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帝国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 千年鼎革

第三十五章 千年鼎革

    权过激动异常,跟着周阳来到破虏侯府六讲入府,脚帖一刁下马。\\wWw。QΒ5。C0m\把缰绳递给兵士,侧身相邀道:“请!”

    “大帅,请!大帅,请!”赵过打量着破虏侯府,好气派。他这个给庄青翟轰出大司农的人,竟然有幸进入周阳的侯府,他真有点云里雾里,飘飘然的感觉。

    周阳把赵过请到书房,叫人送上茶水,请他坐平。两人跪坐,周阳直接道:“废末耗,行牛耕,这事就不用说了,说说你那代田法。”

    汉朝农业用表耕,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用铁锹种地一般,效率非常低。周阳在在张不疑家亲眼见过。早就有心要废除来耘,推广牛耕技术。只是,周阳军务缠身,哪有时间与精力去做,要不然,早就推动起来了。

    赵过有些意外,不解的打量着周阳。

    周阳笑着解释道:“我不是庄青翟,只要不是眼睛瞎了,都知道牛耕比表耙更好。一人一牛顶十人之效。这是很低的估计,应该更多。”

    这话说到赵过心里去了,赵过大是欢喜,把周阳引为知己,心中大是赞扬,声调有些高:“大帅英明!可是,这牛耕之术,在下不得言。在下的牛耕之术,不单单是犁地。在下的所制耕具,既能犁地,又能播种。”

    “你没说大话吧?”既能犁地,又能播种的耕具,现代社会才会,汉朝怎么可能有呢?周阳的历史不够好,对农业史更不了解。根本就不信汉朝竟然有播种机。

    “在下岂敢以大言相欺!”赵过信心十足,一边说一边比划,画出了一种很奇特的耕具。

    周阳不看则已,一看就傻眼了。眼珠都快砸在案面上了。

    赵过画的那是播种机!真正的播种机!

    汉朝就把播种机弄出来了,尽管周阳相信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很了的。也是没有想到竟是如此了得。要不是亲眼见到赵过画出图形,还真不相信这是真的。

    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播种机就是眼前的赵过发明的。

    这在人类农业史上,具有罢程碑的意义!

    “在下这耕具叫楼车,两牛三人。一天可种百亩。”在周阳的惊讶中,赵过开始给周阳解释起来。

    汉朝的亩制沿袭秦朝百步为亩的旧制,称为小亩。就是这样。一天种一百亩,仍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好好好!”周阳终于回过神来了,暗自庆幸,今天真是走运,把赵过请到府上,要不然,错失此等人才,那是后悔终生的事情。

    “谢大帅夸奖。”赵过谢一声。接着讲解:“楼车有鞍架、楼斗、楼铲、楼腿四部分。把种子放到楼斗里,套上牛,就可以边犁地,边播种,十分方便。”

    据历史学家测算,赵过发明的楼车。播种效率是欧州同类耕具的十倍以上。中国农业之先进,让西方世界膛目,他们骑着快马也是追不上。

    听着他的解说,周阳不住点头。赞不绝口。

    赵过眉头一皱道:“这是很方便。可是也有不足。要用三个人,两头牛。一户农家,一般一头牛。数口人,养三两头耕牛的人户不多。这就使得使用不太方便。若是能造出一人一牛使用的楼车,那就更方便了。”

    赵过所车的楼车,是他早期的发明,比起表耘,效率高得太多。可是,仍是有不方便,他总结了经验教刮之后,进行改进,最后发明了一种三脚楼车,一人一牛便能日种一顷,效率又提高了很多。

    一听这话,周阳灵光一闪。很是惊喜的道:“我到是有点想法,这么来改,你看怎么样?”

    一边说,一边比划”赵过听得双眼放光,一双明亮的眼睛好象九天之上的烈日,重重在大腿上一拍道:“有了!成了!成了!”

