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八章辽东政策(第二更)
一时间,辽东大地到处都充斥着欢声笑语。在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之后,为了报恩,辽东百姓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让整个辽东冬日的寒冷都驱逐得一干二净。。 没有一个人会在运送补给物资的时候偷懒,有时候遇到运输用的大车深陷泥坑的时候,负责运输的管理人员想要用车上的物资暂时垫在大车的车轮下来将车给拉出来。但是参与运输的百姓一起组织了这种在他们看来是犯罪的浪费行为,群策群力,数十个人一起利用临时砍伐的树木,将大车给硬生生的给抬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之下,终于在过年之前,初步完成了后勤物质的运输任务,使得即使是辽东最为偏远的地方的百姓都分发到了足够的过冬物资。 而各地驻守的军队也是补给充足,足以应付数场大烈度的战斗。而沈阳和辽阳这样的重要城市,已经装备了二十多门城防重炮。这些重炮都是一百二十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其有效射程最远可以达到十五里远,而且每炮下去,炮弹爆炸的近二十米范围内,人畜不存。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都快乐。那些女真贵族就生活在凄惶之中。萧明乾在抵达沈阳之后,首先将那些后金的贵族和为后金服务的汉人俘虏集中关押在沈阳的一个临时搭建的看守营当中。然后命令辽东司先行进行审查,将辽东司的情报人员给甄别出来。然后,命令从台湾来的法务部官员对这些贵族的罪行进行查探。 有人会说对后金的俘虏,要什么审批,直接杀了就可以了。其实萧明乾也非常的想这么做,但是理智告诉他,要想将台湾建成一个依法治国的政权,这种政治作秀非常的有必要。而且,即使让法务部负责,这些女真贵族也难逃一死。既然来这么一手,可以在所有人的心中树立起法律高于一切,即使是面对敌人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印象,又有何不可。 萧明乾针对女真人的第二个手段就是全面废除八旗制度,强制废除努尔哈赤所编订的后金文字。所有辽东百姓,只允许识汉文,说汉语。 并且全面推行移风易尚,强制女真百姓废除女真习俗,不允许留辫子,不允许穿旗服,全面推行汉服。对于胆敢违命的人,将处以劳动改造到死刑的处罚。 当然这一切并不包括宗教,事实上军政府对宗教采取不扶持,不打击的政策,所有的宗教在军政府所辖的地区内都得到公平的发展。不过,这并不代表宗教就可以违背法律。在一开始,萧明乾就定下了所有违背军政府法律的宗教教条属违法教条,不得在军政府所辖地域内实行。 这一条在南洋地区所激发的矛盾最大,因为南洋的***教和印度教的教条有很多都是同台湾法律相冲突的,所以由此引发的反抗一直都没停过。而且萧明乾在这一方面是出奇的坚持,坚决不让步。 在台湾军队的压力下,始终不肯做出改变的***教和印度教的地盘是越来越少,几乎都快退出南洋地区了。 在这种严厉的命令之下,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女真人的反抗,但是这个时候的女真还不是几百年后的满族,他们的人口原本就只有三四十万。 皇太极带走了一批,台湾进入辽东的时候又死了一批,使得女真人的人口只剩下十万出头。 这么点人口的反抗,根本不够看。当地的驻军一到,很快就被平定了,少数逃入深山老林当中的,大部分都饿死在了里面,少数凭借打猎活了下来,但是已经造不成威胁了。 在超过三万反抗的女真人被投入劳教营,专门负责那些困难而又危险的造路工作之后,辽东大地彻底的平静了下来。 之后,萧明乾又发布了台湾的土地法,宣布所有的土地湖泊森林矿产等等都归属国家所有,百姓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拥有权。而且使用权转让也必须得到政府县级以上部门的同意之后,才能够完成。 辽东的普通百姓实际上根本就搞不懂土地国有是什么意思,他们只知道台湾大军一到,他们就被分配了大量的土地,他们以往想都想不到的土地。
包括那些顺从的女真百姓,每人十亩土地,不分男女老幼。这让一直以来就没有或是拥有极少数土地的普通百姓来说,完全是个天大的福音。 虽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有些麻烦,但是这只是小事,普通百姓现在还感受不到土地国有对他们的影响。 当然那些有功的军人的家庭,包括原义勇军和东江镇士兵的家属,得到的土地更多,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得到了矿山的开采权,使得他们成为了辽东百姓所羡慕的对象。 不过这个时候拥有矿产开采权,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在辽东能够作为苦力来使用的只有那些反抗的女真俘虏,根本不够用。 分化瓦解了女真人之后,萧明乾又祭出了第三个手段,那就是减丁之法。 凡是承认是女真人的家庭,每家每户所生的孩子不允许超过两个。超过一个,那么就减少原来分配给他们的土地的一个人的量。也就是说,一旦这个女真家庭多生一个孩子,那么就相当于增加了两个没有土地的人口。要是这个家庭多生个四个孩子,那么全家人就都得去要饭了。 于此相反的,则是大肆鼓励汉人百姓多生,每多生一个,那么多生的这个孩子将会拥有两倍的土地,同时还会有众多的鼓励性的奖励。如此一来,不用百年,辽东大地上就不会再存在还承认是女真人的百姓了。 一套组合拳下来,让整个女真族是欲生欲死。不过,萧明乾所实行的这些已经算是很温和的了,至少没有进行种族大屠杀。其实这一套,将会是萧明乾以后处理大明内部的少数民族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