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乱臣贼子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九章 都昌城内话曹cao

第二百五十九章 都昌城内话曹cao

    是夜,李贤与陶商秉烛夜谈。·首·发www..

    了解的越深入,李贤越为陶商感到不值,像他这样性格的人,原本应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百姓之家,而不是成为徐州掌权者陶谦的长子。

    与陶应相比,陶商太过善良了,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世道,早晚会为他人所害。

    历史上,陶商与陶应相继死于非命,据说俱是为曹cao所害。

    现在,李贤遇到了陶商,自然不忍心这样一个老好人就那么不明不白的死去。

    后世里,李贤见多了嚣张跋扈的官二代,在这东汉末年也领教了不少没脑子的官僚子弟,可像陶商这般知礼的人物却是少之又少。

    如果有可能,李贤愿意在陶商危急的时候救他一命,不为别的,就为了心中的那股怜悯。

    将钱货交接妥当之后,陶商在营中歇了一宿,等到翌日一早才告辞离去。

    临行之际,李贤特意赠给了陶商十副铁甲算作回礼。

    陶商坚辞不受,却拗不过李贤,最终又是一番感恩戴德。

    二人依依惜别,许久之后,李贤才叹了口气。

    胡庸疑惑不解,“主公好端端的叹什么气?”

    “没什么,只是觉得陶商太过可怜了”

    “他有什么可怜的,堂堂州牧长子,要钱有钱,要权有权,我觉得他就蛮快活的”

    李贤瞪了胡庸一眼,道:“你以为天下人都像你这般?陶商虽是长子,可你没发觉他对权势并不热忱吗?”

    胡庸挠着脑门想了想,道:“听上去好像是这个理儿”。

    “与陶应比起来,陶商如何?”

    胡庸咧嘴大笑,“比起狼心狗肺的陶应,自然是陶商要好一些”。

    “那不就得了么,子非鱼焉知鱼之苦”

    “哈哈,主公,你瞧瞧,前头又来了一伙劳军的百姓”

    琅邪国与北海国相邻,此地的百姓听说李贤麾下大军途径此处之后,都准备了酒rou粮秣。

    曹军的凶残百姓皆有耳闻,小沛、下邳死去的数十万百姓尸骨未寒,与之相比,琅邪国的乡民都觉得自己逃过了一劫。

    百姓们都觉得,若不是李贤兵马再三拦阻,说不定曹军早已经占据了徐州诸郡,那时候兵锋所向,屠刀所至,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逃过一劫。

    眼下,曹军退出徐州,众人都觉得是李贤的功劳,所以,无论是乡民还是豪族,他们全都愿意拿出钱货米粟来劳军。

    对此,李贤并没有照单全收,他只是根据需要置换了些草药、酒水之类的稀缺品,至于粮秣,大军跋涉,不易运输,李贤只收下了少许。

    之前在北海国的时候,东莱军秋毫无犯的行径就传到了琅琊国,那时候,琅琊百姓还觉得传言不足为信,世上哪有不扰民,不爱财的将军?

    可现在,真正面对东莱军的时候,乡民们才知道传言非虚。

    百姓豪族劳军,原本应该却之不恭的事情,可李贤偏偏坚辞不受,即便收了些米粟、药物,可他却都拿出了收缴的军械置换,这等行径让人大为惊异。

    直到李贤再三解释,乡民们才相信位高权重的李都尉不是拿话诳他们,而是真心实意不想白拿他们的东西。

    仁者之师!

    就这样,东莱军走走停停,一路上赢得了无数交口称赞。

    就好比革命军队沿途间洒下了革命的种子一样,李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取了民心。

    两万大军全副武装跨境行军,李贤既展示了硬实力,也彰显了软实力。

    等到进入北海国境内的时候,这里的乡民的热情程度反而不及琅琊国。

    毕竟,曹cao名义上是要征讨徐州的,在等闲人看来,这与北海国干系不大。

    李贤不会与百姓斤斤计较,大军出行一切如故,并没有迥异与常的地方。

    大军回返,自然要向孔融通禀一声。

    孔融可不像寻常百姓一般鼠目寸光,他知道,东莱军出征徐州,其实同样是为北海国而战,因而,论功行赏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如何犒赏,这是需要好生商议的地方。

    李贤在安丘休整的时候,孔融的使者就到了。

    信使带来了孔融的书信,信中让李贤、太史慈联袂赶回郡城,至于他们麾下的兵马,各自归返驻地就可以了。

    东莱军的驻地在剧县,北海军的驻地在朱虚。

    接到信后,李贤与太史慈不曾怠慢,他们将兵马安置妥当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路,五日之后,两人连同六百名护卫一道抵达都昌城下。

    月旬未见,都昌城似乎越发繁华了。

    偌大的城门挤满了入城的乡民,间或有乘坐车马的豪族不耐烦地敲着木窗,催促前行。

    闻久了战场上的血腥味,再度回到熟悉的郡城,李贤与太史慈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不容易啊,李贤深深地吁了口气。

    这时候,不需要特意派人通禀,四下里的乡民便为李贤等人让开了道路。

    这伙风尘仆仆的骑卒身上都有着一股难言的气息,是杀气!

