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夺回石城(上)
闽州全境失了,吴一龙慌乱了,写了一封加急奏折上报京都,将罪责加在欧阳子墨身上,内容如下: “启禀陛下,微臣奉旨,前往闽州剿贼,不避刀斧,不惧箭弩,臣到时,梅州、龙岩、三明、南平四郡已经被贼占据,臣迅疾整顿兵马,衙捕,招募新兵,一举攻下了三明、龙岩两郡,因闽州兵少,臣在三明城中苦等援兵,粮草欠缺,军心已乱,不得已突围,撤到石城,然而贼势凶猛,微臣率军抵挡三日,终究不敌,安远、定南、南城派兵来援,被贼首风笑天半道阻援,军士拼命抵抗,最后全军覆没,臣不得已撤退到武夷山,苦等援军,直到现在,援军未到,盼陛下派遣使臣,迅速前往云州催促欧阳子墨派兵来援,否则闽州全境尽失矣。臣吴一龙百拜。” 元月初八,欧阳子墨率领到达赣州,沿路信使来报,知道闽州除武夷山外都失去了,便把大军在驻扎在赣州上饶和鹰潭两地,与随军将领周亚飞和聂充吩咐清楚,自己则前往武夷山与吴一龙交接。 欧阳子墨掏出圣旨,众官在武夷山城府衙内跪下,“吾皇万岁,龙尊永续。” “大德文皇帝诏曰,今任命吴一龙为云州龙武卫出征大将军,闽州诸事,悉决于此,钦此。” “吾皇万岁,臣谢祖隆恩。”吴一龙接了旨。自我思忖,欧阳子墨一旦返回京都,整个闽州或许就彻底失去了,别说是立功,不死就不错了。 “子墨,目前军情吃紧,你不能返回京都,你忍心舍弃三军吗?留下来,我们一起建功立业吧。” 李沛良见欧阳子墨人材一表,说话分寸得当,做事干净利落,已心添三分喜悦。 “子墨将军,留下来吧。”李沛良几乎是渴求,他知道吴一龙绝对成不了大事,照此下去,全军兄弟早晚死在他的手中。 欧阳子墨勉强答应了,说是攻下三个郡城,就返回京都,此刻对于吴一龙来讲,只要能拿下一郡,也算是上天赐予的一种恩德。 李沛良向欧阳子墨讲解了这些天的征战情况,以及敌方情况。盘算了一夜,第二天召集合众衙署以及文武官员说了自己的计划。 欧阳子墨说,“风笑天此人,原本为闽州兵马司师帅,有一定作战指挥才能,如果不是闽州官吏逼迫,绝不会造反。”矛头直指尿剑锋,堂上的尿剑锋无言。 “然而打败风笑天,并不是一件难事。第一,随风笑天起义者,多为朝廷叛军和民众,杂七杂八,短时间很难训练成正规军。第二,风笑天用短短不到一月时间,占据了整个闽州,我军虽然战败了,但是耗损了他的部分兵力。第三,闽州本属沿海,无法向南发展,只能向北,向南或者向西,向北是赣州,向西是琼州,向东是扬州,都在朝廷掌控之中,他的伸缩空间很小。第四,目前他有大军8万余,但分散在各郡,平均下来,各郡人马并不多。以上四点,随便一点都是风笑天的致命伤。对于我们,第一,云州龙武卫的士兵久经战阵,训练有素,作战勇猛,南蛮闻之胆寒,第二,赣州、琼州、扬州三州兵马司均可与我军接应,伸缩空间很大,基于这两点,我军必胜。”
合衙官吏鼓掌,李沛良两眼发亮,与欧阳子墨有相见恨晚之感,李沛良说,“子墨将军,依照你的分析,那目前我们该怎么办?” “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策,目前闽州据我最近,自西向东,分别是安远—定南—石城—南城—武夷山,我龙武卫大军驻扎在赣州鹰潭和上饶,鹰潭距离安远150里,定南80里,石城60里,上饶距南城90里,闽州120里,快速行军,四个时辰可抵达任何位置,目前贼军这几个郡城,据李沛良将军所报,安远守军一万人,定南八千人,闽州2万人,石城八千人,南城2万人,他们之所以在南城驻扎重兵,是因为大将军吴一龙在武夷山,防备我趁机攻城,敌人最薄弱的力量在定南和石城,然而定南和闽州遥相呼应,闽州和石城遥相呼应,石城和南城又遥相呼应,定南遇到围困,闽州城必然相救,石城遇到围困,南城守军必然相助,其中石城为闽州重地,易守难攻,石城拿下,闽州无忧。因此我的建议,第一,我们可以佯攻闽州,打定南,第二,佯攻南城,打石城。” 吴一龙说,“可不可以一起打?” 欧阳子墨说,“不可以,兵力一分,力量则不足”。 李沛良说,“末将同意。” 欧阳子墨说,“石城对我们来说更重要,因此选择佯攻南城打石城。李沛良将军你可以如此如此。” 毕竟欧阳子墨说出什么话来,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