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位面养崽日常在线阅读 - 第118章 假锦鲤和真好运29

第118章 假锦鲤和真好运29

    本想开门的楚宁被安安抢先一步,索性她就慢悠悠的在后面跟着了。

    晚到一步的楚宁就看着小安安和门前的两个人说着什么,而对方的表情也从忐忑紧张变成了失望。

    “安安,她们是来干什么的?”

    听到楚宁的问话,小安安将身子转了过来,而本想离开的两人也暂时止住了脚步。

    “mama,她们来找一个叫楚知青的人,可是我们家没有哇。”

    楚宁听到这话有些哭笑不得。

    安安见过知青,但是却不知道自己mama也是个知青。

    “乖安安呀,mama就是她们说的楚知青啊。我先问问她们找我什么事?晚点再给你解释。”

    她拍拍安安的头才把注意力转向门外两人。

    “你们是知青所后来的知青吧,找我是为了什么?”

    楚宁不想耽误时间,直接开门见山问出对方的目的。

    “楚宁姐,我们听说你手里有高中课本,想问问你能不能借我们抄几天,很快就还给你的。”

    楚宁看着对方将手攥的发白,就知道对方紧张自己的回答。

    她侧过身子,给两人留出进门的空隙。

    “先进来再说吧,书倒是有一套,我记得知青所加上你们还有十二三个人吧,你们准备怎么分这一套资料呢?”

    复习资料对于知青来说就是回城的敲门砖,楚宁愿意借出去,但她又不想烂好心。

    书的分配方式算是她对知青所其余知青的考验。

    听出楚宁愿意将书借出来的话音,两人是喜出望外。

    至于楚宁提出的问题在她们看来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为难。

    毕竟现在一书难求,别人愿意借出前提要求是很正常的事情。

    “楚宁姐,人多力量大,我们一人抄一部分书,很快就能抄完的。一定不会耽误你使用的。”

    “对对,而且等书抄好之后,大家会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助的。楚宁姐要是愿意也可以加入进来。”

    女知青在一旁疯狂点头。

    女知青心里的想法是楚宁要是加入进去,她们抄书的时间就宽裕了许多,也不用黑天白夜奋笔疾书了。

    但是一切的前提都是以楚宁的意愿为主。

    楚宁挺满意两人的回答的,她看人很准,知道对方说的都是真心实意的。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将两人带进屋子里,给她们一人冲了一杯红糖水。

    “你们先喝着水,我去将书给你们找出来。”

    她看对方不舍得喝红糖水并且还想推辞掉,只能开口劝导。

    “喝吧,不就是一碗红糖水吗?推来推去的耽误时间,就别推辞了。”

    然后两人就不好意思的端起碗小口小口喝着。

    红糖水的滋味很甜,她们觉得这碗红糖水的滋味更是甜到了心上。

    楚宁将自己这几年收集的高中课本和习题册都拿了出来,整理成一摞抱了出来。

    “呐,我手里的书就这些,等会儿你们带回去看吧。不用着急还我。”

    两个知青看到这一小摞书都两眼放光。

    她们以为在楚宁这里借到两三本就很不错了,没想到楚宁给了她们这么大一个惊喜。

    而且,她们似乎还看到了数理化丛书的封皮,这让她们更开心了。

    站起身子,两人郑重朝楚宁鞠了一躬。

    “谢谢楚宁姐,你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的,书我们抄完过几天就还给你。”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

    楚宁的行为就是给困境之中的追梦人递了一把梯子。

    两人鞠躬致谢也只是为了表达她们真诚的谢意。

    楚宁挪了一步避开了鞠躬。

    “书不用着急还我,我不参加高考。这些书在我这也只用作打发时间,放你们手中才能发挥出她最大的用处。”

    虽然楚宁这样说了,俩个知青也没真这样干。

    她们抱着书走在回知青所的路上时,就打定主意凑一笔钱给楚宁。

    愿意出钱的人可以用这些资料,不愿出钱的人也不让她们白占楚宁的便宜。

    还好,知青所的人都是有良知的,楚宁看着送来的钱会心一笑。

    那些知青没辜负她的好心,真好。

    善良的人就应该有好报。

    楚宁将自己的书借给知青所,村里面不少人都说她傻。

    连蒋田英都在背地里骂楚宁烂好心装好人。

    楚宁对于别人的评价一概不理,日子是人过得,只要别人不在她面前说嘴她都当作不知道。

    人生苦短,她又何必自找麻烦。

    季老太太也曾来找过楚宁一趟。

    高考恢复后,村里就热闹了起来,不是这家知青女婿想复习闹着不去上工,就是那家知青儿媳为了看书不理家务。

    村民们吃了这家的瓜又看起了那家的热闹。

    相比之下,楚宁不参加高考才成了异类。

    “你给娘说,你心里咋想的,真不去参加高考了。要不还是去试一试,别让自己后悔。”

    季老太太盯着楚宁的脸劝说着。

    “哎呀,她们参加高考是为了回城,我日子过得好好的,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您可别担心,我自己做的决定是不会后悔的。”

    季老太太看着楚宁满脸坚定也就不再多劝。

    “成,你心里有数就行。”

    高考恢复后,第一届的考试留给广大考生复习的时间也就一个多月。

    楚宁带着安安在温暖的房间里烤火取暖的时候,考生们顶着天寒地冻在考点外面守着。

    有人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将自己裹得严严的防风。

    而有人衣衫单薄,只能找一个背风的地方跺脚驱寒。

    身体的僵硬加剧了内心的紧张。

    但是当铃声响起,这些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考场。

    人生是高起还是低落全看他们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两三天的考试时间过的很快,笔杆子放下的那一刻结果已成定局。

    有些人下了考场是庆幸,有些人却是懊悔苦恼。

    但离开了考点,日子又回归到往日的平静。

    青山村的知青又开始融入集体生活了,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前,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自己能离开此地。

    他们为了复习暂停了一个多月的劳作。

    日子还是要继续的,他们要通过劳动给自己挣到口粮,和未来入学的费用。躺平小选手的快穿之位面养崽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