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阀在线阅读 - 第七百二十章 宰相密谋

第七百二十章 宰相密谋

    第七百二十三章新君出炉

    徐良这几天睡眠一直不好,晚上一般睡得很晚。今天也不例外,散值以后回到府中,到堂上拜了母亲,吃了晚饭,又去书房看了一阵书,忙活到深夜才歇息。但又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床去吧天又太冷,就这么在床上辗转反侧,惹得妻子嘀咕个不停。

    快到三更天时他才有了些困意,迷迷糊糊地刚要入睡,就听到细微的敲门声。真实他以为听错了没有理会,但随着声音越来越响,他在床上坐起身来问道:“何事?”

    “相公,宫中来人,说是奉诏宣相公火入宫。”侍女在声音在外头响起。

    徐良心头“咚”地一跳,深夜召见,难道是圣上……一念至此,慌得他掀被子就跳下床去,连鞋子也没有穿,就摸黑点上灯,心急火燎地抓过衣服胡乱穿起来。娘子一见,只能眯着眼睛披衣起来,替他帮忙。官袍乌纱穿戴完毕,又套上靴子,就风风火火地往外撵,妻子还在后头喊道:“外头冷,多穿……”话没说完,徐六已经跑得影都没了。

    内侍就等在正厅的屋檐下,甚至没有到厅上坐坐,见徐良出来以后,一人上前道:“奉诏,请徐相火入宫,请。”

    “奉谁的诏?”徐良一边整理着衣冠,一边问道。

    “徐相方并不打算回答。

    徐良以次相之尊,岂容你打马虎眼?提高音量道:“你没听到我的话?”他当然知道来的是皇帝宠信的宦官之一,沈择的下属。但他是宰相,根本不会把内侍放在眼里。

    对方僵持片刻,也只能如实回答道:“奉太上皇诏命。”

    “出了什么事?”徐良这才开始往外走。那内侍跟在后头,只道:“徐相进宫便知。”既然是奉太上皇的诏命,深夜紧急召见,徐六心里已经猜到了。出了家门,只见外头停着一顶轿子,那内侍快步过,上前掀起轿帘。

    徐良立在屋檐下,只犹豫了眨眼的工夫,就举步下阶,钻了进去。就在他动身的前后,朝中多名重臣也和他一样,被内侍接往皇宫。到皇宫正门宣德门的时候,他碰到了签书枢密院事,过御河桥的时候,御史中丞又撵了上来。

    几名重臣互相之间并没有交谈,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踩着积雪,匆匆往永华宫赶。离皇帝寝宫尚有距离,他们就隐约听到了哭声,心知不好,不由地加快了脚步!到宫门前,只见内侍、宫女、卫士,无分尊卑男女皆哭。

    “圣上……”徐良暗呼一声,脚步变得迟缓起来。

    内侍入宫中禀报,不多时徐良等大臣被宣入,只见灯光映照之下,太上皇赵桓仍频频拭泪,面容悲戚。见此情形,以徐良以下,几名大臣跪倒在地。

    赵桓目视大臣,哽咽宣布道:“皇帝,驾崩了。”

    尽管早已料到,但当这句话真真切切传入耳朵时,大臣们还是震惊不已!徐良俯下头,闭上了眼睛,身后,传来同僚的哭声……

    没过多久,赵鼎、朱倬、李若冰等先后赶到,闻听噩耗,无不悲啼。皇帝英年早逝,对大宋来说自然是一个损失,国家失去了一个上进勤奋的领袖,大宋失去了一位本来大有可为之君。而对于徐良等大臣来说,这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皇帝,一个象征。如果没有赵谌,如果不是赵谌锐意进取,以恢复旧疆,驱逐北夷,洗雪国耻为己任,可能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更失去一位知己,自内心的悲伤,或多或少,再所难免。

    但这毕竟不是寻常百姓家,所谓情感云云,只能是昙花一般的绽放,随之而来的,就是残酷的现实。

    赵桓止住哭声,沉痛道:“天不假年,皇帝英年早逝,这身后之事还需诸大臣勉力维持。当务之急,是安排皇帝丧事。现在北方使者还在行在,如果妥善处理,也要卿等费心。最最紧要的,民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事如何处理,我也要和诸卿商议。”

    赵鼎老泪纵横,伏地道:“圣上奋有为,已呈中兴之象,不想苍天无眼,中道崩殂,此非臣等私痛,亦是四海臣民同声悲泣者。然如太上所言,民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臣认为,当尽快议定继任人选,一来可以主持大行皇帝的丧礼,二来也可避免混乱,震慑北夷。”

    老实说,徐良都还在考虑在此时是不是应该把这话说出来,但没想到赵鼎直接挑开。心中佩服之余,也等待着太上皇的表态。

    而赵桓一听到这话,就默然无语,因为赵鼎说得很明确,“继任”,如果太上皇复位,就不会叫“继任”。沈择在旁边听得心急,因为他之前在赵谌跟前极受宠信,很多事情都参与处理,因此成了习惯,此时听赵鼎如此说,就开口道:“官家殡天,然……”

    不料,他刚起个头,御史中丞就厉声道:“太上皇与大臣议国事,岂有中官说话的份!”

