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烦恼
花府的后院分作几重,花源已经有了自己的独门独院,就在西南角临巷的位置。 神都洛阳郭城内的房屋与别处不同,并非靠南靠东的便是上房上屋,而是与皇城最近者为上。由于积善坊与皇城正南端门隔水相望,因此老太爷的寝院便在花府东北角。若是换做皇城以东的道光坊、清化坊的人家,那便以正西为尊。 花家的老爷子十分长寿,因此下面四个儿子迟迟未曾分家,不论长房支房都还聚在一处,虽然老三和老四都已经在前几年“英年早逝”了,但是这两支遗下来的子孙都有十好几个。 一大家子光姓花的主家人就超过百口,这一座大院的房屋也因此显得特别紧俏,花源是老二家的长子长孙,虽然不是嫡传,所住的院子又是最偏僻最小的一个,但是也足见他在花氏侪辈当中的地位高出一等。 他的这份地位一半是因为他父亲在安西拼死换来几分功勋,使得花家的爵位又续了一代,另一半还要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他的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已经升到正五品下定远将军,虽然兵部正式的行文还未颁发下来,但是凭借花家在朝廷积累的人脉,想要提前知道消息并非甚么难事。而且据传言者信誓旦旦地说,在大演武封赏过后,他的品级很可能还要在朝上挪一挪,最后会是正五品上宁远将军还是直接上到四品,谁也没有准信儿…… 花源是第二批返回神都的人,可以说季泽前脚刚走,后脚他就奉命解散了所剩无几的右军,带着一伍亲兵返回神都了。 因此他回来的时间比陆鸿他们早了将近半个月,他知道升官的“内幕”也要比他们提前得多。比如吴卫就还不知道,他即将从从七品下翊麾校尉连升三级,到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但是有个很奇怪的事,陆鸿的去留升降到现在也没个确切的说法,即便是花家也没有可足相信的消息。虽说兵部和卫署里头都是传言满天飞,但是琢磨来琢磨去似乎都不大可能是真的——以他战后做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姑且算成是聪明事儿罢(至少他家爷爷是表示赞赏的,大爷却不以为然,认为是自作聪明),现在他是可升也可降,降一级到从六品都说得过去,直接晋五品升将似乎也是有理有据。实在是他的功劳太大了…… 而且花源还听家里的长辈专门言说过一件事:皇帝要在大演武的时候把这个姓陆的小子踢到边上去看白戏,不让他带兵演武出风头,其实是想杀杀他的锐气…… 往往皇帝想杀锐气的人,似乎都是要重用的…… 花源虽然了解了一箩筐的消息,也知道了自己即将高升的内幕,但是他这几日仍然闷闷不乐。原因很简单,他虽然要升官了,但是往后的职务却还没有安排。况且现在朝廷里“先北后南”的呼声越来越高,以他的战术风格和指挥特点,偏重大战略布局和区域防守,到了草原上似乎并不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即便通过门路挤进了北进的指挥阵列,估计最多也就是担任后援或者中前线守备的任务。 这与他快速积功升迁,延续门楣香火的愿景显然是背道而驰。对他来说,最好的打算就是能够先发起对南唐的反击战,这样他就能在进入敌国后以一军指挥的身份,在局部,或者某个大区域指挥全面攻守战争,从而达到改变整体战局的效果。 这是他最擅长的! 此刻他不禁羡慕起陆鸿来了。这个后生战术变化极多,战机把握和对形势的判断几乎有着天生的优势,而且进退果断,不贪功不恋战,很难找到明显的弱点,不论是向南或是向北作战都能堪大用!