    有识得李贤的百姓当即叫了起来“是李都尉回来了”。

    “哪个李都尉?”

    “北海国还有几个李都尉?当然是李贤李三郎!”

    “啊,李都尉不是去徐州了吗?”

    “没听说吗?曹cao连败数阵,连夏侯渊都折在了我们都尉手下”

    “我早就说东莱军天下无敌,区区曹军何足道哉!”

    在乡民的议论中,李贤与太史慈来到城门之前。

    轮值的军卒抱拳施礼,道:“见过李都尉,见过太史将军!”

    李贤笑道:“这些时日倒是辛苦了你们”。

    军卒受**若惊,“啊,不辛苦,不辛苦”。

    李贤再不多言,他打马入城,直往孔融的府邸而去。

    沿途间,百姓对骑军指指点

    偌大的都昌城已经许久未有这等精骑入驻了,他们身上的盔甲虽然破旧不堪,可他们身上的精气神却令人称赞。

    无怪乎连虎豹骑都败在东莱军之手,有这等铁骑,自然胜算大增。

    太史慈、李贤刚刚入城,孔融就得到了消息。

    东莱军、北海军可以说是孔融麾下最为精锐的两支人马。

    虽说太史慈与李贤过往甚密,这偏离了孔融的设想,可眼下,两人都没有露出桀骜之意,孔融自然不好发作。

    其实孔融也明白,臣强主弱非长久之道,可如今北海国四面皆敌,孔融实在不敢冒险作出自毁长城的事情。

    估摸着李贤、太史慈差不多应该到了,为了以示重视,孔融亲自出府相应。

    远远看见孔融的排场,李贤与太史慈便翻身下马,他们没有托大,老老实实地施了一礼,道:“末将见过国相”。

    孔融不经意地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李贤、太史慈虽然打了胜仗,却还是恭顺依旧,这样以来,那不得已的计划就可以拖延一番了。

    “二位快快请起,力退曹cao,你们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起来厅内详谈”

    “喏!”

    入府之后,各分主次落座。

    孔融坐在上首主位,李贤坐在左则,太史慈坐在右侧,三人面前都有一张木案,案上有酒有rou。

    拍了拍手,示意奴仆自行退下。

    孔融端起一碗,道:“来,此碗酒水我敬你们,满饮!”

    李贤与太史慈笑道:“应该我我们敬国相才对,满饮!”

    说罢,两人一饮而尽。

    “咕噜噜”,孔融也把酒水喝光,他抹了抹嘴,道:“爽快!”

    酒桌上是增进感情的最佳所在,接连几碗酒水下肚,孔融与太史慈、李贤的话都多了起来。

    借着酒劲,孔融问了李贤一句:“兖州大乱,我军可否挥兵击之?”

    看样子,孔融对曹cao的威胁耿耿于怀,这一次,竟然甘愿冒着折损声望的危险也要围剿曹cao。

    谁说孔融是君子!哪有趁火打劫的君子?李贤心中自嘲,他笑道:“兖州如今有吕布、刘备、曹cao三股实力,如果我们横插一杠子,难保北方的袁绍会不会干涉其中,到时候可就是五家乱战的局面了,我军刚从徐州回转,我认为需要好生休整一番再做计较”。

    孔融也不恼怒,他平静地颌了颌首,又问太史慈:“子义以为如何?”

    “维中说的没错,曹军虽然折损了三万多人马,可手中依旧有六万大军,实力不容小觑,那吕布占据兖州多地,与曹cao之见必定会分个你死我活,倘若我们这时候加入其中,只怕会吃力不讨好,胜了,兖州也不是我们的,可若是败了,那岂不是做了赔本的买卖?”

    太史慈生动的比喻触动了孔融,刚开始,他只觉得曹cao是北海国最大的敌人,只要有机会削弱他的实力,孔融都不想放过,

    可现在经过李贤、太史慈这么一解释,孔融当即明白自己还是有些cao之过急了。

    据说如今东莱军、北海军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人马,这与曹cao动辄六七万大军的数目比起来相差甚远,真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北海国可就再无强军了。

    只为了出一口气,为了消除潜在的威胁便要作出这么大的赌注,孔融思虑再三,还是下不了决心。

    ...