    沈择张开的嘴巴一时合不上,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台谏长官,此时竟,竟敢如此对他!短暂的惊愕之后,他一张脸涨得通红,怒火中烧!但对方的话他根本无从反驳,只得恨恨闭嘴。

    赵桓见状,嘶声道:“大行皇帝没有子嗣,以卿等之见,该当如何?”

    赵鼎闻言起身上半身,朗声道:“臣认为,自古父死子替,兄终弟及,大行皇帝既无太子,按理,当择亲王继承大统。”

    赵桓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因为赵鼎此言,直接就排除了他复辟的可能。心里虽然不快,但此时此地都不好表露,遂道:“理是这个理,然我育三子,今丧其一,还有嘉王赵谨,延安郡王赵训。嘉王年十八,延安王年十五。这,国赖长君,又尤其是眼下的局势,恐非嘉王和延安王能够承担的。”

    所谓“国赖长君”,就是说国家要靠成年的,有经验的君主来治理。但严格说起来,嘉王赵谨十八岁,延安郡王赵训十五岁,都不是小孩子了,按古礼,如果作皇帝,赵谨已经到可以亲政的年龄,而赵训也相差不远。国赖长君这一说,有些道理,但恐怕理由不够充分。

    赵桓说出这段话,其用意已经昭然若揭!

    大臣们心里自然明白这一点,徐良立马就道:“回太上皇,嘉王和延安郡王虽然年浅,但大行皇帝只此两位皇弟。”言下之意,别无选择。我就不信你太上皇会亲口说,不如我来复辟。

    果然,赵桓这些大臣顶得不知该如何开口。若是从前,他在朝中还有些追随者,不好说的话可以有人代劳,可现在,除了身旁的沈择以外,根本没人可以替他声。而沈择,又被御史中丞一句话训得有口难言。

    一时间,永华宫里的场景令人唏嘘。里头,皇帝赵谌尸骨未寒,孤儿寡母呼天抢地,悲痛欲绝,外头已经开始就皇位继承问题开始了争执。

    赵桓沉默了,其实按说皇帝去世,他由太上皇再出山复位,也确实是一个选择。但问题是,得有人支持,最少,得有人替你把这话说出来。而他现在的窘境是,连个传声筒都没有,他本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亲口说的。

    场面僵持住了,大臣们虽然跪着,但强硬的立场明显,赵桓虽然坐着,却显然处在劣势。太上皇想起隔壁的儿子,又看看眼前的处境,一时不禁有些灰心,长叹一声,直想说一句由你们去吧,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此事,待召集朝中文武百官,再从长计议吧。”

    他这么说,虽然冠冕,但自古以来这皇位继承问题,从来都不可能到朝廷百官议论的地步。只能是少数重臣和皇室商量。因此赵鼎反对道:“此事如何能放之朝议?”

    太上皇听了这话,有些光火,怒声威胁道:“那依卿之见,你们几个就决定了吧!”

    这句倒着实把大臣们震住了,从徐良赵鼎到参知政事,中丞府尹,枢府长官,统统伏地请罪道:“臣不敢!”

    当夜,几名大臣一直在永华宫守着,太上皇赵桓因为悲伤过度,被送回德寿宫。徐良等商议,照此情形,朝议无法避免,但在京升朝官百十来位,人一多,嘴就杂,而且尽管宰相是政府脑,你也不可能作到一手遮天。

    太上皇的旧臣虽然被清洗,但朝中仍旧不乏主和之人,而偏偏现在女真人又主动地求和,倘若他们认为迎还太上皇复位对议和有利,这怎么整?徐良等人在煎熬着等到了天明,这一夜实在不好过……

    天刚亮,从德寿宫传来话,太上皇诏命,让宰相召集文武百官,到德寿宫议事。

    “怎么办?照此下去,事情就麻烦了,两位相公倒是拿个主意啊!”朱倬冷得直打哆嗦。

    赵鼎一时束手,摇头道:“没奈何,只能朝议了。相信,朝臣们大多都不会偏向德寿宫。”

    “话是这么说,但这事哪经得起折腾?万一有个闪失,万事皆休!”李若冰也察觉到事情的紧迫性。

    “要不然,我们召集大臣,直接拥立嘉王即位!”御史中丞道。

    赵鼎连连摆手:“不成不成,若是太子,此议尚可。然兄终弟及,就绕不过太上皇。”

    “罢了,朝议吧,只要我们宰执大臣不松口,此事太上皇就难以如愿。”徐良坚定道。

    当下,自召集百官往德寿宫。朝臣们听说往德寿宫议事,尽皆愕然,但转念一想,不少人都猜到生了什么事情,遂紧急赶往。没用多久,朝臣们大多抵达,内侍搀扶了太上皇赵桓出来,宣布皇帝驾崩。噩耗传来,百官痛哭!

