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湖平风静,暗藏危机
书迷正在阅读:紫府仙缘、末法仙诀、EXO之公主大人请翻牌、叶罗丽幻想夜之女王崛起、一世成欢、女将军、exo女配又怎样、网游之人皇无敌、赛尔号双生情缘、数字风暴
但是孙承宗却还没有说完,接下来的话,更加让整个朝堂震惊。顶点小说更新最快 “我军于二十六日遭遇奴酋阿济格所部镶红旗…” 崇祯四年二月二十六日,萧亦督军三万,以永安军为前锋,与阿济格所部镶红旗与汉军数万发生激战。 与此同时,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三将率万余班军由大凌河城内冲出,欲突破围困。 “游击将军萧亦与永安军士卒狂唿酣战,游击将军孟西平亦是身先士卒,率家丁队死战不退…” 两方杀的昏天黑地,炮铳的轰鸣声一刻不停,喊杀声更是持续了一整日才逐渐消退。 两军血水汇聚成潺潺小溪,凌河与长山两地方圆十里尸横遍野,最终以明军大胜,后军从大凌河撤兵而告终。 ‘长山之战’与‘大凌河城之战’,后来被统一称为“凌河大捷”。 看着朝臣目瞪口呆的样子,孙承宗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此为凌河大捷,我军两战两截,共斩首后金两千八百余级,汉军、蒙古军等无计,缴获重挑刀一千四百余柄,重甲一千二百余顶副…壮硕马匹八百余匹…” “这,这可是真的?” “…督师所言,哪还会有假?” “这…这简直太过震撼…” 孙承宗报奏战损与得失,还未说完,但听到这里的朝臣已经按捺不了自己心中的惊讶,由最初的窃窃私语,变成满堂的惊异不可置信之声。 由于昨日已经先得知此事,崇祯便只是一直坐在那里,神色淡然的看向大殿之上,见到这些朝臣的反应,冷哼一声。 “果然不出朕所料。” 这一日朝堂过后,明军‘凌河大捷’的消息风一样的传遍了京城,大街小巷、酒肆茶楼之内,尽是议论此事之人。 更有人言,此次大捷乃是自宁锦大捷以来,大明取得最为辉煌的一次战果,斩首后金近三千余级。 以致内外轰动,一时间,大明朝廷声威大振。 崇祯四年九月三日,在重兵保护下,近三千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的鞑子首级在重兵保护下运抵西市。 崇祯皇帝下诏,将这些首级就放到原来那些蒙古鞑子首级旁边堆叠成观。 自此,京师几乎日日夜夜大街小巷都被围的水泄不通,人来人往,许多来到京师的商人都要看过一眼后才会离开。 在京师西市一侧名为‘万和轩’的酒楼雅间,窗户边露着几个身着绸袍便服的文雅之士。 若是你不仔细看,或许还真就以为这几个人只是那些来观赏奴贼首级的老爷们之一,其实不然。 这些人皆是朝堂上有明的清廉、正直官员,但现在他们身上穿着的,有的昂贵的华丽绸袍,大多数人腰间的玉坠皆是价值连城,足够一户普通百姓半年乃至一年所用。 从左到右,分别是当今礼部尚书温体仁、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都察院左都副御史施邦曜、户部侍郎蔡中正等十几人,在场的几乎尽是东林士人。 这些人身后,一个人并不显眼,却是礼部右侍郎周延儒,此人将是继成基命后的大明内阁首辅,现在并不是太受欢迎。 看着楼外人山人海的景象,虽然已至傍晚,人流却丝毫不见少,周延儒轻声赞叹道:“这等景象,倒还真是令人怀念。” 