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乱世扬明在线阅读 - 第六百二十章 久违的捷报

第六百二十章 久违的捷报

    与文武官员依次辞行后,夏天南把苏粗腿叫过来,叮嘱道:“初图,这次把你留在山东编练新军,既要服从朱巡抚的安排,又要记得不能忘本……”

    苏粗腿用力点点头:“请将军放心,属下永远是将军的兵。”夏天南早就和他讲明了这次留下他的安排,苏粗腿虽然铁匠出身,当兵之后才识字,但是表面粗犷,内心明白得很:将军这是信任自己才安排去给山东巡抚练兵,而且这些兵要牢牢掌握住,不能变成巡抚的标营,将来有机会仍然回归琼州营,就当借朱大典的地盘和人力、物力给琼州营练兵了。

    夏天南满意地点头:“我信得过你。来,跟我去见朱大人。”

    来到朱大典面前,夏天南介绍道:“抚台,这是我军中最出色的军官之一,铁匠出身,从小兵一步步做到了军官,原本除了一把力气什么都不会,现在能打仗、懂练兵,还会识字算数,现在就让他跟着抚台,帮抚台编练新军。”

    苏粗腿跪下行礼:“小人见过抚台。”

    朱大典听了夏天南的介绍,眼睛一亮。草根出身,家境贫寒,说明容易拉拢,许之以利即可;从小兵做到了军官,还在军中练就一身本事,居然还能识字算数,说明其上进心很强,悟性、资质也不错。这样的人才,比起那些世袭的武官子弟要强多了,起码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更不是离开祖辈萌荫就一无是处的草包。

    再看看对方健壮的体魄,憨厚的面孔,朱大典越看越欣赏,主动问道:“站起来回话。你叫什么名字?”

    苏粗腿站了起来,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勺,咧嘴笑道:“原本我阿爸给我随便取了个名字,叫苏粗腿。后来将军觉得我大小也是个官身了,再叫这名字有点不好,便给我新取了个名,叫苏初图。”

    “苏粗腿?可是粗壮的粗,腿脚的腿?”朱大典抚须笑道,“这名字倒是接地气,不过你家将军给你取的名字很雅致,以后本抚就叫你初图吧!以后我治政,你领兵,一起在山东做一番事业,呵呵……”

    夏天南、苏粗腿两人很配合的陪着朱大典一起笑了起来。苏粗腿的笑容看上去憨厚老实,但是眼角却露出了一丝狡黠。他听出了巡抚大人话中的赏识和抬举,日后也免不了要表表忠心做做样子,可是底线是要守住的,说不得,该蒙骗巡抚的时候,还是要蒙骗的。

    与众人辞行后,夏天南率人登船,踏上了归途。庞大的船队离开了登州码头,扬帆起航。与来时相比,这次多了近万饥民。饥民需要一个安居乐业的乐土,临高也需要这些劳动力和兵源,船队承载着饥民们的期待和梦想,驶向了早已准备迎接这一切的博辅港。

    与此同时,北京紫禁城乾清宫内,大明的最高统治者正在翻阅几份内阁转呈上来的奏章。

    崇祯仔细翻看着手中的奏章,原本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脸上也慢慢出现了笑容。一旁的太监王承恩关注着崇祯的表情变化,心想,这多半是一份捷报,否则这段时间被各地的坏消息折腾得寝食难安的皇爷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事实证明他的推测是正确的。崇祯看完奏章后,拍案而起,大喊了一声“好,痛快!”,然后离开了椅子,在殿中来回踱步,显然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

    王承恩适时发问:“皇爷为何如此高兴?奴婢可是有些日子没见皇爷这么开心过了。”

    说相声也需要捧哏的,崇祯看完捷报,正需要与人分享喜悦,闻言笑道:“王伴伴,最近朕听到的都是坏消息,朝中的大臣们又拿不出什么好主意,现在好不容易听到了一次捷报,你说朕该不该高兴。你不妨猜一猜,是哪个地方报的捷?”

    王承恩想了一会,斟酌着回答:“大同、宣化那边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好消息,河南的流寇那边眼下只有坏消息,还在打仗而且有进展的只有山东了……奴婢大胆揣测,是山东的平叛有了结果?”

    崇祯哈哈大笑,原本苍白的脸上因为兴奋而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潮红,他指着王承恩笑骂:“你怕是属狗的,鼻子跟狗一样灵。确实是山东来的捷报:朱大典称,登州已经收复,山东境内的叛军已经全歼,贼首李九成授首,孔有德在战乱中不知所踪,极有可能葬身大海,其余王子登之流被生擒,这一战大获全胜!”

    王承恩又惊又喜,赶紧回答:“恭喜皇爷,贺喜皇爷,山东兵乱平息,算是解决了腹心之地的隐患,河北、辽东的兵马就能腾出手来对付鞑子和流寇了。”

    崇祯叹道:“是啊,李九成、孔有德之流作乱已有两年之久,又是在山东这么要紧的所在,牵制了北直隶的太多兵力,连辽东都派出了精锐,导致边关空虚,才会让鞑子乘虚而入。如果山东战事还不见好转,朕已经打算拿下朱大典治罪了,幸好他还算争气,取得大捷,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崇祯所说的鞑子乘虚而入,说得是今年七月后金皇太极亲率大军兵分四路,以大同、宣化一带为主攻方向,分别破关口而入,深入山西中部和河北北部。这已经是鞑子第二次入关,第一次是崇祯2年,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称之为“己巳之变”。当时后金军队一直打到了京师,数万明军战死,名将满桂、孙祖寿阵亡,最后扬长而去,给崇祯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好在这次入关,鞑子并有没有大举进攻各地城池,也没有攻击京城的迹象,按各地官员的奏报来看,鞑子“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劫掠”,目的主要是财物和丁口,这让崇祯和朝中大臣都松了一口气。但是听任鞑子劫掠总不是个事,于是崇祯调了在河南征剿流寇的曹文诏等将领率军北上大同抗击鞑子,直接后果就是让本已陷入官兵包围圈的高迎祥、张献忠等人趁机突围,大好形势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