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三国当土豪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五章 兴建邺城

第七十五章 兴建邺城

    曲阳大胜后,刘仁将两万青壮俘虏一部分补充到羽林军,将关羽的羽林军扩充到一万人。还有蔡阳的黑虎军,补满一万人,剩下的一万人马单独成军,编为铁虎营,由李进统领。加上虎牙骑兵和陷阵骑,刘仁麾下嫡系部队已经接近四万人马。如果加行邺城的三万人马,刘仁手中的兵力就有七万人马。

    而北军五营主力和其他地方营兵还有三万人马,这些人马不是刘仁的嫡系部队。等剿灭了黄巾军后,估计也就各回原处了。

    要养这么多兵马,需要大量的钱粮。刘仁收编黄巾俘虏,确实是补充了兵力,但是也大大增加了邺城的财政负担。要不是自己手头还有点积蓄,还有就是荀攸和钟繇两个大地主支持,恐怕要养这么庞大一支军队,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刘仁在收编黄巾青壮入伍的同时,还吸纳了庞大的流民人口,这些多是黄巾俘虏的亲属。魏郡和邺城一带,由于遭太平道重创,十室九空,人口凋敝,田地荒芜。而刘仁吸引了这么多人口过来,才使得这两地恢复了一些生机。

    特别是邺城,在钟繇和那个张佐使的治理下,兴水利,开矿产,兴市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对于高顺这个魏郡太守,对治理地方那是一窍不通的。刚好钟繇一个叫刘馥的朋友到邺城避祸,在钟繇的举荐下,刘仁指示高顺任命刘馥为魏郡主薄,治理魏郡。

    谁知道钟繇这个朋友,也是个内政高手,才华跟钟繇不相上下。刘馥到魏郡城后,安抚百姓,妥善安置流民,大兴水利和大规模屯田。这刘馥魅力和口才不一般,不仅把流民安排得服服帖提,就连魏郡周边的一些山贼居然被他劝降归顺,成为他屯田大军的一员,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邺城新城的建设工作在审配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勘测好地形后,设计好了城墙建设图纸,审配轰轰烈烈开始了邺城的建设。

    一般的城墙往往要打木桩,搭木架,然后用夯土一层层夯筑而成,木作为主角,夯土为辅助,石、砖、瓦为配角。由于夯土比较结实,也容易获取,一般的房子的地基都是以用夯土累实一层又一层而制成。

    为什么不用石块,估计是没有良好的建筑粘合剂。此时水泥还没有问世,水泥的制作方法,刘仁在高中的化学书上好像见过,但是已经全部还给了化学老师了。

    二十一世纪的刘仁,祖上五辈都是农民,老爹是个泥水匠。十岁不到的时候,就跟老爹面朝黄土背朝天,挖泥巴做砖烧砖。砖块的制作流程刘仁脑海中记得一清二楚。

    汉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砖窑,不过汉代做的砖一般是空心砖,主要是在烧制的时候,空心砖容易控制火候,放在砖窑里烧制的时候不容易烧坏变形。但是,空心砖不及实心砖结实。

    凭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刘仁将这实心砖的制作过程详细写了下来。还特意将几个要注意的细节写了下来。制砖时,一定要将泥巴用水搅拌均匀制成粘土,然后用木制框架将泥土制成砖形,砖尺寸要跟后世的砖差不多大小,这样好烧制。

    砖窑在烧制的时候,将晒干的泥砖和晒干的煤饼间隔开。在烧制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砖窑的火势,使砖窑受热均匀,这样砖窑里面的砖才不会一些地方是好砖,一些是坏砖。

    从小就肯吃苦耐劳的刘仁在初中时就跟着老爹在建筑工地上混。搬过砖,挑过石灰,砌过砖墙。为了解决地基和粘合剂的问题,刘仁想到了石灰。石灰石到处都是,只需要将石灰石煅烧,就可以得到石灰。

    汉代的工匠们已经会使用石灰,但是苦于没有水泥,所以一般用粘土作为粘合剂。刘仁根据自己的建筑经验,想到了用石灰、细沙和粘土一起搅拌混合,充当粘合剂,效果也非常不错。

    有了粘合剂,在修建城墙的时候,就可以大规模使用石头打地基,使用砖块砌城墙了。

    这些办法,刘仁一一用书信告知了审配。作为一个建筑专家,审配和手下的工匠们也能理解了刘仁的方法。邺城三万士卒和近三万屯田兵忙开了,不少迁来的百姓也加入了建设邺城的队伍。一座座砖窑和石灰窑拔地而起,煅烧所需的煤炭源源不断运往了邺城。

    西汉的时候,铁匠就开始使用煤进行冶炼。邺城附近,煤块资源丰富,使得砖窑和石灰窑的煅烧有了足够的原料。

    本来这修建城墙的事情,工程浩大,修建起来实属不易。但是审配是个急性子,他在刘仁面前夸下了海口,要在刘仁得胜之时建好邺城。所以,审配这个包工头当起了“周扒皮”,他恨不得所有民工一天二十四小时不歇工,一天就把邺城修建成功。

