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人所作又有何妨?
赵缨络听言,起身一福,开口与郑智道:“璎珞有礼!” 赵缨络倒是传统教育下的女孩,礼节上面一丝不苟。按理说应该郑智先给赵缨络行礼,倒是赵缨络听过郑智几首大作,心中对于郑智还是有几分好感,反而先行一礼。 “拜见顺德帝姬殿下。”郑智也拱手来拜。 赵佶开口说道:“郑卿,今日无事便随朕挥毫几番。若是得了佳作,郑卿再填词一曲。璎珞头前也听得你的词作,今日正好遇见,且指导一二。” 郑智听言也无可奈何,只道:“只怕臣难出佳作,配不上陛下丹青之美。” 郑智心中自然是有排斥的,刚才听得赵佶说战事完结之后再行卸甲,心中便有不快。 “哈哈。。。拙作也可,你些就是,随心而为才符合山水之乐。”赵佶倒是不在意这些,心中对郑智词作水平也有自己的认知。 梁师成极为见机,连忙开始准备笔墨纸砚。 郑智心中有话想说,思虑片刻,开口道:“陛下,臣对一事有些许见解,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佶正在收拢大袖,以免画画的时候沾染了墨迹,听得郑智话语,轻松答道:“但说无妨。” “臣以为,西北强军卸甲不妥。”郑智终究还是想说这件事情。 赵佶听言一愣,这种事情关乎赵家之根本,也是朝堂之上的共识,从来不曾听过反对的话语,便道:“且说来听听。” 赵佶当真也就是让郑智说来听听,此时自然不会真去多想。大宋朝哪里容得别人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 “多谢陛下,臣以为,此战若胜,党项虽然国灭,看似西北平定。但是党项人实非我族类,必然有异心。若是西北没有强军压制,必然还要再起叛乱,此为其一。其二,若是西夏尽归大宋,那么我大宋便与黄头回纥,草头鞑靼,西州回鹘等部落接壤,还有吐蕃诸部在一旁,这些部族势力极强,必然还有战端,若是西北无强兵,如何能抵御这些异族之兵。陛下圣明,开疆拓土之时,必然要有强兵弹压异族才能守土无忧。”郑智说了一番道理,也是希望说服赵佶能保留一部分西军悍卒。希望至少也让当初那些西军同袍有一个不错的生活。 黄头回纥与草头鞑靼都是甘肃酒泉附近的少数民族,回鹘人自然是新疆之地的少数民族,吐蕃是青藏高原的各部少数民族。势力都是不小。 赵佶听言,只是点了点头答道:“嗯,此事等战事平定之后再议。” 郑智已然无话可说,只得站在身后等着赵佶作画,画作的内容也还是艮岳一景。 虽然已是深秋时节,艮岳却还是郁郁葱葱,丝毫不显萧瑟,常青树木皆不凋敝,竟然还有各种各样盛开的鲜花。人道是春暖花开,其实秋天开的花也不少,这艮岳如同一个植物园一般,应有尽有。 赵佶一边作画还一边与赵缨络闲谈,内容多少教导赵缨络作画的技巧。两人一个教得好,一个敏而好学,画面当真极为温馨。 一幅丹青,与赵佶的心情也极为吻合,花草树木好风景。 赵佶转身来道:“郑卿,且填词一首。” 郑智心情不比赵佶,自然是不爽的,看着这一幅草木花鸟,也想不出什么符合立意的词作。 片刻之后,只道:“陛下,臣愚钝,实在想不出好词。” 赵缨络听言,撇了撇嘴角,开口道:“草木花草之词,最是好作,如何写不出,周度文常说你有大才,天下罕见。如何一曲草木也作不出来?莫不是你不愿意为我父皇作词?” 生长于皇家的赵缨络,当真少了一份对人对事的修炼,可能也是年轻,话语棱角尽出。心下想得也是直白,便是以为郑智不愿意给赵佶作词。 赵佶听言哈哈一笑,说道:“无妨,好坏本是他人评,且作出一曲再说。” 郑智听言,口中答道:“陛下,臣有一曲,却是不符合题意,不知陛下愿不愿听。” 赵佶听言,轻轻一抬手,示意郑智直说。 郑智也不多等,开口说道:“臣偶得一词,乃麾下军汉之妻所作,请陛下品鉴: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 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 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 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 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 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一曲,道尽了对亡故之人的思念。本是纳兰性德悼念亡妻所作,却是柔情悱恻,更似女子手笔,情深意切,相思之苦,泪尽死灰。 岂不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郑智用这一曲来表达妻子对于马革裹尸的丈夫心中思念,实在恰到好处。 赵缨络已然听得潸然泪下,一股愁情,阴阳相思。如此感情最动少女心思。 赵佶听完,一口长叹,问道:“当真是你麾下军汉之妻所作?” “军汉战死沙场,未亡人肝肠寸断。臣每见此情此景,无不动容落泪。何人所作又有何妨?”郑智答道。 百姓疾苦,从来不出汴梁半步的赵佶又哪里知晓。郑智便是要说与这个才子去听,用文人的方式与之述说。 “好词,绝妙好词!朕深知百姓疾苦,奈何家国事业未晋,北方强敌环伺,兵事也是无可奈何。待得收复燕云,成就太平盛世,百姓便可安享天伦。”赵佶心中显然也有所感,但是虽说深知百姓疾苦,却是他又哪里真知百姓之苦。 “陛下,兵事无奈,却是这些出生入死的军汉不能弃之如敝履啊,如此太过寒心。”郑智终究还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赵佶此时也听懂了,看着郑智,眉头微皱,答道:“郑卿用心良苦,朕已知晓了。此词极佳,且唤伶人来唱。” 郑智听得赵佶话语,直感觉一股寒意,如之奈何?
