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在线阅读 - 第六卷烽火岁月第六十四章功用

第六卷烽火岁月第六十四章功用

    孙元化解说完这台蒸汽机,命人重新把机器抬了起来,这台机器造的皮粗rou厚,将墙壁碰了一个大洞之后,只是前面的钢铁有点稍为凹陷,各个地方丝毫没有损坏。

    虽然在西方,蒸汽机再过半个世纪左右就会明出来,但开头的蒸汽机极为简陋,只能用在矿井抽水,汲水深度不能过六米,但因为使用的是煤炭,矿井多是用来采煤,最不缺少的就是煤,所以也迅推广开来。

    直到一百多年后,英国的仪器修理工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一系列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三倍多,最终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至于火车那更是到了一八一四年,放牛娃出身的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造才出了在铁轨上行走的蒸汽机车,正式明了火车。而孙元化由于有了李鸿基留下来的图纸指点,一下子跳跃了上百年,第一次明的就是可以提供动力的火车头。

    李鸿基拍了拍孙元化的肩膀,道:初阳先生,相信我,你以后必定会因为这台机器名扬千古。

    身后的洪承畴等人有点不以为然,不就是一点奇巧yin技吗,值得唐王对他如此夸耀,早在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做出地木牛流马比这个也不稍多让才对。

    洪承畴对孙元化,徐光启代表的那帮西学集团有着根本性的矛盾,以前在大明时。许多大儒对他们没少指责,可是孙元化,徐光启他们也是钻了孔子之外。存而不论地空子。对至圣先师的话。

    大儒们不能从根本上反对,加上又需要用西方的火炮来对付满人,徐光启等人才能高居庙堂,

    孙元化咧了咧嘴,花白地胡子揪了起来,道:这都是殿下地指点之功。可惜殿下没能把以前所学都留着,否则,又何须让老夫走如此多地弯路。

    身后的众人都以为这是孙元化的谦虚,把功式劳归于唐王。其实孙,元化说得全是真心话,没有李鸿基对蒸汽机的大至描述,孙元化如何能造出来。

    李鸿基道:前人能造,我相信初阳先生以后也能造出来。李鸿基给他描述的可不只是蒸汽机,内燃机,飞机都有描术,若说以前孙元化还是半信半疑,自从他造出蒸汽机,就完全相信了。

    洪承畴在身后突然道:殿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鸿基带他们来到商洛,一方面是想看看商洛的工作进展,一方面也是想让自己身边地大臣对工部有个重新的认识,以后也不会老认为自己对工部有偏心,一听洪承畴有话要讲,高兴的道:洪爱卿有何话,不妨直言。

    孙元化冷笑一声,他和洪承畴早就不对路,料想洪承畴不说出什么好话来,不过,他却一点不担心,这东西可是说是唐王一力推行的,他再也不用和那帮文人去辨论什么奇巧yin技。

    洪承畴道:殿下雄姿英,当此时应内修民政,外利兵革,早日一统江山才是,似乎不该沉迷此等奇巧之物,当年天启帝沉迷于木匠之中,将国事荒嬉,才导致大明国事一日不如一日,殿下不可重蹈覆辙。

    李鸿基还以为洪承畴对这个蒸汽机有什么高论,没想到根本是想歪了,不由问道:难道爱卿认为孤王治国无术,或者是兵革不兴

    洪承畴连忙跪下,道:臣不敢,殿下将昔日陕西处处灾荒之地治理地安居乐业,起兵以来,一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殿下的文治武功,自然不是臣可以妄议,只是治国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殿下不可因以前的成绩就有所倦怠才是。

