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灭明在线阅读 - 第467章 技术革新

第467章 技术革新

    “王先生与汤先生合作也好,两人合编,也好商量行事,”李自成笑道:“整编教材的事,我就交给二位了。”

    “在下自当尽力!”王徵点头,拿起中学的科学教材,随手一翻,不觉楞住了,“大都督,这文字……”他左看右看,觉得文字与汉字极为相像,却又有些不同,似乎比汉字更为简化,难道是周边某一国的文字?

    李自成方才想起,这是后世的简化汉字。

    他为了学习上的便利,缩短文字学习的时间,在西宁女校教授的时候,使用的便是简化汉字,这些学子毕业后,将成为西宁小学和中学教学的火种,所以中小学的教材,一律使用简化汉字,待积累足够的教员后,西宁科技高学也将使用简化汉字。

    这是李自成最初的决定,他当时使用简化汉字,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西宁培养出的学子,只能为西宁军服务,到了朝廷那边,由于文字不同,还是原先的睁眼瞎。

    没想到这些文字,竟然将王徵难住了。

    李自成讪讪笑道:“本都督忘了,西宁的基础教育,采用的是简化汉字,学子们学习起来便利多了,正常情形,三四年的时间,便可完成基本的文字教育。”

    “三四年?”王徵历史瞪圆了双目,“大都督是说,只要三四年,学子们就可以完成教育,能自由书写,参加八股考试?”他实在不敢相信,古人常道“十年寒窗”,难道学业上也可以走近道?

    “能不能做八股文,本都督不知道,在西宁,将来并不考核八股文,”李自成道:“本都督已经试验过了,西宁女校的学子,三年的时间不仅完成了识字教育,还完成了初步的数学、科学学校,王先生有闲暇,不妨去考核一番。”

    王徵哆嗦着,显然还不太相信,“真有如此神奇的教育之法?圣人因何没有言过……”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李自成从书架上取出一套小学的语文教材,“王先生看看,这便是小学的教材,如果学子从七岁开始学习,四年的时间,应该可以完成。”

    王徵接过教材,刚刚打开,顿时就尖叫出来,面色赤红,额头上也是冒出细密的汗珠,“大……大都督,这西洋之文,如何出现在汉字教材中……”

    “王先生也认识西洋文?佩服佩服,”李自成拱起双手,向王徵行了一礼,他倒不是虚伪,这个时代,能识西洋文的,的确是凤毛麟角,像汤若望这样的传教士来到大明,首先是学习汉语,然后才能与汉人进行交流,“本都督引入西洋文,乃是给汉字注音,将来学习起来,也会便利多了,所以,三四年的时间,学子们才能完成识字教育。”

    王徵翻了翻,却是不得要领,“大都督,这些西洋文如何给汉字注音……不瞒大都督,在下也曾与西洋的传教士合作,想用西洋文给汉字注音,无奈……无奈在下的西洋文太过浅薄,竟是未能完成……”

    “王先生还曾研究过这项工作?”李自成十分惊讶,汉语改革,那是后世“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事,难道现在就开始积累经验了?王徵算得上是先驱吗?他脸上闪过一丝异样,却是笑道:“本都督侥幸,倒是捷足先登了!”

    谁捷足先登无所谓,关键是它的功用!王徵并不惋惜,目光中倒有几分期待,“大都督,这种注音的法子,已经完善了吗?”

    “已经完善了,将来便是要改动,变化亦不会太大!”李自成心道,这是数百年后的成果,至少能延续道数百年后,到时候现在的这帮人,早已化作尘土,再要改动,也不是自己的事了。

    “大都督能否教导在下?”王徵合上教材,却是顾盼着李自成。

    “这个……普通的学子,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方才能掌握这些西洋文,以及给汉字注音的法子,王先生若是有兴致,将来可以抽出时间专门学习。”

    王徵点头称是,度过了最初的惊讶,他忽地想起,“大都督今日召见在下,不会仅仅是让在下见识这种西洋文吧?”

    “本都督召见王先生,除了刚才所说的修正教材的事,另外就是这本书了,”李自成cao起,道:“这是先生研究的成果,先生是否想到,要将书中记载的器具,真正生产出来?”