赵缨络听得话语,擦拭一下双颊泪水,开口道:“父皇,便不请伶人了,儿臣来唱吧。儿臣头前恰巧学了苏学士的音律。” 这个词牌,最早收录,便是苏轼的词最早开始传世,本来名叫,因为苏轼的之中有一句“乳燕飞”。这个词牌名又称。当朝翰林学士叶梦得又填这首词牌,里面一句“谁为我唱金缕”。这个词牌便又称作。 “璎珞来唱极好,朕也听听璎珞琴艺与唱腔有没有长进。”赵佶倒是欣喜,有这么一个女儿,也是赵佶的享受。 郑智站在一个军人的角度考虑许多事情,也背出了这一首词作,此时对赵佶大概也是死了心。并没有多少欣赏公主唱曲的心情。 梁师成安排好案几瑶琴。赵缨络便开始抚琴唱曲,技艺也是不差,只是少了曲中那一份极致的哀愁。没有真正感受的哀愁,终归达不到动人的效果。 赵缨络边唱便去看郑智,郑智却是没有丝毫感受。 一曲唱罢,赵佶提笔手书,把词句写在了宣纸之上,印章几处,随即递给了赵缨络,开口笑道:“璎珞弹唱技艺见长,朕便把这词赏给你了。” “多谢父皇。”赵缨络接过词作,开口又问:“父皇赏赐之物,儿臣可不可以转送他人?” 说话间赵缨络还偷偷看的郑智几眼。 “赏赐给你了便是你的了,你想送谁便送吧。”说话间赵佶把印章往怀中收去。 “儿臣想把这副词作转送给郑智,此曲本是他所作,送给他正好。”赵缨络接着说道。 说话间,赵缨络拿着这幅瘦金体的好字走到郑智面前,递了过去。 郑智接过之后开口道:“多谢帝姬殿下。” 郑智一句多谢,赵缨络莞尔一笑,回到座位上坐好。 郑智便也不想多待,开口道:“陛下,时候不早了,臣今日刚入东京,还要往枢密院交割事宜,先行告退了。” 赵佶挥了挥手。郑智慢慢退出绛霄楼。 郑智一走,赵佶看得赵缨络,开口说道:“璎珞,这郑智早有妻妾,并不合适。” 赵缨络听言面色一红,忙道:“父皇说的哪里话呢,儿臣可未多想什么。父皇也不可乱说。” 赵佶看得赵缨络脸红模样,也是觉得有趣,从来未见过自己女儿有过这番模样,笑道:“哈哈。。。未多想便好。皇家帝姬是不可能下嫁有正妻之人的。郑智善战,以后也多上沙场,更不合适了。”赵佶终归还是表达出了内心的自私。说郑智多上沙场,所以更不合适,言外之意便是将士难免阵前亡。 “父皇,你说这郑智如此大才,为何偏偏要做一个领兵的武夫,当真是可惜了。”赵缨络又说一句可惜了,这一句可惜与上一次的语气已然不同。上一次单纯只说可惜,这一次便是带有个人感情的惋惜。 “朝廷用人,自然是善战者上阵。这郑智也是一方经略,有什么可惜的。”赵佶随意答得一句,抬头又是艮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