    李鸿基没想到洪承畴会说出这番话来,望了望身后的人道:你们也如此认为。

    马世耀道:殿下是那个天纵什么,对,天纵之才,这洪大人就象夏天的虫子,不可以对他说出冰块,殿下可以不用理他。

    洪承畴心中听得怒火连连,这个马世耀不学无术,竟然说自己是夏虫不可理冰,他正时伏在地上不好反驳,哪知李鸿基心理却正在对马世耀剑目相看,这句话正说到了点上。

    李鸿基把目光转向了卢象升,道:卢爱卿,那你认为呢。

    卢象升道:殿下,臣还不知此物有何用途,不能至评,请殿下见谅,不过,如今我军兵器犀利,钱粮丰足,殿下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到治国之上,早日一统江山。卢象升既然投降了唐军,自然是巴不得唐军早日推翻大明,那时他作为开国功臣,以前的名声都可以洗刷,不愿意李鸿基把精力浪费在这个所谓的机器身上。

    李鸿基又把目光转着了田见秀,道:田爱卿,你又怎样认为

    田见秀脸垂了下去,道:殿下,臣以为,殿下带我等来此必有深意,还请殿下为我等解惑。

    李鸿基将洪承畴扶了起来,道:你不知此物的用途,好心劝谏,孤王不会怪你。

    洪承畴才起身,道:谢殿下不罪。

    李鸿基的语气严厉起来:你们以为这个东西只是奇巧yin技这么简单,有了此物,用在开矿上,挖矿的效率可以提高五倍,十倍,甚至更多,矿工的劳动强度也可以下降一大半,再也不会有人累死在矿道里,用在纺织上,纺织的度同样可以提高五倍,十倍,甚至更多,棉衣,丝绸,布衣价格都可下降。以后普能地百姓也能够穿上绸衣,用在运输上,可以日行千里。百姓从此不再识出行为畏途,各个地方的物质可以快交通有无,用在军事上。我军可以数日在一个地方集起数万大军。从此将再无人是我唐军的敌手。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马世耀伸手朝机器摸去:这东西这么有用

    见马世耀地手要向刚才的烧煤口伸去,孙元化忙制止了他:这里太热,碰不得。

    马世耀的手上已感到了一股热气,连忙缩手,感激地看了孙元化一眼,洪承畴等人听李鸿基如此讲。

    也重新打量起这机器来,脑里想象它地用途,是否真是有如此神奇。

    李鸿基又查看了一下孙元化铺地铁轨,现孙元化铺的铁轨已是接近于后世的那种工字型。这种形状的轨道既稳定又可靠,铁轨的展在欧洲也经历来一段历史,开始人们只是在铁条上行车,后来现在铁条上行车毕竟不是很方便的,于是,铁条得到了改进,做成凹槽形地铁轨。

    这种轨道可以防止车轮滑出,但容易在凹槽中积上石子煤屑,铁轨很容易损坏。于是,人们把铁轨做成了上下一样宽,中间略窄的形状,这样垃圾不易积起,铁轨也不容易损坏。可是这种轨道不是很稳的,铁轨受到冲击容易翻倒而导致车辆出轨翻车。后来又把铁轨的下面加宽,造成像汉字地工字形,这种形状的轨道既稳定又可靠,一直沿用到今天。

    李鸿基虽然不明白铁轨中间有那么多的曲折,但他了解现在的铁轨是什么样子,向孙元化描绘的也就是如此,孙元化虽然对铁轨做成如此很好奇,但第一次做当然是原样做了出来,李鸿基看着这段短短的铁轨,吩咐袁宗第道:袁爱卿,你马上安排钢铁厂优先生产出能够铺设至少十里的这种铁轨,给初阳先生做试验之用。

    袁宗第吃了一惊,十里,还只是做试验用,要知道这铁轨用的都是好钢材,要是用来打刀剑,十里的铁轨足可以打造数万把,不由道:殿下,十里太长了吧,不如先做个一里试试。

    李鸿基摇了摇头:十里的道路还太短,以后马上会有百里,千里,甚至上万里的道路出来,我要在全国每一个省都铺上铁轨。

    袁宗第赫了一跳,那得需要多少钢材,现在商洛的钢材产量并没有比以前增加多少,每年大概维持在数万吨,孙元化这段数十米的铁轨就用去了钢材十几吨,十里铁轨用钢就起码也要上千吨,那百里,千里用钢又要多少。