但是这轻声赞叹也被左都御史李邦华听见,看了一眼周延儒,李邦华也没什么反应。 只是皱眉对身侧几人道:“不能让这个萧亦再这样下去了。” 礼部尚书温体仁闻言,却是缓缓摇了摇头:“那个萧亦终究还是只个卑劣武夫,最多是有些运气罢了,倒是孙承宗,不能让他再待在辽东了。” 听到这话,周延儒一脸惊讶的看向李邦华几人,却很快又移开目光,只字不说。 这时兵部侍郎蔡中正说道:“不若就让我去参他一本,试探一下皇帝的心思?若是能换成自己人,才最为妥当。” 冷笑一声,温体仁摆手道:“不必,试探还是随便找几个人就行了,看看皇上到底是如何想的。” 几个人纷纷点头,看向前面不远处成堆的鞑子首级,表情仍是有些惊愕。 大捷过后,京师并不像表面上那样歌舞升平,一场新的政治危机慢慢浮出水面。 但崇祯皇帝却仍然沉浸在凌河大捷的喜悦中,众臣的隐瞒,使得崇祯对这场危机丝毫不知情。 …… 但萧亦可不管京师到底如何了,此时的萧亦正带着永安军兵士高高兴兴的往蔚州而去。 距离离开遵化又已经过去了四五日,虽然不如来时那般赶路急促,但将士们多是归乡心切,比起来时的行军速度倒也无大差别。 路上永安军遇到的流民也不少,见到这样一支军纪严明、衣甲严整的官军,惊讶之余,流民、溃兵等纷纷前来投奔。 见到这种场面,永安军兵士也没有犯难,仍是用在蔚州处理此事的老方法。 对于那些单打独斗的小混子、溃兵向来是理都不理,只是有原则有要求的收拢那些拖家带口的穷苦百姓。
那些被拒绝的混子不服不忿之下,整日游荡在大军附近,不断前来sao扰。 一日,萧亦终于忍无可忍,一声令下。 王大勇带着几百人的夜不收队冲出营寨,追的那些混子哭爹喊娘,再也不敢来招惹永安军。 即便如此筛选,等到大军进入宣镇境内时,这一来二去便也已经收拢了几百余的流民,算算也要小有几十户人家了。 这可是多了几百张嘴,不得已萧亦只好下令减少一些永安军兵士的军粮,每日一顿rou食改成每两日一顿,希望能坚持到蔚州境内。 但即便如此,几日后也基本吃的精光。 而此时大军距离大同境内起码还要有四五日的光景,这可是让萧亦犯了难,眼下大军正到了保安州城外想要进城修整。 但保安州城的cao守官凌不屈见到这支军队后可是吓了一跳,不但没有收留永安军入城,反倒是立刻封闭四门,严防百姓进出。 萧亦与史路众人商议之后,所幸耍起了小聪明,大军日日列阵城外,擂鼓呐喊cao练军阵,轰隆隆的声音持续了不到一日。 便有一个官兵从保安州城内而来,畏畏缩缩的进了永安军的营帐,代替cao守官凌不屈央求萧亦带永安军撤离。 一来二去商议了快两日,军粮即将告急,这凌不屈也愣是没拔出一根毛来,急的石刚差点就要挥军攻城。 正这个时候,一队穿着绸袍的乡绅与若干仆从,从城内挑着担子,肩扛粗麻米袋就笑呵呵的走出城进了萧亦的军营。 为首这名乡绅浑身胖的圆滚滚的,见到凶神恶煞的石刚一点居然是谈笑自若,一点都不害怕。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又是山西粮米大户陶家帮了萧亦这个忙。 老爷子本来是没什么,但陶家大小姐陶轻凤一直就比较看好萧亦。 自打萧亦率永安军出征后便吩咐了沿途的陶家各商铺、米铺,随时供应萧亦的一切所需,并且分文不取。 若是按萧亦以往的心思,断不会受女子的恩惠,但现在这个时候,全军携带的军粮也支撑不了两日,该用的方法都用了,总不能让将士们和百姓饿着肚子回家吧。 在史路、黄阳等人的怂恿下,萧亦最后还是笑呵呵的接受了这一批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