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伙计在线阅读 - 2115.性命双修

2115.性命双修

    2115.性命双修

    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儒、佛、道三教。儒家追求成圣,佛教追求成佛,道教追求成仙。从早期的情况说,儒家注重修养道德人格,佛教注重解脱人生痛苦,两家都偏重于心性,而忽略了身体;道教则偏重于健身长生之道,而忽略了心性。后来道教吸收了儒佛两家的心性^学说,又发扬了自家传统的养生学说,遂形成了性命双修的炼养理论。

    道家和儒家一样,都是本土产物,是从数千年的中华历史中提炼出的一种文化精髓。道家乐生、贵生、重生、追求长生,所以它是现实主义,敢于面对、泰然处之,这正是道家最具特色的地方。在道家关于性的学说中性命相依,命为重。道学用油灯作比喻,灯油是命,灯光是性;有灯无油,灯就不能发光;徒有灯油而不能发光,则不能显现油灯照明的作用;修道之意也就是在教人积足油量,并教以点灯之法,则人生必然充满光辉。

    所谓性命双修,也就是男女双修,而道教关于性命双修的理论,就其一般原则而言,既可以用于道教信众,也可用于世俗人群;既可以用于古代社会,又可以用于现代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人因为生在这个竞争激^烈、道德淡薄的社会,除了独善其身,更应该重视性命双修,因为现代社会在精神状态和物质状态都出现了严重的病态。

    精神方面由于从上到下都缺乏信仰和理想,趋向于功利实用和短期行为,生活日益浅薄化和狭隘化,使得人心浮躁;而物质方面主要是因为环境恶化、不^良嗜好以及过度享受而造成生命体质的损害、生命力的脆弱和各种疾病泛滥。于是我们就能看见上层开始重视国学,基层也开始练习太极拳,其实也就是一种形式主义,根本治标不治本。好笑的就是,自己国家乱象一片,却向世界派出了无数的孔子学院,无怪乎不是被人家赶回来就是偃旗息鼓呢,中国道教的理论就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双修,是道教典籍中的一种名词,也是一种理念。道教的最高追求是成为天仙,并且长生不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既重视心性的磨洗,也要重视身命的修炼,这就是性命双修。在内丹修炼中,道家认为,人的体^内有两种气,谓之阴阳,谓之铅汞,谓之水火,谓之坎离,谓之龙虎,这其实只是不同的称谓而已,修道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两种气达成和^谐,就是太极八卦表现出来的阴阳交融,而阴阳表现在人的身上就是男女,于是就衍生出了男女双修之法。

    而因为佛教追求的是来生,所以是理想主义。内地的佛教是不承认男女双修的。按照《大佛ding首楞严经》的说法: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yin^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yinyin相传……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毕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认为男女双修是一种魔法。

    在西^藏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藏传密宗佛教(俗称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它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与内地的所谓正统佛教相比,内地佛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在藏传佛教里,有一欢^喜^佛是做为修炼的一种调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机缘,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经上的话来说,叫做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爱^欲供奉那些残暴的,使之受到感化,然后再把他们引到佛的境界中来。有趣的就是,在中原的佛教故事中,观音菩萨常常也会化身为市肆中美貌的女子勾^引那些贪欲之人,以此来警醒尘世的虚幻。

    只是受儒家伦理的限制,内地佛教在表现这种题材时一般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手法,可见也不是正统。其特征之一,正统的和尚尼姑都是以佛教徒的布施为果腹之物,所以东南亚的那些国家的僧人每天还得捧着饭钵沿街接受施舍,所以那些国家的男人不论尊贵与否、贵贱高低,都得剃度出家一次,而内地的佛教早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这也是中国特色。

    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有关房^中^术的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已辗转流传到了日本,因而在该国尚保存着部分中国古代房^中^术的著作。日本人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医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录和引述了上述房^中^术的著作,清代学者叶德辉从《医心方》等书中分别把有关的引文辑录出来。收入所编《双梅景閛丛书》之中,才使国人得以部分地窥见上述房^中^术的真实风貌。这也是最早的改革开放、走出去请进来,也属于一种出口转内销的范畴。

    那本据考证,可能是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并在魏晋六朝民间流传修改的《素^女经》记载的就是传说那位素^女在公元前21世纪的远古黄帝神话时代经常和黄帝讨论男女之交的问题,给黄帝传授房^中^术的对话。汉朝的《论衡命义》中说: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汉朝的张衡写过一首《同声歌》,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云雨之欢,有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之句,说明素^女的影响早已深^入民间,夫妻洞房花烛之夜都要以素^女的论述为参考。

    《素^女经》在男女之交方面,提出了较系统的论述,首先提出了后世道家大力倡导的所谓男女双修、延年益寿的理论,即在交^合之时应该巩固精关,莫数泄^精;交^合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爱乐然后行,做到相感而相应,最忌讳的是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这也就是男女双修之根本。

    道家尊老子为祖师爷,那本《道德经》就是道教的理论基础,后来道教将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阴阳消长的变化与人从无到有,直到六十四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八八六十四卦,也就是人是由一岁至六十四岁;三百八十四爻的阴阳变化,则成为人身上三百八十四铢元炁的消长过程;所以说,无极生太极,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间尽性命之理,寓双修之道。这就是男女双修的理论基础。

    不过对男女双修贡献最大的莫过于那个叫吕喦,字洞宾,号纯阳子,又称孚佑帝君,自称回道人的道长。传说唐懿宗咸通三年^6^4岁进士及第,在游长安长安之时遇见钟离权,经过十试,乃授予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人以为神仙。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改丹铅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痴爱^欲和烦恼的智慧,被称为吕祖,又相传为八仙之一。他首创了男女双修的一曰存者、二曰缩者、三曰抽者、四曰吸者、五曰闭者、六曰展者的六字诀。

    性命双修的养生功法,不同于其他养生功法,其他养生功法不分男女,而性命双修养生功法不然。由于男女本身生理上的不同,故在功法上也有不同之处。以养生功法而论,男子有男擒白^虎,女子有女斩赤龙。男子衰老有敲竹斗龟,女子衰老有敲琴引凤。男有闭阳关,女有回炁法。因其生理不同,其功法也就各异。以上所说的功法,在整个功法中,是比较高深一些的功法,所以也是历代不轻易传人的功法

    自宋代以来,由于深受封建传统道德和文化思想,特别是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使得古代房^中^术也遭到禁锢。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由于外来的西方文化和解放思想的不断渗透和冲击,也由于上层的默许,那种以暧^昧和提供另类服务的夜店和各种娱乐场所就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就使得国人的传统观念较之过去有了极大的改变;同时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阴盛阳衰的现象日益扩展,中国那些女性的思想之解放已经成了世界之一大奇迹。

    当今中国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的小家庭的组合,表现在大多数人在做男女之间的那点事的时候不再是以生育为主要目的。人们的性观念尤其是那些已摆脱生育之苦而趋向感受男女交^合时的愉悦的女性,她们热中于对富有性情趣和浪漫两性^生^活的追求和享受,也已不再是难于启齿而视为私生活的秘事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东西方文化思想和宗教信念的不同,东西方人的两性^生^活也应该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西方人的思想是如何使得性伴上chuang,也就是滥交;而中国人则讲究的是chuang上所充满的诗情画意,这就是男女双修的魅力。可惜的是,现在的国人已变成了快餐男女,从上到下追求的都是一种短期效应,殊不知男女双修才是根本之法,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