    李鸿基看出了他的担心,道:没关系,只要能把这个机器投入到采矿,运输,冶练中去,我们以后钢材的产量一天就不是百来吨,而是成千上万吨,商洛铁矿多的是,何况商洛采完了,其他地方还有更多,以后钢材的冶练会遍布各地,不再只限于商洛一处。

    洪承畴观看完蒸汽机,还是不能相信这台机器能有如此大的作用,对李鸿基道:殿下,此物真有如此大的功用。

    李鸿基道:洪爱卿现在有所怀疑不要紧,等到十年后,你就不会再有这个疑问了。

    洪承畴半信半疑,李鸿基不去管他,转身对袁宗第道:袁爱卿,以后我会让户部每年拔银五百万两,专门用于机器和铁轨的建设,第一批可以先用于开矿和冶炼上,等效果一出来,你再也不用担心钢材的事了。

    身后的众人听得咋舌不已,每年五百万两的投入,相当于现在唐军岁入的四分之一,若是众人没有听到刚才一番话,定要群起反对,不过,唐军除了正常的赋税外,还有其他收入,比如这次出兵,军费固然巨大,开始是十五万大军,后来增加到三十万,每月人吃马喂,加上军饷,抚恤,就需将近一百万两银子,总开支也一扩再扩,已花出了八百多万两,可是从三个番王手中得到的现银就有了一千万两上下,其它珍宝也不低于此数。

    后来马应魁在成都对壕强大势抄家,又为唐军增添了五百多万两银子的收入,加上义军两次购买军火的银子,唐军收入又达八百万两,唐军打了一年仗,还可净赚纯银一千五百多万两,快赶上赋税的收入,何况如今多了三省人口,土地,明天的赋税估计可以翻上一倍,唐军财政还算富余,只是户部侍郎李守忠得知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唐王一张口就每年划走了五百万两,会不会急得跳脚。

    观看完了蒸汽机,袁宗第又领着众人到了钢材厂,枪炮厂参观,整个钢厂占地上千亩,里面的工人有数万人,巨大的水车拉动着铁链,带动上面的木板向前移去,木板上面是成堆的铁矿石,朝融炉里倾去,有些水车的力道不够,还得用数十上百的人力一起用劲,洪承畴等人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水引进来。

    练钢的锅炉更是巨大无比,足有十数米高,这也是这片房子建得如此高大的愿因,锅炉下面燃烧着熊熊的煤炭,众人隔着老远就感到有一股热浪袭来,煤炭的输送也要完全依靠水力传送,否则那么高的温度,人根本靠近不了,洪承畴疑惑的问道:袁大人,如此大的融炉,钢铁就是练好了,如何取出来。

    袁宗第道:洪大人再到前面看看就知道了。

    前面正好有一炉练好的钢铁出炉,只见上百个工人正在依靠长长的拉索用力使锅炉倾倒,红红的铁水从锅炉里流到下面的凹槽中,进入各种已做好的摸具,铸成唐军所需要的各种钢铁产品,铁水全都倒完了,又有十几个工人cao纵着长长工具,从锅炉里把各种废渣清理,清理完废渣,锅炉马上重新升火,成堆的煤块和铁矿石重新输入进去,这个练钢过程当然很长,需要数日时间,只是钢铁厂里有数百个锅炉,袁宗第带着他们参观完各道正在进行的程序,众人就都可始明了。

    李鸿基含笑问道:大家说说看,这个钢厂归化的如何

    洪承畴道:巧夺天工,下官是大开眼界。其他人也纷纷称赞。

    李鸿基却道:我却认为他笨得很,这里虽然有大河,可以借助水力,许多地方还不得不用上百人甚至数百人,有什么好。

    众人都惊讶起来,难到还有更好的办法,都疑惑不解的看着李鸿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