    两人一通讨论,一人一牛的楼车就定型了。

    周阳叫人送来笔墨绢帛,赵过提笔在手,在绢帛上画起来,一个影响深远的耕具就这样诞生了。

    这种机械一出现,汉朝农业的效率会增加十倍,甚至是十数倍之多。那就意味着,汉朝的粮食会更加丰富,离人吃不完,用来养家畜的规发更进一步,可以这样说,完全可以大规模推广养家畜。

    一旦百姓大量养殖家畜,百姓就有rou吃,身体就会更好,整个汉朝的国民素质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这是一件大事!

    周阳把这想法一说,没想到。赵过也有这种想法,两人更是相对大笑。惺惺相惜。

    接下来,赵过给周阳解释他的代田法。所谓代田法,就是把土地分为几部分,一般是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来种庄稼,另两部分养草。积蓄地力。到了要种庄稼时,再把草烧掉。就有了肥份,庄稼就会更好。

    在当时,百姓不养家畜,农家肥几乎没有。化学肥料就更别提了。想都别想的事情。这肥份就成了制约农业的关键因素,只能靠烧草来完成。

    赵过一通解说,周阳不得不得赞叹。赵过真有奇思妙想。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赵过的想法很落后,很原始,却是符合汉朝当时的情况。

    若是牛耕技术推广开,使用铁农具。粮食产量增加,鼓励百姓养家畜。积农家肥,那么,肥份就解决了。粮食产量就更高。有了更多的粮食。就有了更多的家畜,百姓吃rou更加不是问题。

    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悔环,周阳一说,赵过信心百旧,漂奋异常。定要推广新的耕作技术,鼓励百姓养家商小※

    最后,周阳提起了曲辕犁。对曲辕犁。周阳了解得不太多,知道个,大概,一通解说,赵过兴奋得脸上泛红光,不住点头。

    赵过叹道:“在下的想法虽好。却给大司农的官员一再阻挠,大帅能容赵过尽言,赵过万分感激。若是可能,还请大帅禀知皇上,大汉当推行新的农耕技艺。到那时,大军才有充足的粮草,才能击破匈奴。”

    民以食为天,是个人就得吃,就得喝,粮食不解决,周阳就是把汉军练得再强悍善战,也是难有作为。

    “何必要我禀知皇上,你自己向皇上说。走,进宫去!”周阳很是兴奋,站起身。

    “进宫?”赵过绝时想不到周阳雷厉风行,说动就动。

    “马上就到了春耕时节这事敲定。还可以多一季收成。匆促之间。不可能推广很多,至少在关中不是问题。关中是大汉都城所在,一年的粮食耗费甚多,不得不从别处运粮,若是关中今年能用上这技艺,岂不省很多事?”周阳一边说。一边走了出去。

    赵过只得跟上,赞道:“大帅做事,从不拖泥带水,怪不得能击败匈奴五十万之众!赵过佩服!”

    要是换个人,肯定会说,你先等等。我向皇上禀报,容皇上圣裁。周阳直接带他进宫,要赵过不佩服都不行。

    出了房间,抬头一望,天早就黑了。周阳没二话,叫人牵来马,和赵过直奔未央宫。

    默默

    养心殿,景帝身着燕居之服,跪坐在矮几上。主父偃、冯敬、窦婴三人跪坐在景帝对面,四人正在商议大事。

    “主父偃,你这条呈拟得好,可以说是条分缕析,一条一条的,清清楚楚。”景帝甚是赞赏:“这次要招的人才,不仅仅会治国,有治国之术。其他的也要,会养马的。会种地的,会织布的,会做工的,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要,联都要用。你这条呈里全写进去了,好!”