    可是,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邺城也不会。这近十万建设大军在审配威逼恐吓下,没日没夜加班加点,辛苦劳作。要不是刘仁威名远播,钟繇在中间斡旋,安抚百姓,恐怕都要激起民变了。

    好在天公成人之美,这一段时间天气都还不错。修建城池的时候,在刘仁的特意嘱咐下,各个参与建设的人员还有工钱拿。所有,大伙的修建城池的劲头是有增无减。只有一旁的钟繇在一边rou疼,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啊。估计建好新邺城,还要养着这庞大的军队。不出一年,刘仁就得回到解放前的穷苦日子中去。

    眼看就要八月份就快结束了,广宗城里一片死气沉沉。在得知曲阳沦陷,张宝枭首后。得知自己二弟惨死,张角心中万分悲痛。一时间气血攻心,张角终究还是没挺住,很快一命呜呼了。在一旁的张宁伤心得哭成了一个泪人。

    地公将军张宝被部下严政杀害的消息传来广宗,极大地撼动了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军心。如果张角病逝的消息传出去的话,黄巾军估计离散架不远了。

    为了不再继续打击黄巾军自身士气,张梁秘密将兄长张角安葬了。

    张角三兄弟转眼就剩下张梁一人,面对两位兄长的离去,张梁心中充满了悲愤。

    “苍天啊,你终究还是死去了。你为何不开眼,为何总是帮着狗皇帝,不帮助我们三兄弟!”张梁仰天长啸。

    “大帅,黄龙军师求见。”卜已在一旁小心翼翼道。

    “不见!”张梁毫不犹豫下了逐客令。这个黄龙隔三差五往自己这里跑,无非是想劝张梁舍弃广宗城,进入山沟沟里当山贼去。对于黄龙的建议,张梁是不屑一顾的。他张梁宁可战死,也不会当缩头乌龟。

    这个时候,门口传来了黄龙的声音。原来黄龙见张梁一直躲着他,竟然不顾侍卫的阻拦,冲了进来。

    “大帅,你就听黄龙一句劝吧。”黄龙几乎是哀求了。

    “黄军师,休要多言。你若是怕死,可以离去,本将军绝不阻拦。”张梁斩钉截铁道。

    “大帅,趁汉军还在曲阳,未前来包围广宗。现在弃了广宗,大军遁入太行山中,我太平道还有东山再起之日啊。若是汉军一到,则全城太平道志士危矣。”黄龙仍然不肯放弃一丝打动张梁的机会。

    张梁闻得黄龙的话,一行浊泪流了下来。

    “黄军师,你讲的道理我都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两位兄长都已离我而去,我怎忍心一个人苟活于世。黄军师不用再劝我,我主意已定。”张梁一股悲愤之情涌上心头。

    黄龙见张梁竟然已经报了必死之心,知道再劝也没有用了。听了张梁的话,黄龙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既然张梁知道黄巾军必败,已有求死之心,你也不能让这广宗城十多万人替你陪葬啊。不行,绝对不能让这些人白白送死。

    见张梁是劝不动了,黄龙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张燕。若是能够说服张燕,替太平道保留一些火种,他日卷土重来,尚未可知。于是黄龙打定了主意,立即动身去寻张燕。

    在张燕的临时住处,张白骑、于氐根、李大目三人也正在与张燕商议。

    “大帅,刘仁小儿居然不费一刀一枪拿下了。连地公将军也被人害了,咱们该怎么办?”李大目瞪着他那双大眼睛道。

    “这广宗城现在汉军未至,已是人心惶惶。恐汉军一到,还不鸡飞狗跳啊。”张白骑一边用一个竹签剔牙一边说道。

    张燕在一旁沉默不语,摸着脑袋思索着。这个时候,房间外传来脚步声。

    “谁?”张燕警觉地喊道。

    “张大帅,不必紧张,是我。”黄龙一边说,一边带着周仓、管亥和裴元绍走进房内。

    “原来是黄军师,黄军师大驾光临,有何指教。”张燕拱手施礼道。

    黄龙微微一笑,双手作揖还礼道:“明人不说暗话,特为救你我而来。”

    “此话怎讲?”张燕隐隐约约知道了黄龙的来意,故意问道。

    “张大帅何必明知故问。”黄龙抬头,注视着张燕。

    “张燕愚钝,还望军师明示。”张燕一双眼睛也落在黄龙身上。

    “今日,黄某想给大伙指条道路,走还是不走,就看各位渠帅的了。”黄龙顿了顿,接着道:“诸位皆知,今汉军势大,若是我等执意留在广宗城,无异于坐以待毙。为今之计,只有弃广宗,潜入深山,才能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