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名正言顺
十月底,合州御前诸军和鼎坤军将士,占领了整个的开封府,以及被称之为南京路的开封府所辖的府州县,由此,吴绍武这个河南行省制置使,总算是名正言顺了。 不过忙碌也由此开始,一步步升迁到河南行省制置使职位上面的吴绍武,非常清楚稳定需要依靠什么,而且时间已经接近年光,百姓若是因为战乱缺乏粮食,流离失所,那地方的局势怎么都不可能稳定。 在征得吴邵刚的同意之后,吴绍武大胆启用了一批能干的吏员,让其中部分的吏员出任县令,去稳定地方的局势,吴邵刚很清楚,想要完全依靠节度使衙门运送粮食来维系地方的稳定,那是不现实的,必须要立足于自身,故而在这些吏员到地方赴任的时候,吴绍武传授了他们某些“秘诀”,要求他们到地方上之后,兢兢业业做事情,尽最大努力稳定地方。 吴绍武派遣的这一批官吏,果然厉害,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稳定了地方,而且没有要求上面拨付太多的粮食。 吴邵刚一直都暂时驻扎在开封府城,没有回到成都府城去,李庭芝送来信函,朝廷派遣太子少保、殿前司诸军都指挥使司马华轩,来到四川宣旨,要求云川节度使吴邵刚率领驻扎四川的大军,收复京西南路以及两淮等地,护卫大宋江山。 这样的圣旨,没有任何的意义。 吴邵刚当然不会在乎,不过他对于贾似道派遣马华轩前来宣旨,倒是有些奇怪。 四爷已经留在了四川,不会回到京城去了,京西南路以及两淮诸多地方陷落,四爷已经没有必要回到京城去了,而吕文德派遣的使者苏翁奎,同样留在了四川,建康府城已经被蒙军占领,苏翁奎这个两淮制置副使、建康府知府,等于光杆司令了。 在得知吕文德打开了建康府城的城门、归顺大元朝廷的消息之后,苏翁奎破口大骂,表示与吕文德一刀两断,选择留在了四川。 吴邵刚比较关心的还是河南行省的稳定,百余年之前,这里是大宋最为富庶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开封府城与洛阳府城的繁华富庶,冠绝京华,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之后,河南行省开始变得衰败,在经历了蒙古朝廷残酷的压榨之后,出来一些较大的城池,周遭的村镇已经开始变得凋零。 蒙古朝廷对这些地方的残酷压榨,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这里曾经是大宋京城的所在地,百姓都是一心向着大宋朝廷的,难以驯化,故而蒙古朝廷历任的大汗,对河南行省都不会手软,残酷压榨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这里的百姓。 想要稳定这样的地方,没有那么容易。 吴邵刚是很着急的,如果说每收复一个地方,都需要节度使衙门拿出来大量的钱粮,才能够稳定地方,那随着战斗进程的加速,节度使衙门总是有难以承受的时间。 吴绍武想出来的办法,让吴邵刚的眼前一亮。 其实这些地方,还是有不少的士绅富户的,想一些办法,迫使这些士绅富户拿出来钱粮,维护地方的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再说这些地方发财的士绅富户,几乎都是依靠地方官府压榨百姓,甚至是助纣为虐,才能够发财的。 吴邵刚到没有想着要清算这些士绅富户,翻阅史书,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总是有富人和穷人,只要富人安心本份,不做为富不仁的事情,地方上就是稳定的,至于说穷人,能够得到官府的照拂,不至于饿死,同样能够稳定。 再说吴邵刚最终需要依靠的,还是士绅富户阶层,他不可能依靠寻常的百姓,来稳定自身的江山,若是想着以千年之后的理论来维持如今的政权,那就是找死了。 吴邵刚专门告诫了吴绍武,需要注意策略,不能够强行的征收,更不能够实施抄家打劫的办法,当吴绍武选择那些对于州县衙门异常熟悉、能干的吏员到地方上担任主官的时候,吴邵刚就一点都不担心了,这些吏员太熟悉那些士绅富户了,知道该怎么做。 果然,一个多月时间过去,整个的河南行省,都是风平浪静。 郝经和张文谦等人,对于派遣吏员出任县衙主官的事宜,不是特别赞同,他们认为这些人的学识不足,不过吴邵刚同意了,而且是吴绍武做出的决定,他们也就不好明面上反对了。 