    赵谌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其确实有所作为,尽管生过一些不快的事,但他的功劳还是主要的。百官哭悼他的英年早逝,同时也为“后事”而揪心,毕竟大行皇帝没有留下子嗣。

    百官哭号,响彻德寿宫,赵桓本已止住,此时勾动伤心,也当众流泪。好不容易一百多人收住声,赵桓拭泪道:“今皇帝中道崩殂,国不可一日无君,众卿且忍悲痛,以国事为重。”

    赵鼎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出列奏道:“臣以为,大行皇帝没有遗下子嗣,兄终弟及,当于嘉王,延安郡王中择贤而立!”

    一语既出,大臣们窃窃私语,大多数人均认为,赵相此言合乎道统。大行皇帝没有子嗣,自然应该拥立他的兄弟即位,从嘉王和延安郡王之中挑选一位继承大统。

    而太上皇也将他昨晚的意见再说了一次,国赖长君,嘉王和延安郡王年浅,恐不足当此重任。说罢,他盼望着有朝臣出来附和他的意见,果然,一人应声出列,奏道:“臣以为,嘉王和延安郡王年浅,若继承大统,恐四夷轻朝廷。古言,主少则国疑,国赖长君,臣建议,迎太上皇复位!”

    听到这个话,徐良等人的神情都变得极不自然,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

    徐六将心一横,出列道:“臣以为,不可。太上皇患风疾多年,行走且不便,如何忍心再由上皇cao劳国事?当立嘉王延安郡王之一。”

    徐六在朝中是标志性人物,又尤其是引军勤王以后,朝野声望水涨船高。再加上他是故清河郡王徐绍的儿子,自然受到原来主战派大臣们的拥戴。他和赵鼎先后表态,已经向朝中的支持者传达了明确的信息。

    “臣附议!”“臣附议!”三省官纷纷出列,旗帜鲜明地表达支持的态度。

    “臣附议!”“臣附议!”随后,枢密院从“同知枢密院事”以下,一个不漏地出列赞同。再后,三衙,诸寺监,御营司,各司各衙的大臣们全都表明了态度。

    赵桓看在眼里,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仍旧不免吃惊。他竟然在朝中失势至此!根本不用数也知道,占绝大多数的朝臣都支持徐良赵鼎的意见!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赵桓在位的后期,任用耿南仲等人,败朝朝纲,惹得天怒人怨。否则,徐绍等人动的政变不会成功。及至前些年,太上皇在黄潜善王宗濋等人支持下,趁大行皇帝到葛岭迎道君遗体时再次动政变,复辟夺位,使得他人心尽丧。

    现在朝中百官,大多都是当初他复辟之时,坚决反对者。如果他再次复位,这些人难免有担忧。虽说推举继承人是国家公事,但私心,也再所难免。

    眼见此情形,赵桓心知复辟无望,而且他也没有本钱跟朝臣们对着干,好一阵沉默之后,他无力道:“既然卿等都持此议,那嘉王和延安郡王,当立哪一位?”这句话,等于表明了他放弃角逐皇位。

    这个议题一抛出来,朝臣的意见可就没有那么统一了。

    嘉王赵谨,是慎德妃所生,年十八岁;延安郡王赵训,是由国夫人所生,年十五岁。他们都不是朱太后的嫡出,所嫡庶之分不适用这两位亲王。嫡庶一旦不适用了,长幼之分也就不适用。

    十八岁的赵谨年长,出生之时,国家已在祸乱之中。但这位亲王的表现,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他既没有什么出众的才华,也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品行,反正就是规规矩矩,没有任何冒尖的地方。另外一位延安郡王赵训,年纪只有十五岁,这个人呢有一个优点,他性格很开朗,喜欢读书,学问嘛,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你不能指望他学富五车吧?但赵训有一个缺点,就是轻桃。除了喜欢读书以外,也喜欢丹青书法,颇似他的祖父道君赵佶。

    徐良等人商量过,嘉王年纪大些,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应当拥立嘉王。但仍有相当部分大臣认为,延安郡王赵训聪慧,很有潜力,只要加以培养,将来会成长为一位好皇帝。

    这个情况,太上皇赵桓似乎预料到过。在他看来,比较倾向于次子赵谨,一来年岁大些,二来性格上跟他有些相似,三子赵训颇有祖父道君之风,为他所不喜。

    有了这个态度,见群臣争执不下,他道:“嘉王年长,当立嘉王为帝。”

    他如果说要自己复辟称制,说的话肯定不能作数,但这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几乎拥有一锤定音的效果。满朝大臣见太上皇明确表态支持嘉王,再加上徐良赵鼎等宰执也持此议,遂不再坚持。当下议定,拥立嘉王赵谨为新君。

    太上皇赵桓遂命内侍沈择去请嘉王到德寿宫,众臣就等着向新君朝贺。继承问题尘埃落定,赵鼎徐良等人都松了口气。两位宰相对视一眼,颇感欣慰。原以为这事少不得要大费周章,甚至有可能出现“武力胁迫”这之类,但想到,却是有惊无险。大行皇帝英年早逝,可谓不幸,但能顺利拥立新君,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R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