虽然参军才短短几个月,但是陆鸿在战场上的阅历见闻让一些老将都望尘莫及!这小子先后参加过野路步行军、据点闪击战、攻城战、敌境游击战、反包围战、野外遭遇战、包围战、守城战、大兵团阵地战,几乎囊括了各种步骑兵攻防野战和城池战,而且都拿出了十分可观的战绩。 用他爷爷的话说,这个年轻人是天生帅才,特别是在姜炎手底下几次不死甚至不落下风,已经让他具备了一部分作为大将的经验和品质,只是还欠缺功底和一个系统历练的机会。老头说这话时还意味深长地看了花源一眼,似乎在惋惜自己这个得意的孙子,虽然已经是一块雕琢成功的美玉,但是与一块藏在蕴玉之石中的璞玉相比,已经没有更多的潜力了…… 花家是文武同传,老大习文,老二从军,因此花源的爷爷这位老将军说出来的评价显然是比较中肯的。 如果把陆鸿放去草原上打,肯定是如鱼得水罢…… 花源那个“最不尊贵”的独院中寂静冷清,并无想象之中一大家子百十口人的热闹景象,陆鸿与吴卫两个跟着花源从进了院门,到拐进书房,并未瞧见一个人影。 “这地方倒是清静,不错。看样子您还是个儒将。”陆鸿四下里打量一圈,挪谕道。花源的小院加书房都是颇为朴素,除了房中墙壁上挂了一柄佩剑之外,便是几架书橱、桌椅加上文房四宝,此外再无其他。 花源呵呵一笑,说道:“屁的儒将。”伸手请他们坐下,亲手沏上热茶,奉给二人,“贱内带着犬子去拜见老太爷了,跟着还要去老太太那里服侍,估计要等到晚饭才能见到——明日休沐,我们家今晚照例要聚在一起吃饭,平时都是各院自行开伙。”
两人接过茶来,谢了一声,都轻啜一口,点点头表示感谢。 花源道:“回头留下来,一道儿吃了晚饭再走。” 吴卫听了连忙把茶盏一丢,两手乱摇着说道:“别介,你们家规矩太大,我可受不了。那不是吃饭,简直是受罪!” 陆鸿在心里大骂这东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生怕花源会生气介怀。 谁知花源非但不气,反而点点头,笑道:“是有一点受罪……那成,明日没啥事儿的话再来,大同市酒楼任挑,我做东。” 三个人说说谈谈,主要聊一些军务和后军里的事情,花源是后军出来的老人了,对后军的事情还是比较关心。说到泗水殿后之战,花源不无羡艳地表示,如果他没有调任右军,而是留在后军的话,这一仗多半便是他来指挥了。他也想会会那个久负盛名的“野战之王”姜炎,不过他也十分庆幸自己当时不再后军,因为至今一想到那夜从泗水退兵时的恐怖场景,内心还有些说不出来的后怕! 那夜,当大家发现盱眙城根本就是一个诱饵时,李毅果断下令全军撤退、后军由陆鸿临时接掌检校副指挥,并担负为全军撤退殿后的重任时,所有人都以为后军完了,他们不可能还逃得出来! 他还记得当时左军的司马巽极力反对这个决定,并提出以左军为先导,沿着泗水向西突进,到濠州与敌人周旋时,当场被李毅无情地否决了。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陆鸿率领着后军硬生生在泗水南岸阻击了姜炎一个多时辰,并接连布下好几个疑阵,最终竟奇迹般地从重围中顺利逃出,突围的方向还是濠州,在那里他得到了三拨人马的支援,并顺利渡河从徐州转道与大军会合。 那三拨人马分别是:归德大将军韩清的突骑军、云麾将军邓锦的徐州军、忠武将军司马巽的青州行营左军…… 后来经过许多将军和退隐老帅的分析,那个时候的唐军,很可能实际上已经被姜炎全权接管了,甚至从青州撤退至泗水的过程中,统帅武晏或许已经被夺去了指挥权,正在与姜炎进行交接,否则凭借沭河军皮休的一万多人,很难从阵容齐整的唐军身上啃下那么大一块rou来…… 不过到底实情如何,或许只有唐人自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