接受,至少我们不用更加积极的争取更大的胜利。

    问题是,美国不见得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

    那么,我们更加让美国当局认识到,打回朝鲜已经不可能了,如果不在三八线上与我们签署停战协议,战火将烧到韩国境内,美国将错失体面结束战争的最后机会,甚至有可能丢掉东北亚最重要的盟国。

    陆风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说得简单一点,从政治上讲,攻打开城就是做给美国当局看,让美国当局在继续扩大战争规模之前回心转意。

    陆风烈没再罗嗦,带着黄峙博去找傅秀波。

    此时,傅秀波刚刚送走朝鲜最高领导人朴俊哲。

    朴俊哲专程赶来,主要为了三件事:一是当面向傅秀波表达感激之情,因为志愿军刚刚光复了朝鲜首都,虽然还有半壁江山在敌人手里,但是在他看来,胜利已经不远了;二是向傅秀波提出援朝事宜,不是派遣更多的志愿军入朝作战,那是黄峙博的事,而是希望中国能够尽快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提供所需的物资设备,派遣重建人员;三是征求傅秀波的意见,即志愿军能不能继续进攻,以帮助朝鲜实现民族统一为最终目的,而不仅仅是驱逐侵朝联军。

    显然,关键在最后一件事情上。

    感谢的事,朴俊哲应该去感谢志愿军以及那些为志愿军生产武器装备提供弹药物资的工人与农民,而不是感谢傅秀波。国家元首再厉害,也不可能打赢几十万敌人,而且流血奋战的是前线将士,而不是国家元首。

    援朝重建的事,傅秀波早就在考虑了,而且让黎平寇负责。虽然战争还没结束,但是在朴俊哲的请求下,傅秀波还是答应向朝鲜提供一批生活必须物资,并且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帮助朝鲜恢复最基本的生产能力。

    不管怎么说,两千多万朝鲜人要生活也要劳动,不能让他们闲着。

    问题是,要不要攻入韩国,可不是帮助朝鲜实现民族统一那么简单的事,而是关系到了中国的基本对外政策。

    如果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中国正式承认韩国与韩国建交之前,这还不是问题。

    从外交以及国际法的角度出发,中国既然与韩国建交正式承认韩国,等于在法律层面上承认了韩国的独立地位,而不再把韩国当成朝鲜的一部分。如此一来,如果志愿军越过三八线,等同入侵韩国。

    入侵韩国,绝对不是小事。

    虽然在此之前,傅秀波留了一手,援朝的是志愿军,而不是中队,从法理层面上保留了中国的独立性,但是谁都知道,志愿军就是中队,而且是中国的主力部队,如果志愿军攻入韩国,中国的国际形象肯定会受到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傅秀波非常犹豫。

    如果不是朴俊哲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恐怕傅秀波当即就回绝了。

    这个现实问题,就是平壤已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而且导致平壤毁于战火的不是入侵的联军,而是志愿军。

    虽然朴俊哲没有责备志愿军的意思,但是在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按照朝鲜当局的评估,至少未来十年之内,平壤很难承担起首都的职责,因此朝鲜当局必须考虑设立行政首都。

    不管朴俊哲是怎么想的,他把这件事当成了促使志愿军打过三八线的筹码。

    按照他的说法,志愿军至少得攻占汉城,这样朝鲜就能以汉城为首都,从而获得更多国家承认。

    显然,这个说法有点不大讲理。

    问题是,朴俊哲的话,让傅秀波有了别的想法。

    六十多年前,志愿军也打到了汉城,只是在第四次战役失败之后,被迫后撤,把汉城拱手让给了联合。

    如果能够攻占汉城,至少在军事上能够获得更大的优势。

    那么,要不要再进一步,让志愿军打过三八线,占领汉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