    “谢皇上夸奖!”主父偃谦逊道:“若不是破虏侯提点,臣也想不到这些。”

    “周阳有奇思妙想,很新颖。

    景帝对周阳这个。爱婿,颇多赞美之词:“他说要办学,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是,要办学。就先得有人才,没有种子,哪来的果子呢?这次招揽人才,就是在寻找种子,有了他们,才能办学。联要大量驯养战马,会养马的集中在一起。办个学,让他们教会更多的人。会种地的,集中在一起,也要办学。研究更好的农具,更好的耕作之法”如此一来,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人才鼎盛,百业繁荣。治国的有之士,种庄稼的有妙法。养马的有奇思”

    景帝越说越欢喜,一幅美丽的图画就给他描绘出来了。

    主父偃、冯敬、窦婴听得不住点头,欣喜不已。

    “这次招揽人才,非常重要,影响深远,你们一定要做好!”景帝最后道。

    “诺!”主父偃三人齐声领旨。

    “禀皇上,周阳求见。”春陀进来禀报。

    “周阳?”一听周阳二字,景帝脸上就泛起了笑容:“他来得正好!这些事,是他提出的,得让他来瞧瞧,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叫他进来!”

    春陀应一声,出去传周阳。

    周阳在春陀的引导下进来,上前一步,冲景帝见礼。景帝手一挥。阻止周阳见礼道:“来!坐下!这些事是你提的,你也来出出主意。”

    周阳应一声,跪坐下来。主父偃把条呈递给周阳。周阳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一遍,振奋异常。他给景帝的提议,全部采纳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办法实行。

    这次人才招揽一完成,就会全面铺开。可冉预见得到,只需要数年时间,汉朝的国力将会有空气提升。各行各业都将繁荣兴盛。

    这前景,实在是太美妙了!

    “皇上,臣没什么好说的,非常好!”周阳表态了。

    “嗯!”这都是主父偃拟的:“周阳,这个人才,你荐得好!”

    “谢皇上夸奖!”周阳笑道:“皇上求贤若渴,臣岂敢不给皇上荐才?皇上,臣今儿来,是要向皇上再荐一个人才!”

    “哦!”景帝的虎目中精光闪烁:“好啊!是做什么的?他会打仗?要打匈奴,将军是越多越好!”

    打仗的人才还真发现了一个,那就是卫青。可是,以现在卫青的情形,即使荐给景帝,景帝未必会把他当宝。毕竟卫青脸上的菜色才消褪,谁会信这样的人是天才的统帅呢?

    周阳能给景帝命为统帅,那也是周阳在朝中应对,说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兵家格言。再者。周阳还在边关谋刮了两次大捷,崭露头角,景帝才命他为将的。

    荐才也是有技巧的,得等待时机。这事。得等卫青的形象更好,崭露头角再说了。

    “皇上,臣要荐的这个人才,他不是打仗的,他是种庄稼的。”周阳如实而言。

    “这好啊!”景帝大声赞好:“民以食为天,是个人就得吃,就的喝,种庄稼是头等大事。太仓之粟虽然陈陈相因,腐烂不可食,联也不嫌粮食多!叫他进来!”

    春陀领着赵过进来。赵过向景帝施礼:“草民赵过见过皇上!”

    “赵过?”窦婴有些印桑:“你不是大司农的稻

    长城大捷传来时,庄青穆随手拿起赵过的奏章,乱点评一通,窦婴是以对赵过有些印象。

    “太傅有所不知,赵过已经给庄大人轰出了大司农。”赵过有些气愤。

    “哦!为何事?”景帝把周阳打量一眼,再瞧瞧赵过的气愤样儿,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要不然,周阳不可能把一个给罢了官的人引到他面前来。

    “皇上,是这样的。”赵过把当时情景一说。

    “废表耗,行牛耕二推广代田法?”景帝的眼睛猛的睁大了,连评理的事情也忘了,急急忙忙的道:“赵过,你快给联说说,何为代田法?”

    “废表耙,行牛耕?”妾父偃、冯敬、寰婴三人也是大吃一惊。

    末耙,是从三王五帝时传下来的成法,赵过竟然说要废掉,这话太惊人了。主父偃明断之人,也是不免震惊。

    赵过应一声,给景帝解说代田之法。他一通解说,条分缕析,清楚明白。景帝紧握着双拳,虎目中精光闪烁,过了半天,这才大声道:“此法得行,大汉的粮食会增加很多!百姓种庄稼,最缺的就是这个,肥。”

    “皇上此言极是!”主父偃大声赞成,说起了他游学时所见:“臣结发游学时,曾见百姓。为了种出一季好庄稼,往往不种熟田,而去开垦山林荒地。山林荒地的开垦,一般能保三年的好收成。三年以后。地力下降,庄稼不如以前,百姓又会弃置,再去开垦新地。”

    “此法是盘古开天以来,最佳之法!”窦婴不惜赞美之词。

    冯敬点头附和:“奇思妙想啊!”

