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在线阅读 - 第九章 荒yin之路

第九章 荒yin之路

    俞赞的叛逃或许是出于真心的惧怕,或许是陆抗使的诈降计,可不管怎样,晋王朝的杨肇得以获取许多孙吴的机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消息是否可靠呢?

    无论在闭塞的古代,还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有效识别信息的真伪都是一项艰巨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

    杨肇破敌心切,而且又自恃兵强马壮,所以从未考虑到诈降这种事,听了俞赞的分析,瞬间豪气万丈,很快就带人朝着孙吴的夷兵发起了猛攻。但迎接他们的却并不是五短身材的弱兵,而是个个身强体壮以一当三的硬茬子,陆抗早已连夜把那帮夷兵换掉,正等晋军入瓮。

    晋军看到和自己的预期有很大差距,瞬间就没了底气。而孙吴的士兵则个个志得意满,拼杀起来连喊带叫,只顾手起刀落像砍西瓜一样杀得晋军全线崩溃。

    自此一战,晋军斗志全无,与对方相持数日之后,杨肇放弃阵地,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撤退。

    而从晋王朝逃回的俞赞则还没来得及说句话就被陆抗斩首示众,他们二人之间发生过什么,世人也只凭猜测了,只是后来吴军看待陆抗总是有如神明一般。

    杨肇撤退的消息没能瞒过孙吴,陆抗有心在他背后捅一刀,但又怕西陵城的步阐借机突围,几经思索便使了一招惑敌的计策,派出一少部分士兵狂擂战鼓,在杨肇后面尾随碰碰运气。杨肇兵团本是撤退,听闻背后的鼓声,更加心虚胆战,纷纷丢盔弃甲四散而逃,孙吴的一小队士兵居然缴获了不少辎重。

    长江上的徐胤和从江陵进军的羊祜,听说了杨肇兵败的消息,原来合围的计划无奈搁浅,两处都没了配合便也没了继续牵制孙吴的必要。于是三路大军乘兴而来,最终铩羽而归。

    西陵城的步阐本来还指望内外夹击,给陆抗点颜色瞧瞧,不想小算盘被摔的粉碎,虽然城中补给充足,但将士们却已无应敌的决心,很快就被陆抗攻破,步阐以及同谋的上层官员数十人都被屠灭三族,而其他小卒百姓数万人则由陆抗上书孙皓获准赦免一死。

    战场最终平息,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孙吴的陆抗被加封总督,并于次年被提拔为最高指挥官和荆州的州长,而晋王朝的羊祜则被贬为平南将军、杨肇被贬为平民。

    陆抗是一代豪杰孙策的外孙,同时是打败武圣关羽的陆逊的次子,是名符其实的将门之后。所谓虎父无犬子,陆抗也确实算得上是孙吴末年唯一的名将,但西陵之战却并不能成为其封神的媒介。

    首先西陵是孙吴的地盘,步阐虽然降晋,但终究是吴人,陆抗虽是攻城,却是实实在在的主场作战,正如球赛一般,都会有主场优势在。

    其次晋王朝凭空得了一座城池,虽然欢喜,但却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只能在名义上过一把地主的瘾,而且朝中的将领与新同僚的关系并没有及时协调(时间上不允许,从降晋到被灭族,步阐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以致当同僚有难,将士们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战斗以解其围,多数只是抱着一个无所谓的心态上阵,而这种心态是完全经不住考验的,稍有失利便会自行崩溃。

    最后,步阐虽然降晋,但他手下的人民士兵未必全都立场一致,起码有一半的人扮演了墙头草的角色,如果晋军前期得利,那么他们一定奋力抵抗吴军,反之则打起退起鼓,怀着听天由命的心情任人宰割。

    综合来看,陆抗确实有能力,大军压境之时能想到筑墙以达到对外御敌对内实施包抄的目的,这份机智与魄力总是值得称赞。

    俞赞降晋一事多半是诈降无疑,考虑到孙吴曾有类似的先例,这一可能性还是极高的,早在64年前周瑜在大营猛打老将黄盖,最终黄盖决意投降曹cao,但后来证明却是孙吴上演的一出苦rou计,曹军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西陵之战远不如它的前辈赤壁之战那么精彩,但却同样都对交战双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炎原来三年内灭吴的计划得不到支持,而不得不将统一之路推迟,亲信大臣羊祜则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在边境线上大显仁德以招徕孙吴的人心,为以后的决战作铺垫。

    南京城的孙皓经此一战反倒倍受鼓舞,认定是上天保佑着国家,于是更加得意忘形,不但不修德政,反而妄想尽快吞并晋王朝,不断劳民伤财地发兵侵扰其边境,这也变相加速了他亡国的进程。

    陆抗虽打了一场胜仗,但却戏剧性地把国家推向了覆灭的边缘,晋王朝则恰恰相反,失败让他们更加理智更加增强了必胜的决心。

    不妨做个假设,如果西陵之战的结果是晋军胜利,陆抗誓必会上书皇帝加紧cao练军队,孙皓或许能因此意识到亡国的危机,到时候一旦众志成城,结果倒不好预测。当然历史不容假设,虽然有时很离谱很戏剧,有时也很残酷很血腥,但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回不去的历史,只要能从过去发掘出改变现在并开创未来的能力,这就是历史的意义——研读历史不只是为了开阔眼界,而更多的是从一系列已经发生的事件中看到现在的危险和机遇。

    时间不会因为一场战争而陷于停滞,实际上它不会因为任何事而出现差错,这也是它令人敬畏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273年7月,距离西陵之战已经半年有余,司马炎消停了这段时间,终于不堪忍受宫廷的那些老面孔,下令挑选宰相部长级以下官员们的女儿为皇宫增添新鲜血液,有哪个胆肥的不参加选拔,就依“不敬”的法条论罪诛杀。另外在选拔没有结束之前,全国都不准嫁娶,因为低级官员和平民百姓家的女儿也要参加选举,选中的要进宫服侍皇后妃嫔们,也就是宫女,半年之后从民间选了共计五千名少女进宫。

    当然宰相部长级的官员家也不能例外,只是他们的女儿被选中之后直接封为三夫人、九嫔,待遇要好得多,宫外高人一等,入宫之后仍然保有这份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