    “生产出来?那敢情好!”王徵不是不想生产,这些都是他毕生心血,他只是没有足够的银子,更没有想到要将生产出来的器具,拿到市场上出售。

    “王先生的中,记载很多器具,本都督昨日看了,预备将自行车、转磑做为重点,看看能否生产出来。”

    “大都督,”王徵蹙眉道:“中记载的器具,已经标明了详细的尺寸,在下曾经生产过,只是……只是数量有限,未曾向百姓……”

    “王先生能够亲力亲为,将自己的研究转化为实物,可见记载非虚,”李自成淡淡地道:“可是,本都督从这本著作中,又能看出许多端倪,便说这自行车……”

    李自成翻出中自行车的“图说”,道:“这种自行车,或许可以用于运载粮草、货物,但运行起来,速度极为缓慢,应该比行人都不如。”

    王徵点头,又抬眼道:“难道大都督能提高运行的速度?”

    “这就需要对自行车进行改良,”李自成从怀中掏出一张白砂纸,展开在方桌上,“这是本都督昨夜绘制的图纸,王先生看看,与你的自行车有何不同!”

    “这是自行车?”王徵几乎不敢相信,“大都督,这种自行车,只有双轮,又是在一线上,在下实在不明,这种自行车能站得稳吗?”

    “双轮在同一线,原本是不稳,但加上速度,也就稳当了,”李自成点着自行车的图纸,道:“这种自行车,不但稳当,而且速度快,”他快速换算一下,“如果在水泥大道上,每个时辰,大约能行七、八十里。”

    “七、八十?”王徵大惊,“大都督,普通壮丁行走,一日恐怕都难有八十里……”

    “当然,这是极限,一切顺利才行,”李自成也不管王徵心中有多恐怖,自顾道:“如果现在能生产出来,一个时辰新四五十里,应该没有问题。”

    王徵默然不语,李自成的话,已经超出了他的思维能力。

    相信李自成的话,就能颠覆许多以前的认识,如果不相信,那李自成以前造出的许多物事,究竟如何解释?

    唯一让他有些欣慰的,便是李自成说,设计的这种自行车,来源于他的,如果自行车能生产出来,再达到如此恐怖的速度,他也算得是李自成的师尊。

    “大都督,那自行车何时生产?”

    “设计出来是一回事,若要大规模生产,还需要一些辅助的工艺,”李自成指着轮轴部分,“这里就是关键,需要优良的钢铁,还有这轮胎,如果使用充气的材料,就会既轻便,又省力……”

    “大都督……”

    “王先生,本都督只能只能给出研究的方向,但研究到什么程度,本都督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这就需要你们了,必要的时候,火器局、西宁高学也会协助你们。”他忽地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便按下不说。

    “大都督,在下明白了,在下将按照大都督提供的图纸,再行研究!”

    “如果研究人员完善了器械,又具有实用价值,本都督保证,将会大规模生产出这种产品,”李自成道:“还有转磑,中有三类,分别是风力、水力、重力,本都督建议,暂时以水力作为突破的方向,集中西宁的的人力,将设计转化为器械。”

    李自成之所以选择以水力为突破口,是因为后世的历史上,英伦三岛曾经出过水力织布机,并以此为先导,引发了产业革#命,率先步入现代国家。

    如果西宁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走向,最先出现这种使用机械的动力设备,未来的华夏,能不能在这次革新的浪潮中,抢占技术的制高点?

    未来的华夏,能建立一个以技术而不是人口著称的强大国家吗?

    李自成明白,技术发展的源泉,是需要,西宁并没有大型纺织厂,暂时缺乏对水力织布机的需求,他现在所做的,只是技术积累,总好过王徵留在西安,白白浪费生命。

    王徵虽然无法洞悉历史发展的方向,但自己的心血,能够在有生之年见诸于世,他自然喜不自禁,忙拱手道:“在下遵命!”无论从学识,还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重视的程度,他都接受了李自成。

    李自成点点头,讪讪笑道:“还有这轮壶,实在没看懂,究竟是何物事?”

    王徵心中那个乐呀,大都督如此人物,竟然也有向自己求教的地方,遂正色道:“大都督,这是播种的工具,大明以前的播种工具,据在下所知,以耩子最为快捷、便利,但耩子只能播种一行,在下设计的这种轮壶,分为两种,小型的一次可播种三行,用于低洼、拐角之地,大型的一次可播种十行,大大提高了播种的速度……”

    “奥?”李自成大喜,这倒是最为实用的技术,西宁的人口就这么多,如果耕作的效率提高了,正好可以节约人手,成为产业工人,“王先生的轮壶,可曾造出实物?”

    “回大都督,在下曾制出轮壶实物,还让百姓耕作过,的确可以节省一些人力,”王徵却是蹙着眉头,道:“可惜在下没有足够的银钱,无法大量生产为百姓谋福……”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