    “皇上,这还不算。赵过的牛耕之术,与现有的大为不同。”周阳对楼车大是赞赏。

    “哦!”景帝的声音非常高:“真的?周阳,你别诳联!”

    他了解周阳,若无把握是不会如此说的。可是,代田法已经是超越农业圣人后稷的妙想,牛耕之术更在其上,景帝还真难以相信。

    主父偃,寰婴,冯敬三人也是难以置信,打量着赵过。

    赵过不慌不忙,从怀里取出在周阳府上画的绢帛,递给景帝道:“皇上请过目。此物叫楼车,可以边耕地,边播种,一人一牛日种百亩不是问题。”

    景帝一把夺过来,展开一瞧,眉头猛的拧在一起,成一个”字。

    景帝没有说话,寰婴他们也不好问。紧张的打量着景帝。

    “后稷用末耙。教百姓稼稿之道,因此被称为圣人。”景帝感叹不已:“此楼车一出,末耙何必再存在呢?”

    “这,”景帝这评价太高了。后稷是圣人,以制作表耙,教百姓种庄稼而闻名,数千年来,一直被尊为圣人。

    把赵过与后稷相提并论,这话太有震憾力了,主父偃、实婴、冯敬他们个个。张大了嘴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你们看看吧!”景帝把绢帛递给主父偃。

    主父偃,冯敬、窦婴三人伸长脖子,凑在一起,看完之后,嘴巴直接变成了一个圆圈。

    后稷制作秦耗,影响深远。赵过制楼车,同样影响深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播种机械,中国古代世界采用这种先进的播种机农业才高度发达,远超西方世界。

    静,寂静!

    过了老一阵,景帝这才率先打破沉默:“赵过,你有如此良法,为何不向联上书?”

    “皇上,联屡上奏章,却是毫无回音。”赵过有些无奈。

    “有这种事?联没见到你的奏章!”景帝眉头一拧,仿佛出鞘的利剑:“这里面有问题,一定要彻查!联见不到奏章,下情不能上达,联还怎么治国?”

    “皇上,这事臣查过了。”主父偃叹口气道:“奏章管理上有漏洞。呈到皇上这里的奏章,是那些位高权重大臣的奏章,象赵过这样的稻田使者,他的奏章可有可无,无人重视,也不知道扔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这个”这个!”景帝气愤愤的道:“这个周亚夫,他这个承相,做得让联寒心呐!传旨,刮斥周亚夫。削其食邑一千户。寰婴,你身为太傅,朝中重臣,联视你为腹心。你竟然未向联提过此事,你罪不可恕。削你一千食邑,好好反省!”

    “臣领罚!”这可是大事,景帝只是削他一千食邑,那是轻得太多了。窦婴哪敢不愿。

    “传旨,夺许昌俸禄,让他做千石君吧。”

    许昌虽给罢免,还是两千石的食禄,这一削,就成了千石废员了。许昌代行承相事。此事,他是罪责难逃。

    “传旨,罢免庄青翟!夺其俸禄,让他做千石废员!”

    景帝真的是怒了,一连串的旨意下达。

    “赵过听旨!”景帝目光在赵过身上一凝:“从现在起,你就是大汉的大农令,你来推广牛耕之术,代田法。联要的是,粮满仓,百姓食有rou,你可敢接旨?”

    “臣领旨!”

    赵过激动万分!

    粮满仓,百姓食有rou,虽只聊聊数言,却是意义非凡!

    那是数千年来,五帝、商汤、伊尹、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周公。这些被人颂扬的圣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判情,竟然落在自己肩上。赵过怎能不激动?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