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除去卧榻边的刘旻,唯有这样,周国才能真正无后顾之忧,也只有这样,周国才能北上讨伐辽国,才能收复失地。 所以,郭威在接见高丽使者后,明确地表态,“不允”,将高丽使者进贡的钱财和美女拒之朝堂外。 ……。 光复二年三月初五。 百里无忌下定决心准备收网。 百里无忌召来徐世铭和孙光宪。 “二位卿家,朕已经决定北上。” 徐世铭和孙光宪皆位极人臣,百里无忌命名“平幽”、“平云”二舰之时,二人早已经猜到皇帝意欲何为,何况扩建水师陆战军? “陛下,我国如今仓禀充实,军械齐备,将士士气高涨,战必能胜。臣愿意为陛下北伐收复失地鞠躬尽瘁。只是,如今北方扶桑正与辽国开战,战况不明,以臣之见,待扶桑与辽国拼至精疲力竭,我国再出兵不迟。” 孙光宪心中非常愿意明国北伐,明国如今疆土辽阔,百姓富足,是该开疆扩土了,有陛下这样的雄主,自当有自己这样的明臣。孙光宪所想到的,就是将战耗降到最低,他还是担心陛下是不是为了那两个番女才兴北伐之念。 徐世铭被孙光宪抢了先,心中虽然不快,但此时也不放心上,他上前奏道:“臣附议,孙相所虑,言之有理,臣以为,不但要等到扶桑与辽国拼至精疲力竭,而且先要打能北上通道,如今明国并没有国土与辽国接壤,单靠舰船运输补给,风险太大,请陛下斟酌。” 百里无忌点点头道:“两位爱卿所奏皆为老成谋国之言,朕今日召你等前来商议,并非是要立即出兵北上,朕只是希望自即日起。我国正式进入战备,所有工坊、军械坊、各级官府皆要为北伐竭尽全力。” 徐、孙二人揖身作礼,齐声道:“陛下圣明。” 百里无忌命令道:“孙相,即日起由你负责明国一切军用物资筹备。” 孙光宪应道:“臣领旨。” “徐相。自即日起,由你负责明国全国招募精壮。” “但请陛下框定招募范围。” 百里无忌思忖片刻,道:“招募范围为全国,凡年为十八至二十八岁男子,皆在招募之内,但家中独子者、已有兄弟参军者、已有兄弟阵亡者,此三种不招。招募人数以二十万为限,不得超越。还有,气氛,举国上下驱逐契丹、收复河山的气氛。你懂得?” “陛下圣明,臣领旨。” 这几年军械坊制造的火炮除了用于“平幽”、“平云”二舰上的,库存中还存有六十门四寸火炮和三十六门五寸火炮。 百里无忌召来百里康,命令他组建炮兵厢,归入特战军。编制为八百名炮兵,四千名后勤,置一千六百匹驮马。 上一次收复蜀地与周国交战,明国仅仅动用了现有兵力,时间仅用了两个月。 而自这一日起,明国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再一次进入到全面战备状态。这样的力量,想必天下再无人能挡其锋芒。 但百里无忌和明国二相绝想不到,这北伐之路会如此的血腥和残酷,更会如此地漫长。也许,没有百里无忌预先的布局,这次北伐会拖垮整个新兴的明国。 ……。 四月初三。丰臣仕旭率扶桑大军挥师鸭绿江畔的义州,并下令封锁鸭绿江所有渡口,收拢所有民间船只木材,不得有一片木板北渡鸭绿江。 于是,义州乃至周边州县。连民房的门、窗一应被拆除。 就因此令,扶桑军士兵搜出并俘获了苟延残喘的高丽光宗王昭一干人等。 在确认之后,丰臣仕旭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 四月初三,王昭及其所有后妃、亲属共计两百七十九人,皆被斩。 高丽灭亡。 而就在次日,耶律璟所派的三万骑兵先锋已至鸭绿江北岸。 率领辽军骑兵的主帅是耶律颓昱,性格端直,为人恩怨分明。 耶律阮在世时待他确实不错,封他为惕隐,兼任政事令,后又封漆水郡王。 所以耶律阮被耶律察割杀了之后,他毅然归附耶律璟,助耶律璟平乱登基。
耶律璟为此曾许诺他,登基之后让他任本部大王。 没想,耶律颓昱在耶律阮下葬时,竟请求耶律璟,说要为耶律阮陪葬,以报答耶律阮的赏识之恩。 这本是演戏,耶律颓昱本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心意,可惜戏演得过了头。 这让耶律璟相当不痛快,虽然当时没有发作,但心中留下了疙瘩,我的臣却思念着旧主,这让耶律璟非常地恼火。 你让我不痛快,我就让你全族不痛快。 于是,耶律璟正好借此次南下救援高丽,令耶律颓昱率本族骑兵为前锋,消耗耶律颓昱的实力。 耶律颓昱自然知道耶律璟的意图,但不敢违背命令,只能顺从南下。 一路上耶律颓昱尽量拖延时间,希望能让耶律璟的后续大军距离自己近一点,这不是说耶律颓昱殆战,而是耶律颓昱希望耶律璟能看到他如何忠诚地执行命令并取得胜利。 虽然走走停停,但终究还是走过了来远城。 出了来远城,前面就是鸭绿江,耶律颓昱并没有想到高丽竟会在短短的时间内灭国,也不知道扶桑军竟已经占领了鸭绿江对面的义州,并囤积了大量的士兵。 而这时,丰臣仕旭却已经得知辽军已过来远城的消息,他在俘获的高丽士兵中挑选了十几个乖巧之人,让他们渡江伪称扶桑军只是攻至西京城外,而高丽军则在城中苦守待援。 耶律颓昱得知之后,深信不疑,令辽军在鸭绿江边稍事休整,收集渡江船只,一日后,便命令全军组织渡江。 耶律颓昱并不以为扶桑军有多厉害,只是以为高丽军太无能,而对于自己麾下的辽军战斗力,他是相当自信的。 而此时,后面的斥候来报,耶律璟的左路大军已经接近辽阳府时,耶律颓昱于是决定加快进军。 所以,他并没有介意渡江前需要派遣前锋进行侦察,而是在得到渡江前来迎接的十数高丽士兵禀报之后,命令全军同时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