郝经与张文谦等人的意见,其实也引发了吴邵刚的注意,他清楚读书人与其他人之间的矛盾,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自称为儒士,排斥没有学识的人,哪怕此人能力超强、仅仅是学识不够而已。 其实基层能干的吏员,署理政务的能力,远远强于某些迂腐的举人乃至于进士,可惜历朝历代的体制,让这些吏员难以有出头之日。 这是吴邵刚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二月初,吴邵刚的命令再次下达。 蔡思伟与张炳辉率领的大军,分两路出击,分别进攻河东南路与河东北路,争取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完全占领这些地方,如此吴邵刚统领的地方,基本连成了一片。 蔡思伟与张炳辉率领的大军出发之时,从成都府城调遣的两万合州御前诸军的将士,也抵达了开封府城,负责守卫河南行省。 四川和云南等地,属于吴邵刚核心的根据地,地方上已经非常稳定,不需要太多的大军守卫,而刚刚攻陷的河南行省的不少地方,还是需要军队维持治安的,军队在维持地方治安的同时,扶持地方官府,建立起来府州县衙门的巡捕房,以维持地方的安宁。 驻扎河南行省的军队,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彻底剿灭地方上的土匪。 大元朝廷连年的残酷压榨,导致这些地方出现了不少的匪患,有些土匪甚至与官府勾结在一起,盘剥百姓,若是不能够彻底镇压这些土匪,地方上不可能真正的稳定。 蔡思伟与张炳辉率领的大军开拔之后,马华轩也来到了开封府城。 马华轩是随同大军一起来到开封府城的。 吴邵刚当年进入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的时候,马华轩就是都指挥使司,这么多年过去,吴邵刚已经是云川节度使,当朝的太傅,马华轩依旧是殿前司诸军都指挥使司。
见到吴邵刚的时候,马华轩的态度是异常恭敬的,与当年完全不一样了。 吴邵刚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见到了吴邵刚,马华轩没有拿出皇上的圣旨,甚至没有提到收复京西南路与两淮的事宜。 闲聊了一会之后,还是吴邵刚主动询问马华轩,马华轩才开口回答。 马华轩的回答,出乎了吴邵刚的预料。 马华轩认为,现如今的局势,完全没有必要去收复京西南路与两淮等地,这样做也不可能有什么实际的效果,蒙古大军都集结在这些地方,而且士气高涨,更加重要的是,驻扎在京西南路与两淮的不少朝廷大军,也归顺了蒙古大军,让蒙古大军的力量得到增强。 马华轩认为,大军可以朝着东面或者是北面进军,最好的选择是朝着北面进军。 吴邵刚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看来马华轩此人不是废材,还是有着不错的认知能力的。 从马华轩的回答之中,吴邵刚也听出了一些端倪,那就是京城里面不少的大人,恐怕已经明白他吴邵刚的志向,只是嘴上不说出来罢了。 与马华轩交谈完毕,吴邵刚邀请马华轩留在四川,马华轩自然是没有拒绝,表示愿意留在四川,愿意为吴邵刚效劳。 接着,马华轩也专程去了皇宫,在皇宫的外面跪拜。 这样的情形,吴邵刚已经不感觉到奇怪了,从云川学府来的不少读书人来到开封府城之后,都是专程到皇宫去跪拜,就连将制置使衙门搬迁到开封府城来的吴绍武,也专门到皇宫外面去拜祭了。 十二月中旬,吴邵刚被皇上敕封为魏王的诏书,诏告了天下。 吴邵刚自然也知晓了。 这一则诏书,让郝经和张文谦等人异常的喜悦,按照朝廷的规矩,被册封为魏王的吴邵刚,已经可以开府建衙,任命官吏,而且王府的设置,就好比是一个小朝廷。 以节度使衙门来统领四川、云南、陕西、河南行省的诸多事物,总是说不过去的,毕竟吴邵刚只是云川节度使,不过以王府来统领这些地方,那就完全可以了。 郝经和张文谦随即提出建议,既然皇上和朝廷已经下了敕书,那么魏王府就应该设立起来,统领所有的事宜,而节度使衙门则可以主要关注地方上的事宜。 吴邵刚同意了郝经与张文谦等人的建议。 朝廷敕封他为魏王,也算是解除了燃眉之急,总是以云川节度使的身份来做事情,不免让下面诸多的官吏嘀咕,以王爷的身份来做事情,下面的官吏肯定安心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